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最後瘋狂

全面準備保衛本土!

組織國民義勇軍!

大規模訓練神風特攻隊!

面對着這份《今後指導戰爭之基本大綱》重光葵一邊讀,一邊發愣。這,誰也沒有跟他商量過。如果接受它,日本就肯定要覆滅。最後他痛苦地站起來。

“讀了這個文件後,”

他揮動着那份清楚的提到日本已經無力再戰的星野的調查報告大聲說道。

“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要繼續進行戰爭。依我看,你們的建議草案與提出的具體條目之間沒有什麼關係。”甚至譏笑道。

“最高戰爭指導會議的所有理論,包括所謂戰場越接近日本便越有利的說法。如果負擔極重的國民不願意那又該怎麼辦?”

“如果我們不能盡輔佐天皇之職,”

而對重光葵的質問,陸軍參謀總長杉山元大聲喊道。

“我們就應切腹,真誠謝罪!即使日本國民厭戰,我們也要打到最後一兵一卒!”

又過了一個小時。因爲孤立無援,沒有獲得其它人支持的原因,重光葵無法拖延作決定的時間,就這樣打到底的決議就此通過了。離開會議室時,重光葵走到海相島田將軍面前。

“今天我原指望你的支持,”

重光葵向海相抱怨道。

“可是,我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面對重光葵的質問,島田的神情顯得有些無奈,在這個時候,海軍同樣無法左右大局,左右大局的是陸軍,而在陸軍看來,海軍還有一戰之力。

兩天以後,即12月11日,召開了御前會議,把最高戰爭指導會議的決議呈天皇裁可。由於宮殿被焚受損,這次會議是在宮內省召開的。出席會議的除天皇外,有內閣“五巨頭”、樞密院議長平沼、軍需大臣、農林大臣以及包括星野直樹在內的四個書記官長。

儘管多年來內心中充滿擴張情緒,但裕仁天皇對他聽到的東西卻毫無思想準備,在整個過程中,他完全就是板着臉孔默默地坐在御座上。只有東鄉發表保留意見,但是輕描淡寫,顯然是顧及到天皇陛下的在場,而在這場拘謹的討論結束時,即使是重光葵也沒有應東條的要求對新政策發表簡短意見。

“那好吧,”

東條英機起身說道。

“我就認爲大家對這個計劃沒有什麼特別反對意見。”

十三名與會者隨即起身,向天皇鞠躬,退出會議室。當天皇從會議室出來時,天皇臉上的不安神情使得一直等候在室外的宮內大臣安藤紀三郎不解,並不知道是爲什麼。

“他們作了這個決議,”

裕仁神情肅然的說道,然後並把一份新政策的文本拿給安藤紀三郎看。如同重光葵一樣,安藤紀三郎同樣感到非常吃驚,這個新政策使他失去對東條的信任。現在事情已很明顯,即使有大家的支持,他也不能再依賴那位一手挑動了太平洋戰爭的東條首相主動謀求和平了。現在,他卻不得不設法採取積極行動了。

看來,問題是無法解決的。整個下午乃至深夜,一直被日本政界視爲“結束戰爭唯一選擇”的安藤紀三郎,都在尋求解決辦法。最理想的辦法是由陸軍採取主動,因爲陸軍的力量足以阻止其它謀求和平的行動。這種解決辦法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一個誰也不能反對的人——天皇陛下。

隨後安藤紀三郎決定開誠佈公地向天皇陳述利害。他覺得,遇到危機時,有必要採取這種前所未有的辦法勸說天皇陛下出面干預以結束戰爭。想着想着,安藤紀三郎終於睡着了。

次日上午,安藤紀三郎把他的論點整理成一個題名爲《收拾時局初探》的論文。下午一時三十分,他晉謁天皇。

“在目前情勢下,”

站在裕仁的面前,輕輕鞠躬,安藤紀三郎彙報道。

“我認爲,任何求和的行動都幾乎是不可能的。不過,如果陛下恩允,我將親自出來處理這個問題。這就是我的想法。”

天皇研究了這篇論文。開頭四段總結了時局,關於生產的報告表明,戰爭不大可能支持到年底;另外,轟炸所造成的破壞,再加糧食的極度缺乏,會在全國引起嚴重動亂。

“基於以上所述,我認爲日本必須停止與中國之間的戰爭,堅決採取行動恢復和平。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這是需要謹慎研究的問題。”

在彙報時,瞭解天皇的安藤紀三郎,知道自己如何遊說天皇接受這一建議,不是爲了皇室,而是爲了日本民衆的福祉。

“從敵人在和平攻勢中發表的公告、講演和文章看來,幾乎可以肯定,敵人的主要目標是要推翻所謂的軍閥,就是說軍人集團。”

所謂的軍人集團,實際上指的就是“軍部”,而從中國與美國公告中,安藤紀三郎注意到,兩國都是更關注“軍部集團”,而不是日本。

“雖然,開始談判時習慣上是由軍方提出和平提案來,然後由政府去進行談判,但在目前階段日本的現實情況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還有,如果我們要等待比較有利的機會,可能會爲時過晚。這樣,日本便會遭到與俄國相同的命運,甚至日本的最低要求——保持皇室安泰,維持我國國體——也可能得不到滿足。”

在安藤紀三郎提到保持“國體”也得不到滿足時,裕仁的臉色微微一變,這恰恰正是他所擔心的。

“必須採取例外的、空前未有的措施——我等確實誠惶誠恐——但我認爲,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請陛下爲萬民着想出面干預,用以下的方式結束與中國之間的衝突。”

無論是安藤紀三郎還是其它人,幾乎所有人都認同一個觀點——結束與中國的衝突,就能令日本從戰爭中脫身,畢竟,屆時失去中國基地的美國,將無法再轟炸日本本土,更爲重要的是,美國將不向不考慮到德國的威脅,到那時,與美國停戰的時機自然也就成熟了。

“由陛下親函某一調停國開始談判……信中應引用宣戰時的‘詔敕’,強調陛下歷來的和平願望以及陛下以合理的條件結束戰爭的決定——鑑於我們在戰爭中蒙受的巨大損失,忍受不住也得忍。……和平的最低限度條件是……體面的和平。”

什麼是體面的和平,儘管裕仁並沒有發現任何態度,但他卻知道,安藤紀三郎一定會給他滿意的答案,內心焦燥不安的裕仁所思所想,實際上更多的是國體問題,而不是百姓的福祉。

“如果保證太平洋確實太平……如果太平洋各國民族能取得獨立,日本將放棄其佔領權,放棄對所有佔領地區的領導權。日本將主動撤出在這些地區的日本武裝力量……。”

相比於其它的“放棄”,安藤紀三郎卻巧妙的玩起了文字遊戲,似乎日本進攻東南亞,發動太平洋戰爭,真的是爲了“亞洲民族”的獨立與自由似的。

“至於限制軍備問題,日本必須準備接受相當大量削減的要求。我們必須以國防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武裝爲滿足。”

終於在表述完自己的建議之後,安藤紀三郎再次衝着天皇深鞠躬道。

“這是我坦率地發表的個人意見,所談只是主要之點。”

而在讀完安藤紀三郎的報告之後,裕仁似乎“深爲滿意”,儘管在近衛的報告中,沒有特別提到皇室,但是安藤紀三郎卻在報告中,多次提到“維持國內”,而這恰恰是他最爲關心的問題。

“陛下!”

再次深鞠躬,安藤紀三郎說道。

“請您允許我與首相及其他領導人討論此建議,在天皇陛下公開出面干預之前,我需要得到內閣關鍵人物的支持。”

稍作思索後,裕仁點頭同意了下來。

“請立即着手吧!”

得到這道口喻之後,安藤紀三郎並沒有直接行動,而是覺得比較明智的做法還是再等幾天。國會正在開會,全體閣僚也都介入了政治活動。兩天後,即國會會議的最後一天,安藤紀三郎在東條赴國會大廈的途中把他攔住。他簡單扼要地將和平計劃向他概述了一遍。

他之所以會對安藤紀三郎的提議感興趣,是因爲東條知道,或許,這是自己唯一的選擇了,作爲首相,現在的東條已經處於危機四伏之中——如此大規模的戰爭使資源本來就十分貧乏的日本雪上加霜,而海運的崩潰、食物的極度匱乏更是令民衆日益不滿,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上層勢力也開始紛紛倒戈,開始將他拋棄,而他們所選擇的就是那個個曾結束與“中國事變”的近衛。

現在安藤紀三郎之所以會直截了當的向他“彙報”,實際上是在逼他表態,要麼支持這一計劃,收拾他自己弄的爛攤子,要麼……想到這,他不禁想到那位被調回東京後,一直閒居在家的老對頭石原莞爾。只不過石原莞爾根本不想和東條廢話,而是直截了當地說。

“從一開始就知道你不具備指導戰爭的能力,這樣下去日本會亡國的,所以請儘早辭去內閣總理的位置”。

“如果,天皇同意的話,當然,這是很好的選擇!”

東條的這一句話,實際上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在得到這個回答後,知道東條已經讓步的安藤紀三郎笑了笑,看着東條說道。

“那,就麻煩閣下了!”--170771965--

第136章 昔時雄廠終復工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428章 希望之地第839章 難擇第386章 峰迴路轉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1147章 華北之優第113章 羣英會第435章 蔣汪擇第180章 刺殺第66章 軟肋第305章 另一面第147章 赤子熱血遭冷遇第787章 屏斷第98章 邀英聚才赤子心第1147章 華北之優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113章 第三艦隊第322章 政治投資第232章 兄弟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1105章 東洋異動第319章 重點第315章 邊境衝突第1163章 三巨頭初會第1165章 崔可夫的決定第809章 歸家之僑幹部下鄉與鄒平實驗第306章 模範的力量第428章 秘會第1122章 南遷之路第261章 奇兵第418章 合作的幕後第1257章 未來的伏筆第300章 三菱的反應第336章 農村的現實第417章 中南風雲(上)第1041章 魏與陳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71章 危機四伏人難安第140章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第835章 密林深處第42章 返鄉只爲招工忙第431章 藍色的天空第411章 潤物無聲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63章 兄弟相爭言語和第1031章 盟國的陰謀第285章 共同之處第318章 請你投資第1171章 東京暗流第139章 熱血第17章 拒絕第18章 時空不同境不同第1222章 歸國(下)第109章 戰爭的需求第1018章 美國的希望第80章 人生之擇第297章 創造機會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1072章 遼陽之戰(二)第317章 韓少爺的假期第249章 華盛頓的選擇第1168章 臺灣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346章 民團初動第1051章 我要去東北第178章 開封會議 !...第107章 飛蝗遮天災害生第301章 在北美第12章 憂心如焚第320章 朱可夫的任務第127章 中美合作第78章 一日揚名今日窘第56章 他人求助婉言拒第243章 幕後第1095章 相信嗎?第255章 夏季攻勢(十八)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378章 徵兵第1079章 遼陽之戰(七)第286章 昭昭天命第84章 場間比試車上論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194章 盛名之累第103章 華盛頓的選擇第102章 元老重臣心賞識第176章 敵後第168章 北撤第1237章 新家的渴望第400章 答案第316章 敢於挑戰第1094章 希特勒的笑容第265章 財富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
第136章 昔時雄廠終復工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428章 希望之地第839章 難擇第386章 峰迴路轉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1147章 華北之優第113章 羣英會第435章 蔣汪擇第180章 刺殺第66章 軟肋第305章 另一面第147章 赤子熱血遭冷遇第787章 屏斷第98章 邀英聚才赤子心第1147章 華北之優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113章 第三艦隊第322章 政治投資第232章 兄弟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1105章 東洋異動第319章 重點第315章 邊境衝突第1163章 三巨頭初會第1165章 崔可夫的決定第809章 歸家之僑幹部下鄉與鄒平實驗第306章 模範的力量第428章 秘會第1122章 南遷之路第261章 奇兵第418章 合作的幕後第1257章 未來的伏筆第300章 三菱的反應第336章 農村的現實第417章 中南風雲(上)第1041章 魏與陳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71章 危機四伏人難安第140章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第835章 密林深處第42章 返鄉只爲招工忙第431章 藍色的天空第411章 潤物無聲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63章 兄弟相爭言語和第1031章 盟國的陰謀第285章 共同之處第318章 請你投資第1171章 東京暗流第139章 熱血第17章 拒絕第18章 時空不同境不同第1222章 歸國(下)第109章 戰爭的需求第1018章 美國的希望第80章 人生之擇第297章 創造機會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1072章 遼陽之戰(二)第317章 韓少爺的假期第249章 華盛頓的選擇第1168章 臺灣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346章 民團初動第1051章 我要去東北第178章 開封會議 !...第107章 飛蝗遮天災害生第301章 在北美第12章 憂心如焚第320章 朱可夫的任務第127章 中美合作第78章 一日揚名今日窘第56章 他人求助婉言拒第243章 幕後第1095章 相信嗎?第255章 夏季攻勢(十八)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378章 徵兵第1079章 遼陽之戰(七)第286章 昭昭天命第84章 場間比試車上論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194章 盛名之累第103章 華盛頓的選擇第102章 元老重臣心賞識第176章 敵後第168章 北撤第1237章 新家的渴望第400章 答案第316章 敢於挑戰第1094章 希特勒的笑容第265章 財富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