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爲君勸降惜良才(下)

他扶着牆垛,往城下望去。

城下之人,單人匹馬,沒帶任何兵器、弓矢,卻是是徐晃無疑。

“公明,你莫要勸降了。我乃是郡府任命的守絳邑長,身負重任,定要守住絳邑,城在人在,若無郡府檄文,我絕不開城,你莫要再勸了!”

賈逵看着徐晃,向他喊話,同時勒令身邊的守卒收起弓矢,莫要誤傷到了徐晃。

賈逵不是不明兵事之人,這幾天裡,若是徐晃想要強攻絳邑,僅憑藉他麾下這臨時召集的三百新卒,萬萬是抵擋不住徐晃率軍攻城的。

可是徐晃沒有強攻,選擇玉石俱焚,而是藉着兩人都在郡府之中任過郡吏的舊誼,循循誘導,想要勸降賈逵,讓河東少流一些血,爲閻行保留多一個忠貞文武之臣。

雖然賈逵沒有接受徐晃的勸降,但兩人也生起了惺惺相惜之感。

“樑道,這一次乃是郡府中來了檄文,明令絳邑開城,府君寬宏大量,赦免了其餘人員的罪行,你就速速開城吧!”

面對徐晃這一次的勸降,賈逵猶豫了,他看到徐晃手中確實是拿着一封檄文類似的東西。

河東已經變天了麼?

賈逵扶着牆垛的手握緊又放鬆,最後他內心復歸平靜,朝着城外的徐晃喊道:

“公明,情況未明之前,我不會貿然開城,不過你若是有心,不妨來城頭上與我一晤!”

說着話,賈逵搖了搖手,讓身邊的守卒拿來了一個吊籃,順着城牆,緩緩放到了城牆根處。

徐晃若是膽量過人,又赤誠而來,自然敢上吊籃,登上城頭,若是不敢,也可以將檄文放到吊籃中,自己拍馬離去。

當然,落到徐晃的眼中,也可以理解爲,若是徐晃手中的檄文乃是僞作,當然不敢放到吊籃之中。

徐晃聽到賈逵猶豫半響之後的答話,然後又看到了緩緩下垂的吊籃,他不由苦笑地搖搖頭。

賈樑道,真忠貞剛直之士也!

徐晃當即下令身後遠處的騎兵不可上前,然後自己果斷下了馬,毫不猶豫地站上了吊籃,喊話示意城頭上的守卒將他拉上城去。

城頭上的守卒愣了一愣,連忙看向賈逵,想要聽他的命令,看到賈逵默許地點點頭後,幾名守卒這才一同合力,用吊籃又將徐晃從城下緩緩拉了上來。

城外的騎兵看得目瞪口呆,奈何徐晃先前已經有了命令,不得近前,他們雖然擔憂,卻也不敢頑抗軍令,貿然上前去,只能夠安撫胯下戰馬,徘徊不去,雙眼瞪圓了,緊緊盯着吊籃慢慢地升上了城頭。

等到吊籃鄰近城頭處,籃中的徐晃伸手一按城頭的牆垛,腳上發力,身軀就徑直翻過了城頭,穩穩地落在了城牆上。

ωwш ⊕тt kān ⊕co

在旁警戒的守卒頓時如臨大敵,想要上前將手無寸鐵的徐晃逼住,但賈逵卻喝令其他士卒退到後面,自己就要近前去將徐晃。

“縣君,此人乃是敵軍中的將校,身手矯健,若無護衛,怕是——”

看到賈逵要單人上前,去見徐晃,身邊的守卒有看過徐晃身手,擔心生變的,當即向賈逵勸阻說道。

“彼應約以隻身前來,我身爲東主,難道還不敢見他一面麼?”

賈逵立即打斷了這名守卒的勸阻,徐晃隻身登城勸降,他若是連見面的時候,都要帶着諸多護衛,那豈不是在貽笑大方。

“公明,檄文何在?”

賈逵也是單人走到了徐晃的面前,開口問道。

徐晃雖然身處危境,但卻毫不驚慌,他鎮定若素地將檄文交給賈逵,等到賈逵展開,看了一會兒之後,才悠悠說道:

“樑道,你我本是河東人,又同在郡府之中,今日局勢已經明瞭,你就莫要再據城抵抗了。”

賈逵沒有當即答話,他強忍住內心的焦躁和不安,待看完了檄文之後,又認真端詳了檄文上的官印,確認是河東太守的官印之後,他終於臉上爲微微變色,低聲地詢問徐晃說道:

“王公他?”

這封河東郡府的檄文,乃是招降河東境內還沒有開城投降的城邑,一看就知道是出自閻行一方的陣營之中,而末尾用了河東太守的官印,則證明徐晃沒有誆騙自己,西涼軍確實是已經在短短時日之內,就攻下了河東郡治所所在的安邑城,郡府之中的太守印綬纔會落入西涼軍的手中。

那身爲前太守的王邑,就只有兩種結局,要麼投降,要麼戰死。

徐晃聞言,嘴角微微一勾,輕聲說道:

“王公安好。此番河東叛亂,全是衛固、範先等人興兵作亂,王公雖御下無方,但閻將軍乃是恢弘大度之人,赦免了餘者的諸多罪責,王公也已經移府安置了。”

賈逵聽到王邑安然無礙,心中也稍稍安定下來,不管如何,王邑都曾是他的主君,若非王邑的提拔,他又如何能夠從一個郡府小吏,一躍成爲試守一縣之地的縣長。

也正因爲如此,心中念着王邑提攜之恩的賈逵,明知以絳邑之地,抵擋不住徐晃率軍攻城,但還是據城死守,選擇不負王邑,要與絳邑共存亡。

隨後,他也想到了,爲何閻行一方只追責衛固、範先等人,而赦免了王邑個人的用心。

王邑失去了河東太守的頭銜,人走政息,而閻行身爲河東太守,只要在郡府關鍵位置上安置自己的心腹,很快就能夠消除王邑的影響,使得王邑在郡府、河東再無根基。

在這種情況下,閻行也就樂得大方,赦免了王邑,一方面既是用來彰顯自己的恢弘雅量、大度容人,另一方面,則是利用王邑僅存的一點聲望來作爲幌子、榜樣,招降諸如絳邑這些還沒有開城投降的城邑。

而像衛固、範先等人,都是河東的大姓,不僅有糧食,有田莊,還有部曲、甲兵,人多勢衆,又與閻行交惡,此番聚衆起兵,反抗閻行的西涼兵入據河東,閻行正好藉此機會,將他們一網打盡,秉着除惡務盡的目的,自然是不會輕易赦免任何一個。

想明白這些,賈逵對於自身的處境,也有了幾分瞭然。他看向隻身前來勸降的徐晃,想到對方這幾日對河東圍而不攻,頓時臉色肅然,長揖到底。

“樑道,你這是作甚?”

徐晃看到賈逵半響沒有答話,他還以爲賈逵在內心左右搖擺不定,不料賈逵一經反應,就向自己長揖到地,他下意識地過去扶起賈逵,但想到此刻正在城頭,不遠處還有其他守卒在戒備着,自己貿然上前,萬一被誤認爲是要挾持賈逵,引發了鬥爭,反而壞了大事。

故而徐晃沒有上前扶起賈逵,只是側身避過了賈逵的禮節,驚訝地問道。

“此一拜,乃是逵替絳邑百姓,謝過徐君只圍不攻的大恩!”

賈逵鄭重其事,沒有因爲徐晃的驚訝而停止自己的下拜。徐晃聽了他的解釋之後,臉色微動,賈逵卻是又要進行第二拜,口中繼續說道:

“這一拜,乃是逵自身謝過徐君的不殺之恩!”

賈逵說着話,身子也要前趨,但這個時候徐晃卻是已經搶先一步,將賈逵扶住了,他笑了笑,口中說道:

“這一拜,要謝,你就等到安邑,再去謝過閻將軍吧,若非將軍已有密令,務必要保留樑道的性命,晃軍令在身,卻是不敢因爲情誼而徇私啊!”

徐晃的話,卻是讓賈逵的心中一動,他之前也覺得奇怪,雖說徐晃與自己有惺惺相惜之感,但是徐晃乃是統軍之人,軍令在身,身不由己,尤其能夠徇私不攻,現在聽到徐晃是奉了閻行的密令,他心中恍然大悟,但是也覺得驚詫,他微微張嘴,一面止住守卒,一面問道:

“閻將軍?”

徐晃展顏一笑,點點頭,正色說道:

“正是將軍的命令,將軍讓我告訴你,他志向不侷限於河東一隅,而你也不是區區一縣之才,小白歸齊,又豈有顧及管仲射鉤之仇乎?”

齊桓公小白,當年和公子糾爭搶趕回齊國繼承大位,時爲公子糾手下的管仲帶人半路攔截刺殺小白,箭矢都射中了小白的衣服帶鉤,若非小白詐死,差點就要死在管仲的手中。

但小白躲過一死,趕回齊國即位之後,誅殺公子糾及其黨羽時,因爲鮑叔牙向小白推薦管仲是一個治國定霸的人才之後,小白當即就赦免了管仲,後面更是任管仲爲相,幫助他治理齊國。

閻行讓徐晃跟賈逵說這些話,就是要讓賈逵心中安心,自己也是和齊桓公一樣目光長遠,有遠大志向的人,哪怕賈逵之前巧計奪取過絳邑的城中大權,之後又據守絳邑,抵抗徐晃軍隊南下與自己會師安邑,但是閻行還是會不計前嫌,赦免賈逵,因爲他知道,賈逵不是區區的郡縣之才。

士爲知己者死。

賈逵雖然也是出身河東大姓之家,但乃是旁支子弟,年少之時已經是家道中落,他雖是勤學經書,磨礪名節,但礙於家業,卻只能到郡中爲一小吏,而且若非王邑的拔擢,他就算再有才華本事,也難爲大吏,更別說一縣之長了。

Www⊕TTKΛN⊕¢ O

因此,賈逵對王邑的提拔之恩,甚是感激。

可如今,閻行對他的,比王邑有過之而無不及,閻行不僅赦免賈逵,而且知道他不是區區的郡縣之才。

賈逵一向自認堅硬的心,不由得悸動了一下,他有些感慨,有些哽咽,看着徐晃緩緩說道:

“徐君,今日絳邑降矣!”

···

長安,李傕府中。

李傕如今是車騎將軍,又持節督領衆將,可謂是位高權重,權傾朝堂,他的府邸自然是佔地廣闊,位於長安城中的顯赫地帶,府中的裝飾也是一應參照董卓在世時的太師府邸的樣式,富麗堂皇,極盡奢華。

但坐在這樣堂皇的大堂之中,李傕卻是內心煩躁,皺着眉頭,有着身爲車騎將軍的煩心事。

眼下他雖然身爲車騎將軍,又持節督領衆將,可是在西涼軍中,也僅僅只是名位在於郭汜、樊稠等人之上,實地裡,郭汜、樊稠等人還是心中有所不滿,想要與李傕平起平坐。

這也就是李傕心中煩躁的原因。

詔書雖然已經下達,但是郭汜、樊稠等人都貪戀着長安城中的權勢和繁華,不肯當即就率軍離開就鎮,隨意地找出各種藉口,來拖延搪塞朝廷的使者,實地裡就是想要和李傕共有這座長安城。

“將軍,在儒看來,完全無需爲此事擔憂?”

李傕性情吝嗇,如今功業抵定,不願與郭汜、樊稠等人平起平坐,因此心中不喜。李儒卻是比李傕看得長遠,他就座中笑了一笑,悠悠地說道。

“卻是爲何?”

李傕瞥了李儒一眼,雖然李儒故作高深,但是李傕卻不得不承認,李儒的智謀確實出衆,自己能夠今日得踞高位,凌駕于軍中的衆將之上,離不開之前李儒爲他謀劃的那些計策。

因此,李儒的意見,李傕雖然已經位高權重,但自知不足,卻是還是願意傾聽的。

而這也是李儒爲何願意依附李傕,爲李傕謀劃的原因。

“如今郿縣有馬騰,臨晉有甘陵,這些都是樊將軍、郭將軍的心腹之患,他們目前只是留戀於長安的繁華罷了,一旦反應過來,想起自家的要地還有他人在窺視,只怕無需將軍規勸,他們自己就得緊趕慢趕,率軍趕回自己的駐兵之地了。”

“你這計謀,獻得倒是心寬。”

李傕原本以爲李儒是要爲他謀劃計謀,現下聽了李儒的話,竟然是勸自己不用擔憂,他冷笑一聲,將酒樽中的美酒一飲而盡,隨意應付了一句。

李儒知道李傕的心性,也不在意,他呵然一笑,才繼續說道:

“其實,儒想說的是,將軍擔憂的,不應該是眼下還滯留在長安城中的郭將軍、樊將軍,而應該是那些匆忙率軍離去,一點都不留戀長安城權勢、繁華的人。”

說到這裡,李儒又緩了一緩,才又悠悠說道:

“需知不重眼前之利的,纔是心思志向遠大之人!”

李傕原本也就聽聽而已,但當李儒說到這裡後,他頓時挑了挑眉,回味着李儒話中的深意後,才突然厲聲問道:

“你所言的,有所謀劃的,卻是誰,張濟、段煨,還是閻彥明?”

69、曹家兄弟36、降服71.虎穴21、秋獮圍獵演金鼓36、虎嘯返山雍涼驚(9)75、勀27、兵陰陽家5、走狗烹24、收服102、運去英雄不自由(8)14、 齊心同願俱未申26、舐犢35、牛輔351、取亂侮亡62、王邑1、萬戶侯(求訂閱)8、必也狂狷乎64、長安亂5、破敵之計64、志向與招攬21、壞消息45、虎嘯返山雍涼驚(17)21、秋獮圍獵演金鼓62、單于有意難留客65.試探68、密信107、南國金鼓入大江(3)21、渡河趨敵三司馬38、生男不如生女好67、駕崩91、木罌渡兵取河東(上)57、奪門3、請罷酒樂言戎事15、三校尉88、君與臣217、戰法79、似有故人來266、志才歸來34、亂世之日促以短32、戰後4、誡君循治爲善政79、崤函已定一騎歸58、風起81、致命的魚網3、爲政伊始業之基(3)50、少女31、引而不發,躍如也15、聲東擊西兵家計(6)81、樽俎1、萬戶侯(求訂閱)4、仕宦顯達人常情(4)35、翻臉25、再見已是女兒身89、翩然有客不期至(下)70、衆議71、何氏27、口銜天威討不臣(4)58、風起47、襲殺60、大奴17、張濟鈍兵意踟躕71、魚麗之陣87、君與臣141、虎嘯返山雍涼驚(13)14、聲東擊西兵家計(5)16、效死7、衝冠一怒爲紅顏27、複壁7、王鐵子111、運去英雄不自由(7)60、兄死弟及單于位19、破營56、民心此中尋(感謝書友湖湘天下的萬賞)31、大牛34、伏弩飛騎逞神威17、聲東擊西兵家計(8)34、襄陽砲43、鐵騎聲聲催號鼓(中)(爲書友ralvarez加更)77、獨斷23、軍騎跋涉一水間(上)98、離歌一曲女兒情9、無爲之益不言教7、歸家72、袁家兄弟47、上林秋狩捷報傳31、虎嘯返山雍涼驚(4)如此更新的原因說明67、清淡高論孔公緒14、 齊心同願俱未申11、匈奴人 (求訂閱)11、天子一見三嘆息(上)1、民生艱難河東地81、致命的魚網64.捷足者39、陳倉大戰430、虎嘯返山雍涼驚(3)7、豺虎遘患刀兵起42、虎嘯返山雍涼驚(14)98、運去英雄不自由(4)
69、曹家兄弟36、降服71.虎穴21、秋獮圍獵演金鼓36、虎嘯返山雍涼驚(9)75、勀27、兵陰陽家5、走狗烹24、收服102、運去英雄不自由(8)14、 齊心同願俱未申26、舐犢35、牛輔351、取亂侮亡62、王邑1、萬戶侯(求訂閱)8、必也狂狷乎64、長安亂5、破敵之計64、志向與招攬21、壞消息45、虎嘯返山雍涼驚(17)21、秋獮圍獵演金鼓62、單于有意難留客65.試探68、密信107、南國金鼓入大江(3)21、渡河趨敵三司馬38、生男不如生女好67、駕崩91、木罌渡兵取河東(上)57、奪門3、請罷酒樂言戎事15、三校尉88、君與臣217、戰法79、似有故人來266、志才歸來34、亂世之日促以短32、戰後4、誡君循治爲善政79、崤函已定一騎歸58、風起81、致命的魚網3、爲政伊始業之基(3)50、少女31、引而不發,躍如也15、聲東擊西兵家計(6)81、樽俎1、萬戶侯(求訂閱)4、仕宦顯達人常情(4)35、翻臉25、再見已是女兒身89、翩然有客不期至(下)70、衆議71、何氏27、口銜天威討不臣(4)58、風起47、襲殺60、大奴17、張濟鈍兵意踟躕71、魚麗之陣87、君與臣141、虎嘯返山雍涼驚(13)14、聲東擊西兵家計(5)16、效死7、衝冠一怒爲紅顏27、複壁7、王鐵子111、運去英雄不自由(7)60、兄死弟及單于位19、破營56、民心此中尋(感謝書友湖湘天下的萬賞)31、大牛34、伏弩飛騎逞神威17、聲東擊西兵家計(8)34、襄陽砲43、鐵騎聲聲催號鼓(中)(爲書友ralvarez加更)77、獨斷23、軍騎跋涉一水間(上)98、離歌一曲女兒情9、無爲之益不言教7、歸家72、袁家兄弟47、上林秋狩捷報傳31、虎嘯返山雍涼驚(4)如此更新的原因說明67、清淡高論孔公緒14、 齊心同願俱未申11、匈奴人 (求訂閱)11、天子一見三嘆息(上)1、民生艱難河東地81、致命的魚網64.捷足者39、陳倉大戰430、虎嘯返山雍涼驚(3)7、豺虎遘患刀兵起42、虎嘯返山雍涼驚(14)98、運去英雄不自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