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兄弟相聚

李如柏雖然比不上他的哥哥李如鬆,更比不上他爹李成樑,但無論如何他也算得上一員猛將,在袁術麾下也就僅次於徐晃、袁崇煥等人,跟紀靈都不分上下。

李如柏統率軍隊的能力也不錯,剛上任就有了不少的死忠,這次去打探廬江的兵力部署,李如柏自然也帶上了不少的親衛一同前去。

“哥哥,只要你我兄弟合力一處,封侯拜相指日可待。”李如柏暗暗說道。

深夜,在周倉府邸痛飲一番的李如鬆也準備回自己家中,原本週倉想要李如鬆留宿,但被李如鬆婉言拒絕了。

明朝享譽後世的著名將領,主要集中在洪武、永樂和崇禎年間,由於中期沒有大戰,所以因爲歷史機緣,並沒有井噴出一大幫能征善戰的猛將。而李如鬆恰好就生活在這一年代,可是即使在這一時期,他的仍然沒有能夠獨享光芒,而是隻能被差不多時代的戚繼光和李成樑所掩蓋。

李如鬆此人像是一匹不被馴服的烈馬,他驕傲自大,桀驁不馴,就算是來到了這東漢末年也是如此。

萬曆三大徵的第一徵,乃是平定寧夏哱拜父子勾連蒙古的叛亂,李如鬆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所有部將和統領開會,開會就只有一個主題,罵人。

李如鬆在會上逮誰罵誰,一個四十出頭的人,一個未經歷過大戰的愣頭青,一個從未統領過這麼大規模的軍隊的菜鳥,對着一幫身經百戰老將破口大罵,罵得帳下所有人都義憤填膺,都敢怒而不敢言。

李如鬆一生,特立獨行。爲人絕不與人爲善,桀驁不馴,高傲自滿,而且極爲自負。但是無奈,其個人實力太過強大,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幾乎以一己之力徹底扭轉朝鮮戰局。所以因爲如此,這些缺陷反而助長了其個人魅力,李如鬆因此而被後世許多人讚譽和欣賞,其不幸馬革裹屍,也讓後世爲之惋惜不已。

李如鬆重生東漢末年後,現在還只是廬江城的副將,但在他心中除了敬佩周倉的爲人外,對他的統率才能卻是嗤之以鼻,其他如鮮于丹、賈華、宋謙這幾個校尉那就更別提了,至於孫邵、鄧芝這些文官?李如鬆更是能離多遠就有多遠。

很快,李如鬆便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在外面值守的幾個士兵看到李如鬆的身影后連忙迎上來行禮道:“將軍,您回來了。”

李如鬆點點頭,便準備走進府邸,其中一個士兵拱手道:“將軍,您不在的時候府上有人前來拜訪,說是您的好友特地前來拜訪您。”

“好友?”李如鬆皺着眉說道。

“是的,說起來那人好像跟將軍您長的有些相似呢。”那士兵細細想了一番說道。

“此人可有留下姓名?”李如鬆聽到這話酒也醒了大半,連忙追問道。

“好像說叫李什麼,此人似乎形色有些匆忙,說了這句話之後又聽小人說將軍不在府上,便匆匆離開了,還說什麼改日再來拜訪。”那士兵說道。

聽到這,李如鬆再也掩飾不住自己的神情,莫非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弟弟找來了,這讓李如鬆又驚又喜:“他有沒有說他現在在哪裡落腳?

“他並沒有說,他只是說明日若是將軍回來,他在晚上會來登門拜訪。”

李如鬆點了點頭便回到了自己的府邸,這一夜註定李如鬆和李如柏二人徹夜未眠,李如鬆自然是驚喜這個人極有可能是自己的同胞兄弟,爲自己即將兄弟重複而感到喜悅,而李如柏則是徹夜思考到底應該如何說服自己的哥哥跟着自己“棄暗投明”是單刀直入呢?還是旁敲側擊呢?

很快一天過去,李如鬆這一天都顯得疲憊不堪、心事重重的樣子,周倉都好奇的詢問他是否身體有恙,要不要回去休息,李如鬆都只是勉強一笑擺擺手拒絕。

傍晚,當李如鬆回到府邸時,正想詢問那人今日有沒有來過時,一個身影卻突然出現在李如鬆面前,隨後微笑的看着面前這位身高九尺的大漢。

看着面前這位容貌與自己有七分相似的男子,這讓李如松石化當場,隨後說道:“是你,你是……”

“兄長多年不見,想不到你已經做到了廬江郡的副將了。”李如柏微笑的說道。

“子貞,當真是你!”李如鬆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然後一把抱住面前的李如柏興奮的說道。

“兄長,不請我進去坐坐嗎?”李如柏說道。

“那是自然,快快快今日定要痛飲一番,爲我弟弟接風洗塵。”李如鬆大笑一聲,攬着李如柏的肩膀便走進了宅院。

兄弟兩人相擁而去,二人嘴上都掛着微笑,只不過李如鬆笑是因爲找到了自己的同胞弟弟而開心,至於李如柏則是因爲自己的哥哥感情對自己如此之深,策反他的機會就大了很多。

酒過三巡,李如鬆醉眼惺忪的看着李如柏道:“子貞,你我兄弟二人分開已有近十年之久,我四處打探你消息你卻毫無蹤跡,如今怎麼突然出現在這廬江城了。”

李如柏擺擺手道:“兄長,你我二人分開如此之久,我的事情也不是一句兩句可以說的清楚的,對了聽說兄長你在劉辯麾下做到了裨將軍一職了?”

李如鬆大笑道:“陛下當初定都金陵,四處招兵買馬,那時候我也到了廬江城後便打算入軍中建功立業,好去博一個封妻廕子的機會,結果就坐到了裨將軍的位置。”

“兄長的武藝如此高強,莫說是一個小小的裨將軍,就算是做個四徵四鎮也不爲過呀,哈哈哈哈。”李如柏笑着舉起酒杯說道。

聽到這話的李如鬆也哈哈大笑起來,就算是桀驁如李如鬆他也知道在人才濟濟的劉辯麾下,自己頂天也就做到四平將軍的位置就滿足了。

“兄長在劉辯麾下可謂是戰功赫赫,弟弟在外可也聽說過兄長擊退袁術進犯數次,可謂是文武雙全呢。”李如柏恭維道。

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179章 九字真言第172章 結盟抗江東第130章 思索第115章 處斬第216章 景鯉第76章 算個好皇帝嗎第28章 賈詡第202章 榜單出爐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160章 誤會第82章 二對二第32章 曹操遇伏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83章 負隅頑抗第32章 曹操遇伏第224章 意圖收服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79章 商議第196章 迎接第134章 水戰序幕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61章 女帝第42章 收復朔方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98章 討伐三國第129章 蹤跡何處覓第86章 十二奇策第29章 遷都第29章 遷都第65章 中興四將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40章 曲聖帶來的煩惱第66章 爭奪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209章 比試第193章 召喚再起第92章 逃出生天第32章 曹操遇伏第123章 大戰將起第94章 對決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95章 現身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218章 招賢館第29章 遷都第173章 條件第110章 戚家刀第78章 大禍臨頭第132章 東林黨第94章 對決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71章 魏噴子第24章 鬥將第49章 董卓入甕第143章 漏洞第105章 茶聖爆表第112章 內部爭鬥第51章 美人計成,董卓身死第97章 有喜第113章 毒士入江東第115章 處斬第114章 條件第91章 大獲全勝第92章 逃出生天第212章 荀相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195章 大義與小義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1章 穿越廢帝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199章 受封第55章 長安之圍第219章 世家門閥和寒門百姓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184章 人才第19章 買一贈二第3章 太后做媒第221章 升官第28章 賈詡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200章 人才入我麾下第129章 蹤跡何處覓第71章 魏噴子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74章 生死決鬥第108章 獎勵第47章 美人計第161章 巔峰對決第173章 條件第6章 廖化與周倉第224章 意圖收服
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179章 九字真言第172章 結盟抗江東第130章 思索第115章 處斬第216章 景鯉第76章 算個好皇帝嗎第28章 賈詡第202章 榜單出爐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160章 誤會第82章 二對二第32章 曹操遇伏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83章 負隅頑抗第32章 曹操遇伏第224章 意圖收服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79章 商議第196章 迎接第134章 水戰序幕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61章 女帝第42章 收復朔方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98章 討伐三國第129章 蹤跡何處覓第86章 十二奇策第29章 遷都第29章 遷都第65章 中興四將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40章 曲聖帶來的煩惱第66章 爭奪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209章 比試第193章 召喚再起第92章 逃出生天第32章 曹操遇伏第123章 大戰將起第94章 對決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95章 現身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218章 招賢館第29章 遷都第173章 條件第110章 戚家刀第78章 大禍臨頭第132章 東林黨第94章 對決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71章 魏噴子第24章 鬥將第49章 董卓入甕第143章 漏洞第105章 茶聖爆表第112章 內部爭鬥第51章 美人計成,董卓身死第97章 有喜第113章 毒士入江東第115章 處斬第114章 條件第91章 大獲全勝第92章 逃出生天第212章 荀相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195章 大義與小義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1章 穿越廢帝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199章 受封第55章 長安之圍第219章 世家門閥和寒門百姓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184章 人才第19章 買一贈二第3章 太后做媒第221章 升官第28章 賈詡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200章 人才入我麾下第129章 蹤跡何處覓第71章 魏噴子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74章 生死決鬥第108章 獎勵第47章 美人計第161章 巔峰對決第173章 條件第6章 廖化與周倉第224章 意圖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