第5章 秀門風

師徒傳承,其實傳承的並不僅僅是技術和知識上的,個人道德的修養以及心願和志向的傳承纔是這份傳承中至爲重要的部分。

歷史上類似司馬徽這樣,有壯志雄心,又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物卻也不知有多少,而司馬徽卻是幸運的,因爲他有一羣可以繼承他所有的弟子。

鄧瀚來上庸,得知了師傅的病情,自然也心安了不少,隨後他便將這些又告知了幾位師兄,以慰衆人的關切之情。然後,他卻是沒有立刻離開上庸,究其原因,不過是上庸之地有着他衆多的實驗項目,這些項目雖然已經不再直屬於鄧瀚的管轄,然他卻是放心不下。

此時畢竟才十六歲的鄧瀚,雖已在天下博有虛名,但是他畢竟是知道自己的,如今他在劉備軍中,說實話卻也並沒有擔任個具體的職事,若是真論起來,他不過是讓劉琦在年初的時候,舉了個荊州的孝廉,這也算的上鄧瀚正兒八經的名份。不過,荊州此時畢竟已經漸漸的被劉備全盤掌握,劉琦卻是爲了方便,雖然沒有將州牧的職位讓渡於劉備,卻是上表朝廷,因荊州多務,拜請讓劉備領豫州牧,兼荊州刺史一職。儘管,刺史的這個名位,已在桓靈時,在劉焉得建言下,改刺史爲州牧,不過劉琦這一上書,倒是很快的便得到了朝廷的同意。此時,州牧大人自是全權統治一州之軍政大權,然劉琦上書之刺史,卻是要復漢初之政,讓刺史監察地方,刺探天下。刺史之位,僅在州牧之下,卻也可以喝州牧相提並舉,這倒是給了曹操更多的插手各地的藉口,即便是在如江東,西川這樣一些,他還沒能統領的地方,卻也可以安插些眼線,爲以後預作籌謀,況且,人人歸附於他,自然有人只爲了精忠報國,不過更多的人,其所爲的不過是高官厚祿,設立了刺史這一職,卻又是可以吊起多少人的胃口,安排金香餌,且釣上鉤者。

劉備領了荊州刺史一職,不過這在荊州卻也和州牧並無區別,於是自然將已經混爲了一體的衆多手下們,都予以了安排。

徐庶和諸葛亮兩個人,一被定爲軍師中郎將,一爲副軍中郎將,兩人中諸葛亮還兼領了荊州從事一職,而糜竺,孫乾卻也被闢爲從事,原先荊州治中乃是鄧瀚之父鄧羲,仍歸其位,別駕劉先之職被伊籍所代領,不過卻也被闢爲樊城令,獨領一方爲官。而原先的王粲,傅巽兩人分別授予東西曹掾,掌荊州內文化之事。

關羽領上庸太守,拜爲統軍中郎將,鎮守上庸,張飛領新野太守,拜爲點軍中郎將,在襄陽處整軍,趙雲爲虎賁中郎將,文聘拜爲荊州水軍都督,駐軍於襄陽,甘寧爲水軍副都督,領掌軍中郎將,鎮守江陵,黃忠爲奉車中郎將,劉磐爲撫軍中郎將,仍就鎮守江南。

陸遜卻也被拜爲贊軍校尉,協助劉備協理軍中相應事務,並參贊謀劃。至於原先屬於雲漢貨棧的楊洋卻也被劉備提拔爲刺間司吏,李康卻也被甘寧借調到江陵,並收攏了原先的那一班錦帆賊,一起訓練水師。

除此之外,江陵太守爲蒯越,長沙太守爲韓玄,武陵太守是馬良,零陵太守向朗,以及桂陽太守是趙範。

鄧瀚卻不在這其中,這卻也是他向劉備建言的。

想起當日從江東歸來時,當他得知劉備欲拜他爲中軍司馬時,鄧瀚卻是一陣的沉吟。

“主公,以爲瀚爲何等樣人?”

“子浩自是有才之人,且君雖年少,但論才智,當爲上上之選,不在元直,孔明之下,若論見識,雖或有不及兩位軍師,卻是奇巧百出,靈活多變,不囿於框架,卻是個不循規蹈矩之人!”劉備卻是早就對他了然於心,自然是脫口而出,說了這番話。

“多謝主公謬讚。正如主公所言,瀚也不敢有妄自菲薄之心,卻也自知見識不廣,故而在下便想向主公暫時推辭這中軍司馬一職!”鄧瀚卻也是有些準備的,“還請主公再讓小子歷練一番,到時必當當仁不讓,任憑主公驅使!”

“子浩卻是過謙了,不過子浩有這番心思,我卻是不便阻撓,但是前番新野事畢,天下皆知子浩有大功,若是我不論功行賞,豈非讓天下人笑我劉備昏聵,”劉備見鄧瀚默笑不語,卻是續話道,“這職位子浩還是先領着,不過卻是先不用具體到任掌事,待到你準備好了,隨時可以接手,至於現在就讓元直給你代爲管理吧!”

“如此,就先謝主公恩遇了!”鄧瀚卻是這般回答道。

於上庸城中,鄧瀚自是沒有很多的閒暇的時間,除了和水鏡先生那日的暢談之後,鄧瀚卻是又去看那些當初他主導的那些個研究,首先是木工部,不斷開發的新成型的攻城器具,生活用具,以及進步些的農工器械,都依然領先了當前這個時代不少,卻也隨着荊州的渾然一體,漸漸的散佈開來。其次在陶工部,卻是燒製陶屯了不少的防衛用具,以及新發明,發現的一些陶瓷用品,卻又爲荊州增加了不少掙來軍資的項目。再者,兵器坊間,已經在鄧瀚的指點下,通過提高了爐溫這一關鍵點,使得荊州煉製的鐵已經在延展性,和堅硬度等方面早就勝過了其他勢力,不過還有限於產量,到如今,所產的鋼鐵卻也只夠爲將領們換批武器而已,當然至於,劉關張三人的武器,卻是揀選天外隕鐵打造而成,那些鐵的資質已經很純粹了,卻是當下兵器坊的工匠們想要達到的目標。

這些時日內,鄧瀚自然每天奔波在這些實驗的作坊內,與這些被大家看不起的匠師們一同出汗,一同勞力,卻是讓他感到了勞動的那份快樂,畢竟這是他久違的感受,來到這個世上,雖然還沒有程朱理學之後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那般虛僞,然像水鏡先生這般能夠身體力行的人卻已然在變少了,更多的士人們卻是享受着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虛榮。

不過這不是鄧瀚,也還不是水鏡先生一門的門風。

第25章 邊角地,腹心處第39章 天下熙熙第95章 周瑜的籌謀第44章 我要做大媒(上)第65章 一發動第15章 迴轉第143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八)第129章 順心隨意第3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147章 亂世人得厚臉皮第59章 終於何處第136章 鄧瀚馬岱進益州第143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八)第124章 不爭是爲爭第35章 不惹禍第106章 陸遜第110章 雍涼風雲(五十三)第19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七)第9章 凰兮,鳳兮第72章 又是一番光景第27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21章 羨慕,嫉妒,恨麼?第46章 江南第143章 東向第16章 個人心思第170章 見南山(上)第141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下)第15章 迴轉第17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第30章 見微知着,令名非幸至,鬥氣第134章 本道柳暗花明(九)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164章 自有老匹夫第26章 鵲尾坡上的一地雞毛第104章 雖無長阪坡第65章 雍涼風雲(十二)第113章 山雨欲來(四)第39章 天下熙熙第59章 雍涼風雲(六)第13章 攜美第10章 親事第55章 雍涼風雲(二)第98章 憑空生出百萬兵第127章 千里之外第19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四)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186章 任憑風浪第20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三)第76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下)第158章 荊南一夜第49章 江南春暖第66章 雍涼風雲(十三)第175章 春花秋葉夏時了第130章 人來了第5章 秀門風第140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五)第69章 傻瓜做不做第38章 白幡如雲第29章 哀默第32章 的盧妨主的傳說第30章 我們去送紙第148章 一個很好的開始第46章 一劍橫,十步殺,揮手拂衣去第99章 雖無長阪坡第62章 等與不等第79章 西邊溫和,東邊凌人第13章 迎來送往第33章 雨住風未止第115章 雍涼風雲(五十八)最終卷之一臨第105章 雍涼風雲(四十八)第76章 疾(下)第52章 將無將(五)第37章 野火第55章 雍涼風雲(二)第6章 師兄弟答對第5章 無題第27章 攬雀尾第43章 拆招第157章 勢顯第5章 無題第109章 曹翁失糧第119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50章 對應第89章 制限(二)第45章 醫不易第5章 無題第173章 真的,很茫然第80章 無題第9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三)第47章 恍惚第130章 本道柳暗花明(五)第21章 鬱悶只因一個人第26章 搬家第十八 掌很硬的柿子第84章 晚來風第92章 雍涼風雲(三十五)第23章 插柳第146章 君君臣臣(上)
第25章 邊角地,腹心處第39章 天下熙熙第95章 周瑜的籌謀第44章 我要做大媒(上)第65章 一發動第15章 迴轉第143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八)第129章 順心隨意第3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147章 亂世人得厚臉皮第59章 終於何處第136章 鄧瀚馬岱進益州第143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八)第124章 不爭是爲爭第35章 不惹禍第106章 陸遜第110章 雍涼風雲(五十三)第19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七)第9章 凰兮,鳳兮第72章 又是一番光景第27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21章 羨慕,嫉妒,恨麼?第46章 江南第143章 東向第16章 個人心思第170章 見南山(上)第141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下)第15章 迴轉第17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第30章 見微知着,令名非幸至,鬥氣第134章 本道柳暗花明(九)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164章 自有老匹夫第26章 鵲尾坡上的一地雞毛第104章 雖無長阪坡第65章 雍涼風雲(十二)第113章 山雨欲來(四)第39章 天下熙熙第59章 雍涼風雲(六)第13章 攜美第10章 親事第55章 雍涼風雲(二)第98章 憑空生出百萬兵第127章 千里之外第19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四)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186章 任憑風浪第20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三)第76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下)第158章 荊南一夜第49章 江南春暖第66章 雍涼風雲(十三)第175章 春花秋葉夏時了第130章 人來了第5章 秀門風第140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五)第69章 傻瓜做不做第38章 白幡如雲第29章 哀默第32章 的盧妨主的傳說第30章 我們去送紙第148章 一個很好的開始第46章 一劍橫,十步殺,揮手拂衣去第99章 雖無長阪坡第62章 等與不等第79章 西邊溫和,東邊凌人第13章 迎來送往第33章 雨住風未止第115章 雍涼風雲(五十八)最終卷之一臨第105章 雍涼風雲(四十八)第76章 疾(下)第52章 將無將(五)第37章 野火第55章 雍涼風雲(二)第6章 師兄弟答對第5章 無題第27章 攬雀尾第43章 拆招第157章 勢顯第5章 無題第109章 曹翁失糧第119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50章 對應第89章 制限(二)第45章 醫不易第5章 無題第173章 真的,很茫然第80章 無題第9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三)第47章 恍惚第130章 本道柳暗花明(五)第21章 鬱悶只因一個人第26章 搬家第十八 掌很硬的柿子第84章 晚來風第92章 雍涼風雲(三十五)第23章 插柳第146章 君君臣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