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

距離盛京百里左右的地界,一支夾雜着滿清八旗、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各色號旗的兵馬在飛速移動,爲首的那個,正是攝政王多爾袞。

下達了退出關內的命令後,多爾袞有些慶幸,因爲在那個時候,軍中很多人都已經沒有任何呆在那裡的心思,歸心似箭,形容的最爲貼切。

途中,多爾袞又聽到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

首先,朝鮮漢城那邊突然間有了異動,原本歸附於滿清的朝鮮任祖李倧出於各種原因,宣佈朝鮮八道脫離滿清,共奉江南的什麼魯監國朝廷。

在江南的監國魯王朱以海再次下詔,封李倧爲朝鮮國王,以萬餘齊兵入駐漢城,保護朝鮮免遭清虜危害。

除此之外,雄踞草原的土默特如今已經徹底吞併了科爾伈。

並且,土默特可汗禿馬敦宣佈向南京魯監國朝廷臣貢,以此換取齊軍方面的牛羊和銀糧支持。

此時,得到了大批牛羊銀糧的土默特,已經聯合其餘蒙古諸部,大舉侵襲臣服於滿清的北五部。

應齊王令旨,土默特可汗在親征北五部的之時,卻也留下一支幾萬人的蒙古騎兵在遼陽一帶,使得多爾袞調遼陽兵馬入防盛京的措施還沒有提出便是擱淺,隨時可能配合齊軍南下。

這一南一北兩方面竟然同時背叛滿清,這之間定然是有着某種聯繫。

若是以前,多爾袞會想到王爭,但是並不會直接確定,但現在情況隨着李自成退出北京,王爭入主中原的消息傳回來,已然是非常明朗。

這一切,都是那個齊王在暗中操縱,明白這一切的多爾袞暗自倒吸了一口涼氣,不得不說,他以前從未將王爭真正當成自己的對手,實在是有些失算。

這個人平素低調,雖然最近逐漸猖狂起來,但做事一樣是滴水不漏,方方面面都想了個齊全。

多爾袞不會知道王爭麾下幕僚府的作用,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自己全部想到。

守在漢城的齊軍、朝鮮軍,還有停留在遼陽一帶的幾萬土默特騎兵,無論哪一邊,對於如今傾巢出動的滿清來說,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要是一個方向出了問題,多爾袞還能調動手中充足的兵力前往鎮壓,但是現在兩個方向和山海關那邊一起施壓,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了。

更別提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在一個多月以前在遼東登陸的齊軍精銳,遼東那麼大,想要知道這支兵馬確切的位置,無異於大海撈針。

一路回援盛京的時候,多爾袞就一直在想,鄭親王濟爾哈朗去往撒喇衛一帶抓捕野生女真,帶走了一部分兵力。

還有鑲紅旗郡王勒克渾帶着幾個貝勒在遼陽一帶鎮守,土默特忽然崛起,雄踞草原,在幾個月之內就掃清了臣服於滿清的各部,除了王爭在背後的支持以外,戰鬥力應該也不低。

幾萬蒙古騎兵,數量可能三萬也可能五萬,爲了防備可能大舉南下的土默特鐵騎,多爾袞明白,鎮守在遼陽的兵力不能輕舉妄動。

代善在崇德年的時候,位居禮親王,乃是八旗之中最德高望重的人物,就連皇太極都要客客氣氣的對待,所以每次大舉出徵,代善基本都會帶着正紅旗留守在盛京。

雖然兵力偏爲薄弱,但卻從來沒出過什麼亂子,這次應該也差不多。

剛想到這裡,遠遠的從東面飛奔來一騎,身上插着幾根紅旗,多爾袞身旁的豪格等人見到了都是大吃一驚,這人顯然是從盛京來報信的。

看到急匆匆趕來的正紅旗騎兵,多爾袞一直急切的內心平添幾分怒氣,想知道到底是出了什麼事情。

那騎兵下馬之後,屁滾尿流的向前爬幾步,“攝政王,不好了,盛京被攻破了,齊軍入城後是見人就殺,旗人們損失慘重哇!”

“你說什麼!?”豪格不敢相信,從馬上跳下來直接揪起那報信的正紅旗騎兵,“盛京城牆高大,我父皇年年都在修,怎麼會被攻破?”

“肅親王,奴才說的都是實情啊!”正紅旗騎兵不斷叩頭,帶着哭腔說道:

“是那些漢軍旗的阿哈們開的門,我大清的八旗勇士都被他們給賣了,等反應過來的時候,那齊軍已經攻進內門了......”

多爾袞目光呆滯,這個消息和李自成攻破北京又何曾相似,大順軍沒費多大力就進入北京,齊軍一樣將高大的城牆視若無睹,直接打進盛京。

聽見這話,豪格更是氣的大叫:

“看吧,我說什麼來着,漢狗都該殺,你留留留,最後是個什麼結局,盛京破了,盛京沒了啊!”

喊着,豪格忽然回過頭去,抽刀大吼道:

“勇士們聽着,跟我豪格屠盡漢狗!”

霎時間,悲憤交加的清兵們紛紛抽出刀槍,眼看着就要和後面跟進的耿仲明等漢軍旗打起來,這個時候,多爾袞大喝一聲:

“行了,都什麼時候了,還嫌亂子不夠大!?”

“亂子?”豪格這次沒有退縮,連連冷笑,斜眼看着多爾袞,“我說攝政王,您輔政才一年,原來我大清多麼強盛,再看看眼下,都到什麼地步了。”

“漢人正在盛京城內大肆屠殺咱們旗人,你呢多爾袞,難道還要護着這些漢人不成!?”

“你也太讓我們失望了!”

豪格的話得到了一大批滿清貴族的認同,其中不只是原本就忠於豪格的兩黃旗王公大臣,甚至一些兩白旗的貝勒章京都默不作聲的將刀抽出來,看向耿仲明那些漢軍旗的兵將們,滿臉都是痛恨。

“是啊,肅親王說的對!”鰲拜跳了出來,抽出刀第一個將身旁跟隨的漢人文官捅死,舉起頭顱,“殺光這些漢狗!”

鰲拜這一下子算是捅了馬蜂窩,原本軍容整齊八旗大軍開始內訌,滿清的大部分八旗兵都處在失去家人和歸處的極度痛苦之中,選擇將過錯歸咎於身邊的漢人。

他們對所有漢人不分青紅皁白的大開殺戒,無論是隨軍的文官,還是那些歸順已久的漢軍旗兵將,一片混戰立即上演。

“我的天......”

洪承疇早就知道眼下的形勢對漢人不利,所以能低調的時候他絕對不吭一聲,就連隨軍都一支跟在最側邊。

但他沒想到,這些八旗兵就連多爾袞都已經約束不住,無論那少部分的兩白旗貝勒們怎麼喊,其餘各旗的清兵都是瘋狂的向漢軍旗衝殺過去。

說起來有些幸運的成分在裡面,洪承疇待着的地方正巧沒有幾個八旗兵留意,看了看已經控制不住局勢的多爾袞,洪承疇忽然之間拍馬就跑。

漢軍旗戰力低下一鬨而散,耿仲明和尚可喜也死於亂軍之中,八旗兵對其餘的漢軍窮追不捨,但很快,就注意到另一側人數不少的那支部隊。

隨徵的各部蒙古騎兵還並不知道自己家鄉發生的事情,本來不少人還在樂顛顛看着八旗兵追殺漢軍的戲碼,但沒想到,這股無名之火很快就燒到了自己臉上。

豪格、鰲拜等人帶着怒氣衝衝的八旗騎兵直奔蒙古騎兵衝過來,蒙古人雖然不如滿洲兵,但好歹比炮灰一樣的漢軍強多了。

沒過多久,蒙古人中早就對滿清有所不滿的的土默特統領一刀斬殺忠於滿清的科爾伈酋長,帶着土默特騎兵和各部騎兵對衝過去。

任誰都沒有想到,原本看似堅不可摧的滿清大軍,竟然在聽到一個消息後,便是分崩離析,在盛京百里之外和蒙漢兵馬互相激烈廝殺。

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
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