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太寒磣人了

時間漸漸的過去,轉眼就到了壽宴之時,在下人的安頓下,先招待雞蛋、茶點、長壽麪。吃壽酒,壽星本人即楚老太君不在正堂入座,而是找幾個年齡相仿的老者作陪,在裡屋另開一席。菜餚多多益善,取多福多壽之兆。

正堂則是楚知府陪同秦大人即李通判在座,以及應天府的一些權貴商賈,連馮正言也僅僅只能敬陪末座,範銘等人更是連進正堂的資格都沒有,只是和諸位同僚一起安排在廂房中落座。

宋時的官場對於迎來送往更爲講究,若按着彼時官場的慣例,除非是汴京裡分管某一項事物的方面大員下來,否則地方州府裡的知府、通判是不會陪坐的,秦大人雖然品級不高,但卻是走馬承受的身份,可謂是皇帝親信,絕對有這個資格。

壽宴過後,壽翁本人或由兒孫代表,向年高輩尊的親族賀客登門致謝,俗稱“回拜”,而外院之中已經是搭起了架子請戲班坐棚清唱(不化妝、不表演、不登臺),大致是喜慶戲文,如《打金枝》、《九錫宮》等。

最讓人意外的是,楚知府竟然還請了的歌妓町,說是老太太喜歡聽曲,這在範銘聽了有些荒誕,壽宴去教坊司的清倌人,這不是亂來麼,而這在其他的同僚看來這卻是十分正常。

相比起來這個時代的清倌人算得上一種高等的職業了,有知識、有教養,相貌賞心悅目,爲什麼不請?

而且最主要的是人們都喜歡!

等到壽宴過後,衆人按照職位尊卑一一向老夫人祝壽、獻上賀禮之後,就輪到了應天府權貴階層的‘派對’時間了,也是一個各人之間的交際聯絡時間。

範銘此時也無比的輕鬆,賀禮已經送上去了,而且是和老林牽頭的聯合名義,足足萬貫的一封大禮,足以震撼楚知府的心神了,之所以要老林牽頭、聯合另外一個在州院中‘心思靈巧’的老吏員一起,也是爲了保險起見,所謂法不責衆,若是範銘單單一個人去送上三千貫的大禮的話,這就恐怕就有些過猶不及,反而會引起楚知府的警惕,說不得會留下個‘居心不純良’的壞印象,而由老林牽頭就不一樣了,他即可不做這出頭的櫞子,又能夠在楚知府的心中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若是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可以搏一個的賞識,搏一個上位的機會。

這官場就有如沼澤,一眼望去不知道哪兒會陷下去,能多拉幾個人就拉幾個人!

至於和馮正言之間的齷齪事,當下卻不是最重要的,這應天府畢竟還是知府最大,若是李通判一去,就更是如此,範銘也不得不搏一搏了。

帶着輕鬆的心情和一衆同僚在飲酒之間相互交談着,在四顧之間,在看到角落的迴廊時,範銘彷彿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再仔細看清楚那人是誰的時候,範銘差點忍不住要跳了起來,竟然是阮阮。

她怎麼來了?

範銘這才驀然想起今天壽宴是要請清倌人上來演樂的

,難道就是阮阮?

我靠,這他媽誰出的主意?

此時阮阮正由一個媽媽模樣的婦人引着沿着側面的迴廊向內堂走去,範銘忍不住站了起來,身形慢慢的向着阮阮靠攏,在進入內堂的門口擋住了阮阮兩人的去路。

在看到範銘的那一刻,阮阮也有些意外,隨即又馬上鎮定了下來,朝四周打量了一番,發現沒人注意到這邊,便對那婦人道:“媽媽,你先進去,我少許便來。”

那婦人狐疑的打量了範銘一番,又轉頭對阮阮道:“別說太久了,稍候就輪到你上臺演樂了,別壞了大人的心情。”

“嗯!”阮阮輕輕的應了聲,望着那媽媽進去之後,笑顏如昔,“你怎麼找到我了?”

範銘冷着臉不說話,眉頭皺得緊緊的,半晌,終究是忍不住喝道:“你不聽話是不是。”

範銘的語氣稍微重了一點,將阮阮見到他的喜悅衝得稀散,一陣委屈涌上心頭,美眸中隱隱含着霧氣,幽幽道:“你一走就是這麼多天,這麼些天也不來看我,連個信都沒有,你叫我該怎麼辦?”

阮阮這一哭,範銘心中的氣一下就卸了,終究是自己對不住她,如何還能責怪她,唉!

“阮阮,我……”話到嘴邊,範銘卻一時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但心中又擔心這丫頭會做傻事,一時間僵在當場。

見範銘受窘,阮阮噗嗤笑了,罵了一聲,“呆子,放心吧,這次是知府大人請我來彈琴的,不是你想的那樣,我只賣藝的。”

“哦!”範銘愣愣的應了聲,也不知爲什麼心中好像輕鬆了不少,但這不是他最關注的,正要追問,卻發現四周已經有幾道目光朝這邊望來,不由囑咐道:“你先去吧,待會兒宴散之後我來尋你。”

“嗯!”

有了這個插曲之下,範銘接下來喝酒也喝得沒滋沒味的,就連同僚之間的調侃也只是笑着點點頭,直到阮阮上臺彈唱的那一刻,他的心思才逐漸的活了過來,聽着阮阮愈發精進的琴藝,範銘有些癡了,這個女子卻是越來越動人了!

驀然間琴聲驟落,臺下的叫好聲立起,就連坐在當間的幾位大人都忍不住拍腿稱讚,楚知府忍不住豪爽的叫了出來:“好,好琴藝,要賞,大賞,來人……”

正是皆大歡喜之時,令人驚奇的一幕出現了,只見阮阮輕盈盈的跪在了楚知府的面前,“大人,我不好封賞,只求大人爲小女子平冤!”

阮阮這一離奇的舉動讓全場頓時都安靜了下來,範銘更是驚出了一身冷汗,腦中唯一的一個念頭就是“這丫頭果真要做傻事!”

阮阮梨花帶雨的樣子顯得楚楚可憐,讓在座的大小官吏都看得有些動容,在一片安靜中,楚知府站了起來,虛扶一下,道:“阮阮姑娘且先起來,你若是有什麼冤屈儘管道來,本官定爲你做主。”

阮阮兮兮然站起,用絲巾輕輕的拂去眼角淚

水,用帶着些微沙啞的聲音道:“小女子本出身良家,因家中犯罪,以至淪落到教坊司中,受百般琢磨之後方得以出身……”

說到這裡或許是因爲動了真情,阮阮的眼淚又止不住的流了下來,讓人更爲心生憐意的同時範銘已經是急得上火,因爲他知道憑藉這一面之詞完全不可能翻案,更別說將馮正言治罪了,這傻丫頭這是要幹傻事啊!

須臾之間,阮阮那輕柔而又帶着些許淒涼的聲音再次響起,“不過……妾雖賣身青樓,但卻有本命氣節在,奴家可是賣藝不賣身的,奈何那日爲一佞人所逼迫,硬是要奪奴家貞潔,奴家抵死不從,他竟然……竟然……”

話沒說完阮阮便嚶嚶的掩面而哭,讓衆人心中起了齷齪心思的同時又心生憐憫,不過範銘卻是心中一動,今日的阮阮似乎和平日完全不同,有點刻意‘做戲’的成分,莫非這丫頭是在演戲?

思緒在腦中迴盪,範銘的眼神漸漸的亮了起來,他似乎有點把握到了阮阮的心思,或許阮阮並不是想要通過‘告御狀’來翻案,而目的是要給馮正言潑髒水,讓他顏面盡失。

妙啊!

範銘忍不住要拍手叫好,要知道雖然這等文士舞女之間的風流韻事在上層階級本也就平常,但這純粹只是建立在你情我願的基礎之上,若是涉及到一些齷齪的私下勾當,卻是爲大衆所不恥的,更別說馮正言這官身的錄事參軍了。

若是其他的事情,馮正言還可以矢口否認,但這種事情向來就是說不清楚的,再加上馮正言本來風評就不佳,這被一青樓女子指認行爲不檢點,馮正言縱是有天大的委屈也是百口莫辯,這頂黑帽子算是戴定了。

而且即便這樣赤裸裸的打臉,馮正言也不敢報復,若一報復,那氣量狹窄和睚眥必報的名聲又會隨之而來,引起上官的厭惡的話,他這官也就當到頭了。

楚知府畢竟是知風雅之人,最見不得女子哭啼,當下便道:“阮阮姑娘,莫哭,那人可是對你用強了?告訴我那人是誰,本官替你做主拿了他,打他幾十大板。”

阮阮的嚶嚶聲漸漸的停了下來,臉上佈滿了淚痕,抽泣着搖頭道:“大人,那人那人是個大人物,我不敢說。”

楚知府臉色一橫,道:“這應天府內還沒有本官管不了的事,說,本官替你做主了。”

阮阮緩緩的擡起了頭,往四周環視一圈,眼神漸漸的堅定了起來,擡手指向了此時正坐在楚知府身後的馮正言,恨恨的說道:“就是此人,不知羞恥,不顧廉恥,他要舔奴家的腳趾……”

譁……

一時間,這客堂中充滿了嗡嗡的嘈雜聲,範銘更是連口中的茶都噴了出來,差點沒給嗆着,雖然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這阮阮也太寒磣人了,這要馮正言的老臉往哪兒擱啊……

(本章完)

第九十六章 是福不是禍第一百九十章 誰是黃雀第三十三章 孫學正第一百四十九章 讓人心動的消息第七十一章 要見見大世面第一百七十二章 規劃的設想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了狠心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自家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倉促間的安排第二百一十四章 上元開泰第一百八十四章 利害關係第三十四章 縣學甄試第一百二十一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爲官之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八十章 你是上邊的人?第二百零五章 誰也保不了你第一百五十二章 光明大道第三十三章 孫學正宋朝劃分鄉村五等戶的財產標準第八十七章 潛藏的危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第四十五章 束脩的着落第六章 勞其筋骨第四十三章 蒸餾技術第七十九章 這趟是白來了論宋代胥吏的作用及影響第一百五十一章 汴京的大消息第二百零二章 籌備中國古代漕運的社會意義第一百一十五章 多了個助力第三十二章 甄試的準備第三十章 等待的煎熬第二百零八章 下一步的策略第七十三章 異佳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魔第三十五章 知縣大人的召見第八十四章 這鋪成了第二百四十章 檔次第三十章 等待的煎熬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節第二百三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四十九章 爽膚水的初步成型第二十二章 清河鄉的劇變宋代政府對買撲課額的徵收、蠲免和使用第十九章 說書人的行當第一百二十九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零九章 出事了第一百六十章 調職的意動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試之初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魔第一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二十七章 奮不顧身第三十三章 孫學正第九十八章 扯着虎皮做大旗第四十九章 爽膚水的初步成型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大命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婚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節第一百九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了狠心了第五十七章 一個進階的機會第十六章 轉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好大的膽子第二百二十章 軍令狀第七十六章 強人所難第一百一十六章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第一百三十三章 國子監的薦舉名額以史爲鑑:解讀王安石變法第三十章 等待的煎熬第一百六十三章 入職第二十四章 打探老爹消息的希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訓第一百七十九章 自家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倉促間的安排第二百一十七章 詩、經之辯第一百三十四章 倉促間的安排第二百一十九章 重開漕運第一百二十一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一百一十六章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二百零七章 閒暇第八十七章 潛藏的危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安的什麼心思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鄉遇故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市道變了第二十九章 我還有兩個姐姐第五十七章 一個進階的機會第二十八章 楚丘縣的買賣第一百五十二章 光明大道第一百零二章 在其位謀其職第一百零八章 認親第八十三章 照方抓藥第九十八章 扯着虎皮做大旗第二百二十四章 商圈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爲官之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訓
第九十六章 是福不是禍第一百九十章 誰是黃雀第三十三章 孫學正第一百四十九章 讓人心動的消息第七十一章 要見見大世面第一百七十二章 規劃的設想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了狠心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自家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倉促間的安排第二百一十四章 上元開泰第一百八十四章 利害關係第三十四章 縣學甄試第一百二十一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爲官之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八十章 你是上邊的人?第二百零五章 誰也保不了你第一百五十二章 光明大道第三十三章 孫學正宋朝劃分鄉村五等戶的財產標準第八十七章 潛藏的危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第四十五章 束脩的着落第六章 勞其筋骨第四十三章 蒸餾技術第七十九章 這趟是白來了論宋代胥吏的作用及影響第一百五十一章 汴京的大消息第二百零二章 籌備中國古代漕運的社會意義第一百一十五章 多了個助力第三十二章 甄試的準備第三十章 等待的煎熬第二百零八章 下一步的策略第七十三章 異佳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魔第三十五章 知縣大人的召見第八十四章 這鋪成了第二百四十章 檔次第三十章 等待的煎熬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節第二百三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四十九章 爽膚水的初步成型第二十二章 清河鄉的劇變宋代政府對買撲課額的徵收、蠲免和使用第十九章 說書人的行當第一百二十九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零九章 出事了第一百六十章 調職的意動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試之初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魔第一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二十七章 奮不顧身第三十三章 孫學正第九十八章 扯着虎皮做大旗第四十九章 爽膚水的初步成型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大命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婚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節第一百九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了狠心了第五十七章 一個進階的機會第十六章 轉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好大的膽子第二百二十章 軍令狀第七十六章 強人所難第一百一十六章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第一百三十三章 國子監的薦舉名額以史爲鑑:解讀王安石變法第三十章 等待的煎熬第一百六十三章 入職第二十四章 打探老爹消息的希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訓第一百七十九章 自家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倉促間的安排第二百一十七章 詩、經之辯第一百三十四章 倉促間的安排第二百一十九章 重開漕運第一百二十一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一百一十六章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二百零七章 閒暇第八十七章 潛藏的危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安的什麼心思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鄉遇故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市道變了第二十九章 我還有兩個姐姐第五十七章 一個進階的機會第二十八章 楚丘縣的買賣第一百五十二章 光明大道第一百零二章 在其位謀其職第一百零八章 認親第八十三章 照方抓藥第九十八章 扯着虎皮做大旗第二百二十四章 商圈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爲官之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