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廬山談話

民31年元旦剛過,一封以“中政會秘書長陳布雷”的向全國各力界名流正式發出的請柬,頓時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說是以中政會秘書長的名義發出,但實際上,卻是以蔣汪兩的名義發出。而請柬的柬文似極爲簡單。

“敬啓者:廬山之冬,景候如玉,靜靈之求,淡雅如瑩。先生積學盛名,世所共仰,汪蔣二公,擬因冬歲暢接光華,奉約高軒,一遊牯嶺,聆珠玉之談吐比金石之攻錯。幸紆遊山之駕,藉聞匡世之言。掃徑以俟,欣停何如。”

又是一次“談話會”,在這份請柬發出的時候,世人無不是憶起了五年前的那場談話會作出的決定——抗戰!

而這一次,時值嚴冬,中央再次發出請柬,卻又所爲何事?人們自然聯想到了當前的局勢,顯然,這一次談話會,中國必然將會再次作出一個有關國運的決定,不僅將影響國運,甚至將影響到全世界的命運,第一次,世界各國政府紛紛將注意力投向廬山,投向了這座中國的南嶽。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在廬山機場,空軍以及華航派出的飛機更是不時起降,將社會各界名流、知名人士、地方政要接至廬山。隨後各風景點出現了很多胸佩“五老峰”徽章的學者名流,一羣羣記者跑前跑後,抓緊時機採訪,照相機不停地閃動。他們都是應邀前來出席“廬山談話會”的代表,從全國各地來到廬山,交流對時局的看法,共商國事。

而每一天,在大小談話會上,各界名流、知名人士以及地方政要,紛紛就當前的國際、國內局勢發表各自的看法。每一天與會者都深知,這裡的最終決定,將會影響到這個國家的命運以及未來,他們必須要做出謹慎的決定。

每一天,爭執、分歧,無不在談話會上上演着,社會名流、知名人士以及地方要員,紛紛從各自的觀點提出自己對時局的看法,爭執、分歧,甚至使得談話充滿了火藥味,雖是如此,談話仍然需要進行下去,現在國家把未來交到了這些人的手中,他們必須要做出決定。

這一天是星期天,休會一天,天氣晴朗,是上廬山以來天氣最好的一天,與會者紛紛出遊,以欣賞廬山的冬日之美。

這幾天,作爲中國政府元首的蔣介石並沒有怎麼召集會議。他不時的批閱了一些文件,印發會議,以推動與會者深入討論一些問題,不過卻也在範圍內與一些與會者進行談話,聽取他們的意見,所有的一切,恰如五年前一般。

火藥味!

這是一週來,談話會給蔣介石留下的最爲深刻的印象,絕大多數地方要員傾向於保持中立,這是毫無疑問的——一但對日宣戰,那麼西南各軍閥的部隊必然將會派出國境,同時中央大軍亦將進入廣西、雲南,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希望保持中立、從長計議。而部分社會名流與知名人士亦希望保持中立,他們的原因則非常簡單——中國需要時間加以準備。現在中立方佔與會者之半,而主戰的一方想法則較爲簡單,準備了這麼長時間,也差不多可以動手了,再則,現在美國亦已捲入戰爭——當然,更爲重要的是,一但日本佔領緬甸,日本即可形成對中國的全面包圍。

“他日,中國爲英美而戰,英美置身事外,方有今日太平洋之禍,今日,若中國置身之外,明日即將重蹈昨日之悲!”

在這種戰或和的爭執下,談話會的火藥味卻來卻濃,誰也無法說服誰,與其說這是與會者的爭執,實際上,又未嘗不是國內的分歧呢?

想到這裡,蔣介石不禁嘆了口氣,然後他擡起頭,看着陳布雷說道。

“佈雷,這幾天,哲勤在幹什麼?”

作爲華北地區軍政長官,管明棠自然也接到了邀請,而蔣介石倒是好奇,與上次參加談話會不同,這次反倒沒聽到與其有關的新聞。

“總裁!”

見總裁問道管明棠的舉動,陳布雷的神色立即變得古怪起來,好一會才說道。

“這幾天,管長官帶着家眷子女,一直在遊覽廬山風景!”

什麼!

雙眼微微一睜,蔣介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這還是那個一心國事的管明棠嗎?

“胡鬧,邀請他來是來爲……”

話未說完,蔣介石突然將話聲一收,管明棠的這個舉動是什麼意思?他這樣在廬山遊玩,甚至不參加談話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僅僅只是“遊玩”那麼簡單嗎?

“逸軒,這就是三疊泉瀑布!”

在三疊泉瀑布下方,管明棠指着盡是冰棱的瀑布對兒子說道,看着兒子凍的紅撲撲的臉蛋,雖說天氣有點冷,但他卻顯得很是興奮,在他的記憶中,似乎爸爸從未像最近幾天這樣,每日帶他遊山玩水,甚至有時候,更會在某處景緻優美的地方,支起烤架,嘻笑着爲他和媽媽做燒烤。

“爸爸……”

就在管逸軒剛想背一首與三疊泉瀑布有關的詩詞時,一個聲音卻打斷了他話聲。

“管長官,您這興致好高啊!”

一聲玩笑似的話語,從不遠處傳來,管明棠回頭一看,便看到三四人朝着他走了過來,來的是張君勵、錢昌照、王雲五、王雲生幾人,而笑着打趣的則是張君勵。

“哦,立齋先生、乙藜先生……”

一一和這幾位社會賢達見禮後,管明棠則笑着讓兒子與幾位先生見禮,尤其是張君勵,他是國內新儒家的代表,而華北又偏重國學,自然對多次與華北講學的張君勵其比較熟悉,更何況,每一次都會聽其講新儒家。

“立齋先生,既是閒暇無事,我便尋思着帶着家人一起在此遊玩一番,畢竟平常……”

見丈夫與這幾位先生在談話,李秋怡便和幾人見個禮後,便拉着兒子到一旁遊玩,他們幾人顯然不是來此遊玩的,說是巧遇,也許是刻意而爲之。

瞧着面上帶着笑容,看似一副閒雲野鶴之意的管明棠,幾人的神情無不是神情微微一愣,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在當前時局下管明棠竟然會如此的“輕閒”,從四天前,管明棠抵達廬山之後,就沒人能見着他,他總是早出晚歸的帶着家眷四處遊玩,甚至連需要他參加的“談話會”,亦未曾前去參加,這是什麼情況?

現在,這位管長官的態度,可是說是最讓人琢磨不透。

“管長官,不知您明日,是否有時間去……”

“嗯,立齋先生,明天,我準備帶家人去……”

在說話時,管明棠全不顧四人的臉色中的不滿。

“管長官,此次各界人士來廬山,可不是爲了遊玩,更何況,此次談話會事關國家命運,難道管長官就不關心此事嗎?”

王雲五憤而不平的話語,換來的卻是管明棠一陣大笑,他先請憤而起身的王雲五坐下來,然後才說道。

“岫廬先生,明棠有一事不知!還想請教岫廬先生!”

“嗯?”

“這幾天,大家談來談去,談出什麼結果了?”

管明棠的反問讓四人無不是一陣啞然,確實沒有談出什麼結果,即便是他們四人亦涇渭分明的分成三派,一派主張立即對日作戰,與英美結盟,一派主張暫時中立,靜觀時局,而另一派呢,則主張與德國結盟,待謀求德國諒解後,再收復東北。

“既然明知道,談不出結果,那又豈需要浪費時間呢?”

瞧着似乎有不滿的四人,管明棠伸右手數着手指頭說道。

“其實,不用談,都知道結果,咱們現在只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對日問題上,戰爭是唯一的手段,收復東北,必須要對日作戰,這是最基本的共識,而分歧是什麼?第一是時間,第二是同盟,這兩點,是達不成共識的,至於出兵南洋,禦敵於國門之外,這個建議很好,但是,我們出兵南洋或者緬甸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瞧着面前的四人,管明棠只是有些懶散的坐在亭子裡,然後瞧着那冰瀑看了一眼,隨後又接着說道。

“仰光港是中國最後的出口海,一但爲日本所佔,屆時日本既可對我國形成全面之包圍……”

“又有何妨?”

反問着,管明棠的臉上依然帶着笑容。

“即便是日本佔領了南洋,他們一天沒打下印度,其一天就不可能切斷我們海運,現在,太平洋打的那麼激烈,咱們中國的商船,不是照樣能開到美國,再從美國開回來嗎?若是現在,咱們把軍隊派到南洋,或者說去保衛緬甸,去保衛的不過是英國人的緬甸,岫廬先生,抗戰軍興時,英國人又豈爲中國流過一滴血?”

“這……”

王雲五啞然之時,錢昌照卻盯着管明棠,沉聲反問道。(

“那以管長官之見,莫非中國要與日本結盟不成?”

“結盟並不是重要!”

搖了搖頭,管明棠迎着四人投在身上的視線,用堅定的口吻說道。

“重要的是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爭取中國的利益最大化,那纔是最重要的,而現在,中國之所以的可貴是爲什麼?”

不待四人回答這一問題,管明棠卻笑着站起身來。

“就在於中立!就在於,日本希望中國保持中立,而美英希望中國參戰,他們越是對中國有所求,中國的利益就越能得到保障,而現在……”

話聲稍稍一頓,管明棠又接着說道。

“現在,咱們召開談話會,與其談論參戰,倒不是說,咱們更應該談一下,我們要什麼!”

第290章 忠魂之地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1168章 臺灣第265章 財富第97章 下套坑人自前行第28章 恐嚇第170章 故人相逢槍聲響第1130章 治下的人們第249章 爲我所用第66章 南京肅第1060章 目標第1089章 預防性進攻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100章 是梟是雄誰人知第435章 蔣汪擇第1222章 歸國(下)第81章 身處現代卻思鄉第39章 爭分奪妙趕工忙第217章 三省已身誰爲雄第83章 莫斯科的冬天(上)第374章 民心第1153章 風之喪第67章 亞洲綏靖第1084章 大公子的野望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128章 爭持第1169章 馬來亞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301章 班門弄斧第13章 未來的曙光第83章 巧奪人財又何妨第785章 太上皇第109章 戰爭的需求第264章 奪城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1256章 學習者第378章 徵兵第81章 身處現代卻思鄉第310章 清晨第1061章 父與子第32章 西安變第218章 南京之戰(六)第1113章 日奸第288章 無處不在第1章 追夢人第5章 捕鯨叉第285章 共同之處第81章 民團之基第120章 戰術與戰略第89章 鄉變第33章 暗殺第275章 殘墓第447章 動員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208章 南京之戰(二)第794章 飢與寒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126章 首戰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87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198章 誰能安然入睡眠第152章 戰地參觀團第61章 中意工廠第111章 空軍幼年學校第106章 反應第243章 幕後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203章 新一軍,出發第406章 市間風雲第239章 夏季攻勢(八)第19章 試驗場內第1081章 槍聲第9章 步兵的變革第1205章 中國的責任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19章 暴利卻把好名揚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第68章 唐山後裔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1085章 浮想聯翩第160章 調整第10章 換裝第28章 恐嚇第1091章 自由的俄羅斯第15章 北海之歌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244章 夏季攻勢(十三)第126章 首戰第1117章 民族性第114章 地無分南北,年無分...第77章 誰能置身之外第185章 血戰紅石嵐(三)第206章 何必生死刀相向第60章 飽暖之時心生欲第218章 誰能銘記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405章 新兵之營
第290章 忠魂之地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1168章 臺灣第265章 財富第97章 下套坑人自前行第28章 恐嚇第170章 故人相逢槍聲響第1130章 治下的人們第249章 爲我所用第66章 南京肅第1060章 目標第1089章 預防性進攻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100章 是梟是雄誰人知第435章 蔣汪擇第1222章 歸國(下)第81章 身處現代卻思鄉第39章 爭分奪妙趕工忙第217章 三省已身誰爲雄第83章 莫斯科的冬天(上)第374章 民心第1153章 風之喪第67章 亞洲綏靖第1084章 大公子的野望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128章 爭持第1169章 馬來亞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301章 班門弄斧第13章 未來的曙光第83章 巧奪人財又何妨第785章 太上皇第109章 戰爭的需求第264章 奪城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1256章 學習者第378章 徵兵第81章 身處現代卻思鄉第310章 清晨第1061章 父與子第32章 西安變第218章 南京之戰(六)第1113章 日奸第288章 無處不在第1章 追夢人第5章 捕鯨叉第285章 共同之處第81章 民團之基第120章 戰術與戰略第89章 鄉變第33章 暗殺第275章 殘墓第447章 動員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208章 南京之戰(二)第794章 飢與寒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126章 首戰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87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198章 誰能安然入睡眠第152章 戰地參觀團第61章 中意工廠第111章 空軍幼年學校第106章 反應第243章 幕後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203章 新一軍,出發第406章 市間風雲第239章 夏季攻勢(八)第19章 試驗場內第1081章 槍聲第9章 步兵的變革第1205章 中國的責任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19章 暴利卻把好名揚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第68章 唐山後裔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1085章 浮想聯翩第160章 調整第10章 換裝第28章 恐嚇第1091章 自由的俄羅斯第15章 北海之歌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244章 夏季攻勢(十三)第126章 首戰第1117章 民族性第114章 地無分南北,年無分...第77章 誰能置身之外第185章 血戰紅石嵐(三)第206章 何必生死刀相向第60章 飽暖之時心生欲第218章 誰能銘記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405章 新兵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