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

“王爭......”

崇禎皇帝喃喃幾句,明顯是有些記不起來。

天子日理萬機,尤其是崇禎皇帝這樣的勤政之君,接觸到的人和事務太多了,王爭這個名字印象中只有兩次,一次是報捷,另一次是與劉澤清有關,要想記住還是挺困難的。

王承恩見崇禎皇帝這副神情,自然明白怎麼回事,連忙提醒道:

“皇上,就是那個登萊副總兵王爭,前些時候在空空島全殲八百清軍的那個。”

拍了下腦袋,崇禎皇帝這纔是想起來,王爭那次斬獲的韃子首級的確不少,不久前還在京師堆疊成觀。

“朕沒記錯的話,王爭手中只有一千多兵馬,就算盡數渡海,如何能在金州鬧出大動靜來?”

“皇上忘了,眼下王爭已經是登萊副總兵了,現在他手裡的登州營足有五千可戰之兵,都拉到金州足可以讓韃虜喝上一壺。”

“五千可戰之兵..”崇禎喃喃幾句,又是恨恨說道:“那劉澤清還真是個不中用的東西,當了這麼久的山東總兵麾下兵馬還沒過萬,王爭才幹了幾個月的地方副總兵,居然拉起五千的兵馬來請戰。”

崇禎說起這個,王承恩便識趣的沒有多說,等到他說完,這纔是小心的遞上兩份奏疏,低聲道:

“皇上,這是登萊巡撫徐人龍,登萊總兵韓大虎的奏疏。”

“呈上來吧。”

打了個哈欠,崇禎皇帝伸出手接過奏疏便翻開細細的閱覽。

看過後,崇禎倒有些意外,韓大虎是王爭的舊上官,兩人一定是有些交情的,他替王爭說話這說得過去。

但徐人龍可是自己派去的登萊巡撫,因爲無黨無私纔派他接替楊文嶽,纔去了兩個月不到,居然也開始替王爭說話。

“登萊副總兵王爭忠勇可嘉,着其率登州營渡海,各部院有司衙門協力相助。”

想雖然是那麼想,但崇禎皇帝最終還是準了王爭的請求。

畢竟這種到朝廷上請戰的武將不多,敢深入到韃虜腹地的人更不多,或許王爭真能建立大功,讓韃虜提前退去,免去一番黎民塗炭也說不定。

“哎!奴才這就去擬旨!”

王承恩高高興興的去了,崇禎擡起頭看了一眼昏暗的月光,嘆口氣繼續翻開下一道奏摺。

王承恩小心的關上門,轉頭道:

“通知御膳房,給皇上做一些夜膳補補身子,現在大明可就靠着皇上,身子千萬不能垮了。”

“公公放心,小的這就去趟御膳房。”

......

緹騎帶着皇帝的旨意,在十月中旬的時候來到登萊府治掖縣,宣讀聖旨後,徐人龍和韓大虎好生款待,按慣例送了些銀子,緹騎這才滿意的回去。

皇帝的旨意已經下達,首先京師各有司衙門都是動員起來,兵部將命令下發到河間、保定、真定各府,擠出一些軍餉給登州營送來。

保定、真定等一些遠處的州府都是鐵公雞拔毛,根本沒幾根出來,河間府由於地理原因,夾在京師和山東中間,所以是出力最多的,佔了全部的六成。

不過話說回來,這軍餉沿途不斷被各地文武官員剋扣,實際到達登州的根本就沒有多少,聊勝於無罷了。

千里送鴻毛,禮輕情意重。

王爭也明白,這種戰亂的時候,朝廷各部上下動員,給登州營擠出點奶來,除了有皇帝下旨,司禮監大力鼓動的原因,應該也和朝廷上下官員的普遍看法有關。

王爭此番去遼東是實實在在的送死行爲,沒人覺得登州營有人能活着回來,文官們覺得這是爲了國家大義,少見的沒有上疏彈劾,甚至動員各部院來了個“送行餉”。

不提文官們有褒有貶,武將聽到這個消息後往往都是譏笑,看來這王爭僥倖殺了幾個韃子就覺得登州營天下無敵,看來是腦子進屎離死不願了。

除此之外,最高興的要屬山東省的文武官員。

因爲登州營再怎麼說也屬於山東下轄,這次出去若是覆滅了,對他們甚至還有好處,韃子入寇糜爛各地,山東省文武官員失職之罪起碼能因爲這件事給免了。

獲勝了更好,別人在外提着腦袋打仗才能得軍功,他們躺在家裡也能拿軍功政績,所以王爭這次出去,山東省官員幾乎都是全力支持。

不過也都是口頭支持,讓他們拿銀子或是糧食,那是想都不要想。

登州營雖然答應出兵協助,但這次是關乎存亡的生死之戰,馬虎不得,聖旨雖然下來了,但卻一點都不着急,準備工作是一樣都不能少。

登州上下又開始忙起來,左軍議李巖、主事參謀顧君恩帶着軍議司的參謀們開始沒日沒夜的商議。

小到從什麼地方登陸,來回要多少時日,大到要是遇到硬茬子該從哪入海跑,等等這些都需要計劃周全。

右軍議管清天擅長的是指揮調動,所以輜重營攜帶的乾糧、軍械等軍需、後方補給運輸樣樣都是需要他與主事參軍徐克文協調。

到現在王爭算是體會到大軍出征的麻煩之處,哪有從前說的那麼容易,自己這次要帶出去的無非是戰兵五個千總的兵力,就是這樣,裡裡外外安排事情要花費的功夫已經讓他頭大。

崇禎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那天,王爭覺得準備的差不多了,臨行先是行文兩封發到楊文嶽和吳惟忠那邊,又去了掖縣一趟,找到巡撫徐人龍和總兵韓大虎商議。

登州營戰兵開拔後,登州內外仍有正兵與鹽丁駐守,加起來的人數比正兵還要多,倒不至於空虛,可還是需要安排打點一番,免得劉澤清那小人趁火打劫。

徐人龍是正義之士,知道王爭是爲國捐軀去了,老家自然要替人家守好,當即就是保證下來,還問王爭有沒有什麼遺言要說。

聽到這話,王爭搖搖頭,徐人龍這話說的太直白,搞的他都覺得自己這次像是去慷慨赴死。

不過王爭從來就沒有瞻前顧後的婆媽性子,從徐人龍那離開後立刻去找韓大虎,請求他派兵駐守昌邑、平度州、即墨一帶。

若是有任何劉部的動向,立刻通知留防蓬萊的登州營戰兵千總鄧黑子,防止“小人“趁虛而入。

至於這小人到底是誰,王爭沒有多說,韓大虎自然也不會多問,兩人心裡都明白。

韓大虎當即拍着胸脯,說只要他在,劉部的人別想悄無聲息的通過萊州府。

韓大虎是王爭的老上司,人品和膽量王爭都相信,他能說這話,自然是真正會放在心上。

當天王爭沒急着回蓬萊,在韓府喝了一頓送行酒,灌醉了韓大虎後,這才騎着快馬連夜趕回蓬萊交代其它事。

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
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