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

厚丘雖被攻陷,但因戰事還沒結束,尚有殘兵需要清掃,故而荀貞一時還不能入城。

當夜,便在營中,荀貞招待臧霸。

臧霸不但帶了孫觀、吳敦兩人來,還帶了陶商來,只是陶商卻是被捆着送來的。荀貞叫人解了他的繩縛,暫且關押起來,命人看守,同時吩咐要對他好生相待,不許侮辱、怠慢。

陳到等各帶部曲,在城中清剿了一夜,次日,徐榮回到營中,請荀貞入城。

荀貞卻沒有進城,他說道:“吾以兵事戰功起家,到廣陵後卻常居大府,來營中的次數少了,今在營中,甚感愜意,我還是不入城了,便與汝等共居營,稍讓軍馬休整兩日,便開拔擊郯。”

荀貞不入城,荀成、徐榮、臧霸等自也不好入城,除了司馬宣康和別部司馬姚頒奉荀貞的命令進到城中分別處理政、軍諸事,安撫百姓之外,餘下的諸人遂皆在營中,休整兵士。

兩天後,留下宣康、姚頒暫守城,包括臧霸的部曲在內,全營開拔,俱西北而行,往郯縣而去。在去郯縣的路上,因臧霸的相召,昌豨、尹禮亦在留下守城兵馬後,各帶餘部前來匯合。原本在朐縣安撫地方的糜竺聞知荀貞到了荀成軍中,也帶了些人馬過來拜見想從。

荀成部並上臧霸部,以及糜竺送給荀成的千餘甲士,還有糜竺又帶來的人馬,幾個部分合兵一處,共計兩萬餘人,聲勢赫赫,從前軍到後陣,加上輜重,迤邐道上長達二十餘里。

自荀貞遣軍出廣陵,分兵掠地以來,部隊的容威數此回最盛。

因兵馬、輜重俱多,沒辦法行軍太快,不過雖只是日行六十里,卻也於兩日後即到達了沭水岸邊。過了沭水,再向西北行三四十里就是郯縣的縣城了。

沭水岸邊有陶謙佈置的守軍,但陶軍連敗,守軍的士氣本就低落,聞厚丘城陷,又見河對岸荀軍的聲勢那麼大,旌旗蔽空,不少守軍的兵卒直接就逃跑了,只有部分丹陽兵的軍吏無處可逃,稍微抵抗了一下,旋即便降。荀貞部順利渡河,次日抵至郯縣城外,安營紮寨。

縣中守軍於城上望之,遙見荀軍旗幟如林,精甲曜日,騎兵馳騁,塵土瀰漫,步卒備戰,遍滿原野,無不心神爲之奪,駭懼失色。陶謙聞荀貞兵到,也登城觀望,望之良久,黯然下城。

荀貞傳檄許仲,問:文謙可已與汝合兵?襄賁如何?

許仲回檄:樂進擊陰平諸縣,俱克,已與臣合。襄賁守將小戇,臣親臨陣,劉鄧、潘璋、趙雲、江鵠、劉備先後數攻而皆不得入。接厚丘城破軍報日,臣使人勸降,襄賁守將不聽,創而猶戰。雖如此,臣得樂進所率之彭城兵相助,而城中守卒日少,克城當在兩三日間。

許仲這回卻是遇到了一個勁敵。

他的回檄雖然只是平鋪直敘地講述了圍擊襄賁至今的經過,但僅僅從“臣親臨陣,劉鄧、潘璋、趙雲、江鵠、劉備先後數攻而皆不得入”和“襄賁守將不聽,創而猶戰”這兩句話,就可以想象到此戰的激烈程度。

以劉鄧諸校尉、別部司馬之勇,竟然還是數攻而不能勝,可見襄賁守將之“戇”;而襄賁守將在知道厚丘已被荀軍攻克的情況下堅持不降,儘管負創,卻仍“猶戰”,又可見此人之“戇”。

荀貞出示許仲的回檄給諸將看,說道:“丹陽兵中亦有勇將。”

當下,荀貞又給許仲傳檄,令道:如可生擒其將,勿殺之,送與我見。

許仲是個穩重的人,向來不說沒有把握的話,他既然說“兩三日間”就能攻下襄賁,那麼就肯定會在兩三日間攻下襄賁,荀貞遂一邊部署軍隊圍城,一邊等待許仲的捷報和他的部隊。

兩天後,許仲的捷報送到。

“潘璋先登,諸部跟進,城已下。守將死戰,劉鄧斬之,臣將其厚葬。臣意留陳矯暫撫民,使江鵠暫鎮地方,略整兵馬,至遲後日即到郯。”

荀貞看罷捷報,對諸將說道:“君卿已克襄賁,卻是潘文珪先登。”

戲志才笑道:“打淮浦是潘璋先登,立了首功;擊襄賁,又是潘璋先登。此正所謂有始有終。”

淮浦是許仲部的第一戰,襄賁是許仲部此次單獨作戰的最後一戰,這兩座城都是潘璋先登,可以說,儘管許仲這次攻下邳、擊東海,其帳下諸將多有功勞,而且不少還是大功,可卻都不及潘璋揚名,尤其是這次打襄賁,諸將皆不能破,唯他能夠首先攻入城,實是大出風頭。

——這卻並不是說趙雲、劉鄧、江鵠、劉備和關羽等等諸將就不如潘璋了。要知,潘璋剛開始也是攻不進城的,到最後之所以是他,而不是別人第一個攻入城中,說白了,只是因爲他的運氣好罷了:在劉鄧、趙雲、江鵠、劉備和關羽以及潘璋本人等將的連番打擊下,城中其實早已岌岌可危,而就在城內快要守不住時,輪到潘璋去攻城,所以他便先登入城了。

雖然有運氣的成分,可“先登入城”的戰功卻是實打實的。

荀成亦笑道:“君侯,戰罷論功,潘璋怕是少不了一番重賞吧?”

荀貞笑道:“這是自然。”復又嘆道,“唯襄賁守將死戰,不降,爲劉鄧所斬殺,未免可惜!”

臧霸在座,他認識這個死戰不降的襄賁守將,說道:“將軍亦無需可惜。此人我識得,與曹豹、張闓、呂由諸丹陽兵軍校一樣,乃陶恭祖鄉人,固有猛勇,無有軍謀,一匹夫之勇耳。”

“縱然如此,如其肯降,爲我所用,亦足可展其長。今爲陶恭祖用,空一死士耳,豈不惜哉!”

聽了荀貞此話,臧霸、陳登皆暗想道:“襄賁守將不過匹夫之勇,而荀侯猶惜不能爲己用。久聞荀侯卑體下士、求才如渴,果然如此!”

一個“匹夫之勇”的死士,只是因爲有“猛勇”這一個長處,荀貞就惋惜不能爲自己所用,並且很自信地說,如果這個守將沒有不降戰死,若是肯投降於他,能爲他所用,那麼他就能“展其長”,讓這個守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和能力,對不肯降而戰死的“匹夫之勇”尚且如此喟嘆,那麼對已經投靠他的陳登、臧霸這樣遠勝於彼的“英雄”人物,荀貞又會給以何等的看重?臧霸、陳登既肯投荀貞,那麼他兩人對荀貞本就是看好的,現下聞了荀貞此言,陳登更是折服,堅定了效忠之念,而臧霸雖是一直懷有“名雖依附,實行割據”的意圖,可此時現下對荀貞亦不覺多了三分忠意。

既說及了“求才”的話題,荀貞又對荀成等人說道:“四方兵亂,今取下徐州,我正欲聚合英雄,延攬俊傑,以匡扶漢家,安定天下。日後卿等如遇賢才,萬需謙恭,薦與我知。”

荀成等人恭聲應諾。

又過了兩天,許仲如期而至。

郯縣東邊是沭水,西邊也有一條河,便是沂水。

沂水岸邊本也有守軍,但荀貞已率部到了郯縣城外,沂水邊兒上的守軍不等荀貞去擊,便或逃散,或奔回郯縣城中,所以許仲卻是一矢未放,便渡過了沂水,進至郯縣城下。

荀貞已部署荀成等在郯縣的東邊紮營,到荀貞營中拜見過荀貞後,許仲、樂進便在縣西築壘。

當此之時,城東爲荀成等部,步騎兩萬餘;城西爲許仲、樂進部,與彭城兵合後,亦有近兩萬人。兩邊合計,四萬人的兵馬,把郯縣圍得是嚴嚴實實,鳥雀不得過。

許仲到的次日,荀貞召開軍議。

陳登當衆請纓:“登請爲將軍入城說陶恭祖降!”

38 列得嚴陣詈以挑53 只知太守不知君22 文高初見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0 督郵在此(下)47 將軍何嘗真無情67 本以霸王道雜之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48 惟是小人最難養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0 曹孟德四策禦敵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44 許仲程偃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20 牽掛者何13 志纔出山92 兵臨西華(中)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43 焉可自棄學陳項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23 市中美人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9 結交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22 鵠備分得勝負機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67 本以霸王道雜之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1 虎士7 計劃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4 風雪夜刺(上)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37 無禮賠罪81 擒賊先擒王(中)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62 忽聞北地羌人亂25 孟德智略真天授95 會師城下(中)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1 無中生有兵家計22 文聘(上)80 恨天失我傅南容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11 前倨後恭因何故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75 欺上弄假國之賊10 查封77 演武薦賢(下)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8 第一天(下)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28 君子報仇32 國家棟梁傅南容25 郡府迴文62 忽聞北地羌人亂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66 子義樹戟喝虎狼6 尋賢不遇(下)
38 列得嚴陣詈以挑53 只知太守不知君22 文高初見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0 督郵在此(下)47 將軍何嘗真無情67 本以霸王道雜之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48 惟是小人最難養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0 曹孟德四策禦敵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44 許仲程偃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20 牽掛者何13 志纔出山92 兵臨西華(中)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43 焉可自棄學陳項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23 市中美人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9 結交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22 鵠備分得勝負機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67 本以霸王道雜之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1 虎士7 計劃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4 風雪夜刺(上)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37 無禮賠罪81 擒賊先擒王(中)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62 忽聞北地羌人亂25 孟德智略真天授95 會師城下(中)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1 無中生有兵家計22 文聘(上)80 恨天失我傅南容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11 前倨後恭因何故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75 欺上弄假國之賊10 查封77 演武薦賢(下)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8 第一天(下)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28 君子報仇32 國家棟梁傅南容25 郡府迴文62 忽聞北地羌人亂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66 子義樹戟喝虎狼6 尋賢不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