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農村造房最爲隆重的一個環節,就是架樑。也不知道哪個朝代開始,榮建吉時必須貼出‘紫微拱照’大紅條幅,這個習俗一直左右着此方水土的人們。緣由說的是一戶人家,上輩子造孽不淺,今生有餓鬼纏身,好不容易攢錢造房,可上樑時怎麼也按裝不上,那天正好皇上微服私房,看到那麼多人擡着大梁東湊西拼地好不辛苦,他就上去幫了一下,結果大梁馬上入位,後來才知道,他是紫微星下凡,一切鬼神都得退避三舍,這個典故就變成了造房的習俗。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一直渲染的是人神共聚的玄極文化,神佛影響始終縈繞在人們生活的邊緣。雖說**搞了‘破四舊’,宣傳無神論,可沿襲下來那種根深蒂固的神文化在農村依然很盛行。

陳省家也是這樣,房子架樑的那天,主掌工匠早一天就沐浴淨身,禁忌一切污穢之事,時辰一到,在主樑上就會貼上一張寫有‘紫微拱照’四個大字的紅紙,旁邊掛上米篩、鏡子、剪刀,兩側還插着兩顆青竹,更熱鬧的是祭神過後在樑上放炮、拋糖果饅頭,掌事的人說,搶的人越多,這戶人家就越有旺像。

建房是人生第一大事,很多人家嫁女兒,一定要找有寬敞的住房的人家,這樣的訴求,就是爲了避免女兒嫁過去後要遭受建房的苦熬。世上像琴仙這樣自信而又會算計的女人畢竟少數,大多數都是想到男方家裡享福,這是所有女兒家共同的訴求。楊家父母一開始也是這樣,好在琴仙自己有主見,她不選房子,首先選自己心儀的男人。爲了建造這棟房子,琴仙和陳省人都瘦了一圈,還好楊家底子厚,能借錢給女兒,要不然他倆想這樣的房子,絕對要在地上爬上幾年。

做人就是這麼累,眼瞧着房子建好了,又要開始籌辦婚事,琴仙準備入秋過後就把自己嫁過去,造房子用的錢遠遠超過預算,其實楊家也豁達,女兒在家的這些年乾的也是勞苦功高,有些錢也沒有指望陳省還。

琴仙很識大體,她和陳省挑明,嫁妝會比較簡單,一些不急於用的器具,成親後兩個人共同努力慢慢置辦。陳省很是低調,知道自己那點錢,造房子也只夠建幾堵牆,能把琴仙迎娶進來就是勝利,所以他沒有任何的意見。

中秋過後,出閣在即,陳家母找某術士擇了個吉日,要把琴仙迎娶過門。那一天,楊家母女相擁而泣,老人家難捨聰敏伶俐的女兒將要成爲**,臨走時把一個手鐲套在了琴仙手裡,還根據禮數,給女兒做了最後相夫教子的交待;琴仙更是依戀自己女兒時代,她幾乎都怪母親把她生成女兒身,要經受這樣分離的痛苦,傷感中,她還是有些欣慰,因爲要嫁的是自己選定的人,要不然都不知道怎樣面對生活。

兩家人都比較邪乎,他們沒有響應政府提出的婚事簡辦的倡導,一切按照鄉風禮數操辦。吉時到來,門外的迎親隊伍就開始喧鬧起來,按規矩,新人起身過門頭一朝,腳不能着地,當然那種社會氛圍不可能有轎擡,她是被哥哥抱上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後座上,陳省推着她上路後,一幫兒時夥伴前呼後擁,鞭炮聲響徹雲霄。

新建的房子,兩層三間朝南,嫁妝還沒有迎到之前,房屋空蕩蕩的只有中間堂屋擺了一張‘炸鍋賣鐵’置辦的香祭桌,琴仙迎進門時,香祭桌上已經點了兩株大紅蠟燭,大桌中間還放了一大盤取利市的‘赤市餜’,這一些全是鄉土婚嫁風情,只是上行頭牆壁上有一點文革氣息,那裡貼了一張‘文革’標誌性畫像。

這裡的鄉風夠有意思,辦喜事擺酒宴請,來幫湊的親房,投胎生女兒的只能在廚房裡燒火,還要避免進新房,要不然人家生女兒就會怨你觸黴;生男孩的就譽爲吉利人,你不來還得要去請,新馬桶一般都讓抱在懷裡的男孩首先使用。更可氣的是,小女孩不許爬上牀,小男孩則可以任意在新婚的牀上翻筋斗玩耍,這樣重男輕女的鄉風陋習,卻在這裡盛傳了幾千年。

結婚禮儀很辛苦,新娘起身時一宿沒睡,第二天還要畢恭畢敬地坐牀沿讓客人觀瞻,直到晚上客人走了才能上牀休息,新婚第一夜,新郎也不會放過你,風趣人搗鼓的‘日辛苦、夜辛苦’,總結得絕對到位。

陳省用自行車推着新娘,天還沒有亮就迎到了家裡,因爲嫁妝還沒有迎到,他只能把琴仙暫時安排在空蕩蕩坐的新房裡,今天她穿着紫紅色的小襖,神色恬靜端莊,伴娘伴郎等一大堆人有說有笑地逗她,但她始終沒有咧嘴大笑,因爲母親出門前交待過,做新娘要笑不露齒。

天亮了,一行嫁妝出現在陳家門口,楊家嫁女出手還是讓人寡目相看,眼饞好事的人數了一數,足足有二十幾條腿,西式牀、八仙桌、寫字檯、食品櫃一概俱全,最後還有一輛讓人驚歎的縫紉機。陳家母這時候終於露出了笑顏,大呼小叫地招呼迎嫁妝的親朋好友入位喝酒。

喜慶延續了三天,隨着忙忙碌碌的婚事漸漸熄去,琴仙開始算計今後的生活。

不知哪個年代開始傳承,這個地方每個女人都有做鞋的手藝,幾乎是無師自通,她們把破布用糨糊疊在一起,再用麻線密密麻麻地縫合,在縫製過程中,必須用蜂蠟潤滑麻線,所以蜂蠟幾乎是和針、線、頂子一樣,都是農村女人必備品。

琴仙有意願去做蜂蠟這檔子事,她趕回家,要求去清理父親的蜂箱,母親也同意,建造房子後需要很多錢來填補,何況自家的兩個兒子也不願做那樣的事。

陳省只能跟屁,一有空閒就和老婆去刮蜂巢邊上的wWw.蜂蠟,琴仙她繼承了楊家的手藝,她用嫺熟的技術提煉加工,最後壓成有型塊體,賣給‘雞毛換糖’的商販。

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九章第五十章第七十二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五十四章第八十二章第十五章第五十章第六十六章第三十四章第七十一章第四十章第五十一章第六章第一百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六十二章第四十二章第四章第七十四章第八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零三章第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章第九十二章第六十章第九十六章第九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十三章第八十四章第九十九章第九十九章第六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九十六章第四十四章第九章第九十九章第六十九章第六十五章第二章第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十三章第六十章第十一章第七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六十九章第十章第三十六章第八十七章第六十八章第五十四章第八十九章第三章第七十五章第六十九章第三十五章第七十一章第九十五章第四章第八十五章第四十二章第七十五章第九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八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六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六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八十一章第八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十章第四十七章第十八章第七十五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四章第九十四章第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七十二章第七十三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章第九十章第一百零四章
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九章第五十章第七十二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五十四章第八十二章第十五章第五十章第六十六章第三十四章第七十一章第四十章第五十一章第六章第一百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六十二章第四十二章第四章第七十四章第八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零三章第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章第九十二章第六十章第九十六章第九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十三章第八十四章第九十九章第九十九章第六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九十六章第四十四章第九章第九十九章第六十九章第六十五章第二章第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十三章第六十章第十一章第七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六十九章第十章第三十六章第八十七章第六十八章第五十四章第八十九章第三章第七十五章第六十九章第三十五章第七十一章第九十五章第四章第八十五章第四十二章第七十五章第九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八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六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六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八十一章第八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十章第四十七章第十八章第七十五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四章第九十四章第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七十二章第七十三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章第九十章第一百零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