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

荀敞與從騎十餘,出了昌邑,一路南下,進了濟陰。

因時下荀貞屯兵昌邑,濟陰各縣的戒備頗是森嚴,縣城嚴加守備不說,鄉、亭亦是時有士兵巡邏。吳資傳下檄文,凡是抓到徐州兵斥候的,每抓一人,如是濟陰郡兵的將士,賞錢兩萬;如是鄉民,給牛一頭,故而濟陰各縣鄉的鄉民,自恃有些勇力的,也樂於充作吳資的耳目。

爲了避免遇到巡邏的濟陰兵卒,也是爲了省的被些鄉民看見,荀敞引從騎遠離大道,走偏僻的小路。走小路,倒確是避開了濟陰郡的兵士,也不虞會被鄉民發現,在過了濟陰郡的成武縣後,卻碰上了一夥賊寇。

荀敞本身就善騎射,跟着他的十餘從騎更是徐州兵中的精銳,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夥賊寇,給殺了個乾乾淨淨。

成武縣,緊鄰昌邑。過了成武再往前,就是己氏縣。濟陰郡內在濟水以東、以南的三縣裡邊,還有一個單父縣,單父在成武的東南邊、己氏的東北方向。

陳國相徐琨已然帶兵進駐到了與己氏相鄰的陳國蒙縣。

己氏縣的境內風聲鶴唳,到處瀰漫緊張的空氣,守禦也甚是嚴密。

荀敞等一如過成武縣的辦法,專走小路,有驚無險,穿過了己氏。

連經兩縣,行程至此,走了才約百里上下。

兗州、豫州人口稠密,通常百里之內,就有會縣邑二三,這卻也是不足爲奇。

前天下午從昌邑出的發,入到樑國境中,遠眺蒙縣在望的時候,日頭還沒到中天。

這還是沿途所走皆爲小路,繞了不短的路程,並殺了一夥賊寇,耽誤了不少時間的原因,荀敞等路上的行速很快,要不然的話,昨天晚上就能抵達蒙縣了。

徐琨聞報,遣吏出城,迎接荀敞。

徐琨乃二千石的國相,官位遠比荀敞尊貴,縱然荀敞是荀貞的族弟,自也勞動不了徐琨親迎。

荀敞問那出來迎接的吏員:“孫豫州現在何處?”

那吏員答道:“在平輿。”又道,“我家府君已在府中備下酒宴,爲君洗塵,願請君入城,暫作休息。”

一場酒吃不吃都無所謂,關鍵是軍務不能耽擱。

荀敞婉言拒絕,說道:“我奉鎮東將軍之令,謁見孫豫州,軍務要緊,便不在蒙縣停留了。請你回城,代我向徐相轉達謝意。”

那吏應諾。

樑國是豫州地界。

從中平元年,跟從荀貞起兵以今,荀敞隨軍轉戰南北,只在荀貞出任廣陵太守的時候,回到過一次潁川,或者說豫州。這次是他第二次踏上豫州的土地。

儘管樑國人的口音,與潁川人不太相同,但聽入荀濮的耳中,仍感覺甚是親切。

懷着久別思鄉的情緒,荀濮在南下前往汝南郡的路上,屢次舉首西望。

尤其是在出樑國、入到陳國,又從陳國入到汝南的時候,他的這種情緒更是強烈。

陳國、汝南皆與潁川接壤,在此兩郡的西邊,距離荀敞不過二百里地遠近的地方,就是他的家鄉潁陰。

也不知留在故鄉的族人可好?也不知少時的舊友是否尚存?不知自家的屋宅有無人打掃照顧?荀敞的父母已經去世,想到他父母生時的音容笑貌,想到他父母而今長眠的那塊墳墓,饒以荀敞早已見慣了別離,亦不禁浮起濃濃的追念之情,情發於中,險些落下淚來

強自按下思鄉的心緒,荀敞縱馬疾馳。

三天後,行四百里,到了汝南郡的郡治平輿。

孫堅帳下的吏員把他接入城中。

當天,孫堅就召見了他。

荀敞拜倒堂上,行過禮,起身來,奉上荀貞的回信。

孫堅展信觀看,信中亦是無有它語,只有問候之辭。

孫堅請荀敞落座,問他說道:“貞之近況何如?兗州連日鏖戰,貞之想必日夜操勞軍務,殫精竭慮,謀劃軍事,估計連覺都很少睡吧?身體吃得消麼?”

荀敞答道:“吾兄精神健旺,身體安康。”

孫堅嘆道:“久不與貞之相見矣!我很是想念啊。前幾天做夢,我還夢到貞之了。我夢到我與他,我們兩人,把酒言歡,投壺射箭,快哉非常。夢醒之時,月光灑滿牀前,深夜寂寥,無有人聲,我不覺悵然,到天亮都沒能再入睡。”

荀敞說道:“吾兄平時也經常說起明將軍,道與明將軍情同兄弟;每當醉後,必言當年與明將軍齊心協力,擊討董賊時的故事,對明將軍的乃心王室,一片忠烈,十分敬佩,喟與左右言:天下英雄,唯明將軍也。”

孫堅開心得很,笑道:“天下的英雄多了去了,我怎敢自居唯我一人?比與貞之,我差得遠了。真要說誰能爲羣雄之冠,我看啊,非貞之不可。”

孫暠到昌邑的時候,給荀貞帶去了些豫州的特產,作爲禮物。所謂禮尚往來,荀敞此來平輿,亦隨行給孫堅帶來了一些禮物,給孫策、孫權也各有饋贈。

當下,把禮物送上。

禮節上的事情做完了,轉入正題。

孫堅問道:“貞之怎麼說的?”

荀敞答道:“得聞明將軍願助我軍,攻佔濟陰,吾兄欣喜非常,囑我見到明將軍,務必要致以謝詞。”

孫堅撫須笑道:“前我攻河南尹、河內,呂布小兒趁機犯我汝南,多虧貞之相助,纔將之擊敗。誠如你適才所說的貞之所言,我與貞之莫逆之交,雖非同產,勝過兄弟,今日不過是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理所當然的事情。何足道哉?說個謝字,就太見外了。”

荀敞說道:“是。”

孫堅問道:“貞之對我軍事部署,有何指正?”

荀敞說道:“明將軍的軍事部署,甚是英明。我兄表示贊同。”

孫堅點了點頭,說道:“如此,貞之打算何時進攻濟陰?”

“若是明將軍同意,我兄打算十天後,即對濟陰發起進攻。”

孫堅大喜,說道:“好!”掐算了一下時間,說道,“十天後發動攻勢的話,我明天就帶兵北上,進屯扶樂!平輿到扶樂,三百餘里,即使日行六十里,五六天也就能到了。”

荀敞說道:“我兄有兩句話,令我呈給明將軍。”

“什麼話?”

“我兄說,張孟卓雖不識兵,陳留到底兵多,請明將軍莫要輕視陳留,這是一句話;明將軍進屯扶樂以後,汝水南邊的呂布也許會有妄動,請明將軍多加小心,這是第二句話。”

孫堅笑道:“貞之還是這麼細心!我知道了。對陳留我當然不會大意,對呂布那個小兒,我也已有安排,汝北、澺水兩岸,我佈下了重兵把守,諒他翻不起什麼大浪!”

“明將軍既已有安

排,那是再好不過。”

荀敞當晚就住在了平輿縣內的郡府客舍。

翌日,孫堅集合兵馬,帶着輜重糧秣,於午後出發北上。荀敞從之。

……

孫策和孫堅一起帶兵出的營。

扶樂在平輿的正北方向,孫堅北去。

薄縣在平輿的東北方向,孫策帶着黃蓋、芮祉兩將,率部朝東北而行。

經過河內的渡河與在汝南對抗呂布的這兩戰,孫策儘管年輕,已在豫州軍中豎立起了威望,黃蓋、芮祉兩人對他甚是恭敬;部中的將士人等,對他亦是愛戴信服,樂於聽從他的命令。

平輿到薄縣較遠,約三百里地;到扶樂較近,約兩百里。

孫策抵至薄縣的時候,孫堅已至扶樂。

蒙縣到扶樂不到兩百里地,輕騎日夜兼行,中途換馬,一日可達。

孫策遣使,去往孫堅營中,報告他已經到達戰鬥位置。

然後孫策一邊派斥候,入到濟陰郡內,探查己氏、定陶的情況,一邊同時遣使,往去昌邑,與荀貞聯絡。

……

孫堅也給荀貞派的有使者來。

昌邑縣中。

孫堅、孫策的使者相繼而到。

距離約定發起進攻的日期,還有三天。

戰爭這個東西,在兩路共擊的路上,是一定要確定好時間的,以免某方已經發動起了攻勢,然而另一方卻因故沒有動手,這樣,就會導致戰事的不利。

由是,荀貞又遣使者,分去孫堅、孫策營,來最後一次確定攻勢發起的時間。

不止劉備部,樂進部現也已與荀貞會師。

許顯、樂進、劉備諸部,加上荀貞從合鄉帶來的辛璦等部兵馬,荀貞目前可用的兵力約有萬餘人。

西邊乘氏曹操的部曲則有三萬上下。

看起來,荀貞的兵力只有曹操部的三分之一,但如單純地比較戰鬥力,曹操部兵士的戰力實是不如荀貞部的兵士。

原因有三。

一個是曹操部的兵士,其來源複雜,乃是由曹操本部、山陽郡兵、濟陰郡兵、陳留郡兵,還有袁紹此前支援給他的蔣奇等部之冀州兵,並及從東郡等地新近募來的壯丁等五六個部分組成的。來源不一,彼此的將校不熟,缺少默契,放到戰場上,就極有可能會出現大問題。

一個是曹操部各營兵士的甲械等裝備、日常的訓練等,與徐州兵相比,較爲遜色。

一個是兗州兵畢竟數敗,半個兗州如今都被徐州兵佔據了,士氣上,兗州兵相當低落。

之前荀貞猶豫要不要繼續與曹操開戰,部隊已經疲憊是一個緣故,另一個緣故是擔憂定陶的吳資、陳留的張邈會馳援曹操,這樣一來,就會進一步地增多曹操的兵力。

現在有了孫堅所率豫州兵的加入,後一個擔憂,已經大致解決。

而至於前一個擔憂,經過十幾天的休整,徐州兵的體力,已有極大的恢復。

荀貞召集戲志纔等,商議作戰的行動。

在這次作戰會議上,大家的興致都很高昂,對即將展開的這場爭奪濟陰的鏖戰,也都有信心。

戰事,於三天后,準時地打響了。

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6 初夜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5 江禽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65 安之若素使人奇6 初夜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56 允誠書從濟北來59 慨嘆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3 路見白骨露於野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95 冀州北望氣如何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34 一怒之威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84 威震陽翟(中)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50 排場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64 戲忠88 從徵汝南(上)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6 聞寇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1 風物迥異江南地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4 冀州牧迎節以徵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93 兵臨西華(下)42 馮鞏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22 枉費心機空費時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9 樂進歸來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18 捕人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69 樂文謙領兵北上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46 恩威並施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30 回家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6 招人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73 忠孝勇武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 光和六年(上)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26 鄉中四姓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25 孟德智略真天授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32 許顯奉令提兵援45 欺人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74 奮武遣以一軍阻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5 命令26 招人80 恨天失我傅南容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8 捕人54 滅族(下)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3 殺人44 練軍方略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7 偏將軍用計賺蓋20 今有潁陰乳虎(上)
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6 初夜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5 江禽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65 安之若素使人奇6 初夜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56 允誠書從濟北來59 慨嘆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3 路見白骨露於野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95 冀州北望氣如何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34 一怒之威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84 威震陽翟(中)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50 排場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64 戲忠88 從徵汝南(上)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6 聞寇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1 風物迥異江南地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4 冀州牧迎節以徵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93 兵臨西華(下)42 馮鞏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22 枉費心機空費時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9 樂進歸來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18 捕人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69 樂文謙領兵北上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46 恩威並施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30 回家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6 招人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73 忠孝勇武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 光和六年(上)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26 鄉中四姓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25 孟德智略真天授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32 許顯奉令提兵援45 欺人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74 奮武遣以一軍阻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5 命令26 招人80 恨天失我傅南容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8 捕人54 滅族(下)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3 殺人44 練軍方略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7 偏將軍用計賺蓋20 今有潁陰乳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