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醉翁之意

思緒在腦中轉了轉,範銘略一沉吟,提出了一個謹慎的說法,“若是不違背市易本意的前提之下,由商賈代收也未嘗不可。”

一聽範銘如此回答,陳丙戍的臉上不可自抑的露出了一絲笑意,這纔是他今天來這裡的目的,市易新法之下,商賈大多惶惶,然而只有先覺者才能捕捉到其中的商機,自古官賣不如商賣,究其原因也就是因爲私利過甚,而他就是拉拔這個頭籌的,“不知範職級以爲我陳家如何?”

“陳東主的意思是?”

“這貿遷物貨乃商人本業,市易務新立,這商賈之事勞心勞力不說,其中風險亦是不小,且若是萬事鉅細都要由職級過問的話,怕是力有不逮,不若……由我等商賈之人來採辦,豈不比職級親自操縱要來得省事?”陳丙戍頓了頓,觀察着範銘的神情變化,繼續道:“即便是職級要親自操刀,我們陳家也可幫附州府行事,定無拖怠。”

範銘沉默了下來,以他後世的眼光來看,這貿遷物貨法根本就是一項典型的爲官商勾結牟取私利而創立的一項國家商業政策。當然,不能否認這貿遷物貨出發點是非常好的,魏繼宗有言:“主者(指在京市易務提舉官呂喜問)多收息以幹賞,凡商旅所有,必賣於市易,或市肆所無,必買於市易。而本務率皆賤以買,貴以賣,廣收贏餘。”曾布對宋神宗說:“誠如此言,則是挾官府而爲兼併之事也。”

市易法的主旨,是遇價賤增價買進,價貴則低價賣出。此價高低是與當時市價相比較而言,按市易法是“出入不失其平”,既不虧蝕本錢,也不謀求贏利。雖然市易務“售四方之貨”,但並不覬覦交易利潤,而是爲了抑制兼併之家壟斷物價、侵謀細民。所謂“必也官無可買,官無可賣”,即是經過市易法調控,商貨通流、物價平穩,達到市易務不用再買賣物貨的理想境界。

而事實往往與理想差距很大,都市易提舉呂嘉問把市易務辦成“賤以買,貴以賣”的官營買賣機構,強迫客商把物貨賣給市易務,這樣,商戶只能從市易務賒買物貨,從而擴大賒貸額,提高市易本錢的發放率,市易務可獲取更多的利息,此即“惟恐裒之不盡,而取息不夥”的含義。

市易務違法強買強賣是很普遍的。監楚州市易務王景彰“榷買商人物貨”,然後“立詭名糴之,白納息錢,謂之幹息”,即假借他人之名從市易務賒買,讓沒有賒買的人白出息錢。

陳丙戍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從這新政中提前別人一步,爲分一杯大羹而謀求自己的合作,仔細思考這其中的利弊得失,考慮到這貿遷物貨要到年後市易務整個流程完全規劃好之後就要具體實施了,這大的方略上的問題也確實是有必要提前考慮了。

沉默半晌,範銘緩緩道:“陳東主所言敝人心中亦有所感,只不過……近來市易務庶務已經由許職級執掌,這合作一事怕是……,陳東主何不去找老許商量?”

範銘說的是實話,陳丙戍不似一般的商人,此人的背景可謂深邃,衙門裡的一些齷齪事料也早有風聲傳到他的耳中,在猜不透他到底爲何主動來找自己原因的前提下,坦誠相見是最好的選擇。

果不其然,陳丙戍臉上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貿遷物貨乃國之長計,不是一竿子買賣,今日來我也是爲了交範職級你這個朋友,我看中的是職級你這個人。”見範銘眼中露出了疑惑之色,陳丙戍笑了笑又繼續道:“小商逐利,大商逐人,我陳家之所以能夠有今日的榮盛,靠的就是這逐人的眼光,先前範職級到敝府深談,我就知道職級將來必不是池中之物,即便如今小有挫折,當也是一時之芥罷了。”

範銘的心不由的觸動了一下,這些天來因爲衙門的勾當思緒不寧,想不到最能仗挺自己的人卻是這不過數面之交的商賈人家,這有些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這也可能就是陳丙戍能夠在應天府佔得一方之地的原因吧!

轉念一想,說不定跟這個應天府四大商行之一的陳家通力合作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將來只要把握好官場原則,在可操作的範圍內給與陳家一些好處也未嘗不可,這也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當下心中一股豪氣上涌,一拍扶手道:“好,承蒙陳東主高看,我在這裡答應陳東主,若是有將來我範銘真能有幫得上的地方,絕不含糊!”

“哈哈,好好好,有範職級這句話,我陳丙戍也就放心了,來人……”隨着陳丙戍的一聲招呼,一個小廝從外堂走了進來,將一疊交鈔遞到了範銘的面前,“範職級,此次阻誤了州府的官事,心中有愧,這點小意思就當作賠罪之儀罷!”

“嗯?”範銘眼中的情思流轉,搖了搖頭,推辭道:“這就不必了,若是陳東主實在過意不去,那就送到本曹許職級哪兒吧,我先待他謝過了。”

陳丙戍眼中精芒一閃,隨即彷彿明白了什麼,這嘴角浮現出一抹玩味的笑意,“那就依範職級所言,等大局安定之後我們再行敘舊。”

“承你吉言,敝人先行告辭了。”

……

錄事參軍廳

正在範銘和陳丙戍在套近乎的時候,許章正同馮正言在彙報此次八里橋的的事,聽了事情前後發生的經過,馮正言不由的皺起了眉頭,“怎麼會鬧得那麼大,還砸了陳家的鋪子。”

“那陳奇只是陳家外系,也不算是陳家人,着實是那陳奇太不識趣,竟敢公然詆譭公門官事,給他點教訓也好。”

“糊塗!”馮正言瞪了許章一眼,“給他點教訓怎能讓潑皮去砸人家鋪子,還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這要陷衙門公信何在?”

“是是。”被馮正言一訓,老許連連點頭,看着這個看上去一臉正氣的上司的臉色,小心的應承着:“大人,你別擔心,那遲大莊雖是個糙人,但膽子卻是不大,量也出不來什麼大事,估計鬧一鬧也就完

了,更何況不是還有範銘頂在前面麼。”

“範銘……?”

“是的,大人!”

老許那一臉小人得志的神色讓馮正言看得很是不快,不過看着眼下這州院中也只有老許真心和他一條線的份上,老許這張老臉也看得格外的順眼了起來,馮正言索性半閉氣了雙目,輕輕的撫着顎下三寸長鬚,動作越來越慢,彷彿在思慮着什麼,驀然張開,“這兩天範銘可還安分?”

“安分得很!”一說到這裡,老許頓時興奮了起來,說起來一人獨掌市易務大權的感覺還真是好,那範銘還真是好像彷彿認命了一般,不但絲毫不干涉市易務庶務,而且對自己安排的差使也盡職完成,說起來還真是讓他省心不少。

“如此……,你這步棋卻是走錯了。”

“走錯了?”老許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大人的意思是……?”

“據我所知這陳家可不是一般的商賈人家,那河盛豐雖是陳家外系,卻也不能超脫陳家的管束,這次陳家說不得要出面了。”

“這……”老許有所不解,“大人是說此事會鬧大?”

馮正言搖了搖頭,“這倒不至於,只是擔心這反倒會由範銘所趁。”

“不……至於吧!”老許的語氣有些不肯定了起來,說實話,這次事件只是一個突發事件,他聽到的時候下意識做出的反應就是要將範銘推出去,長久以來的養成的官本位心理,絲毫沒有考慮到這事情能對自己產生什麼影響,大不了到時候讓巡捕出馬哄散了事,一幫子商人還真能反了天了?

“哼,短視!”馮正言冷眼掃了老許一眼,“此次賒貸一事,雖只限定在八里橋,但遲早是要全面推行,還是要依持那些大商賈之力,若是這次不處理好,將來如何順暢施行?”

“呃……”

沒等許章說話,馮正言又重重的用手指敲了敲書案,沉聲道:“更何況當下還不是置氣的時候,楚老夫人壽辰之日漸近,不要誤了大事。”

“是,是,大人,我馬上就趕去八里橋,將此事妥善處理。”說着老許便要轉身就走。

“回來。”馮正言即刻出聲制止了範銘,輕嘆一口氣,道:“現在去又有何用,平添笑料,且看後事如何吧!”

見馮正言的臉色始終如常,老許先前的擔心終於是放了下來,“大人,那日後……是否照常施行?”

“照常!”頓了頓,馮正言似乎想起了什麼,又道:“過些時日,將發到三司的賬目先交由範銘手上走一遍,讓其具名簽章,尤其是那本記錄截留的賬冊。”

一邊說,馮正言一邊用手指有節奏的敲書案,在說道最後一句話的時候,那手上的力氣也不由的隨之加重了許多。

(本章完)

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第五十四章 託售第一百二十八章 協議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魚上鉤了第二百零四章 州府震動第二百二十九章 震驚第二百三十一章 意氣紛爭第一百六十四章 市道變了宋朝劃分鄉村五等戶的財產標準第六十六章 冷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妥協是一門藝術第一百九十八章 魚死網不破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試之初第七十六章 強人所難第一百六十八章 疑惑第二章 活着就是一種生活第三十九章 大名府來信第三十九章 大名府來信第五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範銘哪兒來的門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文才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了狠心了第一百八十章 升格了五代、宋的役法 五代役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三章 入職第二十四章 打探老爹消息的希望第一百八十章 升格了第六十七章 商行大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果然出事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利害關係第一百三十四章 倉促間的安排第二百一十九章 重開漕運第一百八十五章 相逢何似舊人第二十六章 糊塗的春/情第九十五章 本縣乃是主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大命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拔了皮都要揪出來第四十一章 臨行第一百零六章 不通情理第一百六十章 調職的意動宋朝劃分鄉村五等戶的財產標準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一百三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曹司新氣象第二百零五章 誰也保不了你第二百三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好大的膽子第八十三章 照方抓藥第九章 進學之路第六十二章 公職的誘惑五代、宋的田賦(兩稅)第二百三十章 前倨後恭第一百三十四章 倉促間的安排第一百章 莫名的宴請第一百零六章 不通情理宋朝劃分鄉村五等戶的財產標準第二百三十二章 又出妖蛾子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的挑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抉擇第四十三章 蒸餾技術第十五章 事情果然是這樣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大命案第六十七章 商行大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利害關係第二百二十九章 震驚第七章 毛遂自薦第九十六章 是福不是禍第二百零一章 這事不好辦第一百五十二章 光明大道第二章 活着就是一種生活第二百零二章 籌備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百八十四章 利害關係第一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惆悵第一百三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十一章 誰在逃避第一百七十章 歌聲魅影第一百二十二章 故意爲之第七章 毛遂自薦第四十五章 束脩的着落第二百零四章 借雞生蛋第七十八章 來的正是時候第五十九章 厲害關係第二百零三章 多方阻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光明大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心惶惶第二十章 賬目有問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果然出事了第一百章 莫名的宴請第一百二十八章 協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也得不了好第一百二十九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零三章 賭贏了宋代市易法的經營模式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鄉遇故人第六十六章 冷遇
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第五十四章 託售第一百二十八章 協議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魚上鉤了第二百零四章 州府震動第二百二十九章 震驚第二百三十一章 意氣紛爭第一百六十四章 市道變了宋朝劃分鄉村五等戶的財產標準第六十六章 冷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妥協是一門藝術第一百九十八章 魚死網不破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試之初第七十六章 強人所難第一百六十八章 疑惑第二章 活着就是一種生活第三十九章 大名府來信第三十九章 大名府來信第五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範銘哪兒來的門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文才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了狠心了第一百八十章 升格了五代、宋的役法 五代役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三章 入職第二十四章 打探老爹消息的希望第一百八十章 升格了第六十七章 商行大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果然出事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利害關係第一百三十四章 倉促間的安排第二百一十九章 重開漕運第一百八十五章 相逢何似舊人第二十六章 糊塗的春/情第九十五章 本縣乃是主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大命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拔了皮都要揪出來第四十一章 臨行第一百零六章 不通情理第一百六十章 調職的意動宋朝劃分鄉村五等戶的財產標準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一百三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曹司新氣象第二百零五章 誰也保不了你第二百三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好大的膽子第八十三章 照方抓藥第九章 進學之路第六十二章 公職的誘惑五代、宋的田賦(兩稅)第二百三十章 前倨後恭第一百三十四章 倉促間的安排第一百章 莫名的宴請第一百零六章 不通情理宋朝劃分鄉村五等戶的財產標準第二百三十二章 又出妖蛾子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的挑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抉擇第四十三章 蒸餾技術第十五章 事情果然是這樣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大命案第六十七章 商行大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利害關係第二百二十九章 震驚第七章 毛遂自薦第九十六章 是福不是禍第二百零一章 這事不好辦第一百五十二章 光明大道第二章 活着就是一種生活第二百零二章 籌備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百八十四章 利害關係第一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惆悵第一百三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十一章 誰在逃避第一百七十章 歌聲魅影第一百二十二章 故意爲之第七章 毛遂自薦第四十五章 束脩的着落第二百零四章 借雞生蛋第七十八章 來的正是時候第五十九章 厲害關係第二百零三章 多方阻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光明大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心惶惶第二十章 賬目有問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果然出事了第一百章 莫名的宴請第一百二十八章 協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也得不了好第一百二十九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零三章 賭贏了宋代市易法的經營模式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鄉遇故人第六十六章 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