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商河奔流

中國經過一段時間的韜光養晦,各行各業都漸漸地開始復甦,然而,苦難深重的大地上,擺脫貧窮的路很長、很艱鉅,小城批發市場只所以能在短時間內成功集聚,應該是它迎合了這樣的需求,是改革開放初期人們低下的生活水平選擇它。

那年縣委領導審時度勢,在國家政策還沒有徹底明朗之前,冒風險拉開經商的序幕,他知道貧困了幾十年農民,求生存的慾望蓄已經積到了一個極限,如果不地去疏導、不去築‘防洪堤’規範它,它也會一瀉而下四處流竄,最後定然會導致資源無法整合,有前瞻性的政府,在關鍵的時候着實地跨出精彩的一步。

這個區域的能人也是因地制宜,一開始就把握了‘衣食住行’四大要素的第一位,最初的輝煌就是服裝製造業和襪業帶動了這個市場,到了一九八四年,臨近市場的馬路每天都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張穎租下的一間店面雖然不算旺鋪,但也是客人到車站的必經之路,從開業的那天起,秀麗服裝廠一流的外貿產品,讓很多已經進完貨的客商,眼饞的掏光身上所有的盤纏也要帶上幾款,有的客商爲了不被人買走看好的款式,寧可盯在店裡,等家裡錢匯到了才走人,開業一個多月,全是客人拿不到貨的抱怨。

張穎切實地嚐到了做生意的樂趣,她知道自己勢單力薄,必須緊緊地靠着秀麗廠的兩位老闆,爲了迎合他們,晚上都會去技術科幫忙,哪怕是幹到深夜也在所不辭,何秀被她的行爲感動,眼瞧着她孤零零的一個人,還是讓她住在招待客房裡。

有了自信,張穎再也沒有那種心事去琢磨吳畏,現在他在心中定位,是一個可以依賴的大哥哥,每當看到他和藹的笑臉,有時都想自己沒有撿到那意外之財,他也會幫你成就事業,對他們倆的敬意,很多時候都超越了親情的範疇。

在張穎想象當中,父母給了你生命,但他們沒有給你很好的成長環境,從記事開始都是痛苦的回憶,夾在老大和寶貝兒子之間,自己從來就是可有可的多餘人,她到現在也不能理解母親爲什麼這樣不公平對待。

張穎對母親有看法,已經變成了一個永遠打不開死結,這次從出來開裁縫店就沒有再回家,開始是爲了不至於讓父母噁心,現在幸運之神光顧,也就沒有去想到他們面前炫耀。可你沒去惦記她,他們會惦記你,某天上午父母親滿臉堆笑地站在店門口和你打招呼。張穎沒有特別的表情,拉出了兩條凳子,指了指說:“什麼時候來的,坐吧!”

老倆口在店裡前後左右看了遍,然後說:“曉東說你開店了,所以過來看看!”

張穎沒有被那種親情帶動,只是表面亮出了一點熱情,給他們倆各到了一杯水,說了聲:“拿着暖暖手吧!”

老張沒有接,他順勢坐下,習慣性地拿出香菸,張穎趕緊說:“爸爸不要抽菸,這裡都是易燃物!”

坐在旁邊的張嫂也用胳膊肘捅了一下老伴,奉上了一句:“叫你戒了就是這麼難!”

老張蠻尷尬地把煙放回衣袋,一時間兩隻手都不知道往哪裡擺,他知道這根菸不抽掉,可能這點時間都沒有辦法熬過,見老伴已經開口說話了,他就不動聲色溜到了門口把煙點上,深深地吸了一口。

張嫂今天一臉開心的樣,她都沒有想到幾日不見的女兒,竟然會在傳的神乎其神的批發市場做‘大生意’,她撇開以往的一切不自在,說:“聽說你開裁縫店時,被幾個小流氓攪和了?”

提到這一茬,張穎滿錯愕地點了點頭:“是的,很可惡的一幫人!”

張嫂又說:“你去擺洗臉攤,曉東去幫你打架?”張穎也點點頭:“對,同行是冤家,有時候就是要豁得出來!”

張嫂很滿意地點點頭,在她心中,兒子就是代表着張家,他幫姐姐了,就等於張家所有人都在出力,老人家滿檔滿算地說:“現在你又開這個店了,你爸爸反正退休了,爲了防止小流氓,是不是叫他來幫你,因爲弟弟白天要上班。”

張穎立刻伸出手來,搖了搖說:“不要啦,退休就在家裡好好地休息,不要出來了!”

張嫂看到女兒說話時是一種不耐煩的表情,她放下臉說:“你這話說的,難道爸媽就像那些小流氓一樣討人嫌!”

張穎從小執拗,在家裡的十一歲就開始反哺,養家貢獻不亞於任何一個人,現在長大了,對母親的做法頗有微詞,她沒有給臺階,反而很帶刺地說:“我會一如既往地孝敬你們,但你們口口聲聲說‘老了’,那就我的事不要來管了,開裁縫店的時候,我是想求助爸爸,但你們一副不聞不問的樣子,所以我只能選擇轉租!”

張嫂對女兒話很不滿意,放下臉說:“好啊,你總算長大了,教訓起父母了!”張穎毫不相讓,對母親橫眉冷對,說:“我十一歲就已經能養活自己了,十五歲就已經能養活別人了,你這個時候才知道我長大!”

張嫂被女兒一語塞住,因爲她說是事實,她難過地拿出手絹,聲淚俱下地說:“爸爸被判刑了,我能指望誰,我受的苦比你小嗎?”

老張在外面聽到母女倆槓上了,趕緊滅了菸頭走進來,滿臉羞澀地說:“都是爸爸不好,在你們成長最關鍵的時候沒有照顧你們,穎穎,爸爸真的是想來幫你的忙,不是來算計你的錢,我們現在要錢沒有用了,你開裁縫店我們沒有來關照你,是我們的觀念沒有轉過來,希望你到工廠去上班,後來你去擺洗臉攤,才知道你是鐵了心要自己幹,現在看到你受人提攜開批發店,我是想幫你來看着點,我不會向你要一分錢!”

張穎還是不要他們來,對父親說:“算了,你們還是安心休養吧,這地方也就幾個小時的生意,再說生意人一旦要你的貨,趕都趕不走,不像裁縫店,有小流氓在客人就不進來了,何況到現在爲止還沒有小流氓來!”

老張自感是熱臉去貼冷屁股,話說不到一起去,準備告辭回五亭。

和母親對嗆,張穎有些過於不去,挽留說:“快要到吃飯時間了,你坐着,我去買了!”

老倆口的確對女兒有欠缺感,事後他們並沒有對她一口回絕有任何也想法,也就坐下來準備吃上一頓再走。

張穎還是有孝心在,去隔壁飯店叫菜也是專點好菜給他們,兩個上了年紀的人,吃慣了家裡的飯,突然在外面換一種口味,也是美的不言而喻。其實,老張遭遇女兒拒絕心裡並不難過,因爲這裡不能抽菸,如果真得到這裡來,那就不要‘活命’了。

兩個人從女兒的店裡走出來,張嫂心中的疙瘩依然沒有解開,不過話也說回來,如果說老張誠心幫女兒沒有額外的心思,那張嫂絕對有另外的想法,因爲兒子還沒有結婚呢!

到城裡的事,沒有預想的效果,老倆口也精神也好不到那裡,兩個人逛蕩着朝車站走去,不巧碰到了十幾年前市管會“打辦”的同事老朱,兩個人熱情握手寒暄,都退休了,互相交流的都是平時如何打發時間的問題。

老朱很有底氣地說:“我現在批發市場上發揮餘熱,做市場協管員,還能掙三四百塊呢!”老張聽得很耳饞,探問到:“我可不可以去啊?”

“都是老同志,怎麼不可以,這是我們工商局開的市場,當初建造的時候沒有錢,我局以個體戶的管理費爲擔保,向農業銀行貸了四十萬,管理人員到外面都要去招聘,何況原本我們的同志,去和市場領導說一下,絕對沒有問題!”

老張很想再發揮餘熱,看到有機會也就暫時不回去了,轉頭就跟老朱去市場找領導,可沒想到去辦公室找人,被年輕晚輩的一句“人員已滿!”的話擋了回來。

老張氣不過,當年自己一點芝麻大的事,被派性惡鬥搞成上剛上線,一家人受盡的磨難到今天都沒有撫平,特別是張穎,那麼小就要幹活添補家用,使之她幼小心靈的創傷到現在都在怨恨母親對她的不公。他跑到局領導那裡討說法,局領導和老朱的想法一樣,到外面都請人,自己系統的老同志都是有工作經驗的人,馬上給市場辦公室打電話,務必把願意繼續發揮餘熱的老張安排掉,有剩餘人也要退系統外招聘的人!

組織上這次決定,差點沒給老張感動的掉淚,回家後高興拿出摘取標徽的工商制服,提着鋪蓋來到市場報到,在這裡能夠關照到女兒的商鋪,又能賺到幾百塊錢,快要六十的人,總算有了一件兩全其美的事讓你解悶了。

第五十二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九章第七十七章第九十三章第三十五章第三章第六十四章第七十章第九十八章第九十八章第十四章第三十四章第七十章第三章第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一章第三章第十二章第九十九章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五章第七章第五十九章第三章第六十九章第五十三章第十六章第八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十六章第一百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三十章第九十五章第九十章第五章第九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七十二章第二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四章第七十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七章第五十九章第九十六章第六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九十三章第十九章第七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六十九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二十二章第四章第四十章第三十四章第六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十章第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六十五章第七章第六十二章第四十九章第八十五章第七十九章第四十三章第八十章第四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八章第七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五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二章第四章第六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九章第七十四章第三十九章第一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六章第八章第九十章第四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六十四章
第五十二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九章第七十七章第九十三章第三十五章第三章第六十四章第七十章第九十八章第九十八章第十四章第三十四章第七十章第三章第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一章第三章第十二章第九十九章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五章第七章第五十九章第三章第六十九章第五十三章第十六章第八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十六章第一百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三十章第九十五章第九十章第五章第九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七十二章第二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四章第七十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七章第五十九章第九十六章第六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九十三章第十九章第七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六十九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二十二章第四章第四十章第三十四章第六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十章第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六十五章第七章第六十二章第四十九章第八十五章第七十九章第四十三章第八十章第四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八章第七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五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二章第四章第六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九章第七十四章第三十九章第一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六章第八章第九十章第四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六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