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回江東

翌日,劉辯率軍返回江東,經過十來日的旅途,劉辯平安的到達了長江邊,但見江中旌旗招展,艨艟如梭,戰艦如林。樓船之上飄蕩着“蔣”字大旗,卻是在柴桑組建水軍的蔣欽得知劉辯率軍返回,特地沿江而下,前來把大軍載到長江南岸。

“臣蔣欽、董襲、陳武拜見陛下”在劉辯大軍距離江邊還有十幾裡的時候,蔣欽等人就得了探報,與蔣欽早早的下了戰船,在路邊恭迎多時,見到劉辯到來之後,當即上前施禮參拜。

“各位將軍無須多禮。”將三位扶起來後,劉辯狠狠誇讚了三位:“蔣將軍,現在水軍什麼規模了。”

蔣欽拱了拱手:“陛下,微臣在柴桑招募了近千名士卒,都是熟通水性之人,還有琅琊徐盛前來投軍,微臣見他勇猛,就任命他爲校尉”說着讓徐盛過來參見劉辯。

“臣徐盛見過陛下。”

“系統檢測一流武將——徐盛,當前武力值武力90,統率71,智力58,政治41,巔峰能力值,武力92,統率77,智力67,政治45。”

聽完系統分析後,劉辯心情大好,自己又得到一員猛將,連忙將徐盛扶起來噓寒問暖,讓徐盛很是感動。

“獲得徐盛武將點9點。”

在水師的協助之下,兩萬人馬輜重順利的渡過了長江,在岸邊紮營盤桓一夜,劉辯少不了設筵讓衆將對飲一番。”

劉辯將趙雲、秦瓊等將軍和蔣欽等水軍將領做了介紹,聽到虎牢關前的惡戰,水軍將領也是十分激動,紛紛嚷着要上戰場。

劉辯微微一笑:“各位將軍不要着急,揚州刺史劉繇與董卓勾結,寡人已經決定回到金陵後討伐他,各位將軍稍安勿躁。”

水軍將領聽完都是熱血沸騰,嚷嚷着要討伐劉繇。

次日,兩軍分別,劉辯率大軍繼續向東,他想前往吳郡,好好見一見那位黑衣宰相姚廣孝,順便再將展昭和白玉堂要走組建錦衣衛。

即將到達吳郡時,劉辯決定兵分兩路,自己只帶了趙雲和荀彧前往吳郡,其餘將軍繼續前往金陵修整。

一路行來,田野裡的百姓忙的熱火朝天,墾地的墾地,耕種的耕種,一派安居樂業的景象。荀彧看到後欣慰的笑了:“想不到只一年,陛下就將江東治理的井井有條。”

“哈哈,此事自然不是朕一人所爲,這都是吳郡太守包拯的功勞。”

一邊和荀彧說着話,三人很快就到了太守府。包拯也早早的等待着劉辯的到來。

幾人落座後,“包愛卿,吳郡現在人人安居樂業都是你的功勞呀。”看着面前帶着疲勞的包拯,劉辯心疼的說道。

“陛下,臣並不勞累,微臣要向你推薦一員大才,此人智謀遠在我之上。”包拯說道。

“噢是何人呀?”劉辯早就知道包拯要推薦的就是黑衣宰相姚廣孝,只不過是故作驚訝罷了。

“此人乃是微臣發小,姓姚名廣孝字斯道,就是有他幫助,吳郡才能安居樂業。”說罷就將姚廣孝叫了過來。

劉辯定睛一瞧,只見面前身高七尺有餘,氣宇軒昂,長相俊朗,劉辯本以爲姚廣孝出來會是和尚打扮,不過並沒有,這樣也好,畢竟有一個和尚在軍中也顯的不倫不類。

劉辯將姚廣孝扶起來後,直接任命姚廣孝爲軍師,這也讓姚廣孝一臉驚喜,心中暗歎劉辯當真有識人之明。

“獲得姚廣孝文臣點9點。”系統提示道。

既然姚廣孝的問題解決了,劉辯又將展昭和白玉堂也要走了,還讓盧植也跟着一起走,讓包拯一頭霧水。

“陛下,盧大人走了,吳郡防務怎麼辦。”包拯聽到劉辯將自己所有人全要走了,焦急的說道。

“希仁不要驚慌,寡人手下有一無雙猛將趙雲趙子龍,就由此人頂替盧尚書爲吳郡守將。”劉辯看着焦急的包拯,笑眯眯的說道。說罷還讓趙雲表現了一下槍法。

看到趙雲槍法如此犀利,包拯也眉看眼笑的同意了。將趙雲留下後,劉辯也不再停留,第二天一早劉辯繼續出發返回金陵。

兩日之後,金陵城已經隱約在望。

得知劉辯回來了,何太后早就率領着王朗、魏延、顧雍、廖化等一干文武迎出來二十里,在路邊恭候多時。

遠遠看到了何太后的鳳駕,劉辯也加快了速度趕到何太后車前,跪拜道:“兒臣參見母后。”

何太后連忙下車將劉辯扶起來,熱淚盈眶:“辯兒,你辛苦了,平安歸來就好。”

王朗第一個上前,跪拜道:“恭迎陛下凱旋歸來。”

劉辯立刻下馬將王朗扶起。“王愛卿不必多禮,朕不在多日,多虧王愛卿統籌有方。”

王朗朗聲道:“陛下,皇宮的建設雖然工程浩大,但在微臣的督促之下,五千多工匠日夜施工,已經修造好了一座大殿,以及兩座前宮門,一座後宮門,供殿下與太后及諸位嬪妃居住的房宇數百間,已經可以在宮內居住。”

穆桂英也在一旁附和道:“陛下,你不在時,王大人每日殫精竭慮,費心費力才把這皇宮修築完成呢。”

在王朗與穆桂英參拜完畢之後,其他衆文武也紛紛上前參拜弘農王,然後簇擁着劉辯和何太后,朝金陵城而去。

擴建城池非一朝一夕之功,廖化帶領着一萬三千多民夫苦幹了三個多月,也只是將將修建起了南城牆,要想把四面城牆全部擴建出來,再砌築四座城樓,少說也要兩年左右的功夫。

爲了歡迎劉辯回來,廖化特地讓金陵城的百姓都換上新衣服,夾道歡迎劉辯凱旋歸來。

何太后坐在馬車裡,看着人山人海的呼嘯聲,又找回了當年太后的威嚴,心中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將劉辯儘快推上皇位,自己也好早日重新成爲太后。

“諸位桑梓日夜苦幹,修建城牆,讓你們受苦了!”

劉辯在文武幕僚的簇擁之下,策馬徐行,一路上不停的向夾道歡迎的百姓拱手致謝,滿面春風掩飾不住。又行了十餘里後,終於抵達了新建的皇宮。

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1章 以後的路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216章 景鯉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47章 美人計第10章 驅虎吞狼第124章 鴛鴦陣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5章 山賊來襲第98章 討伐三國第147章 招攬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39章 稱帝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23章 虓虎之勇第31章 傳國玉璽第1章 穿越廢帝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212章 荀相第22章 諸侯會盟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87章 針鋒相對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181章 歡聲笑語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108章 獎勵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69章 真相第63章 長安城破第48章 董卓上鉤第11章 以後的路第97章 有喜第189章 安排第150章 君臣對話第74章 生死決鬥第53章 錦衣衛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2章 系統妙用第41章 乞活第8章 魏延來襲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114章 條件第171章 使臣第119章 關勝現身第76章 算個好皇帝嗎第124章 鴛鴦陣第77章 集結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55章 長安之圍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68章 天王蓋地虎?第79章 商議第7章 南陽第85章 定計第91章 大獲全勝第161章 巔峰對決第107章 醉臥美人膝第10章 驅虎吞狼第53章 錦衣衛第112章 內部爭鬥第50章 李善長第74章 生死決鬥第59章 老將戰死第32章 曹操遇伏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198章 歡聚一堂第12章 文臣來訪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83章 負隅頑抗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188章 準備開拔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212章 荀相第32章 曹操遇伏第139章 點數上漲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9章 買一贈二第108章 獎勵第72章 說服魏徵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36章 無上限召喚第141章 被擒第223章 歷數宦官第163章 知曉第37章 大召喚和大爆表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26章 互有勝負第8章 魏延來襲第14章 收服第149章 抉擇第17章 手到擒來
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1章 以後的路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216章 景鯉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47章 美人計第10章 驅虎吞狼第124章 鴛鴦陣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5章 山賊來襲第98章 討伐三國第147章 招攬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39章 稱帝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23章 虓虎之勇第31章 傳國玉璽第1章 穿越廢帝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212章 荀相第22章 諸侯會盟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87章 針鋒相對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181章 歡聲笑語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108章 獎勵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69章 真相第63章 長安城破第48章 董卓上鉤第11章 以後的路第97章 有喜第189章 安排第150章 君臣對話第74章 生死決鬥第53章 錦衣衛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2章 系統妙用第41章 乞活第8章 魏延來襲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114章 條件第171章 使臣第119章 關勝現身第76章 算個好皇帝嗎第124章 鴛鴦陣第77章 集結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55章 長安之圍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68章 天王蓋地虎?第79章 商議第7章 南陽第85章 定計第91章 大獲全勝第161章 巔峰對決第107章 醉臥美人膝第10章 驅虎吞狼第53章 錦衣衛第112章 內部爭鬥第50章 李善長第74章 生死決鬥第59章 老將戰死第32章 曹操遇伏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198章 歡聚一堂第12章 文臣來訪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83章 負隅頑抗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188章 準備開拔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212章 荀相第32章 曹操遇伏第139章 點數上漲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9章 買一贈二第108章 獎勵第72章 說服魏徵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36章 無上限召喚第141章 被擒第223章 歷數宦官第163章 知曉第37章 大召喚和大爆表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26章 互有勝負第8章 魏延來襲第14章 收服第149章 抉擇第17章 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