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廬山煙雨

廬山,依如過去一般,在進入夏季之後,作爲國民政悳府主謀、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便離開了南京,來到了廬山,不過今年的廬山之所以吸引人們的目光,是因爲在這裡即將召開的廬山談話會,沒有人知道這場談話會談的是什麼,但是參與人員卻涉及到國內軍界、政界、學界以及中悳央、地方要員,而談話會則是由“國防參政會”主持,顧名思議這談話會所談的內容離不開國防,離不開抗悳日的問題。

在過去的幾天間,蔣介石同先後抵達廬山的中悳央以及地方軍政要員、學界、經濟界人士舉行了會談,如他們進行了勾通就很多國防以及國內問題進行了勾通,並達成了許多共識,而進展是可喜的,政悳府的備戰舉措以及相應的戰時政策都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認同。

7月8日,朝陽從五老峰那邊射來,透過花圃,透過窗子,落在蔣介石面孔上變成青灰色。原本夾在筷間的肉鬆,似雨點般落在桌面,讀完簡短的電文以後,低頭陷入沉思,這情形使宋美齡也放下了筷子。

“陳主任。”

蔣介石喃喃地說道:

“沒想到,沒想到,來得這麼快來得這麼快希望這不過是衝突,你打個電報要他們續報。”

他口中的“陳主任”是政學系的陳布雷,在楊永泰那位“親日領悳袖”在四個月前已經被“撤職”,隱居鄉間之後,作爲委員長辦公室主任的陳布雷已隱隱成爲政學系的核心。

“是的。”

陳布雷剛轉過身,機密處一個組長找上門來,雙手遞上一份剛剛收到的電文。蔣介石一把奪過來,只見上面也是寥寥幾句:

“……日軍仍繼續向我進攻,蘆溝橋已失守,……”

蔣介石倏地把電文揉在掌中,揹着手煩躁地往來踱步。他沒有想到華北的局勢不僅驟然緊張,而且雙方發生交火,這遠遠超出了他的意料,但同時卻又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早在一二個月前,他就已經得到到日軍會在華北發動武裝事件的情報,只是不知道究竟什麼時候開始?規模如何?日軍的目的又是如何?是像豐臺事變以後,只爲撈一點便宜?還是像918事變一樣是想全面入侵華北?

所以蔣介石一直關注着華北局勢的變化,此次知道盧溝橋打響以後,反而鬆了一口氣。

就像始終在等着你的敵人出現的人,在等待敵人期間一般都是提心吊膽的,不知道敵人什麼時候回來,不知道來幾個人,不知道他們帶着刀來,還是帶着槍來。結果,真的等到敵人殺氣騰騰的出現,哪怕是開着坦克來的,你也反而會輕鬆很多。

不過現在蔣介石的心情依然還是很沉重的,在他看來此時年自然不是和日軍開戰的好時候。

自從西安事變在今年2月基本結束,期間國家還處於動盪期中。由於西安事變中,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集中2多萬大軍和中悳央軍對峙,中悳央軍不得不集中40萬大軍威逼陝甘,直到415月份才完成了東北軍和十七路軍的收編工作。

而陝北方面又一直強調自己的條件,要求保證其軍隊和政悳府的完整性,沒有放鬆一絲一毫。

在蔣介石看來,陝北方面既然同意被收編,那麼就應該放棄對自己控制區和軍隊的控制權。如果就這樣答應他們的全部條件,還談得上什麼改編?完全等於國民政悳府發軍餉,提供武器來讓他們壯大發展。

蔣介石心裡很清楚,陝北是、絕不可能聽國民政悳府指揮的,他們會在抗戰中繼續自己的力量從而在將來和國府爲敵。所以就長遠看來,他們並不是朋友,而是敵人。

因此直到現在,由於雙方要求差別很大,陝北方面不同意改變,所以4萬軍隊尚且沒有改編成國民革悳命軍。

蔣介石深知他們的發展潛力,雖然西安事變中被迫同意了收編他們的要求,但也不能如此輕易答應他們的全部要求。

此時中國國內內戰停止剛剛半年時間,抗戰的各方面準備也剛剛從兩年前開始,到現在不過2年時間,期間還有1年半在打仗,國家幾十萬大軍一會北上對付亂匪,一會南下對付兩廣軍閥,時刻處於戰鬥和準備戰鬥中。

原本他預計日本也沒有完成持久戰戰爭的準備。他和國府智囊們預計:日本要完成這方面的大體準備,至少也要到明年年末,那麼中國至少還有一年多時間的備戰期。

在這段時間內,國軍預計可以完成60個師3萬人的完全德械化,另外還有100萬軍隊也會進行大規模的整編和整訓,同時增加軍工力量,發展國防科技,爭取盟友,從而大大提高國軍的戰鬥力,拉近同日軍在軍事上的差距。

而且國內的情況也並不是很好,陝北方面尚且不談,國內華北還有三大軍閥存在,就是山西,綏遠的閻錫山,他的晉綏軍有10多萬人;河北,察哈爾的宋哲元,他的2軍有10萬人;山東的韓復榘,他的山東軍有近10萬人。

嗯,還有邯彰,雖說對管哲勤他不改過去的欣賞,但是他的四師一旅近十萬常備“民團”以及可動員百萬民團的潛力,加之其自身完備的工業基礎,雖說他比閻、宋、韓三人更爲服從中悳央,對中悳央完全沒有一絲異心,但……總歸是地方勢力啊

但現在呢?現在華北的戰火已燃,局勢會朝什麼方向發展?在沉默良久之後,他又叮咐道。

“立即擬個電稿要秦德純立即把詳情呈報。”

此時事態並不明朗,甚至對交火原因也未曾得知的蔣介石來回踱着步子,反覆在腦海中思索着種種可能。

現在北平戰火已燃,那麼倭寇的戰略企圖是什麼呢?

他們在盧溝橋挑釁,是想乘我準備未完成之時,試圖令我屈服?還是故意與宋哲元爲難,從而令華北獨立呢?若是倭寇挑戰,此時是否應決心應戰呢?

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中,蔣介石不停與身邊的幕僚討論着華北的局勢,討論着盧溝橋之變中日方可能持以的態度,並電命外長王寵惠立即向日方提出抗議,同時電令在山東老家的宋哲元立即返回北平主持大局。

“只是一名士兵失蹤?”

在得到北平方面的詳報之後,蔣介石通過電報中的報告瞭解了一些事件的起因,在會議桌上把電報一推,

“藉口”

沉思片刻,蔣介石的眉頭緊鎖。

“此事,必爲倭寇苦待已久之藉口”

恰在這時,陳布雷又急匆匆的走進來報道道。

“委員長,華北又了出事了”

“宛平淪陷了”

一聽陳布雷這麼說,蔣介石驚訝的站起身,緊張的看着陳布雷。

“委員長,這……”

面對緊張不已的委員長,陳布雷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

“委員長,是,是邯彰。”

“邯彰?哲勤,他那裡怎麼了?”

難道他降日了?

想到自己最欣賞的青年可能降日,蔣介石的心頭一緊,不可能,管哲勤是絕不可能降日,絕不會……

“委員長,就在一個小前,那個邯彰的民意代表大會通過實施總動員的決議,隨後管哲勤他簽署的命令”

陳布雷委婉的說道,和許多人一樣,他對管哲勤同樣持以欣賞態度,在彙報時也稍需了些“文字遊戲”,弄成了先有民意代表的決議後有管明棠的命令簽署。

“總動員”

半晌,在聽到陳布雷的彙報後,足足半晌蔣介石都沒有說話,他只是詫異的看着陳布雷,目中盡是不解之後,就這樣沉默良久之後,方纔地問道:

“哲勤的電報呢?”

從陳布雷的手中接過電報,蔣介石便看起了管明棠的電報。

“……當前盧溝橋之變,已彰顯日人野心,雖當時戰火距離邯彰尚有千里之距,然華北諸位長官軍閥之心不改,職對華北之安全全無一絲信心,現今除實施專區動員,傾本地之力保本地及華北國家領土之完整外,已別無他法……

“這個管明棠,他動員什麼?”

猛的將電報朝桌上一扔,蔣介石又一拳按在桌面上:

“中悳央尚未決定,他這個地方專員,想什麼什麼,現在的情形擺在那,若是倭寇不過是挑釁,他動員了,會若出什麼樣的亂子,到那時候,誰能保得了他,糊塗”

一翻怒斥之後,蔣介石又把眉頭緊皺着,忽地想到另一個念頭:無論是對於宋哲元還是韓復渠,他都談不上相信,即便是他們不投敵,但是棄土自保卻是極爲可能的,如果華北局勢崩壞,到時華北諸人之中,誰能在華北主持大局呢?

管哲勤,他和其它人不同,軍隊不是他的家底,他的家底是搬不走挪不動的北方公司,是邯鄲的北方公司新區和邯彰的近萬家工廠,那纔是哲勤的家底,沒有軍隊可以編練,可如果沒有了工廠……

思索片刻,蔣介石對陳布雷吩附道。

“陳主任,你立即以我個人的名義擬電斥責哲勤,不識大體,妄自亂行

雖說委員長的措辭看似很嚴厲,但陳布雷還是從他的話中聽到了一些眉目來,看來委員長還是想保住他的。

“另外,再以國民政悳府的名義,電令他立即來廬山,向政悳府解釋。”

“嗯,”

在陳布雷離開之後,蔣介石望着窗外廬山煙雨,心頭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

“時間啊……”

讀心高手在都市獨步天下寵魅光明之翼驚門天師神醫聖手無盡神功穿越修仙之傾鸞gl表姐兇猛[bg]公公偏頭疼穿越愛情文 一女n男結局推薦

第1203章 一切都將結束第28章 定計安美爲生機第281章 大盜第803章 新京歲末第72章 審訊第64章 中棠會第1024章 昭南市第1156章 着眼未來第259章 翼南鄉下事兒憂第67章 亞洲綏靖第215章 南京之戰(四)第105章 誰料殘匪也猖狂第123章 平城暗戰驟然生第37章 他日希望今日墟第196章 看不見與看得見第43章 邯彰之變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62章 無法迴避第134章 灼熱第155章 投資需要提前行第17章 中德合作第8章 天機要事是非多第304章 基石第1097章 戰車對戰車第90章 小車乾坤誰人知第769章 一種覺悟第117章 俄國人的需要第417章 中南風雲(上)第47章 洋人擠兌人憂慮第1200章 拆掉它第91章 吸引力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158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三...第1113章 日奸第259章 難擇第298章 北上之路第86章 彼此長嘆奈又何第65章 蒼穹之眼第68章 國事私事誰人定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773章 徵前校閱第191章 潛力第413章 江畔船廠第179章 未來之憂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278章 新的機會第1204章 一個國家的臣服第783章 拉開戰幕第1125章 會師第25章 進攻,東線!第425章 兩廣驚變第345章 商難第315章 機會就在眼前第120章 污其名奪其聲第418章 中南風雲(下)第103章 決擇第40章 莫斯科與西安第774章 出征第102章 事變第77章 誰能置身之外第129章 拓財謀新專家談第408章 決定未來的發明第125章 八字橋第118章 目標!高加索!第32章 置之不理第217章 南京之戰(五)第345章 商難第54章 銀業當爲百業母第89章 鄉變第319章 頂撞第212章 戰臨沂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146章 代價之外爲市場第79章 學院新丁第160章 調整第98章 邀英聚才赤子心第66章 明知是陷有人跳第94章 古老的新篇第392章 全會之亂第94章 古老的新篇第1068章 另一個戰場第1115章 暗潮涌動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1042章 雪竇山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350章 最偉大的……第35章 昨日銀錢今日財第32章 西安變第215章 南京之戰(四)第234章 圍困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1174章 精衛之問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171章 近衛的煩憂第167章 撤退第357章 憂喜交集
第1203章 一切都將結束第28章 定計安美爲生機第281章 大盜第803章 新京歲末第72章 審訊第64章 中棠會第1024章 昭南市第1156章 着眼未來第259章 翼南鄉下事兒憂第67章 亞洲綏靖第215章 南京之戰(四)第105章 誰料殘匪也猖狂第123章 平城暗戰驟然生第37章 他日希望今日墟第196章 看不見與看得見第43章 邯彰之變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62章 無法迴避第134章 灼熱第155章 投資需要提前行第17章 中德合作第8章 天機要事是非多第304章 基石第1097章 戰車對戰車第90章 小車乾坤誰人知第769章 一種覺悟第117章 俄國人的需要第417章 中南風雲(上)第47章 洋人擠兌人憂慮第1200章 拆掉它第91章 吸引力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158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三...第1113章 日奸第259章 難擇第298章 北上之路第86章 彼此長嘆奈又何第65章 蒼穹之眼第68章 國事私事誰人定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773章 徵前校閱第191章 潛力第413章 江畔船廠第179章 未來之憂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278章 新的機會第1204章 一個國家的臣服第783章 拉開戰幕第1125章 會師第25章 進攻,東線!第425章 兩廣驚變第345章 商難第315章 機會就在眼前第120章 污其名奪其聲第418章 中南風雲(下)第103章 決擇第40章 莫斯科與西安第774章 出征第102章 事變第77章 誰能置身之外第129章 拓財謀新專家談第408章 決定未來的發明第125章 八字橋第118章 目標!高加索!第32章 置之不理第217章 南京之戰(五)第345章 商難第54章 銀業當爲百業母第89章 鄉變第319章 頂撞第212章 戰臨沂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146章 代價之外爲市場第79章 學院新丁第160章 調整第98章 邀英聚才赤子心第66章 明知是陷有人跳第94章 古老的新篇第392章 全會之亂第94章 古老的新篇第1068章 另一個戰場第1115章 暗潮涌動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1042章 雪竇山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350章 最偉大的……第35章 昨日銀錢今日財第32章 西安變第215章 南京之戰(四)第234章 圍困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1174章 精衛之問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171章 近衛的煩憂第167章 撤退第357章 憂喜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