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阿里巴巴的寶藏

?一個沒有大抱負更有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一個被迫捲入大時代的小人物和小人物們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的每一寸山河,都流着烈士的鮮血,都堆積着烈士的森森白骨……

只願這山河常青……

……………

……………

請大家踊躍發帖,活躍本吧!

有能力的同學,請前去創世支持。

……………

章節連載總貼:

“科技情報是一種資源,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這種資源的利用,而在各國官方科技情報之中,效率最高、涉及面最廣的恐怕也就是蘇聯國家科技情報系統了,可以說,它是進行科技情報活動的最先進的形式。”

在汽車朝着俄羅斯聯邦科技情報所駛去的時候,科通特意向管明棠解釋着科技情報重要性,

“當然,這是得益於蘇聯時代特殊的環境,在那個時代,沒有蘇聯沒有專利法、公司與公司之間更沒有互相保密……”

對於科通提到了這一點,管明棠到是極爲贊同,就像他小時候所在的那個工廠,在工廠創辦時,第一條生產線是直接整體從江蘇搬遷過去的,很多技術人員都是直接從全國各地的工廠調派,至於技術,國營工廠之間即沒有橫向的,也沒有縱向的保密,這種縱橫的互相開放,有利用科技的勾通,這一點是市場經濟時代無法比擬的,在市場經濟時代,即便是國企之間也有技術保密,更不要提企業與企業之間了。

“……我在年青的時候,所工作的全蘇科技情報中心。它的主要任務是集中管理全國科研成果,收集加工科研報告,試驗設計方案和說明書,學位論文。凡是國家撥款進行的科研項目和設計試驗工作,國家科委明文規定,必須向科技情報中心登記,同時凡是經過答辯的碩士、博士論文,也必須向那裡寄送。情報中心每年收藏文獻12萬件以上,其中科研報告和試驗設計說明書約10萬件,學位論文約25000件。還有二次文獻200萬件以上。該中心將“科研報告和實驗設計工作登記卡、“完成項目登記卡”、應用軟件卡、“學位論文登記卡”等全部輸入計算機,進行加工整理。一次文獻經縮微後入庫,縮微文獻庫有近10年的資料,除了向全蘇部長會議提供外,還向全國的科研設計部門、高等院校提供服務。該中心在加工原始文獻的基礎上編輯出版文摘刊物27類,約I萬條以上。該中心還編輯出版專題分析述評、《分類索引》,還爲有關情報部門提供文獻複製品、磁帶、軟盤、數據庫等……”

在科通的講述中,管明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存在數十年全國相互聯通的科技情報共享網絡,可以想象,這麼一個網絡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己經發展成一個什麼樣“怪物”,準確的來說是一個科技怪物,一個儲存着一個國家幾乎所有科技研發的“怪物”。

“不過,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完美的,儘管科技情報所爲全國的科研、生產、管理等部門提供國內外科研成果,並進行分析、述評,而且還要組織交流、宣傳、推廣科研成果和發明,同時又負責預測以及鑑定,可是你知道的,官僚主義足以摧毀一切……”

提及年青時的工作,科通便在那裡不停的抱怨着,抱怨着官僚主義式的交流、宣傳,抱怨着那些企業都在等待着對方獲得科技突破,抱怨着官僚們用技術鑑定的方式,摧殘了許多新的發明創造——比如蘇聯時代的微電子技術,等等,此時,在科通的身上,充分體現出了俄羅斯人的複雜——對往昔的追憶與抱怨從來都是一體的,往昔的輝煌或許存在於記憶之中,但更多的卻是抱怨。

一棟位於森林中的殘破的大樓,任誰也想不到,這裡就俄羅斯聯邦科技情報中心,而它的前身則就是全蘇科學情報中心,曾幾何時,僅只是在俄羅斯境內,他就擁有158家下設各級科技情報機構,其文獻貯藏量更是達到5億份之多,從事情報產品生產和情報勞務的專業人員更是達到4萬餘人。

而現在,這棟十幾層的大樓之中,卻僅只有幾百名僱員,曾經縱橫一體的情報交流體系,早在80年代晚期,即宣告中止,過去,這裡是分析交流全蘇聯科技成果的地方,而現在,這裡僅不過只是從事着外國科學刊物的翻譯和本國科學刊物的發表。

“……科學情報中心,是一個依附於經濟體制存在的附屬物,在蘇聯時代,一道行政命令,所有人都需要交出他們的研究,在這裡接受鑑定,幾名專家就可以決定一項科技是否有在蘇聯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嗯,也就是這個原因,導致蘇聯時代的電子技術遠遠落後於美國人……”

在科學情報中心附近的一家飯店內,在科通的引薦下,管明棠和情報中心的一位部門主管季柳申科,科通曾經的同事聊了起來。

儘管對於季柳申科的抱怨並沒有興趣,但是因爲此行的目的以及自己將要在另一個時空中創辦一家“科技情報中心”的原因,所以,管明棠還是耐心的聽着他們在那裡抱怨着,科技情報中心的專家們如何用他們的“鑑定大權”摧毀了蘇聯的工業。

在他們的講述中,官僚化的鑑定一次又一次,引領着蘇聯科技走上一條不歸路,從斯大林時代的專業綜合工廠,再到電子管時代的小型化,又到晶體管時代的硅、鍺之爭,後來又是集成電路之爭,總之,官僚化的專家們,因爲“行業利益”等諸多原因,一次又一次用他們的鑑定大權,打斷了蘇聯科技發展的道路。

“……可以說,這個機構成就了蘇聯的科學發展,同樣也毀滅了蘇聯的科學發展,其實,美國的方式很好,任何科學產品,最終都是交給市場來判斷,市場會選擇最具有發展價值科學技術,而不是由一羣專家學者,關在屋子裡去決定這裡的一切……”

在季柳申科的感慨中,管明棠卻在沉默良久之後,看着他說道。

“季柳申科先生,你們這裡收藏文獻保密嗎?如果我想獲得這些文獻,我需要付出些什麼……”

寶藏!

這是一個無於倫比的寶藏!

坐在辦公室內,翻看着被翻譯成中文的科研報告,一份時間爲55年烏克蘭鋼鐵研究院所的某種合金鋼材的研發成果報告,儘管對於科學技術,管明棠是一個外行,但是他還是意識到,自己從科學技術中心獲得的技術資料的價值。

這些資料,並不是圖紙、也不是生產流程,只是一份科研報告,對於外行人來說,這或許沒有什麼價值,但是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這卻開啓了一道大門,有了這份科研報告,他們可以在報告的基礎上,充分吸收這一技術,而不僅僅只是簡單的按照圖紙“山寨”,以圖紙仿製或者實物仿製爲基礎的“山寨”,儘管解決了工業品製造的問題,所獲得的僅僅只是“製造經驗”,而這個經驗的取得,如同建立在沙灘上的堡壘,沒有技術作爲支持,需要長時間的逆向研究,方纔能完成技術吸收,而這些科研報告,可以說正是某些技術的真正核心,或者說科學技術的基奠。

“我要把整個科研中心的文獻都買回來!”

儘管心知蘇聯技術存着跛足的短版,但在另一方面,無論這支跛足的短版有多麼落後,相比於三十年代的世界,仍然是極爲領先的,其中許多落後的技術,相比於那個時代,甚至不亞於劃時的外星科技。

何止是遠領先地球技術水平的外星科技,相比於那種沒有根基的外星科技,存着着一定短版之處的蘇聯技術情報資料,卻包含着蘇聯從50年代直到80年代,那是一個完整的技術進步鏈條,據此可以逐步實現技術的進步與技術的飛越,而不是一個根基不勞的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

“我的初步構想是這樣的,公司通過一些特殊的渠道,獲得歐美最先進的科研成果報告,而後,由各個研究所據此從事研究,這樣即可以令公司的技術始終保持與歐美同步發展,又可以在研發中,訓練出一支優秀的科研隊伍……”

在冶金研究院內,拿出十幾份科研報告,管明棠對周仁講述着自己的構想,這十幾份科研報告,無一例外的都是從科技情報中心獲得的,儘管只是五十年代的技術,甚至有一些技術——比如氧氣頂吹轉爐、電渣重熔爐在科研報告中,只不過是初步研究報告,根本就談不上成熟,但如果將類似報告,分年度一一彙集的話,卻又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技術發展鏈,而對於公司設立的一個個研究所來說,他們唯一需要的就是充分研究這些科研報告,進而一步步的掌握這一技術,並在研究的過程中,完成原本需要數年甚至十數年才能完成的技術吸收。

“那個……”

看着面前的英文技術資料,周仁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科研報告都是建立在無數試驗的基礎上做出的,都是歐美鋼鐵企業竭力保密的技術資料,公司是怎麼獲得的?

“我可以知道,這些技術資料公司是如何的得到的嗎?”

“獲得的渠道,研究所就不需要的考慮了,總之,公司會通過一切方式,去獲得這些技術……”

管明棠並沒有解釋資料的來源,爲了讓這些資料更像“西方技術資料”,他甚至特意在俄羅斯成立一家翻譯社,專業從事“工業技術資料”的翻譯。

“現在研究所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完成對這些技術的吸收,爭取在未來一兩年內,應用到實際生產之中……”

實際生產,以生產促進技術,以技術促進生產,或許管明棠並不懂得技術,但卻知道,劃時代的技術,對於生產的意義,當然更明白實際生產可以解決很多書面上這些技術人員無法掌握的或者不能理解的知識。

“嗯,另外,研究院還可以考慮一下,看看能不能在北方高等專科學校建一個院系,冶金工程學院吧,可以先辦一個進修班,以學校的名義辦,然後呢?在這裡鑽研一些純理論上的先進冶金知識,再配合研究院,進行一些技術上的嘗試,嘗試一下突破,總跟在別人的身後去學,永遠都是學生,我們現在即要當個好學生,更要學會,嗯,學會創新!”

創新!

或許源自於後世的、借鑑蘇聯技術資料的技術躍進式發展將促進北方公司的技術進步,但在管明棠看來,更爲重要的創新,在借鑑的基礎上實現創新,而不僅僅只是“技術拷貝”。

“現在引進技術,是我們追上發達國家的柺杖,但是,如果沒有技術上的創新,永遠都不可能甩開這條柺杖,而更爲重要的一點是,能夠引進的技術,永遠都是成熟的,而成熟在某種程度上,又意味着落後,同樣,自主創新的能力又決定着引進技術的水平!”

在管明棠一一道出自己對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的見解時,周仁更是驚訝的看着管明棠,這個年青的“老闆”又一次給他帶來了驚喜,而這種驚喜與之前過去的驚喜完全不同,過去他看到了這位“老闆”重視實業的一面,而現在,他看到的卻是這個老闆真正的重視“技術”。

“老闆,我認爲,我們還需要進一步進一些人才!”

沒有顯露太多情緒的周仁在表達了一些他的看法之後,又一次,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求賢若渴,現在對於即要主持研究所,又要負責漢陽鋼鐵公司技術研發、實際生產指導的他來說,只有用求賢若渴來形容了。

“行,沒問題,依然還是那句話,在人才引進上,錢,公司來出,人,你們來引,”

如果說在二十一世紀給予管明棠什麼啓示的話,恐怕就是對人才的認識上,尤其是對於技術人才重要性與一個國家的命運未來的認識上,從創辦新區至今,管明棠感覺最爲缺少的,一直掣肘着公司發展的,正是人才。

“總之,公司提供一切方便,只要他們願意來,最好的研究場所、最好的設備、最充分的資金,當然,還有最好的生活設施!畢竟,生活纔是保障嘛!”

(。

第1100章 各懷心思第292章 石原的春天第1045章 雨林之戰第5章 捕鯨叉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1154章 登陸第230章 二楊入邯(上)第69章 殺人何需燕留行第430章 宣言第244章 衝鋒第192章 實業團第60章 中意合作第180章 刺殺第23章 戰爭風雲第13章 未來的曙光第293章 人生的選擇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193章 勝利的歡呼第7章 國弱人凌能如何第17章 中德合作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148章 赤子歸國心沸騰第394章 傷別離第147章 回唐山去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372章 一地之困第439章 局內人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320章 朱可夫的任務第21章 信號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62章 獎賞職員詢根底第1094章 希特勒的笑容第106章 反應第23章 戰爭風雲第1079章 遼陽之戰(七)第53章 今日相逢不是福第768章 老營新丁第412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107章 飛蝗遮天災害生第1250章 關稅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266章 鍊鐵需要先煉人第308章 崛起中的商機第1064章 進攻第415章 通往地獄的決定第255章 暢卿之計第68章 國事私事誰人定第121章 決心已下第256章 終局第14章 新的問題第48章 落難鳳凰不如雞第168章 新丁還需先增肥第1121章 特使訪平第100章 是梟是雄誰人知第109章 災民新丁新聯想第1150章 憂鬱第1149章 飢餓下的城市第364章 新中汽車第167章 撤退第1203章 一切都將結束第1241章 指路第1056章 進攻與盡忠第84章 場間比試車上論第172章 戰術訓練緊密行第125章 夜間登門謀將來第325章 對未來的期許第177章 向方無方 !...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1200章 拆掉它第803章 新京歲末第310章 清晨第770章 母與子第375章 局內局第202章 潰軍援軍各自行第1019章 東京上空的白星第301章 在北美第68章 不虛此行第72章 誰道藉口是虛言第182章 北方前線第1190章 東條的決斷第265章 階段性的勝利第192章 實業團第146章 代價之外爲市場第422章 元首的決定第177章 湯老虎“委屈多”第66章 明知是陷有人跳第1222章 歸國(下)第1265章 首都第142章 徵召第32章 置之不理第227章 未來之勢第184章 血戰紅石嵐(二)第1262章 正確的道路第826章 丘吉爾的心思第403章 沙龍或者……第319章 頂撞第385章 風雲突變第74章 譏諷是嘲又爲動
第1100章 各懷心思第292章 石原的春天第1045章 雨林之戰第5章 捕鯨叉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1154章 登陸第230章 二楊入邯(上)第69章 殺人何需燕留行第430章 宣言第244章 衝鋒第192章 實業團第60章 中意合作第180章 刺殺第23章 戰爭風雲第13章 未來的曙光第293章 人生的選擇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193章 勝利的歡呼第7章 國弱人凌能如何第17章 中德合作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148章 赤子歸國心沸騰第394章 傷別離第147章 回唐山去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372章 一地之困第439章 局內人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320章 朱可夫的任務第21章 信號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62章 獎賞職員詢根底第1094章 希特勒的笑容第106章 反應第23章 戰爭風雲第1079章 遼陽之戰(七)第53章 今日相逢不是福第768章 老營新丁第412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107章 飛蝗遮天災害生第1250章 關稅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266章 鍊鐵需要先煉人第308章 崛起中的商機第1064章 進攻第415章 通往地獄的決定第255章 暢卿之計第68章 國事私事誰人定第121章 決心已下第256章 終局第14章 新的問題第48章 落難鳳凰不如雞第168章 新丁還需先增肥第1121章 特使訪平第100章 是梟是雄誰人知第109章 災民新丁新聯想第1150章 憂鬱第1149章 飢餓下的城市第364章 新中汽車第167章 撤退第1203章 一切都將結束第1241章 指路第1056章 進攻與盡忠第84章 場間比試車上論第172章 戰術訓練緊密行第125章 夜間登門謀將來第325章 對未來的期許第177章 向方無方 !...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1200章 拆掉它第803章 新京歲末第310章 清晨第770章 母與子第375章 局內局第202章 潰軍援軍各自行第1019章 東京上空的白星第301章 在北美第68章 不虛此行第72章 誰道藉口是虛言第182章 北方前線第1190章 東條的決斷第265章 階段性的勝利第192章 實業團第146章 代價之外爲市場第422章 元首的決定第177章 湯老虎“委屈多”第66章 明知是陷有人跳第1222章 歸國(下)第1265章 首都第142章 徵召第32章 置之不理第227章 未來之勢第184章 血戰紅石嵐(二)第1262章 正確的道路第826章 丘吉爾的心思第403章 沙龍或者……第319章 頂撞第385章 風雲突變第74章 譏諷是嘲又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