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行蹤

自重生一來,鄧瀚在襄陽城待的時間卻是甚少,之前除了常年在水鏡莊跟着師父學習,就是跟着師父去各處遊蕩,及至後來,鄧羲夫婦搬遷到江陵,而鄧瀚自己也開辦了雲漢貨棧,雖然他幾次在襄陽幫着這裡的分店處理事情,然而那時間卻也是有數的。

以至於現在對於鄧瀚來說,對於襄陽的印象似乎還比不上新野甚至剛剛得手沒有多久的上庸。

沒有什麼近鄉情更怯的想法,從公子府出來的鄧瀚在襄陽的大街上漫步而行,身邊跟着陪同的鄧嚴。

襄陽城不能說不繁華,大街上自然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種種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不過,在鄧瀚的感覺中,這一切似乎沒有什麼蓬勃之氣,就像是猶如此時劉表這位州牧大人的身體一樣,已是垂垂老矣,敗象漸顯。

既然進了襄陽城,卻是不需要再麻煩的出城回雲漢貨棧,城內的鄧府卻也可以入住,這些年雖然鄧羲夫婦甚少回襄陽,可是老管家鄧德卻是有些放心不下他的少爺,在與鄧羲夫婦商談後,便領着幾個知根知底的下人又折返到襄陽城居住,也算是守家。

陪着鄧瀚到達鄧府,鄧嚴卻是要告辭了,畢竟如今雲漢的事務卻是繁忙的很,他自是還要去處理些事情的,鄧嚴與鄧德自然也是相熟的,卻也不客氣,見過鄧管家之後,便告辭離開了。

看着老管家頭上已經隱現的白絲,鄧瀚一時之間卻是感嘆時光之流逝,回到昔日曾住過的臥室,卻是擺設依舊,隱約間似乎還能聞到那記憶中熟悉的豆腐味兒。

夜涼如水,涼風也有幸,伴得這滿園的人們,一個安心的夜。

隔天,天尚未大亮,李康卻是已經來到了鄧府的大門外,下人們自然是將李康領進院內,鄧瀚得下人的報告,便起身,想到或許是有了滿寵的消息了。

按照時間來推算,滿寵在宛城起行,同時宛城的情報人員得知消息,以鴿子傳信,應該是同步進行的,消息到達新野,再由劉備等分析一番後,確立對策,飛信至上庸,而後,鄧瀚卻是可以從上庸之地順水而下,上庸與宛城相較倒是近了不少,加之作爲曹操的屬下,滿寵自不可能明目仗膽的來到荊州。因此鄧瀚比他先到襄陽自是正理。

屋內,鄧瀚卻也沒有讓李康站着說話,面對着鄧瀚,李康說道:“少爺昨日吩咐的事情,我自是不敢耽誤,當即分派人手去尋人,不過我們自然是按照少爺的吩咐,暗中進行這一切,原本還不是很如意,襄陽城內的來往的客商卻也太多了些,”李康說道這裡,卻是嘿嘿一笑,“多賴東家的運氣,恰有一隊兄弟,從新野那邊兒執行任務過來,說道路上有這麼一批人特別符合東家的要求,我知道之後,這便趕着過來告訴您!”

“呵呵,那倒挺好的,不過那批人現在到襄陽了麼?”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兄弟們說,我們的人腿腳快,而那批人卻是緩行而來,想必還得有段時候才能到襄陽!”

“哦,原來如此,這樣的話,健民你就派些人在四個城門口盯着就行,讓在城內尋摸着的兄弟就先撤回來歇着,至於有地兒盯梢的人還繼續盯着吧!”

李康卻也不是羅嗦的人,雖然來鄧府不過片刻,和鄧瀚也就是說了幾句話,弄清了鄧瀚最新的意思,和鄧瀚說了一聲領命,便又忙去了。

待李康離開後,老管家德叔卻是才外出方歸,回來時手下拎着的是一包新野熱辣的溜豆腐。

昨日鄧瀚卻是拜訪了劉琦,並在他的言辭之下,引得荊州的大公子有所觸動,儘管劉琦最後會做出什麼決定,不過照眼下的情況來看,總歸不會做出對鄧瀚以及他身後的劉備有害的舉動。

這次來襄陽,鄧瀚自然也是想按照之前劉備的指令行事,化解劉表那裡可能出現的對劉備過大的猜忌防備之心。可是任何一個人,在看到一個實力遠不如自己的人,轉眼間卻能做出比自己更加好的事業的時候,都會產生嫉妒的情緒,更何況是一方諸侯。

若是鄧瀚繼續之前的策略,通過劉琦爲劉備在劉表的面前說些解釋或者釋懷的話,劉表的心內恐怕還會更加的不舒服。既然自己主動要求會惹人嫌,或者讓別人甚至讓某些不懷好意的人先動作,也未嘗不可,先發可以制人,後發未必不能制人。

趁着滿寵還沒來,鄧瀚卻是又去拜訪了一下他的劉廙師兄,這位師兄在劉表帳下爲主管禮儀之事的從事,鄧瀚與之論,不過是多敘離後別情,以及劉廙對水鏡先生的思慕。只因劉廙向日裡守禮如一,卻又遵紀守法,鄧瀚自然也不會和他談論荊州的內政軍事,免得兩相厭惡,失了情分。

與親友拜訪完畢,一時間鄧瀚卻是有些清閒,來到襄陽,他自是知道這座城中還有諸如馬氏五常,楊儀等有才之人,然而他現下卻是不想去把他們都給揀選出來,只因爲君君臣臣之道,此時劉備帳中,以徐庶爲首,諸葛亮,鄧瀚,還有與這幾位交好者,如陸績,甘寧,以及很快便會入彀的陸遜等人,卻是一股很大的實力,雖然是君子羣而不黨,可是明君共患難時易,以後的事情卻是不好說,雖然以劉備的性格秉性,秉持仁愛之道,素重情意,可是鄧瀚此時卻也庸人自擾的尷尬。

接下來的一段時日內,鄧瀚自是逍遙的看着襄陽城內已是日薄的繁華,靜待滿寵的到來。

在新野和襄陽兩地之間大路上,此時的滿寵也在籌謀着,到襄陽後如何行事。身居亂世,投的明主,以滿寵例,自然是有着滿腹的功名心,他雖性格中爲人剛正勇毅,卻也有幾分無礙的辯才,不然也不會於出仕時,便先爲曹操勸的徐晃來投。

滿寵甚爲自知,他于軍略上不過略通,攻城略地自是不足,至多守城還有所得,眼下劉備軍自是不會北攻南陽宛城,他在宛城卻是不會建有什麼大功,既如此,南來襄陽,雖有風險,卻也有機會酬的大功。

自離了宛城,出了曹軍的控制範圍,滿寵便吩咐從人換了裝扮,以行商爲名,小心在意,畢竟曹操與南邊諸勢力卻是敵意者衆多。

襄陽城中,滿寵自是沒有什麼認識的人,但他卻是知道城中蔡氏家主蔡瑁卻爲曹操的故人,而其昔日曹操未得意之時,兩人的關係還不錯。而且他知道如今的荊州雖然依舊是劉表爲首,然其下卻是有劉琦和蔡瑁二人互相對立,而蔡瑁還掌得荊州大部軍權,而蔡瑁其人也是荊州水軍的都督,其兄弟侄子等於軍中也是多爲將領。

待到得荊州與蔡瑁言語,縱不如意,也當不會有性命之虞,若是能僥天之倖,或可能爲丞相開疆略土,也不無可能。

一路想來,滿寵自然是越來越自信,幾番思索,卻也在腦海中經過了多次的推演,只爲了他的雄心。越是靠近襄陽城,滿寵卻沒有放鬆警惕,也沒有爲腦中的大計而興奮,只是越發的穩重,這自是他的優點,不過可惜的是,雖然他的計劃還在腹中醞釀,卻是早就有人在等着他了。

第40章 逃縱第18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五)第159章 胸懷第96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點什麼來第25章 桂樹之下無雜枝第147章 君君臣臣(中)第37章 得仁第140章 閃要快第18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七)第31章 變化第54章 將無將(七)第2章 福至心靈第112章 再戰衡陽城(二)第35章 不惹禍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1章 瀚兒,憨兒第34章 西行漫記(七)第15章 大生意小動作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94章 制限第142章 涼州平安(下)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111章 雍涼風雲(五十四)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72章 又是一番光景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35章 西行漫記(八)第136章 安定不太平第98章 雖無長阪坡第114章 再戰衡陽城(四)第44章 我要做大媒(上)第87章 雍涼風雲(三十)第24章 劍道爲何第1章 雲漢漫荊州第39章 坑蒙拐騙,搶先挖角第138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三)第61章 雍涼風雲(八)第49章 愁苦第27章 攬雀尾第33章 雨住風未止最終卷之一臨第50章 將無將(三)第105章 雖無長阪坡第15章 且問伯母何在?第82章 神威第93章 制限(六)第121章 雍涼風雲(六十四)第115章 雍涼風雲(五十八)第154章 江夏結局(上)第152章 兩個賊人(上)第21章 思歸水鏡莊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60章 雍涼風雲(七)第21章 鬱悶只因一個人第9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8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三)第56章 東西南北事,事事誰由之第36章 草營第87章 快與慢第58章 利見大人,巺位有益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69章 雍涼風雲(十六)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41章 北南第2章 天子瘋癲第29章 哀默第6章 展美顏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74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上)第92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五)第15章 且問伯母何在?第58章 雍涼風雲(五)第32章 名動朝堂和江湖,天子徵辟第18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七)第8章 母親的絮叨第46章 我要做大媒第42章 氣勢凌人,千古風流鍾秀第18章 動靜第47章 風清月明,山中出劍第140章 閃要快第71章 雍涼風雲(十八)第63章 雍涼風雲(十)第44章 明心見性不易,壯志難酬也憾第29章 決斷第120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71章 傾易第1章 雲漢漫荊州第32章 西行漫記(五)第139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四)第24章 丈夫第20章 大人的話第174章 面前究竟幾條路第18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七)第69章 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第65章 一發動第88章 雍涼風雲(三十一)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43章 西行漫記(十六)
第40章 逃縱第18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五)第159章 胸懷第96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點什麼來第25章 桂樹之下無雜枝第147章 君君臣臣(中)第37章 得仁第140章 閃要快第18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七)第31章 變化第54章 將無將(七)第2章 福至心靈第112章 再戰衡陽城(二)第35章 不惹禍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1章 瀚兒,憨兒第34章 西行漫記(七)第15章 大生意小動作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94章 制限第142章 涼州平安(下)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111章 雍涼風雲(五十四)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72章 又是一番光景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35章 西行漫記(八)第136章 安定不太平第98章 雖無長阪坡第114章 再戰衡陽城(四)第44章 我要做大媒(上)第87章 雍涼風雲(三十)第24章 劍道爲何第1章 雲漢漫荊州第39章 坑蒙拐騙,搶先挖角第138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三)第61章 雍涼風雲(八)第49章 愁苦第27章 攬雀尾第33章 雨住風未止最終卷之一臨第50章 將無將(三)第105章 雖無長阪坡第15章 且問伯母何在?第82章 神威第93章 制限(六)第121章 雍涼風雲(六十四)第115章 雍涼風雲(五十八)第154章 江夏結局(上)第152章 兩個賊人(上)第21章 思歸水鏡莊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60章 雍涼風雲(七)第21章 鬱悶只因一個人第9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8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三)第56章 東西南北事,事事誰由之第36章 草營第87章 快與慢第58章 利見大人,巺位有益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69章 雍涼風雲(十六)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41章 北南第2章 天子瘋癲第29章 哀默第6章 展美顏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74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上)第92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五)第15章 且問伯母何在?第58章 雍涼風雲(五)第32章 名動朝堂和江湖,天子徵辟第18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七)第8章 母親的絮叨第46章 我要做大媒第42章 氣勢凌人,千古風流鍾秀第18章 動靜第47章 風清月明,山中出劍第140章 閃要快第71章 雍涼風雲(十八)第63章 雍涼風雲(十)第44章 明心見性不易,壯志難酬也憾第29章 決斷第120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71章 傾易第1章 雲漢漫荊州第32章 西行漫記(五)第139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四)第24章 丈夫第20章 大人的話第174章 面前究竟幾條路第18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七)第69章 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第65章 一發動第88章 雍涼風雲(三十一)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43章 西行漫記(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