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河捕魚

好吧,兒子最大,睡客房就睡客房!

吃完丈母孃給煮的手擀麪,在家人家都嫌棄,想想在家也沒事,下午睡了一覺,現在也不困,睡不着。

還不如出去轉轉,看看村裡有什麼好玩的。

跟在廚房忙活的丈母孃打了個招呼:“媽,我出去轉轉啊!”

“哦,去吧!早點回來啊!”

“好的,我知道了!”

出了門,想想往商業街轉轉去,晚上那裡是村裡最熱鬧的地方。

還沒到地方,就能聽到街上的熙熙攘攘的熱鬧,有碟片店的音樂,還有喝酒的吆喝聲,有笑聲。

走近看到幾個小吃店裡都是客滿,看裡面穿衣打扮的遊客能佔一半,村裡自己人不算多,還有幾個衣服上沾着泥巴的應該是別的村裡,看樣是找人幹活,管飯,自己家不願意做,來小飯館吃飯還省勁。

以前村裡找人幫忙都是管飯就可以了,來幫忙的人其實不是爲了錢或者那一頓飯,所以主家管的飯真的就得實心實意。

一般早晨都是做個豆腐腦買幾斤油條,煮上些雞蛋,中午最低也得炒盤花生米,炒個雞蛋,在弄二斤豬頭肉,熬上一鍋鮮魚,最好在弄盤豬肝,豬耳朵什麼的,這些都是下酒菜。

累了一上午,就着下酒菜喝上杯蘭陵大麴,“嗞”的一口,一上午的疲乏去一半,喝個微醺,吃個自己蒸的面因子饅頭,不酵母發的面,稍帶點酸頭,但是吃在嘴裡,口感好。

不過村裡有了小飯館後,一些人家招待幫忙的人吃飯就挪到這裡了,這事不知是好還是不好。

在家自己做,有人情味,但是做飯也是很麻煩,本來就是因爲活需要人,做飯還得家裡留下一個人做飯。

到小飯館招待吧,好處就是省勁,但是在外面吃飯和在家招待完全不一樣。

本來人家來幫忙就是人情,在農村都對各家各戶的很清楚,誰家有什麼都知道,所以請人在家吃飯是最能體現心意的。

所以說這事兩個做法,都有利有弊,這也算是發展道路上的煩惱吧。

李贇正在街上慢悠悠的走着,看着街上的熱鬧,正看的有勁着呢,就聽身後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李贇,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轉過身一看是,後村六大娘家的三哥李爲民,他比李贇要大一旬。

“哎,三哥,你在這幹嘛?”

“這不是下午幹完活,過來吃點飯,你吃了嗎?一塊過來吃點。”

“我在家吃過了,你們趕緊吃吧。”

“過來吧,不吃咱一塊拉會呱。”

想想自己確實也沒啥事,過去跟他閒聊會也不錯。

跟三哥進了他吃飯的小飯館,和三哥一起吃飯的給遞了個凳子,李贇接過凳子,坐下。

看着和三哥一起吃飯的都不認識。

“三哥,你也比給我介紹一下,這都是你的朋友嗎?”

“哈哈,忘了給你介紹了,這都是跟我一起開車的朋友,在咱村裡工地上幹活的。”

“你們開的什麼車?”

“工地上不是挖土方嘛,我買了一個翻斗車,和這幾個朋友一起拉土方呢。”

他這一說,李贇明白了,是那片水淹地的改造工程,挖掘機是旅遊公司買的,但是拉土方的車都是在這附近村裡找的,這活是累點,但是一天干下來,按方結賬,還是能掙個幾百塊錢。

目前在老家這地算的上高收入的活了。

“哦,這活幹的怎麼樣?”

“還行,看進度在有個把月能幹完。”

“你們幹活也彆着急,工地上路不好走,注意點,翻個車,你們就白乾了。”

“知道,都互相看着的,沒事,哎!對了,等會我們去河裡下網抓魚,你去不去?”

“你們幹一天活了,還不累啊?”

“嘿嘿,抓魚就等於玩了。”

“行,既然你們不累,我就跟着去玩玩,好多年沒在河裡下網了。”

可別說,這兩年李贇很少幹活了,在邊疆集團所屬的水庫已經到了五座大型水庫,捕魚隊都是採取的大型拖網捕魚,李贇別說是去下網了,一些水庫都沒去過。

去河裡下個網,溫習一下小時候的感覺也是不錯的。

秋天雨水多,河裡有水,魚都是晚上出來吃食,活動也都是逆水往上游走,這晚上去下個網正好。

聽說李贇一起去,三哥他們加快了吃飯的速度。

吃完,一起向河裡走去,走到工地那裡,三哥從看工地的小房裡拿出一個蛇皮袋子,背上順着工地裡的小道到了河邊。

晚上的河道,在星光下,隱約看出輪廓,河水泛着粼光,到了自己村裡這段的河道,其實就可以算是水庫的上游了,灌了一季的雨水,水庫的水位和河道差不多平了,在外面看不出河水流動,不過下水就能感覺河水還是在往下流,只要水流動,魚就會往上游。

脫了衣服,用手抄水,還有點涼啊,不過深秋的水溫也到了涼的時候了。

抄着水往身上撒,一會身體就適應水的溫度。這都是小時候洗澡的經驗,這些經驗可都是用教訓換來的,每年放暑假都有洗澡淹死的消息傳來,不是自己村裡的吧,也都是方圓十里八村的。

如果水涼,身體還沒適應水溫,突然下水很有可能引起身體抽筋,在水裡,抽筋就等於沒了行動能力,這可是要命的。

所以在下水前讓身體適應水溫是很關鍵的,俗話說的:淹死的都是會水的。其實不確切,應該淹死的都是大意那些人。

三哥從袋子裡取出網,看樣有好幾把,遞給李贇一把網。

網都是理好了的,解開繫着的繩子,用左手抄進上邊的網眼,右手捋開一邊,看網眼是插二的,網眼不大,不是抓大魚的網,也就抓個鯽魚。

不過正好,抓了鯽魚回家燉湯,啥也不放,大火燒開,小火慢燉,燉上兩個小時,那湯的顏色就跟牛奶似的,盛進碗裡在放點鹽,放點香菜,那味道就一個字“鮮”,兩個字就是“真鮮。

在老家還有個說法,就是坐月子的女人,喝鯽魚湯奶多,具體因爲什麼,李贇不懂,但是正好弄回家給韋欣喝。

拿着網,腳底下試探着下到河裡,先把右手的一邊在岸邊找了個老柳樹的根,拴到上面,剩下的就好弄了,岸邊的水還能夠着地,腳底下可以明顯的感覺出是沙子,慢慢的一邊放着網一邊向河中心走去。

第一百五十七章 車隊主管人選第二十章 回邊疆第四百三十六章 伊萬的公民權第一百七十二章 哪個地方的能喝第三百九十三章 組團刷臨安第二百四十三章 四合院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常飯永吃不膩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師洪七公第五十章 農場的大房子蓋好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京城菜第一百六十九章 華夏語言的博大精深第二百二十九章 要充分的利用好每一分土地第三百二十章 給胖子出主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村裡的變化第二百九十一章 回家的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不看三國 少不看水滸第二百九十章 擺喜酒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漠腹地的胡楊西餐廳第十六章 婆媳見面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花菜系第六十五章 電腦化辦公第六十八章 改造李贇計劃實施第八十章 買牛第四百三十章 魔鬼般的駕訓第十七章 家鄉第四百八十六章 騎馬爲什麼能稱之爲貴族運動第九十一章 考察坎兒井第一百六十六章 姥爺一家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震撼第三百一十一章 劉叔投資茶園第七十五章 李 偉的成長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農民的覺悟第二百五十七章 你有福吧第四百三十六章 伊萬的公民權第二百二十七章 公雞中的戰鬥機第一百九十章 唐僧的碎碎念第五十二章 李贇的訂婚儀式第二百四十七章 吃烤鴨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鼻子釀酒師的轉變第三百五十九章地瓜菜第一百四十八章 直升機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河捕魚第九十二章 女人的龐大計劃第五百零七章 真正的送禮528 國家質量監督委員會來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評選集團優秀員工第五百一十章 做食品標準的初衷第五章 撿玉第三百八十三章 兒子的味道第三百章 網絡上的業務量第四百八十七章 摔着摔着就會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雜燴的胡楊餐廳第四十一章第四百零七章 保護藏羚羊的想法第九十五章 小師妹的難題第八十二章 滇池拍照第四十八章 守護李贇的質樸第一百九十三章上行下效第二百二十八章 蘆葦帽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李贇的衣服第一百五十六章 牛馬早間大合唱第四百四十章 農場的水稻第一百二十九章 奢侈第一百八十六章 因和相愛的人一起做才顯得有趣第三百六十五章 孤山裡的守護者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預備役 但是也時刻準備着第二百零四章 毛遂自薦的白東第六十二章 逛大巴扎第八十六章 女人們的私房錢第二百二十八章 蘆葦帽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胡邊疆的變化第三十八章 辦公地點買下來了第八十五章 鄉村發展暢想第四百八十章 高速發展帶來的新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鄉村旅遊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高速發展帶來的新問題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據庫的推廣第二百三十五章 琢磨人是老闆的活第六十四章 李偉的理想第四百四十章 農場的水稻第三百六十章 過山峰翻達阪第三百八十六章 村裡的紅燈籠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贇家的年夜飯第三百四十五章 全套胡楊木傢俱第一百三十二章 旅遊團的到來第五十二章 李贇的訂婚儀式第十四章 熱鬧的聯歡第七章 探家第八十五章 鄉村發展暢想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莊和李偉爭小茹第一百八十六章 因和相愛的人一起做才顯得有趣第二百五十章 丹尼爾的三步計劃第一百零三章 公司的飛機首飛第四十六章 農場建設第五十七章 兩隊人馬會師第三百九十九章 遇到一個有趣的富二代第二百四十七章 吃烤鴨第三百七十三章酒後吐真言第九十五章 小師妹的難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鄉村旅遊計劃
第一百五十七章 車隊主管人選第二十章 回邊疆第四百三十六章 伊萬的公民權第一百七十二章 哪個地方的能喝第三百九十三章 組團刷臨安第二百四十三章 四合院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常飯永吃不膩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師洪七公第五十章 農場的大房子蓋好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京城菜第一百六十九章 華夏語言的博大精深第二百二十九章 要充分的利用好每一分土地第三百二十章 給胖子出主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村裡的變化第二百九十一章 回家的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不看三國 少不看水滸第二百九十章 擺喜酒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漠腹地的胡楊西餐廳第十六章 婆媳見面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花菜系第六十五章 電腦化辦公第六十八章 改造李贇計劃實施第八十章 買牛第四百三十章 魔鬼般的駕訓第十七章 家鄉第四百八十六章 騎馬爲什麼能稱之爲貴族運動第九十一章 考察坎兒井第一百六十六章 姥爺一家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震撼第三百一十一章 劉叔投資茶園第七十五章 李 偉的成長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農民的覺悟第二百五十七章 你有福吧第四百三十六章 伊萬的公民權第二百二十七章 公雞中的戰鬥機第一百九十章 唐僧的碎碎念第五十二章 李贇的訂婚儀式第二百四十七章 吃烤鴨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鼻子釀酒師的轉變第三百五十九章地瓜菜第一百四十八章 直升機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河捕魚第九十二章 女人的龐大計劃第五百零七章 真正的送禮528 國家質量監督委員會來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評選集團優秀員工第五百一十章 做食品標準的初衷第五章 撿玉第三百八十三章 兒子的味道第三百章 網絡上的業務量第四百八十七章 摔着摔着就會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雜燴的胡楊餐廳第四十一章第四百零七章 保護藏羚羊的想法第九十五章 小師妹的難題第八十二章 滇池拍照第四十八章 守護李贇的質樸第一百九十三章上行下效第二百二十八章 蘆葦帽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李贇的衣服第一百五十六章 牛馬早間大合唱第四百四十章 農場的水稻第一百二十九章 奢侈第一百八十六章 因和相愛的人一起做才顯得有趣第三百六十五章 孤山裡的守護者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預備役 但是也時刻準備着第二百零四章 毛遂自薦的白東第六十二章 逛大巴扎第八十六章 女人們的私房錢第二百二十八章 蘆葦帽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胡邊疆的變化第三十八章 辦公地點買下來了第八十五章 鄉村發展暢想第四百八十章 高速發展帶來的新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鄉村旅遊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高速發展帶來的新問題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據庫的推廣第二百三十五章 琢磨人是老闆的活第六十四章 李偉的理想第四百四十章 農場的水稻第三百六十章 過山峰翻達阪第三百八十六章 村裡的紅燈籠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贇家的年夜飯第三百四十五章 全套胡楊木傢俱第一百三十二章 旅遊團的到來第五十二章 李贇的訂婚儀式第十四章 熱鬧的聯歡第七章 探家第八十五章 鄉村發展暢想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莊和李偉爭小茹第一百八十六章 因和相愛的人一起做才顯得有趣第二百五十章 丹尼爾的三步計劃第一百零三章 公司的飛機首飛第四十六章 農場建設第五十七章 兩隊人馬會師第三百九十九章 遇到一個有趣的富二代第二百四十七章 吃烤鴨第三百七十三章酒後吐真言第九十五章 小師妹的難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鄉村旅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