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商河奔流

作爲女人來說,出生自己沒法選擇,但在一定的背景條件下,老公是可以選的,選對了,那就是“夫貴妻榮”,選錯了,用難聽的話說,好花插到牛糞裡了。自古對女人的優劣,都以是否‘賢惠’來評判,然而文革中的很多女人,追求男女平等,她們的言行一概男人化,有的乾脆撇去傳統女人的美德,在社會、在家庭給人的影響全是刁蠻和刻薄。

這方面鳳芝之所以還算過的去,應該是吳畏的優秀無形地制約了她,然而某些不盡人意的做法也叫吳畏揪心。自從意外嫁進工人家庭,她很想自己能真正融進吳家,可剛結婚那會兒由於城鄉差別的鴻溝,讓她受盡了上輩人的白眼,那羞辱般的傷痕,過去幾年了也沒有在心中抹去。

吳畏到公社上班,老工段長對兒子的進步也是刮目相看,原本大家就此可泯笑釋前怨,可就在當口上,鳳芝沒有張開胸懷,認爲長輩勢利,受排擠陰影在心中作祟,不願主動去和長輩接觸,結果連兩位長輩釋出的善意她也沒有去迴應;而吳畏也沒有對父母的轉變太在意,這樣的狀況,應該歸咎於文革中人對親情的淡薄,每個人都是體現一種‘忠’,說的是‘生我者父母,教我者是黨!’吳畏認爲父母看不起農村媳婦,這是思想上的問題,要是自己還在種田,他們就不會有這樣的轉變,所以他也沒有督促鳳芝去修復和長輩的關係,另則,工作也實在太忙了,在公社呆了三年多,因有良好的作派,如今已混進了黨委班子,工作的進步更使他大放革命熱情,一天到晚不是開會就是下鄉,都無暇去管那些家務事。

鐵路工人流動性大,因某地新建火車站,老吳被調往組織籌建,全家要搬離五亭車站,作爲父親,他第一次屈尊來到公社見兒子一面。

吳畏沒想到父親會找到公社裡來,在辦公室裡,看到他彆扭的笑臉,趕緊起身讓坐,並泡了一杯好茶。

老吳坐下後的第一句話是讚美好茶葉,其實吳畏絕對孝敬的一面,主要是大環境下,認爲父母的思想有待改造,所以一直沒有家裡打破僵局,此時他很在意父親讚美茶葉的話,趕緊從儲藏木櫃裡取出兩罐用報紙抱住,附和說:“在這裡工作,這些東西還是比較容易搞到,不少村裡有茶山,下鄉人熱情,每一年都會給你弄些上好的,同樣的價錢,品質就不同了,這個先帶上,明年新茶上來,我會給你送去一些!”

這玩意就像煙一樣,都是男人的最愛,老吳沒有推辭,把茶葉包往身邊挪了一挪,然後說:“現在政策給予了一個‘留身邊’,這個直接進工廠安排工作的機會,我和媽媽商量後給了妹妹,現在弟弟也下放農村了,你得關心一下,有機會就拉他一把。”

吳畏拽了一條椅子坐在父親對過,他沒有認爲父母偏袒妹妹,家中這樣決定絕對有它的道理,他知道女孩子在農村幹活不是每一位都受得了寒暑的煎熬,有的天生就不能做那些活,這是人的體能素質決定的,然而,在那樣的政治環境裡,女孩子幹累了想哭都不行,你如不控制自己,有人就會說你嬌氣、意志不堅強,甚至會扣上‘小資思想’的帽子,有極端的村官,會以‘接受再教育’不力,還要你多到田間歷練。爲此開明的父母,也許已經拋開重男輕女的思想,把家裡的兄妹去留安排貼切實際。

在吳畏眼裡,父親這些年直觀上改變很大,以前沒有在意別人說‘老頭老頭就老在頭上’,現在看來一點都不假,男人過四十五,身體衰敗就是一年一個樣,父親原來頭髮濃密,現在只剩下周圍花白的一圈,而且,額頭上明顯地多出幾槓擡頭紋來。在那個家裡,母親一直是個‘附庸’,當家人的意見就是她的想法,像吳畏這樣執拗的人,某些方面不會討她的喜歡。有些事情很難說清,母愛是這個地球生衍最偉大的情繫,而有時候也很無奈,因爲很多母親會毫無理由地偏愛其中的一位,反而父親很少有這也樣的偏好,吳畏就有這樣的遭遇,幾年來也沒有因爲‘母愛’的情結,私下和你一家接觸,連‘隔代親’也沒有使她產生人生‘升級’的衝動,母親就是這樣一昧地支持當家人做出不認這個兒子的決定。

這是爺倆幾年來第一次心平氣和地坐了在一起,工段長雖因執拗沒有和兒子接觸,可心裡一直在關注吳畏的成長,然而,讓老爺子感到羞愧的是,沒有關照吳家這一脈的孫後,老大按時間算應該有四歲了,可作爲長輩,爲賭氣一直沒有去關心過他們,這一次很想去看看,可吳畏正好有人找,也就沒有時間陪他到家裡,老爺子自己實在沒有臉顏面對兒媳,他只能遺憾地走了。

弟弟在農村下放乾的很無奈,他隔三岔五地往哥哥的辦公室裡跑,吳畏知道他有思想問題,可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必須工作努力,要不然三年期限到了也不會推薦回城工作,當哥哥的說了他幾句,好傢伙,吳家人絕傲性格遺傳一個都沒有落下,愣是說當大哥的瞧不起他,從此再也沒有找哥哥問事。

七十年代的中國是多事之秋,上層的政治角逐,對基層的影響很大。何種羣衆‘運動’,就會造就怎樣冒尖人。像吳畏這樣有學識,且敢作敢爲的年輕人,很容易被當做‘時代的寵兒’提拔到領導崗位上,然而,這個層面的人,一般都會遭到老同志鄙視,在‘老中青’相結合的大環境下,表面上大家還算默契,然而‘突擊提幹’在基層幹部隊伍中,從來都沒有得到普遍認可,因爲,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人,沒法接受在‘文革’中成長起來的新生代.

吳畏應該是‘文革’當中崛起的先進代表,他個性張揚,性格耿直,幾乎沒有世俗的那種劣根性,他不太會去籠絡周邊人,一切按照黨的原則辦事,這樣不可避免地爲自己樹立了一道無形對立面。

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九章第六十二章第三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九十九章第六十四章第十章第四十九章第二十九章第八十四章第九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六十五章第九十九章第三十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九十四章第二章第四十八章第六十五章第七十七章第八十三章第八十三章第三十章第九十六章第八十八章第九十一章第三十三章第十六章第八十七章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第九十四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四章第九十二章第八十四章第三十一章第六十章第四章第七十四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一章第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五十五章第六十二章第五十五章第四十章第五十五章第六十八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章第四十三章第七十七章第七十三章第一百零二章第八十八章第六十六章第四十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八十五章第九十七章第三十一章第七十一章第八十一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二章第四十八章第七十五章第五十九章第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九章第七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九十二章第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九章第四十九章第九十一章第十三章第三十三章第五十二章第十六章
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九章第六十二章第三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九十九章第六十四章第十章第四十九章第二十九章第八十四章第九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六十五章第九十九章第三十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九十四章第二章第四十八章第六十五章第七十七章第八十三章第八十三章第三十章第九十六章第八十八章第九十一章第三十三章第十六章第八十七章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第九十四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四章第九十二章第八十四章第三十一章第六十章第四章第七十四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一章第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五十五章第六十二章第五十五章第四十章第五十五章第六十八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章第四十三章第七十七章第七十三章第一百零二章第八十八章第六十六章第四十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八十五章第九十七章第三十一章第七十一章第八十一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二章第四十八章第七十五章第五十九章第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九章第七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九十二章第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九章第四十九章第九十一章第十三章第三十三章第五十二章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