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

寧武一役,大順軍損卒近五萬,屍可填平溝壑,血染紅了江河。

李自成痛心疾首,再度興起想要回到陝西的念頭,還是牛金星等人力主北伐,但這次並不十分管用,李自成一心一意只想着回到陝西老家,準備在第二天一早下令撤軍。

甚至在李自成的心中,竟然有歸附王爭的心思一閃而過,可想而知,這場戰鬥對他造成了多麼大的打擊。

幸運之神又一次眷顧了這位陝西漢子,李自成戰輾轉反側纔剛剛睡去,牛金星喜形於色衝進闖王大帳,張口喊道:

“闖王,好消息!”

“大同總兵姜瓖,還有宣府總兵王承胤都願開城迎我大順,這是降表!”

“什麼,你說什麼!?”李自成睡眼朦朧,聽得半清半楚,起來之後搖搖頭,陡然間反應過來,驚喜的道:

“大同和宣府的朝廷總兵降了我大順?”看見牛金星點點頭,李自成全然沒有任何睡意,一把搶過他手上的兩張書信,看過之後哈哈大笑:

“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大順!”

......

本來李自成之前去問過牛金星,經過寧武關再至京師還有多遠,牛金星說的話卻讓他陷入沉思,決然準備回撤陝西。

寧武關以北,僅僅重鎮就有大同、宣府兩鎮,又要經過險峻不下於寧武的陽和與居庸二關,哪一處都是大兵雲集的重地。

李自成深怕自己這點僅有的家底敗光,並且在他的潛意識裡,還是對故鄉陝西情有獨鍾,甚至十個北京城都抵不上一個西安,所以才準備打道回府。

但姜瓖和王承胤紛紛投降,使得大順不費一兵一卒便得兩重鎮,增添兵將十數萬,李自成欣喜若狂,立即下令繼續北上,直殺奔京師。

崇楨帝聽聞後大驚失色,急調遼東總兵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昌平總兵唐通入衛京城,並號召在京勳戚官僚捐助餉銀。

但是很可惜,個個富得流油的京師官員一共卻只拿出不到三十萬兩白銀,根本連百萬之數的一半都不到,崇禎皇帝便即策劃南遷。

都察院御史李邦華稟報說是南遷之路已斷,除非取道山東。

崇禎皇帝癱坐在龍椅上,時至今日,他依然不敢相信王爭居然佔據了整個江南,就連鄭氏都被他一舉擊潰,這怎麼可能。

朝中諸臣默不作聲,一片的慘淡之景。

崇禎皇帝哈哈大笑不止,狀若癲狂,指着下列的羣臣,齜牙咧嘴的說他們個個都是亡國之臣,個個都該殺。

崇禎皇帝忽然面色一變,宣佈退朝,緊跟着第二天傳出一道聖旨,由京師西直門而出,直奔南京方向。

這道聖旨很讓人捉摸不透,不知道皇帝到底要幹什麼,但是這並沒有能阻止李自成的北伐之路,爲了能和山東軍分庭抗禮,他已經是騎虎難下。

四月十五日,大順軍抵達居庸關。

把手關城的總兵唐通正在積極備戰,準備死守居庸,然而監軍太監杜秩鐵貪生怕死,擅自開城門迎接大順軍進城。

大順軍兵馬魚貫而入,唐通長嘆一聲,見大勢已去,也是無奈之至,遂應了衆將請願而投降大順。

大順軍兵至陽和,守城明軍不戰而降,繼而大舉開進宣府,城內百姓在額頭貼上“順民”二字,在家中立上闖王畫像焚香跪拜,夾道以迎。

自寧武之役後,大順各路兵威所至,明軍都是成片成片的開城投降,到處張燈結綵迎接闖王,甚至有的城鎮都燃放起爆竹,慶賀大順即將取代明朝。

大順軍攻克居庸關的時候,前鋒制將軍劉芳亮率領大軍東出固關直逼真定,時任朝廷知州邱茂華,守城遊擊將軍謝素福出降。

四月底,李自成親率大順軍百萬之師兵臨保定城下,當時保定城內只有兵丁千餘,奉皇命於此督軍守城的大學士李建泰,卻毫不猶豫的開城投降。

當時在城內奉命督軍的還有不少司禮太監,其中爲首的就是秉筆太監方正化,他聽到大學士李建泰開城投降的時候,簡直恨得咬牙切齒。

方正化與掌印太監高時明,司禮秉筆太監李鳳翔,提督諸監局太監褚憲章、張國元五人,帶着十幾個司禮太監守在城門。

待大順兵雜亂無序的入城,方正化毫無懼意,反倒是手持腰刀上前幾步,厲聲呵斥道:

“大明監軍總管方正化在此,汝等賊人鼠輩趁國亂而縱兵,世所不容,日後必遭天譴報應!”

入城的大順兵馬先是寂靜一陣,緊跟着卻放聲大笑,衝上前三下五除二的將這些守城太監亂刃砍死。

五月十日,大順軍由保定過昌平,抵沙河。

五月十二日,大順軍至高碑店,抵達北京城腳下西直門。

李自成下令以巨炮轟城,晌午時分揮軍攻打平則門、彰義門、西直門,當日半夜時分,守城太監曹化淳率先打開外城西側的廣寧門迎大順軍入城。

大順軍涌入復興門南郊一帶,與歷史上不同的是,這次李自成並沒有派太監去找崇禎議和,進入南郊外城後的第二天凌晨便下達了全線攻城的命令。

這場戰鬥略有規模,但其實並沒有打上很久,大順軍潮水一般的衝殺向京師,守城的京營兵士早就嚇的動彈不得,哪裡還知道反抗。

在前些時日半個字都不說的兵部尚書張縉彥,這次卻非常主動的打開正陽門,親切的迎接劉芳亮所前鋒。

李自成則由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進入北京皇城,經承天門步入內殿第一道命令就是讓部下尋找崇禎和太子的下落。

紫禁城後景山,歪脖子樹下。

崇禎皇帝披頭散髮,看着眼前濃煙滾滾的紫禁城,卻瘋瘋癲癲,傻子一般的笑了起來。

昨日夜間,崇禎皇帝手執三眼槍與數十名太監騎馬出東華門,卻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去找成國公朱純臣,但誰曾料想,就連朱家皇親都對他閉門不納。

若洪武皇帝在天有靈,看見此景此景,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崇禎皇帝不得已,只能和太監們轉向安定門,守軍已經星散,各門各院的臣工府第皆是大門深鎖,太監以利斧亦無法劈開。

拂曉十分,遠處火光映天,崇禎皇帝聽到大順軍入城的喊叫聲後,卻在大明京師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處,只能跌跌撞撞的跑到內宮。

爲了不讓賊兵侮辱皇后、皇妃和皇家子女,崇禎皇帝看着最寵愛的周皇后和袁貴妃自縊身亡,又下狠心將十五歲的長平公主砍昏,刺死年僅六歲的幼女眧仁公主。

最後,崇禎皇帝身邊只剩下王承恩一個人。

這天整個北京城都颳起了淒厲的大風,雖然這些風呼嘯的刮在臉上,但崇禎皇帝卻絲毫感覺不到疼痛,他的心已經死了。

司禮監秉筆太監、大內總管王承恩和往常一樣,靜靜的陪在崇禎皇帝身邊,看着王承恩,崇禎皇帝忽然間想起什麼,問道:

“承恩哪,你說前些時日,朕送到南京的旨意,王爭收到了嗎?”

王承恩強顏歡笑,上前扶住顫顫巍巍、行將就木的皇帝,語重心長的說道:

“皇上放心,王爭這個武夫雖然桀驁一些,但卻對咱們大明忠心耿耿,對清虜如同生死仇敵,只要有他在,那李自成就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

說到這裡,王承恩也看向南京方向,說道:

“他一定能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李賊和建奴可都曾是山東軍的手下敗將,天下江山還是有望的。”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點點頭,向前幾步站在一塊巨石上,說道:

“承恩的話朕信!”

“承恩哪,朕先走一步了。”

王承恩再也忍不住,斗大的淚珠低落到地上,大聲喊道:

“奴婢王承恩,恭送大明皇上!!!”

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六十八章:迴歸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
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六十八章:迴歸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