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鄉村始變

清晨,在雞鳴之後,鎮子裡的首戶,在本地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大財主羅海清,用過早晚,和往常一樣,走到院子裡,然後握着那隻銀鏈紅銅水菸袋,眯縫着眼睛,遙望灰濛濛的天空,沉吟了足足一袋煙的工夫。

然後捋了捋那把灰白的鬍子對身邊的兒子羅天勤說道。

“估計這幾天會下場雨,這雨應時,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錯”

雖說是本地最大的地主,可在前清時,十六歲便中了秀才的羅海清在本地可謂是德高望重,可是附近幾十村子的主心骨。這倒不是因爲羅家有一萬三千六百一十四畝地,而是因爲羅家祖上出上三品大員,他爹也曾做過五品的知府,可謂是真正的官宦世家,也正因如此,他纔會被選作縣民意代表,同樣還是鄉理事會的理事長。

可以說,這羅家在本地也算是正經的“地方望族”,即便是鄉里有時村族之間發生什麼矛盾,人們往往也是通過他來解決,而不是縣上任命的鄉長,甚至就在年前,因爲他還在理事會裡,把那個縣上派來的鄉長給罷免了,至於罷免的原因非常簡單趾高氣昂全無親民官親民之舉,後來縣上也認可了,這倒是讓羅海清對專區政府生出許多好感來,在他看來這縣、鄉理事會的成立,意味着恢復了打從廢除科舉後紳官決裂的現狀,鄉紳有了一個新的場合配合官府工作嗯,監督政府官員,行駛監督之責。

“爹,收成再好,那租子,也能按照去年那麼收……”

羅天勤的話,讓羅海清的臉色微微一變,他挺直腰身,雙目盯視着天空,沉默片刻後,又點燃了水菸袋,“咕嘟咕嘟”地吸了幾口,然後又看了一眼兒子。

“收成好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就好過了,這多少年了,老百姓苦了這麼多年,也該過兩天安生日子了

看着天空年,羅海清想到那些年兵荒馬亂、災害連年的日子,那時候,平時裡他只能到各家各戶轉轉看看,握着銀鏈紅銅水菸袋,挺直着腰板,很是矜持地說些寬慰的話,可說那些話有什麼用,又能救得了幾個人?

雖說那些年,趁着天災**的,他着實屯下了不少地,可這並不意味着他沒有一點憐憫之心,無論是少時受的教育或是爹孃的言傳身教,都告訴他,這鄉親佃戶纔是羅家基業的根本,也正因如此,才使得羅家保持着百年聲望不墜。

可現在……想到那限租,羅海清還是嘆了口氣,那定租使得羅家一年平白損失了數十萬元,雖說羅家在本地也算是家大業大,可卻是那種傳統的“耕讀之家”,這些年即無人出仕,也無人經商不對,當年他辦過廠子,不過卻虧了,也正因如此,羅家才無人經商。

“哎”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這近憂是什麼憂,就是若還守着這田地,怕是羅家只會一天天的沒落下去,在田裡頭掙錢,也就只是掙那麼點死錢,可就現在看,就連這點死錢,都被政府狠狠的卡着,租只能收定租,且只能收37。

當務之急,是如何尋找新的出路?相比於過去任何一個政府,對於這個成立尚不足兩年的“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羅海清可以說是頗爲欣賞,至少其心裡頭裝着百姓,所行所爲也都是爲了老百姓,即便是爲了老百姓而犧牲了鄉紳富戶的一些利益,但是政府同樣也給鄉紳富戶指名了一條出路從事實業。

爲了促成鄉紳們從事實業,他們和前清那會官府在省城辦“模範工廠”一樣,在縣城創辦了一批“示範工廠”,而同時又遊說鄉紳、富農投資“模範工廠”,像羅家就在縣新紗棉紡公司創辦的磁縣紗廠投了兩萬元的股票。

與此時各地紗業不興不同,作爲專區公企的新紗棉紡公司設立的新式設備的紗廠,產量大、成本低,再加之專區政府對日本傾銷棉紗加以打擊,加之佐以鄉間家庭鐵輪織布業的推廣,市場倒也不錯,可相比於此,羅海清卻想自己投資一家企業,而不是僅僅只做一名股東。

“天勤,車子準備好了嗎?”

羅海清問着身後站着的兒子。

“海叔在門外候着那。”

羅海清沉吟了一下,對兒子說道。

“那走吧”

身着一身白府綢、手持銀鏈銅壺水菸袋的羅海清走到門口,門外套着馬車的羅海揚連忙操起馬車門簾,恭敬的請老爺上車,而在上時,羅海清又看了眼推着那輛飛人自行車出來的兒子,對他吩咐到。

“到了那,要多看、多聽,且莫擅自說話,明白嗎?”

“知道了,爹”

應一聲,羅天勤便駛上了自行車,而馬車則跟在自行車後,於是,這自行車和馬車便沿着那沙僵土路朝着村外駛去。

而在路上的時候,此時羅海清的手中已經不見了銅壺水菸袋,而是拿着一隻筆身未着漆、只印着黑漆字的鉛筆,這鉛筆上的黑字赫然是“當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這是標準的“邯彰教制鉛筆”,與學生作業本一樣,按照專員公署推行的相應法規“國產教育用材免除一應稅收”,而相應的其產品若是於邯彰內銷售則必須加印“特定教育標語”。

而此時羅海清手中的鉛筆,便是標準的“教制鉛筆”,價格極爲低廉,於市場上每羅12打144支售價不過4角,與日貨相近,但質量卻勝於日貨。

“鉛筆”

看着手中的鉛筆,過去羅海清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一個鄉下工廠僅憑這種不起眼的小物件,每年就可獲利數萬元,這可是相當於近萬畝地的收益。而那家工廠,就設於臨鄉,而工廠的創辦者則是鄉里的鄉紳以及鄉里的一些富戶。

或許,這在某種程度上得益於邯彰的強迫義務教育,幾十萬名學生,每月僅鉛筆一項的耗用就多達上百萬支之多,加之鉛筆使用方便、價格低廉,民間需求更是與日俱增,市場豈能不大,

“……由於鉛筆用材必須滿足容量小、紋理正直、硬度低、材質均勻鬆脆、易卷削、不變形等特殊要求和材源豐富,因此,我國多年來一直使用椴木,但是椴木價格成本較高,而我國鉛筆市場幾乎完全被外國貨佔領,而且貨色齊全,高中低檔都有,向上海去年辦的中國鉛筆廠,他們在質量上比不過德制高中檔貨,在價格上低不過偷工減料的日本貨,所以處境非常艱難……”

作爲工廠的經理李四白,在廠房中邊走,邊向前來參觀的羅海清一行介紹着工廠的生產,只有對於這樣的有意投資實業的本地士紳,纔會如此事無鉅細的向他們加以解釋。

“……爲了降低成本,我們採用了與椴木材質相近的白楊木,以降低成本,普通椴木出材率每立方米生產鉛筆板2羅,而楊木每立方米可生產2羅,且楊木價格較椴木低35僅此一項,即可降低45以上的木料成本,不過雖說楊木和椴木木質有所相近,但也存在着許多差異,比如收縮率大,易變形、纖維粗長,易造成筆桿不光和起毛,而且不易乾燥,所以需要採取一些新工藝……”

在李四白的介紹中,羅海清看到在生產線上,一杆根木色鉛筆不斷吐出,而在另一邊,鉛筆上不斷的滾印着商標和標語,對此,年過五旬的羅海青自然極爲好奇,不過,他更多的則是把注意力投注在李四白的身上,在他看來,這家僱工百人的鄉間工廠能有今天,全部得益與眼前這位經理,準確的來說,這一家家鄉村工廠,無一不得益於這位經理,若不然,憑着孫葉亭那個傢伙,即便是工廠辦起來了,恐怕最終也只有倒閉一途。

“李經理,您是北方商學校畢業?”

“去年三月份畢業,在公司實習了半年,然後孫董事長創辦這家公司,我便過來了”

提及此事,李四白的臉上略帶着一些笑容,他是北方商學校短訓班出身,在公司實習半年,然後便成爲一家企業的經理,儘管只是區內鄉村企業,但對於小商人家庭出身的他來說,這個經歷就像是做夢一般

“哦,您也是出自名校啊難怪,難怪……”

看着那一根根不起眼的鉛筆,羅海清不無感慨的說道。

“難怪你懂那麼多,這用楊木替代那個什麼椴木,怕也是出自己你的手筆吧這孫董能找着您,可真是找對了人”

“這個……”

臉色微微一窘,每一次面對這些參觀者,都會面臨這麼一個問題,但李四白卻知道如何解釋他們的疑惑。

“羅理事長誤會了,我只負責企業的管理、運營,至於技術問題,則另外有技術人員負責,而且現在鉛筆公司採用的一應技術,都是由北方公司提供的,……”

也正如此,李四白纔會來到這裡,曾經他是公司僱員,而現在儘管他離開了公司,但公司卻向他提供了一個更大的舞臺,看着似有些疑惑的羅海清,他便繼續說道。

“如果羅理事長有意投資實業的話,不妨去縣產業金融聯合會去一趟,那裡,也許就有您所需要的答案”

雅典學院醫代風流亂世歌調教小叔子良躍農門炮灰生存手冊沒落豪門從零開始的穿越女戀上覆仇公主范增作品集酷寶,彪悍媽咪鬥總裁鳳凰雙飛南宮景

第1161章 大新聞第90章 勢之營造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312章 何以不同第1086章 柏林的笑容第155章 動員第3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清晨第415章 通往地獄的決定第762章 德國的希望第1256章 學習者第125章 夜間登門謀將來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1053章 d日(上)第81章 山本的計劃第70章 官門似海深無底第1125章 會師第429章 在柏林第20章 陸地之王第54章 銀業當爲百業母第1184章 前夜第1087章 東條的決定第113章 團丁也要重掃盲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128章 我們相信……第383章 石油第1062章 鞍山第782章 雪停了第1260章 何去何從第262章 天降第412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73章 人生考驗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301章 在北美第1137章 陸上孤島第1212章 策略第172章 山東第1169章 馬來亞第120章 戰術與戰略第1261章 斷義第1111章 落日之翼第40章 莫斯科與西安第53章 今日相逢不是福第62章 無謂之爭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768章 老營新丁第222章 天皇的苦悶第1178章 天神的懲罰第1063章 另一面第1024章 昭南市第105章 誰料殘匪也猖狂第69章 北方印象第363章 北方第262章 天降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313章 轉移目標第20章 北平異動第249章 華盛頓的選擇第218章 南京之戰(六)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209章 霧捕第319章 頂撞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120章 污其名奪其聲第1074章 掌握未來的鑰匙第422章 元首的決定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48章 選擇第25章 棋子亦會怒心生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86章 彼此長嘆奈又何第349章 超前第384章 肥肉第313章 夢想,先要敢想第171章 近衛的煩憂第773章 徵前校閱第1222章 歸國(下)第291章 如果有一天第158章 “陷阱”第99章 府內老人教新人第212章 戰臨沂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15章 北海之歌第94章 古老的新篇第448章 陰雲密佈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839章 難擇第1151章 神風第229章 克敵還需器先利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1189章 有如末日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近代山陝地區基層水利管理體系探第409章 集 成第28章 目標,俄羅斯第414章 潛水艇
第1161章 大新聞第90章 勢之營造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312章 何以不同第1086章 柏林的笑容第155章 動員第3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清晨第415章 通往地獄的決定第762章 德國的希望第1256章 學習者第125章 夜間登門謀將來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1053章 d日(上)第81章 山本的計劃第70章 官門似海深無底第1125章 會師第429章 在柏林第20章 陸地之王第54章 銀業當爲百業母第1184章 前夜第1087章 東條的決定第113章 團丁也要重掃盲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128章 我們相信……第383章 石油第1062章 鞍山第782章 雪停了第1260章 何去何從第262章 天降第412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73章 人生考驗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301章 在北美第1137章 陸上孤島第1212章 策略第172章 山東第1169章 馬來亞第120章 戰術與戰略第1261章 斷義第1111章 落日之翼第40章 莫斯科與西安第53章 今日相逢不是福第62章 無謂之爭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768章 老營新丁第222章 天皇的苦悶第1178章 天神的懲罰第1063章 另一面第1024章 昭南市第105章 誰料殘匪也猖狂第69章 北方印象第363章 北方第262章 天降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313章 轉移目標第20章 北平異動第249章 華盛頓的選擇第218章 南京之戰(六)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209章 霧捕第319章 頂撞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120章 污其名奪其聲第1074章 掌握未來的鑰匙第422章 元首的決定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48章 選擇第25章 棋子亦會怒心生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86章 彼此長嘆奈又何第349章 超前第384章 肥肉第313章 夢想,先要敢想第171章 近衛的煩憂第773章 徵前校閱第1222章 歸國(下)第291章 如果有一天第158章 “陷阱”第99章 府內老人教新人第212章 戰臨沂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15章 北海之歌第94章 古老的新篇第448章 陰雲密佈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839章 難擇第1151章 神風第229章 克敵還需器先利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1189章 有如末日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近代山陝地區基層水利管理體系探第409章 集 成第28章 目標,俄羅斯第414章 潛水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