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雙重離間(二)

鞠義憑藉戰功當上了大將軍,這看是沒什麼不妥的,不過正是因此袁紹我感覺到了心中不爽,鞠義出生於行伍,他最爲上心的也就是排兵佈陣,以及兵種的研究,正因爲他如此醉心於兵種的研究,所以創建出了先登死士。

他的一門心思全部放在了軍事上,對於朝堂的事情,雖說知道基本操作,但是卻不會深究,比如說袁紹喜歡阿諛奉承,但是鞠義卻不會,袁紹喜歡曲意逢迎,鞠義同樣不會,袁紹喜歡名門望族之人,做什麼事情都是看別人的聲望來定,然而鞠義的聲望並不高,卻能夠身居高位,這又引得袁紹有那麼一些不舒服了。

不過如今大戰降臨,顏良文丑二人又死了,所以說,袁紹再怎麼不爽,鞠義也不能臨陣換帥,他還有用得着鞠義的地方。

一個月前,是曹操在那裡挑撥他和許攸的關係,幾個月後,似乎又是曹性在那裡挑撥他和鞠義的關係,但這種挑撥信正是因爲基於這點原因,值得袁紹的心中有那麼一些生疑,鞠義可是握有趙國,半數以上的兵馬啊。

這裡的主帥畢竟是他袁紹,袁紹在這裡就不信許攸能夠掀起什麼浪花,但是鞠義不同,他可不在西邊的戰場上,最爲主要的是鞠義從小就與士兵廝混在一起,在軍中贏得了不少聲望,若他真的一句話發下去,恐怕還真的有不少趙國的士兵願意爲他賣命,願意隨他一起造反。

一想到這裡,袁紹那顆心不由得擔憂了起來。他立刻招來了他的衆多謀士,一起商議計策。

在這些謀士中,最主要的就是郭圖逢紀,許攸沮授等人。

許攸看到這封信之後,直接冷笑一聲,隨後看着袁紹說道:“大王勿需多慮,我和大將軍乃多年摯友,知道他爲人正直,剛直不阿,一門心思都放在軍事上,毫無疑問這封信就是由曹性的錦衣衛所寫,目的就是爲了挑撥你和鞠義之間的關係,但這也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鞠義的確把秦國打得非常之慘,曹性不惜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來對付他,秦國也快頂不住了,攻克秦國之日,可待還請主公一定要想清楚啊!”

許攸一口氣說了一番大道理給袁紹聽,雖然這些大道理,每一句都是實話,都是客觀存在的,但是聽在袁紹的耳中,確實有那麼一些刺耳,袁紹本來就有一些不喜歡這個許攸,然而許攸在說話之時,卻總是裝出一副高深莫測的神情,特別是他的最後一句話,讓袁紹考慮清楚,莫不是他在潛意識的說,袁紹的智商有限,連這一點小計策都看不出來嗎?

不過對於許攸的狂傲,袁紹還是選擇了隱忍不發,隨後他又看向了其他謀士,沮授看了一眼在場的各位,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而郭圖逢紀則是皺着眉頭,思慮了片刻,最終對袁紹說道。

“大王,這封信的確有挑撥離間的嫌疑,但是我們也要做好兩手準備,不可讓大將軍亂來啊!”

其實郭圖逢紀,也是料定鞠義肯定不會有造反之心,畢竟鞠義只是一個武將,衝鋒陷陣還可以,但論到治國,他哪裡會呀,所以說說鞠義造反,那完全是開玩笑,除非鞠義都已經把其他朝廷中的重臣聯絡好了。

不過爲了迎合袁紹,郭圖逢紀二人也不得不這樣說,袁紹聽後沉吟了片刻,他也知道臨陣換帥乃兵家大忌,此刻絕不能將鞠義換下來,鞠義要是走了,誰去對付秦國啊,所以說袁紹的最終決定就是,當場撕毀信件,不過他在背後確實發佈了另外一道命令,派遣一個副帥給鞠義。

在一場戰爭中,主帥當然只有一個,但是副帥卻可以有很多個,副帥所管的東西,也就是什麼後勤什麼軍備,或者是兼職參謀等等,反正有很多種,袁紹此次派出去的那個副帥,肯定是自己的親信,他最終選定的人是他袁紹的侄子高幹,畢竟在袁紹看來只有自己最親近的人才是最可信的。

於是乎,高幹從這裡出發來到了鞠義的軍營,當高幹來到鞠義的軍營之後,鞠義也是有一些手忙腳亂,連忙親自出來迎接高幹的到來,而高幹看見鞠義之後,則是笑呵呵的拍了拍鞠義的肩膀,說趙王之所以派他前來,也沒有別的事情,他讓鞠義放寬心,安心的在前面打仗,一切後勤都會有保證的,只要鞠義能夠攻克秦國,那絕對是趙國的第一功臣。

聽了這話,鞠義那顆懸着的心也算是放下了,安心的做起了前方的主帥。不過或許鞠義心思單純認爲,袁紹派高幹前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就只是爲了激勵他一下,但是實際情況,恐怕不如鞠義所想象的那樣。

此刻的曹性早已是到達了趙郡兵臨前線,親自指揮戰鬥。

車武將錦衣衛的情報遞上來,曹性一看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隨後將這封密報交給了衆人,衆人依依留來,上面的情報寫得很清楚。

高幹來了之後,鞠義並沒有升起多大的警覺,依然在前方賣力的指揮。

只是那個高幹他的小動作就有一點多了,鞠義在前方拼死拼活的打仗,然而他卻在後方聲色犬馬,準確的來說是每日都在軍營中款待衆將,他所款待的人物有軍中的高層,有前方衝鋒的先鋒,反正就是沒有鞠義。

高幹此舉無異,於是在收攏人心,逐漸的架空鞠義,然而鞠義對此確實毫無發覺,也可以說鞠義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在鞠義,看來這些權力鬥爭固然重要,但是絕對沒有打仗重要,只要他能打贏秦國,什麼事情都好說。

至於說高幹在後面搞的那些小動作,對他鞠義來說的確有那麼一些不友好,就比如說,高幹時不時會找到鞠義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這使得鞠義有一些不滿,但別人是趙王親自派來的,所以注意還是照實回答。

不過從這一點上面,曹性卻是看到了不一樣的突破點。他選擇的策略很簡單,那就是從秦國的內部大肆抽調兵員,全部堆積到前線來,他要和鞠義打一場持久戰。

秦國的士兵或許比趙國要少一點,只有十萬左右,但是鞠義想要一次性擊敗整整十萬人,恐怕也沒有這麼輕鬆。

因此和曹操那邊一樣,曹性這邊也是展開了和趙國的持久戰。因爲這場戰爭三個國家投入的兵力加起來大約有四十萬,所以是一場漫長而又艱鉅的戰爭,轉眼時間大半年過去了,如今這場戰鬥已經打了一年之久,從公元196年年底達到了公元198年年初。

三方勢力都非常疲憊,或許唯一比較興奮的人就是袁紹了,因爲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他的部隊緩緩的向前推進,如今已經把曹**到了死角,或許用不了多久,它就可以全面擊潰曹操的部隊,進而直接長驅直入,而魏國的內部空虛戰爭已經耗盡了他的全部兵力,因此只要他擊敗了曹操的主要部隊,可以說就奪得了魏國。

因此袁紹也是強行提起精神來,讓自己手下的人加班加點的攻克曹操,絕不能有任何鬆懈,而手下的人也全部因命,畢竟能夠打下魏國來,在場的諸位全部都是功臣啊。

掌控者趙國情報組織的許攸也是盡心竭力,他知道魏國已經到了最後關頭,或許要不了多久就會崩潰,不過在許攸的心中隱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曾經他也是曹操的好友。

雖說青年時期的曹操中規中矩,沒有什麼較爲突出的地方,不過成年之後許攸也是好好的研究了一下曹操,他發現曹操能從一個官宦弟子,一步一步走到魏王的位置,不僅僅是因爲他的家族勢力,曹操也是有實力的,可以稱之爲一個梟雄。

然而曹操都快打了一年的敗仗了,在這一年中曹操節節敗退,許攸就在想一個問題,難道以曹操的性格甘心就這樣失敗嗎?他不會組織一點像樣的反擊嗎?

許攸一直在思考這個事情,這讓他有一些百思不得其解,不過某一天來臨之時,許攸直接將他的這個想法,拋到了九霄雲外,因爲他的情報組織截獲了曹操送往許昌的一封密信,需要將密信打開一看,整個人喜上眉梢,二話沒說,立刻就去找到了袁紹。

袁紹當者衆人的面將這封密信打開,剛看見上面的內容之時,他的神情也是爲之一振。他剛想看着衆人大聲的宣佈命令,不過當他看見許攸那一雙閃爍的眼睛之時,不知怎麼的,他心中有一股怪怪的感覺,因此他話到嘴邊又活生生的嚥了回去,他先是將密信交給了衆人觀看,隨後纔不鹹不淡的向他的衆多謀士與大將問道。

“諸位以爲如何啊!”

袁紹發問衆多謀士都是各抒己見,有些人認爲立信上面說的清清楚楚,曹操告知許昌的荀彧,他軍中的軍糧已經告罄,讓荀彧趕緊想辦法給他弄一些軍糧來,否則的話他的部隊就要全面潰退。

所以說有人當即認爲就按照許攸所說的那樣,直接大舉進攻,曹操根本撐不了多久了。

不過也有些人認爲這莫非是曹操的計策,要知道荀彧在曹操那裡可算得上是重臣,曹操給荀彧送信,再怎麼也要通過他的秘密渠道,爲何會如此輕易的被許攸截獲。

從這個問題一出來之時,袁紹的眼底閃過一絲精明之色,而許攸聽到這話都是有一些不爽的,站了起來,他看着那些發言的謀士。

“你們在那裡開什麼玩笑?曹操的軍糧告罄,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況且我的情報組織,也深入魏國好好的調查了一番,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曹操一直在和我軍死戰,它的兵力不斷的虧損,一邊向後方徵兵,一邊向後方索取糧食,所以說魏國的糧食已經沒有多少了,即便他這封信送到荀彧的手上,荀彧也不可能爲他帶來多少軍糧,曹操已經黔驢技窮,我們應當趁此時機,一舉將其拿下,然而你們卻在這裡疑神疑鬼,究竟所安何心!”

說到後面,許攸的神情變得有一些氣氛,他們趙國的確很強大,不過再強大的背後,卻是有許多勾心鬥角,暗流洶涌,就比如說袁紹身邊那些郭圖逢紀等人。

甚至最爲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袁紹有三個兒子,分別袁譚袁熙,還有一個袁尚,這三個人也算是投胎投對了地方,竟然投到了帝王之家。

所以此刻在袁紹的後宮中,三個兒子早就開始了勾心鬥角,相互角逐,因爲大家都知道,袁紹也有百年之後的一天,袁紹死後,趙國的國王究竟會是誰?這已經引起了他們三個兒子的覬覦,因此袁紹的三個兒子時刻已經開始互相勾心鬥角。

不過對於這一切,袁紹竟然放任不管,甚至給了他三個兒子很大的便利權,讓他們一人管理一個地方,說是在鍛鍊他們,其實也就是在增大他們的實力,三個兒子手中都有了不大不小的權力,因此也開始拉幫結派,大臣們紛紛站隊。

這就是趙國內部最嚴重的鬥爭,立儲之爭。

將來究竟誰能夠繼承袁紹的位置,這對於許多大臣來說,似乎是一個很爲關鍵的問題。即便是許攸也不能免俗,他在心底也有自己支持的人選,不過許攸也很明顯的意識到一個問題,這個袁紹此刻還沒到垂垂老矣的地步,竟然就開始考慮這些事,是不是有一些爲時早已,更爲重要的是,面對他的那些大臣紛紛站隊,他竟然不出手阻止。

由此一來,加重了趙國內部的勾心鬥角權謀之爭,現在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擺在趙國豬人的眼前,一個個竟然還在那裡往陰謀詭計的思路上想,簡直就是愚不可及。

許攸越說越氣憤,甚至到了最後已經上升到了拍桌子的地步,許攸的心中那個恨啊。

第八十章 人物第八十六章 軍陣第一百零八章 西涼第二百四十一章 郿塞第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援軍(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正主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下之毒第三百零三章 名將的驕傲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良冒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戰成名(二)第三百零五章 綁票風雲(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郿塞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第一百六十章 瘋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八十二章 百米狙殺第二十章 痞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雙重離間(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亂武(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虎牢關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進(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衝破第一百九十一章 反殺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四十二章 弓弩第一百三十六章 落實第二百零五章 困境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九十四章 迴歸第二百二十二章 到手第五十八章 自給自足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曼第一百九十九章 聲討(二)第八十五章 打賭第三百四十八章 鐵浮屠出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闖入第一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五十八章 自給自足第二百四十章 得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亂第八章 射虎郎第二十章 痞子第二百八十章 投誠第二百八十五章 錦衣衛第二百三十九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三十九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五十二章 殲滅第一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一百五十六章 能文能武第三百七十五章 水戰激烈(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董卓入京(二)第三十五章 陰謀(一)第九十五章 軍令狀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亂第七十四章 以命換命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說的算(二)第六十二章 新的局勢第三百五十二章 紛爭不斷第三百四十九章 都爲寶物第一百八十八章 最危險之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城門風波第一百四十章 大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良冒功第三百三十六章 針對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劫第六十六章 走?第三百三十二章 真理或謬論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共睹(一)第二百一十章 九原郡第一百七十章 狐仙第三百五十三章 阻力第二百九十二章 禍不單行(一)第六十四章 神箭第一百五十一章 漏洞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資本(二)第一百零六章 拉上賊船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虛第三百五十七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四十五章 威脅第五十六章 三把火(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牛鬼蛇神第四百零九章 滅楚第二百一十八章 超水平發揮第二百八十章 投誠第三百九十四章 烏巢第二百三十八章 假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揚名第四十一章 居安思危第四十八章 收服第三百八十一章 雙重突破口(三)第三十五章 陰謀(一)第二百零六章 交易第三百零二章 荊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屈辱第四百章 完勝第一百五十六章 能文能武第三十六章 陰謀(二)
第八十章 人物第八十六章 軍陣第一百零八章 西涼第二百四十一章 郿塞第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援軍(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正主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下之毒第三百零三章 名將的驕傲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良冒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戰成名(二)第三百零五章 綁票風雲(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郿塞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第一百六十章 瘋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八十二章 百米狙殺第二十章 痞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雙重離間(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亂武(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虎牢關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進(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衝破第一百九十一章 反殺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四十二章 弓弩第一百三十六章 落實第二百零五章 困境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九十四章 迴歸第二百二十二章 到手第五十八章 自給自足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曼第一百九十九章 聲討(二)第八十五章 打賭第三百四十八章 鐵浮屠出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闖入第一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五十八章 自給自足第二百四十章 得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亂第八章 射虎郎第二十章 痞子第二百八十章 投誠第二百八十五章 錦衣衛第二百三十九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三十九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五十二章 殲滅第一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一百五十六章 能文能武第三百七十五章 水戰激烈(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董卓入京(二)第三十五章 陰謀(一)第九十五章 軍令狀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亂第七十四章 以命換命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說的算(二)第六十二章 新的局勢第三百五十二章 紛爭不斷第三百四十九章 都爲寶物第一百八十八章 最危險之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城門風波第一百四十章 大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良冒功第三百三十六章 針對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劫第六十六章 走?第三百三十二章 真理或謬論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共睹(一)第二百一十章 九原郡第一百七十章 狐仙第三百五十三章 阻力第二百九十二章 禍不單行(一)第六十四章 神箭第一百五十一章 漏洞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資本(二)第一百零六章 拉上賊船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虛第三百五十七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四十五章 威脅第五十六章 三把火(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牛鬼蛇神第四百零九章 滅楚第二百一十八章 超水平發揮第二百八十章 投誠第三百九十四章 烏巢第二百三十八章 假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揚名第四十一章 居安思危第四十八章 收服第三百八十一章 雙重突破口(三)第三十五章 陰謀(一)第二百零六章 交易第三百零二章 荊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屈辱第四百章 完勝第一百五十六章 能文能武第三十六章 陰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