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

王爭忽然間舉起手,衆人側目過來。

“僅是看押,不足以讓趙勝得到應有的懲罰,卑職提議,可以將趙勝帶到校場,在所有人的眼前斬首,如此,既可表明知州清賊的決心,又可證明劉同知府第清白!”

聽到王爭的話,臺下文登營的新兵們皆是感覺胸中憋悶許久的一口惡氣散了出去,黃陽與鄧黑子等極個別的人甚至激動的渾身顫抖。

“血債血償!”

“對,讓那趙勝血債血償!”

“殺了他!”

新兵們舉起手中的制式長槍,跟着黃陽幾個人吼起來,聲勢也不小,這便足以說明這件事在大家心中的重要性。

聽到王爭的話,劉文若感覺有些爲難,趙勝現在怎麼說也是在他的府內,大張旗鼓的殺了不免要牽扯到自己,這件事終歸是件醜事,在州城傳揚開來對自己可沒什麼好處。

與劉文若不同的是,知州董成平卻顯得很欣喜,他細細斟酌一會,忽然覺得王爭說的很有道理。

殺了趙勝這個小人物,不僅能收攬王爭等一干文登營的家丁,更能讓他在州城百姓面前有一個清明的好名聲,這件事傳出去對董成平利大於弊!

咳咳幾聲,董成平道:“王爭說的有理,只要本官在任一日,劉五、趙勝這類強人便一日不能在州城逍遙快活,傳本官命令,抓捕趙勝到校場斬首!”

重重的嘆了口氣,劉文若雖然還是很不情願,但事已至此,他已經不好再多說什麼了。

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

約莫兩個時辰後,夕陽西下,天色漸晚。

相比於往日,今日的寧海州城更加人聲鼎沸,鮮少有人的校場,此刻裡裡外外都圍了不少人。

說起來,今日發生的事讓不少人都還沒回過神來,她們都以爲官軍大敗,水匪已經入城,自己與家人不可避免的就要遭受劫難。

但事情的發展很多人都沒預料到,水匪進來的快跑的更快,好似從哪來了援兵一般,官兵忽然變得奮勇無比,很快奪回州城並且殺的水匪片甲不留。

很多人都沒搞清楚狀況時,官兵已經在城頭歡呼勝利了,此刻聚在這裡都是議論紛紛。

不過到了現在,不少人都聽說了文登營軍士城外大敗兩千水匪的事,這才半日光景,在城內居然已經傳了十幾個版本。

今日既是王爭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明末百姓的視野中的一天,同時也是若干年後文登營再次傳出勝蹟的一天。

“知州要殺趙勝了!”

“趙勝是何人,俺咋沒聽過了。”

“泥土豹子知道啥,義井莊空了這事聽說過吧,就是趙勝領着人乾的!”

“這事俺聽過,好像還殺了不少人呢,那這個趙勝可真是不得好死。”

“對自家莊子幹出這種事來,真該殺!”

校場將臺不遠處,文登營六哨的新兵們在黃陽、董有銀、鄧二黑三個隊長與高亮等十幾個什長的帶領下,整齊的站成幾列,現在他們的眼神都看向一個方向。

順着看過去,趙勝正被綁在將臺上,腳下已經溼了一片,腥臊味甚重。

在他身後,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露出渾身的肥肉,手握一柄銀光閃閃的虎頭刀,似乎隨時準備砍下去。

伴隨守備韓大虎的一聲令下,這個壯漢鬆了鬆筋骨,猛然揮起虎頭刀,帶起一陣呼朔的風聲。

趙勝好似感覺到了什麼,身子忽然如同篩糠般抖動,再也沒有往日的作威作福。

“有銀、黑子,大夥都是一個莊子的,替我向爭哥求求情,饒了我,要是饒了我怎麼樣都行,求求你們,不要殺我,我還不想死...”

黑子朝地下吐出一口濃痰,冷聲道:“你也配是義井莊的人?老少鄉親都盼着你死!”

軲轆轆...

一顆帶着極度恐懼的腦殼飛到臺下,落到每一名新兵的腳下,趙勝的身軀噴涌着讓人無比暢快的鮮血,轟然倒在臺上。

見到這一幕,包括王爭在內的所有六哨新兵都是重重吐出一口氣。

黃陽望向灰暗的夜空,一顆星星正閃閃發亮,他喃喃道。

“爹...你的仇終於報了,劉五和趙勝都死了,娘我會照顧好的,你放心去吧。”

此刻這樣去做的不只是黃陽,還有鄧二黑,還有高亮以及所有的新兵。

大仇得報,但他們今後的路還很長。

......

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就到了崇禎九年的七月份,說來也是奇怪,快一個月過去了,退回金水河的浪裡白條還真是老老實實的再也沒有出來過。

這讓知州董成平更加放心,深信這些水匪是被自己打怕了,整日又在府中過起了人上人的生活。

功勞經由寧海知州董成平之手,層層級級的報上去,經過了內裡一番疏通打點之後,總算是在七月底交到了登萊巡撫楊文嶽的手中。

現如今大明的局勢很不好,不僅清軍在北面連戰連捷,農民軍在中原腹地鬧出的亂子也是越來越大。

撫臺楊文嶽是個想要有作爲的人,整日憂心於國事,本以爲監軍道許成文帶領官軍可以將水匪一舉掃平,當初許成文也是這麼像楊文嶽保證的。

但是六月初傳回來的消息居然是許成文大敗不知所蹤,出征的官軍歸回來的不到十分之一,楊文嶽盛怒之下也是感覺無可奈何。

因爲許成文率領的這支兵馬雖然不多,但卻已經是自大漢奸孔有德禍亂登萊之後登州府能拿得出來的最後一支,現如今就連登州營也被打殘,對於文登的匪患,楊文嶽已經是有心無力了。

說來也巧,文登營的捷報這個時候送進巡撫衙門,正是給楊文嶽打了一劑救命針,這件事也風一樣的在登萊兩府流傳開來。

“文登營大捷,兩敗巨匪!”

“戚爺爺曾說文登營乃是巍然重鎮,真是名不虛傳!”

又經過近半個月的明察暗訪,楊文嶽終於確信這次大捷的真實性,連夜擬定一份奏疏上報朝廷,到了八月份,所有人的升賞終於是定了下來。

這次已經是明末時文官少有的高效率,文登營副將吳惟忠有救護州城之功,終於被提拔爲正職,任以總兵官的職銜繼續充任文登營坐營官。

寧海知州董成平在水匪破城之際臨危不亂,有指揮作戰之功,終於如願以償離開寧海這個偏僻的小地方,進入登州府任職。

寧海守備韓大虎也有護佑地方的功勞,以右東路參將的職銜繼續充任寧海州守備官,其餘文官武將各有升賞,不過多隻是口頭嘉獎,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五十四章:震懾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
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五十四章:震懾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