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

同沈文倫告別之後,範銘徑自往家中走去,一邊走一邊回想沈文倫說的話,總結起來就一個東西,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引薦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繼而由引薦人想到話語權。

若讓他去走沈文倫所說的傳統路子,範銘還真是敬謝不敏了,說好話,給人當跑腿辦私活,年節送禮,這事兒聽來就頭大,對於他這等自我意識空前強烈的穿越衆而言,想都別想,就不說這個,求人的滋味豈是好受的?

想到這裡範銘不由又是一陣苦笑,看來自己還真沒有參加文會的命,兩次都是鬧了這麼大的動靜,衆人皆知不說,還平白招了幾個人懷恨,正如沈文倫所說,何苦由來啊!

“求人不如自己!個人的命運總要掌握在自己手上纔來的踏實”,想清楚想明白之後,範銘將適才在李園所受的鬱悶化作了惡狠狠的一句話,既然這條穩妥的路子走不通,那就挑戰高難度的,直接走楚知府的路子。

楚知府的路子或許可能要難點,但勝在保險係數大,堂堂從四品上官,內捨生名額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向楚知府開口罷了。

正當範銘在絞盡腦汁想辦法的想着如何向楚知府開口時,楚知府派人來召喚他去敘話了……

跟着引路的一名僚屬身後,範銘走得步子有些小,他實在鬧不清這時候楚知府找他是要幹什麼,按說這州院在新任通判和馮正言的威壓下沒事可做,即便有事,也犯不着和他一個小吏來商量,莫非是上面又出了什麼新政策了?

想來想去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試探着問前面的僚屬道:“老蕭,大人可說了找我作甚麼?”

“沒說。”老蕭搖了搖頭,只顧往前領路,叫範銘討了個沒趣。

進了楚知府的公事房中,範銘行了個禮,在一旁等待着,此時楚知府正看着一封公文,公文袋上隱然有被破開的紅漆,顯然這封公文是由東京中樞發來的,而且內容也肯定不一般,看楚知府一臉的凝重就知道了。

半晌之後,楚知府終於將手中的公文合了起來,擡起了頭,目光爍爍,“範銘,市易務庶務如今可還順手了?”

“託大人洪福,如今還算順遂。”

“嗯,如此甚好。”

驀然間楚知府沉寂了下去,此時他的心中也在猶豫不定,自打年前王相公罷相以來,原以爲舊黨就可以趁勢上位,卻沒相當官家依舊啓用了呂惠卿爲參知政事,失算啊失算!站了起來,從書案後轉到了窗臺前,輕嘆了一聲,以自己才聽得到的聲音念道:“王相公罷相原以爲從此太平天下,卻沒想到驅去一虎,卻來了一狼,呂惠卿此人……。”

範銘只是隱約聽到了楚知府唸叨的呂惠卿三字,心中不由咯噔一下,記得印象中王安石罷相之後,便是呂惠卿此人接任參知政事,然而此人無德,可謂狼子野心,不論是對曾經的政敵還是新黨內部,都毫不留情的打擊報復,最後甚至以謀反案誣陷王安石,也是導致新黨內部分裂的直

接原因。

不過那封公文中寫的到底是什麼內容,能讓楚知府如此慎重?莫非和這呂惠卿有關?

或者是上面出了上面變故,繼而又影響到了應天府,越想越覺得可能,這段時間正是新政反覆的時間,應天府乃中原腹地,這首先波及到的也沒什麼奇怪,只是這和他一個小吏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範銘猜得八九不離十了,王安石的新法,不但涉及到老百姓,更是觸及到宗室、外戚的利益。比如說新法中的變革宗室子弟的任官制度,使不少遠房的金枝玉葉失去了做官的機會,而這市易法更是直接的衝擊了這些達官權貴的商業利益。而楚知府身爲舊黨中人,自然是站在舊黨的立場,但呂惠卿的上臺卻讓他又重新面臨新政的推行力度考覈,面對政績的考覈和本身集團利益的衝突,就想要尋求這當中的平衡點,在新政之外又能滿足背後集團的利益,這是他急迫想要尋找的。

楚知府望了一眼此時正正襟危坐的範銘,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去年範銘同馮正言的爭鬥他看在眼中,範銘在市易方面的才能與‘機敏才幹’他完全看在眼中,此時找他來或許能想出一些另闢蹊徑的法子來,“範銘,這市易之法……依你之見,如何?”

楚知府這沒頭沒腦的問話將範銘問得一愣,市易法如何楚知府應該早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去年已經小範圍的試驗過,理應熟悉得很,一時想不明白楚知府爲什麼問起這個,還是老實回答道:“市易法乃國家調控經濟之重策,利國利民,屬下當在大人的指導下盡心盡責的執行到位。”

聽範銘這大而化之的套話,楚知府眉頭一皺,不悅道:“你心中真是如此想的?”

範銘心中有些發麻,剛纔在摸不清楚知府心意的情況下他不敢亂髮言,只能說了句套話,但見到楚知府的反應,他知道這不是楚知府想要聽到的結果,沉吟了少許,壯着膽子道:“市易法初衷是是好的,平物價、抑兼併,並或增盈朝中稅賦,不過……”

“不過什麼?”

“不過其中細節值得商榷。”範銘頓了頓,組織了下言辭,“其一,市易務三法,平物價與抑兼併之策“先天不足”,官府購商人手中之滯銷商品只能起到“賤則少增價”的作用,而對“貴則少損價”沒有提出什麼措施。其二,市易務之盈利靠放貸收息,而放貸收息又靠地買高賣,本質上行的是商賈之事,商賈之事本就是有虧有盈,保證不了收益,其三,成本高昂,市易務運作調動的資源可謂龐大,人力物力耗損巨大,若是這買賣之間若是有官商勾結,那就損耗更大了。”

楚知府眼睛一亮,“你是說市易法之策不可行?”

範銘沉吟少許,點頭道:“目前爲止還沒有這個條件。”

市易法的最終影響範銘是知道的,光靠收購商人手中的滯銷商品出售和向商人借貸很難長久運作。通過這兩種方式達到平物價進而剝奪大商賈的“擅開闔斂散之權”和抑兼併,只是魏繼宗、王安石等人的美好願望

,很難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在具體推行中封建政府壟斷使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喪失,權力尋租應運而生,高成本運作使市易務虧本經營,最終將成本積累轉嫁到普通消費者頭上,損害了廣大民衆的利益。

楚知府將範銘的話在心中細細的思研了一番,讚賞的點了點頭,“你有這番見識,很不容易了,不錯,我沒看錯人。”

範銘連道不敢,“全憑大人提攜。”

“提攜?”楚正陽眼珠一動,“還正有個事要你出出主意。”

“大人請儘管吩咐,範銘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呵呵,沒那麼嚴重。”楚知府擺了擺手,又重新回到座位上座下,“過兩個月轉運使大人將會下來巡查,這京東西路就數這應天府最爲顯要,勢必要詢查這稅賦漕運之事,你可有何想法?”

範銘點頭應當道:“市易務各項章程屬下已同諸位同僚商議成定策,只要今後按照章程辦事,就應當不會出什麼差錯。”

“不夠。”楚知府搖了搖頭,“若是往年依此而爲倒是沒什麼,不過今年卻是不同,市易務乃商稅變革重中之重,朝中對此誹議不少,尤其是王相公……嗯,這市易法爭議越來越大,若是能不在新政之外做出一番耀眼的成績來的話……,你心思靈敏,來給本府出出主意,看有沒有什麼法子。”

說到這裡範銘頓時就明白了楚知府爲什麼找他了,糾其原因還是因爲變法一事,市易法衝擊了太多壟斷商行的利益,由此急需要找出一些新的利潤點來滿足舊黨集團的利益,而前提是又要不妨礙新法的推行,說白了就是如何光明正大的官商勾結鑽政策空子。

想通了這點範銘心裡頓時有了底,又想到要求楚知府幫忙要一個內捨生名額一事,頓時腦中思緒急速運轉,一個想法漸漸的在他腦中成型,是了,這個計劃不是早就已經想好了麼,若是能夠將這個計劃實現,不但能夠解決楚知府的煩憂,連帶着自己也可以提前步入大富的行列。

想到這裡範銘不禁有些激動了起來,對楚知府行了一禮道:“我有一想法可解大人憂煩。”

“哦。”楚知府頓時大喜,“快說來聽聽。”

“修理河道,拓寬漕運。”

“什麼?”楚知府以爲自己聽錯了,再次確認了一遍,“你說是修河道?”

範銘微微一笑,點頭道:“沒錯,就是整修河道。”

楚知府見範銘一臉沉靜,也就收起了不耐道:“修河槽雖說是利國利民的一大功績,但工程巨大,耗費錢糧、徭役無數,而且這還要上報三司申請額度,難度太大,即便申請下來了上面也要派人來督工調度,這功勞也算不得全是咱們的,不划算,還不如在新政上多下點功夫,多收些稅賦來得實在。”

事實上楚知府還有背後的一句隱言沒有說出來,即這修河道對於其身後的勢力無利可圖,而且對自身來說功績的大頭只能算到三司工部的頭上,猶如雞肋一般。

(本章完)

第九十一章 家和萬事興第二百零七章 這個價錢不夠啊第七十三章 異佳人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二百零四章 借雞生蛋第一百八十三章 貓膩第三十四章 縣學甄試第一百零八章 認親第九十二章 王福東的條件第十九章 說書人的行當第九十一章 家和萬事興第四十五章 束脩的着落從市易法看古代的官府商業和借貸資本第一百八十三章 貓膩第二百一十二章 除夕嘉年華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魔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二百二十一章 送禮大潮第一百零四章 非常手段第三十四章 縣學甄試第一百二十九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世迷幻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四十九章 爽膚水的初步成型第四十五章 束脩的着落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間道啊無間道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從市易法看古代的官府商業和借貸資本第二百二十二章 汴京故人第七章 毛遂自薦第二百三十一章 意氣紛爭第五十五章 憐惜!憐惜!第一百三十七章 雙鳳來朝第一百九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四十九章 爽膚水的初步成型第八十三章 照方抓藥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第一百七十章 歌聲魅影第一百三十四章 倉促間的安排第四章 曹府第二百二十一章 送禮大潮第二百二十四章 商圈計劃第三十九章 大名府來信第八章 範家往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韻中的殺機第二百一十一章 閤家歡第三章 無奈的現狀第二百零八章 下一步的策略第二百二十五章 擇機而動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鄉遇故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入職第十六章 轉機第三十二章 甄試的準備第五十二章 脣槍舌戰鄉村集市的演變及其對農村經濟的影響第五十六章 再提商幫之事第一百零六章 不通情理第十七章 老子可不是病貓第二百三十一章 意氣紛爭第八十七章 潛藏的危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七十二章 行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細作’第一百四十二章 邀約第一百零九章 出事了第七十一章 要見見大世面第二百三十四章 帥司衙門第七十六章 強人所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國子監的薦舉名額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的收穫宋代市易法的經營模式第一百零九章 出事了第七十二章 行程第一百一十四章 借勢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文才啊!第二百四十章 檔次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心惶惶第八十一章 轉機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試之初第一百二十一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故意爲之第二百章 大壽之幕第八章 範家往事第一百零八章 認親第二百零三章 多方阻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國子監的薦舉名額第一百零九章 我不是兔子但會咬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帥司衙門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一百九十四章 涸澤而漁第二百零八章 偷得半點閒第一百八十二章 動真格的了第二十六章 糊塗的春/情第四十章 這麼厚的家世第一百三十二章 豐厚的嫁妝第一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零五章 來訛錢的
第九十一章 家和萬事興第二百零七章 這個價錢不夠啊第七十三章 異佳人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二百零四章 借雞生蛋第一百八十三章 貓膩第三十四章 縣學甄試第一百零八章 認親第九十二章 王福東的條件第十九章 說書人的行當第九十一章 家和萬事興第四十五章 束脩的着落從市易法看古代的官府商業和借貸資本第一百八十三章 貓膩第二百一十二章 除夕嘉年華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魔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二百二十一章 送禮大潮第一百零四章 非常手段第三十四章 縣學甄試第一百二十九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世迷幻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四十九章 爽膚水的初步成型第四十五章 束脩的着落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間道啊無間道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從市易法看古代的官府商業和借貸資本第二百二十二章 汴京故人第七章 毛遂自薦第二百三十一章 意氣紛爭第五十五章 憐惜!憐惜!第一百三十七章 雙鳳來朝第一百九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四十九章 爽膚水的初步成型第八十三章 照方抓藥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第一百七十章 歌聲魅影第一百三十四章 倉促間的安排第四章 曹府第二百二十一章 送禮大潮第二百二十四章 商圈計劃第三十九章 大名府來信第八章 範家往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韻中的殺機第二百一十一章 閤家歡第三章 無奈的現狀第二百零八章 下一步的策略第二百二十五章 擇機而動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鄉遇故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入職第十六章 轉機第三十二章 甄試的準備第五十二章 脣槍舌戰鄉村集市的演變及其對農村經濟的影響第五十六章 再提商幫之事第一百零六章 不通情理第十七章 老子可不是病貓第二百三十一章 意氣紛爭第八十七章 潛藏的危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七十二章 行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細作’第一百四十二章 邀約第一百零九章 出事了第七十一章 要見見大世面第二百三十四章 帥司衙門第七十六章 強人所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國子監的薦舉名額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的收穫宋代市易法的經營模式第一百零九章 出事了第七十二章 行程第一百一十四章 借勢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文才啊!第二百四十章 檔次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心惶惶第八十一章 轉機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試之初第一百二十一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故意爲之第二百章 大壽之幕第八章 範家往事第一百零八章 認親第二百零三章 多方阻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國子監的薦舉名額第一百零九章 我不是兔子但會咬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帥司衙門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一百九十四章 涸澤而漁第二百零八章 偷得半點閒第一百八十二章 動真格的了第二十六章 糊塗的春/情第四十章 這麼厚的家世第一百三十二章 豐厚的嫁妝第一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零五章 來訛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