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訣別

新豐,鴻門亭。

新豐這座城邑,起於前漢初年,是漢高祖劉邦在秦驪邑的故址上,爲劉太公修建的一座新的城邑。

據說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聽從謀士婁敬的獻策,定都關中,擇址長安後,也使太上皇住入了蕭何修建的長樂宮中,但平民出身,過慣了市井生活的劉太公,雖然錦衣玉食,尊貴無比,卻依舊懷念當年在沛縣豐邑鬥雞走狗,吃酒蹴鞠的日子。

於是,漢高祖劉邦乾脆將老家豐邑的人口全搬了過來,依照豐邑的樣式,修建了新豐城,以供太上皇居住。

新豐城境內有驪山,而鴻門亭依託驪山山勢,位置險要,當年霸王項羽進入關中後,就曾經屯兵鴻門,並於此宴請高祖劉邦,宴會上雙雄的火花碰撞,後來就在司馬遷的筆下,化成了一段流傳千古的鴻門宴傳奇。

徐榮於鴻門亭紮營,看中的,自然也是鴻門重要的地理位置。

天色入暮,炊煙裊裊。

披甲帶劍的徐榮帶着一隊親兵,在營中巡視防務,披掛整齊的徐琨也跟在身旁,兩人一前一後,穿過衆多士卒的帳篷,最後來到了中軍大帳的轅門前。

原本能夠重掌兵權、帶兵出征,對於渴望建功立業的徐琨而言,乃是一樁令他欣喜不已的事情,但跟着徐榮一通巡營下來,卻讓徐琨心中的熱情落寞了不少。

軍中的將士,求戰之心不強,這是徐琨預料得到的,但他沒想到,隨着駐守在鴻門亭的日子一天天過去,營中士卒的士氣竟然也跟着慢慢衰退。

方纔一路走來,埋頭造飯的士卒不少,但卻少了以往那股踊躍的精神氣,而且還有竊竊私語的軍吏,一看到徐榮的親兵後,就徑直閉上了嘴巴。

徐琨當然察覺到了營中這一種詭異的氣氛,可當他想要去上前詢問、呵斥的時候,卻被徐榮攔了下來,兩人就這樣看着走着,越過了大半個軍營,回到了中軍轅門處。

沒停下腳步的徐榮的臉色不太好看,一聲不吭,徐琨心中雖有疑惑,但卻不好公開詢問,只能夠壓住問題,等到了中軍後,才向駐足不語的徐榮問道:

“大人,既然看到了營中將士軍心不穩,剛剛爲何不讓孩兒上前?”

徐榮彷彿沒有聽到徐琨質疑的話語,他看着面前轅門處的大旗在迎風招展,聽着隨風飄散的刁斗聲,過了很久,才吐出了一句話。

“大事去矣!”

“大人!”

董卓身死,涼州大軍分崩離析,對徐榮所屬的西涼軍的整體士氣的打擊是巨大的,王允、呂布等幷州人掌控朝堂,驅使西涼軍爲他們抵擋進攻長安的李傕、郭汜等人,對於營中的西涼兵而言,也是一件不得人心的事情。

而長安朝廷想要殺盡涼州人的謠言,隨着傳播,更是愈發肆無忌憚,以假亂真,令徐榮營中的士卒驚疑不定。

可惜,對於這些事情,徐榮只能夠眼睜睜看着局勢惡化,卻無能爲力,因爲他既無力左右朝堂諸公的決策,也沒有辦法,將這些謠言,從營中將士們的心中抹除。

若是依照徐琨的做法,當衆對士卒施加軍法刑罰,窮究不休謠言之事,那在無形間,就更坐實了想要殺盡涼州人的謠言。

徐榮心中悲觀。當年長平大戰過後,秦昭襄王想要一舉滅趙,在輪番換將攻打邯鄲不利後,想要再次啓用白起爲將攻打趙,但白起看出三國聯軍局勢下的趙國已經很難攻下,於是堅決拒絕領兵出征,言稱“吾寧伏受重誅而死,不忍爲敗軍之將”,最後獲讒在杜郵被秦王賜死。

徐榮雖然用兵韜略遠不如白起,但他也知道,以眼下這一支兵無戰心的人馬,去迎戰氣勢洶洶的李傕、郭汜等大軍,是敗多勝少,但是在被王允命令前來迎敵時,徐榮卻不得不硬着頭皮領命。

自己的家眷還在長安城中,若是不領命出征,以王允對待涼州將領的手段,自己定然要被以通敵之罪下獄論處,連同一家老少都要一同遭殃,而迎戰李傕、郭汜,最多就是自己戰死沙場,至少還能夠保全了長安城中的家眷。

徐榮終於轉頭看向了徐琨,眼中有着和以往一樣的嚴苛,他極可能用平靜的語氣開口。

“進帳說吧。”

徐榮說完,就邁動腳步,往中軍帳中走去,徐琨也跟了過來。

一進到帳中,徐榮就開口說道:

“大勢已去,非你我區區人力所能扭轉,你速速收拾行囊,入夜帶一隊部曲,潛行出營,回遼東去吧。”

“大人!”

這是徐琨第二次如此激動,他難以置信,昔日那個征戰沙場、揮斥方遒的父親,爲何會變得如此消沉,他臉色激動,堅持己見地說道:

“大人,縱然營中士卒士氣低落,但只要我等依託地利,守住鴻門亭,新豐城中還有胡軫的兵馬,長安城中也有呂布等人的兵馬,與李傕、郭汜等人,依舊有一戰之力,戰局怎麼可能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呢?”

徐榮搖搖頭,有些自嘲地說道:

“胡軫其人,胸中有多少用兵韜略,我自不必說,你也知曉,眼觀李、郭等人兵馬勢大,他不獻城投降,已是萬幸,至於呂布等幷州人,此刻只怕正在長安城中,盼着我等與李傕、郭汜兩虎相鬥,弱死強傷,又如何能夠仰仗得上。我等於此處,猶如孤軍,進退不得。”

“可是——”

徐琨急忙想要辯說,但話到嘴邊,他卻像如鯁在喉,說不出來。他知道自家父親的性格,徐榮這已經是心存死志,在諸事不順的情況下,爲了保全城中家眷,硬着頭皮受命領兵,拼死抵擋李傕、郭汜等人的大軍。

至於一旦戰敗,投降李傕、郭汜等人,作爲反攻長安的嚮導,不消說,徐榮也是不可能接受的,且不說以往自家與李、郭等人之間的齷齪,單單就徐榮的脾性,他就絕不能忍受,爲求一生,而屈膝在李、郭等人面前。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避不能避,逃不能逃。

徐琨原本心中還存在一點求勝保退的想法,期望能夠在父親的麾下,重演往昔以少勝多、大破敵軍的大捷,最不濟也保全父子性命,保存兵力退守,可是徐榮今日的這一番話,顯然也澆滅了徐琨心中的最後一絲幻想。

“今日之局勢,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麼?”

徐琨心灰意冷之下,喃喃自語,像是在逼問自己,也像是在向徐榮發問。

徐榮沒有回答他,董卓身死,朝堂的劇變,李傕、郭汜等人的起兵,自己受命抵擋敵軍,這些事情,說到底,都不是他們能夠阻止的,他們就如同捲入到漩渦中的小舟一樣,雖然對驚濤駭浪警惕、恐懼,但卻深陷其中、無能爲力,只能夠隨波逐流,跟着浪頭起起伏伏。

徐榮無懼馬革裹屍,他還想趁着軍中士氣還未徹底消散之時,與李傕、郭汜等人的大軍決一死戰。

但在決戰之前,他要想辦法,勸走徐琨。

而勸走徐琨,熄滅他心中的期望,無疑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此戰過後,城中的家人,都可逃得牢獄之禍。遼東太守公孫度,乃是我之故交,我當年舉薦他爲遼東太守,有這份恩情在,加上如今天下大亂,遼東想要偏安一隅,正是用人之際,你接應家人,赴遼東,當可再安身立業,我毋憂也。”

徐榮儘量用平靜的聲音,安排着後事,但卻透着一股不容拒絕的威嚴,徐琨站在他身邊,臉色漲紅,雙拳緊握,胸口不斷起伏,卻無能爲力,只能夠強忍着胸中的悲慟憤慨,低着頭聽着徐榮的話。

“還有,你要切記兩件事情。”

徐榮的聲音突然拔高起來,他伸手緊緊捉住徐琨的肩膀。

“一樁是不要想着復仇,另一樁,則是返回遼東,莫要去投河東的閻豔!”

戰局不利,危如累卵,徐榮身陷局中,苦思之下,無退敵之策,已是心亂如麻,在強穩心神,向徐琨交代完後事之後,他驟然又想到了這兩樁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放心不下,於是又再鄭重出言,向徐琨告誡。

知子莫若父,徐琨雖是過繼而來,但徐榮一直將他視爲己出。他很清楚徐琨的性格,知道他的長處,也知道他的缺陷,所以最怕的,也就是這兩樁事情。

時下之風,依舊有先秦餘烈,血親復仇,在士民之中,還依舊存在。徐榮不懼戰死沙場,卻不希望,徐琨爲了自己戰死一事,一心孜孜尋求復仇,再次身陷危局之中。

而另一樁事情,則是河東的閻豔。許是因爲這個人是在戰場上從自己眼皮子底下逃出去的,又或許是因爲他與這個人本來就是生相不和,他雖然發現了閻豔的才能,但對他的忌憚,卻一直沒有淡去。

而閻豔的表現,確實也稱得上自己對他“梟桀之姿”的評價。一入河東,閻豔就猶如虎入山林,呼嘯四野,短短几年,就崛起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勢力,比起坐困長安、在不知不覺間淪爲他人刀下魚肉,受人驅使的徐榮、徐琨,不知道要強上多少。

今日徐榮無奈孤軍步入困局,但他依舊不希望徐琨去投奔閻豔,他沒能看清時局的演變,也沒有能力預知朝堂的劇變,但他還是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力,閻豔在他的麾下時日最久,手段如何,野心如何,他就算再愚鈍,到了今日這般局勢,也當有幾分明悟,故此,他不想徐琨再去陷入一場未知的危險中。

“這兩樁要事,你可記住了麼?”

徐榮的語氣嚴厲,就像以往對徐琨下令一樣,徐琨縱然心中還不認同,但他卻不得不低頭應諾。

“孩兒謹記。”

“好,好,去吧!”

話到末尾,徐榮語氣雖然嚴厲,但卻努力擠出了幾分笑容。而徐琨在痛苦地行禮拜別後,也盡力露出笑容。

雖然笑着,但父子二人都知道,此番拜別多半就是訣別,笑容中半是僵硬,半是慘然。

69、詔書78、蒙面人55、孔文舉出使揚威28、軍法10、聲東擊西兵家計(11)71、城頭更添巾幗英(下)54、笑到最後77、兵55、攻守異議久不決17、許都19、胡騎74、戰機難得21、聲東擊西兵家計(12)78、訣別39、抽絲剝繭意迷離97、爲君勸降惜良才14、人心不齊軍力散75、約定71、十月風雪夜歸人(下)30、山雨欲來風滿樓26、軍騎跋涉一水間(完)22、籌劃克勝益涼敵22、 圈套17、戰法17、許都64、長安亂7、王鐵子27、口銜天威討不臣(4)23、殺馬(上)72、西進26、堅城如此更新的原因說明29、孤城89、 雒陽見聞836、獵獵旌旗大軍臨 227、口銜天威討不臣(4)15、三校尉8、朝食10、太守行春恩威重(4)95、運去英雄不自由16、廉鮑之鑑簡在心44、逃亡265、鵬鳥賦93、 木罌渡兵取河東(下)40、敗軍殺將38、虎嘯返山雍涼驚(11)34、襄陽砲69、城頭更添巾幗英(上)3、招降2、兵變46、坑殺50、賈詡之才44、虎嘯返山雍涼驚(16)56、刁難27、射犬19、聲東擊西傳檄至22、列陣而戰83、正亂需結外強援79、徐琨46、臨危紛議戰和策7、太守行春恩威重(上)98、爲君勸降惜良才(下)33、同心48、鹿鳴呦呦宴賓客37、鐵馬蒙氈13、 巡營20、涼地又有豪傑生8、父子44、賈文和93、 木罌渡兵取河東(下)45、逃亡319、破營96、 銜鋒冒刃攻堅事(下)68、 夜話331、引而不發,躍如也13、各方16、困獸猶有噬人意70、何進55、朝堂人事43、虎嘯返山雍涼驚(15)55、攻守異議久不決34、金柝連聲魍魎消(下)48、射江流血末路窮19、聲東擊西傳檄至92、天子之氣44、春入愁城61、聞聲識賊74、馬邑5、車陣83、陷落49、有變105、南國金鼓入大江56、兵出陽城4、待價95、運去英雄不自由160、覆滅6、爲政伊始業之基(終)71、何氏97、爲君勸降惜良才61、聞聲識賊
69、詔書78、蒙面人55、孔文舉出使揚威28、軍法10、聲東擊西兵家計(11)71、城頭更添巾幗英(下)54、笑到最後77、兵55、攻守異議久不決17、許都19、胡騎74、戰機難得21、聲東擊西兵家計(12)78、訣別39、抽絲剝繭意迷離97、爲君勸降惜良才14、人心不齊軍力散75、約定71、十月風雪夜歸人(下)30、山雨欲來風滿樓26、軍騎跋涉一水間(完)22、籌劃克勝益涼敵22、 圈套17、戰法17、許都64、長安亂7、王鐵子27、口銜天威討不臣(4)23、殺馬(上)72、西進26、堅城如此更新的原因說明29、孤城89、 雒陽見聞836、獵獵旌旗大軍臨 227、口銜天威討不臣(4)15、三校尉8、朝食10、太守行春恩威重(4)95、運去英雄不自由16、廉鮑之鑑簡在心44、逃亡265、鵬鳥賦93、 木罌渡兵取河東(下)40、敗軍殺將38、虎嘯返山雍涼驚(11)34、襄陽砲69、城頭更添巾幗英(上)3、招降2、兵變46、坑殺50、賈詡之才44、虎嘯返山雍涼驚(16)56、刁難27、射犬19、聲東擊西傳檄至22、列陣而戰83、正亂需結外強援79、徐琨46、臨危紛議戰和策7、太守行春恩威重(上)98、爲君勸降惜良才(下)33、同心48、鹿鳴呦呦宴賓客37、鐵馬蒙氈13、 巡營20、涼地又有豪傑生8、父子44、賈文和93、 木罌渡兵取河東(下)45、逃亡319、破營96、 銜鋒冒刃攻堅事(下)68、 夜話331、引而不發,躍如也13、各方16、困獸猶有噬人意70、何進55、朝堂人事43、虎嘯返山雍涼驚(15)55、攻守異議久不決34、金柝連聲魍魎消(下)48、射江流血末路窮19、聲東擊西傳檄至92、天子之氣44、春入愁城61、聞聲識賊74、馬邑5、車陣83、陷落49、有變105、南國金鼓入大江56、兵出陽城4、待價95、運去英雄不自由160、覆滅6、爲政伊始業之基(終)71、何氏97、爲君勸降惜良才61、聞聲識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