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研究所內的爭執

黃島與青島隔海相望,在三年前,這裡只是一片山嶺起伏、溝壑縱橫的荒山荒灘,但從民二十七年9月,幾乎是在日軍撤出青島的同時,隨着第一船從美國運來的大型築港設備的運抵,黃島與青島一樣,便成爲了一座龐大的工地。

經過兩年半上萬工兵和數萬工人的拼命趕工,位於黃島的“北方船舶重工”這座被冠以“亞洲第一”的大型造船廠,便聳立於這片曾荒蕪的不見一絲工業文明的半島上,一座座大型的封閉船塢以及巨型船塢、船臺,以及數以十萬噸計的大型造船設施,無不在向世人證明,中國從新走向海洋的雄心。

清晨時分,在窟窿山環山公路兩側分佈着數百棟北美式的別墅,這些別墅大都居住着從美國、德國、意大利以及法國聘請的造船專家和他們的家人,這些來自各國的造船專家,一直在“北船重工”中扮演着極爲重要的角色。

儘管從民二十二年,以北方公司核心的業和造船業,在過去八年間得到了很大發展,甚至可以說只用了八年的時間,便完成了他國需要幾十年方能完成的進步,但是或許,中國可以建立亞洲最大的船廠,但是卻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設計大型船舶,尤其是象徵着工業機械科學文明結晶的大型軍艦,如同任何一個落後的工業國家一樣,爲了彌實自身造船水平的落後,北方公司先後向德國、美國、法國、英國以及意大利尋求幫助,試圖在國外技術力量的援助下實現自己的技術進步。

而當時而德國和意大利的船廠正忙於自己的生意無暇他顧,最初僅只是通過於各國聘請了上百名水平不等的船舶設計專家,他們的到來使得北船重工得已慢慢的掌握各種造船技術以及獲得船舶設計經驗,但他們卻鮮少有軍艦設計、建造方面的專家。

而直到法國淪陷之後,一切才稍有改觀,法國的戰敗,使得大量的法國技術人員面臨着失業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數千名各個行業的法國技術專家成功的被北方公司駐法分公司招聘,而其中不乏船舶專家,這些法國船舶專家到來,成功的解決北船重工在設計軍艦時所面臨經驗以及技術問題。

每天清晨時分,居住於此的各國造船專家,便會駕駛着汽車離開家中,朝着船廠或艦政處駛去,在經過山路拐彎時,拉爾賽不由的朝着山下的船廠看去,在陽光中,那兩座巨型的封閉式船塢甚至顯眼,那是2座360米長、54米寬、10。5米深的巨型鋼筋混凝土船塢,是世界上最大的封閉式船塢,而在兩座巨型船塢的附近,還有兩座更大的船塢,以及十餘座船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廠,可以同時建造多達7艘排水量超過4萬噸,甚至6萬噸的戰列艦。

而且這裡還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造船設備,但是……曾在法國土倫海軍造船廠工作過的拉爾賽上校卻知道,或許北船重工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設備,甚至在青島還有一座海軍兵工廠,但是在另一方面,相比於龐大的船廠,他們卻根本就無法建造大型戰艦,甚至無力建造一萬噸以上的巡洋艦。

實際上,這座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廠,直到現在,更重要的作用是建造商船,而不是軍艦,至於軍艦,現在他們建造最大噸位的軍艦不過只有3600噸,不過儘管如此,但拉爾賽卻知道,中國人正在雄心勃勃的試圖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正像拉爾賽所在的第三艦隊艦政處一般,在艦政處中,兩百餘名來自法國、美國、意大利以及德國的艦船專家們和近800名中國技術人員,正在爲中國海軍設計着各類艦船,而其中項目最爲龐大的恐怕就是設計48000噸至55000噸的戰列艦以及18000噸的重巡洋艦,嗯,還有一艘36000噸的航空母艦。

拿戰列艦來說,在過去的兩年間,在主持這一項目的項目組在設計中先後製造了一百多個模型以求獲得最優的艦體線形,甚至船廠還建造了23型的全尺寸艦體不完全木質模型,供設計師修改總體佈置用。在過去的兩年間,中國人在艦船設計上耗費了數千萬元,而唯一的目的,卻並不是爲了建造軍艦,而是爲了培養一支合格的設計隊伍。

對於去年8月來到中國的拉爾賽上校來說,在他所主持的項目中,他目睹了中方設計人員的進步,在他來到中國的時候,“魚組”不過僅僅設計過兩種小型潛艇,甚至其設計的小型潛艇,在試驗時還發生過無法達到設計指標,並且發生透水事故的現象,但現在呢?

“也許,再過十年,人們就能在大洋上看到中國海軍的身影!”

自言自語中,拉爾賽上校駕駛着汽車駛進位於船廠西側的海軍艦政處,不過海軍艦政處並非是一棟建築,而是一座位於山腹內的堡壘,或許,這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畢竟,中國的海軍至少在未來十幾年內,都不可能在大洋上阻擋日本海軍,所以確保艦政人員的安全,則成爲必須考慮的事情。

從入口處進入艦政處時,和其它人一樣,拉爾賽上校坐上了一輛電動交通車,搭乘交通車只用了數分鐘便進入了“魚組”所在的辦公區,隔着厚厚的大型玻璃,可以看到在試驗水池的邊緣,幾名歐洲人和十幾名中國人,正在計算着一些數據,那是他們在計算潛艇的線型。

“……我認爲,潛艇的作用在於水下,而不是水面上,在水面上,潛艇薄弱的裝甲甚至無法抵擋大口徑機槍的掃射,更何況是敵方的艦炮,因此潛艇的主要武器應該是魚雷,而不是艦炮,他應該從水下發射魚雷,海洋爲其提供足夠的保護,因此……”

剛一進門,拉爾賽上校便聽到的話聲,然後看到他轉身在白板上書寫着幾個詞彙。

“水下速度、水下續航里程、魚雷復裝速度!”

在翻譯的解釋中,拉爾賽上校又看到在第一個詞彙下方又寫了幾個詞語。

“水下速度應該達到18節以上,如果可能的話,應該在20節左右,水下高速性能,能夠令其以更安全的方式航行,而不是在水面上冒險航行……”

“速度越快,嗓音越大,不要忘記水面上的軍艦還有聽音器!”

進攻辦公室內的拉爾賽上校隨口打斷的話語,相比於其它國家的設計師,這些平均年齡不過只有21歲的中國設計師往往更富“想象力”,對,沒錯,就是想象力,他們甚至幻想着製造可以永遠在海下航行的“鸚鵡螺號”。

“要達到高速,就必須要採用功率更大的動力設備,那麼他的嗓聲自然也就隨之增大,到那時候,你的水下快速潛艇,會把整個太平洋都吵醒!”

儘管剛剛學會不到一千個漢字,而且漢語也極爲生硬,但是拉爾賽上校還是認出了白板上的字,然後指着白板上的一個詞語道。

“還有水下……里程……300至400海里……除非是“鸚鵡螺號”,要知道現在的潛艇,水下最遠航程也不過只有150海里左右!“

“那是因爲電池容量有限!我們可以加大電池容量!”

“加大容量,就需要造更大的潛艇,而潛艇越大,耗電量也就越大!”

面對拉爾賽上校這位法國的潛艇設計師的反駁,深吸一口氣,然後繼續辯解道。

“確實,水面上的軍艦裝備有聽音器,這對於潛艇來說是致命的,但是,我們同樣可以想方設法的降低他的嗓聲,比如控制電動機和柴油機的嗓聲,降低機械設備的嗓聲,甚至可以考慮設立隔音層,當然這只是一個想法,至於電池的容量!”

隨即轉過身,在白板上先畫了一艘潛艇的草圖,並在其上標出了電池艙的位置,

“從發明潛艇的那天起,潛艇都沒有脫離水面軍艦的設計概念,它的電池艙,說是電池艙,實際上,不過就是放大的小倉庫,所以電池的容量極爲有限,自然的水下航程也就非常有限。”

他一邊說一邊畫出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潛艇草圖,從那艘潛艇的剖面上可以看出,電池艙幾乎佔據了整艘潛艇的下半部。

“所以我就想着,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調整潛艇的整體設計理念,來擴大電池艙呢?至於提升他的速度,即然首先考慮的是水下性能,因此,我認爲,潛艇的外型可以借鑑魚雷這樣的水下兵器,從而達到降低水下阻力的作用,在水下阻力降低後,小功率的動力系統,既可以使其速度達到理想狀態,同時,圓柱型的艇身結構,又可以讓進一步優化他的艇身總體佈置,比如將他的艙體正面結構設置爲對等的“8”字型,則可以擴大電池艙,從而令其蓄電池組的容量是以往艇型的3至4倍,採用5節的水下航速則可保證實現60個小時以上的水下靜音航行。”

在白板上畫出了自己的構思之後,又在白板上畫出了幾副草圖,就在他試圖進一步解釋的時候,站在一旁的巴貝勒卻開口說道。

“先生,我想對於現在的你們來說,應該首先學會如何設計潛艇,而不是幻想着製造……更先進的潛艇!”

巴貝勒的話聲稍頓,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他是來自荷蘭的潛艇專家,他從荷蘭帶來的潛艇通氣管的設計,此時他的笑容中,儘管看似沒有任何含義,但任何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嘲弄之意。

“是的!”

拉爾賽點頭贊同道。

“在中國不是有一句話嗎?“要先學會走,才能學會跑”,像魚雷一樣的潛艇……”

最後的一聲輕笑,卻讓原本信心十足的臉色微微一變,神情變得很是難看起來,面對衆人的或善意或嘲弄的話語,他好不容易纔開口說道。

“你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纔是未來!”

第323章 “新京”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185章 血戰紅石嵐(三)第91章 北上第113章 團丁也要重掃盲第1036章 進攻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1218章 “苦衷”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32章 大師身後黃雀蹤第322章 斯大林的憂慮第307章 新工新待第441章 黃河畔第1130章 治下的人們第19章 南京憂慮第776章 朱可夫的號角第366章 飛天之夢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94章 古老的新篇第1168章 臺灣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1168章 臺灣第1253章 軍管區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1171章 東京暗流第8章 天機要事是非多第411章 炮兵的革命第218章 誰能銘記第277章 根本第244章 衝鋒第306章 分離第274章 決定未來第235章 瘋狂第209章 霧捕第54章 斯大林的禮物第1259章 訪華第54章 斯大林的禮物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373章 千年之問第1095章 相信嗎?第190章 勞工第1185章 三巨頭的會面第261章 希望第209章 霧捕第329章 登高展雲第1253章 軍管區第433章 汪系人馬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76章 陪陪家人吧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203章 新一軍,出發第288章 北方的命運第38章 世人只爲錢糧忙第830章 暗戰第5章 捕鯨叉第292章 希望之光第176章 敵後第378章 徵兵第6章 51區第9章 古玩城內惡人多第173章 濟南第50章 臭溝沿內藏英傑第235章 夏季攻勢(四)第356章 捐納之爭第18章 時空不同境不同第297章 表哥在看着你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30章 管楊會第259章 翼南鄉下事兒憂第784章 反攻第1063章 另一面第1062章 鞍山第200章 下關之亂第392章 全會之亂第1180章 地獄(中)第13章 心潮澎湃爲正名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43章 結局第228章 爛牌亦可翻局盤第1129章 和平的生活第1222章 歸國(下)第357章 憂喜交集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1035章 緬北第47章 作何選擇第30章 租界洋行騙子檔第1040章 魏德邁訪華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381章 制約第785章 太上皇第428章 秘會第296章 夢幻之中的陰暗第212章 戰臨沂第321章 大洋彼岸謀新業第804章 敵之所長第120章 禮物的代價第23章 北方戰事第108章 徵召
第323章 “新京”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185章 血戰紅石嵐(三)第91章 北上第113章 團丁也要重掃盲第1036章 進攻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1218章 “苦衷”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32章 大師身後黃雀蹤第322章 斯大林的憂慮第307章 新工新待第441章 黃河畔第1130章 治下的人們第19章 南京憂慮第776章 朱可夫的號角第366章 飛天之夢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94章 古老的新篇第1168章 臺灣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1168章 臺灣第1253章 軍管區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1171章 東京暗流第8章 天機要事是非多第411章 炮兵的革命第218章 誰能銘記第277章 根本第244章 衝鋒第306章 分離第274章 決定未來第235章 瘋狂第209章 霧捕第54章 斯大林的禮物第1259章 訪華第54章 斯大林的禮物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373章 千年之問第1095章 相信嗎?第190章 勞工第1185章 三巨頭的會面第261章 希望第209章 霧捕第329章 登高展雲第1253章 軍管區第433章 汪系人馬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76章 陪陪家人吧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203章 新一軍,出發第288章 北方的命運第38章 世人只爲錢糧忙第830章 暗戰第5章 捕鯨叉第292章 希望之光第176章 敵後第378章 徵兵第6章 51區第9章 古玩城內惡人多第173章 濟南第50章 臭溝沿內藏英傑第235章 夏季攻勢(四)第356章 捐納之爭第18章 時空不同境不同第297章 表哥在看着你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30章 管楊會第259章 翼南鄉下事兒憂第784章 反攻第1063章 另一面第1062章 鞍山第200章 下關之亂第392章 全會之亂第1180章 地獄(中)第13章 心潮澎湃爲正名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43章 結局第228章 爛牌亦可翻局盤第1129章 和平的生活第1222章 歸國(下)第357章 憂喜交集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1035章 緬北第47章 作何選擇第30章 租界洋行騙子檔第1040章 魏德邁訪華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381章 制約第785章 太上皇第428章 秘會第296章 夢幻之中的陰暗第212章 戰臨沂第321章 大洋彼岸謀新業第804章 敵之所長第120章 禮物的代價第23章 北方戰事第108章 徵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