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

當李崇豹的兵馬繞過臨晉縣城時,李光弼已經率領他麾下的五百親兵從蒲津渡浮橋渡過了黃河,發現對岸的河灘上只有兩個團的校尉在駐守,心中不免大失所望。他只知道王思禮敗在了李嗣業的手裡,但沒有想到兵力竟然殘缺到如此地步。

他立刻把五百親兵留在渡口鞏固防禦,隻身前往蒲州城。

王思禮此刻正帶着他昭義軍的軍官們等在蒲州城外,雙目眺望着黃河的方向,簡直如望穿秋水,心中煎熬萬分。可等到黃昏時分,城門前的大地盡頭只出現一人單騎和兩名虞侯。

他們剛開始並不在意,以爲是來去匆匆的旅人過客,但等到李光弼的身影逐漸清晰並來到他的面前,王思禮終於不再淡定了,連忙上前躬身叉手道:“李司空總算來了。”

他下意識地朝他身後的遠處看了一眼,潛臺詞是問你帶領的大軍呢?皇帝不會只派你一人前來了吧。

李光弼也懶得跟他廢話,直接了當地問道:“現在蒲州還剩多少兵馬?各縣的縣兵也算。”

王思禮連忙叉手稟道:“啓稟李司空,這蒲州城裡總共五千多人,臨晉縣有一千多人,猗氏縣內有一千兩百人,永樂縣也有八百多。再加上寶鼎、萬泉與河津三地總共不過一萬兩千人。”

“簡直是胡鬧!都到了這個時候,還將兵力分散做什麼?立即派人給臨晉、猗氏、永樂三縣下令,命所有縣兵四天之內必須趕到蒲津渡口,還有這蒲州城內的所有兵力,全部撤出前往渡口防守!寶鼎、萬泉、河津三縣集中前往龍門渡。”

王思禮不得其解,跟隨在李光弼身後進城,追着他問道:“難道這蒲州城不要了?末將這幾日派人加緊鞏固城防,已經決意要與城池共存亡。”

李光弼停住腳步,身上的甲冑鏗然作響,扭頭冷冷地朝他說道:“如今防守住渡口才是要務,這破城修得再堅固,只要李嗣業派人奔襲佔領渡口,潼關的援軍被堵到對岸過不來,你這幾千人能堅守多久?”

王思禮啞然問道:“朝廷的援兵還沒有來到?”

李司空低下頭,從鼻子裡噴出一股沉悶的濁氣道:“快了,或許要五六天時間,所以我纔要你提前佔據渡口修建工事,只要迎接朝廷的大軍過河,關中或許還有希望。”

王思禮連忙告退去組織兵力,將五千人馬全部撤出了蒲州城,前往蒲津渡灘頭修建工事。

……

李崇豹出發後的第二日,他率領的飛虎騎繞過了猗氏縣日夜兼程行進,每人三匹馬可充分替換。防止戰馬跑廢。其中兩匹馬替換騎乘,另外一匹駝運給養。等到夜晚看不清路的時候,便下馬牽着馬匹步行前進。

他派出去的斥候折返回來,在馬上叉手向他稟報:“大公子,李光弼隻身渡過黃河進了蒲州城,他已經將城中的軍隊全部調出前往蒲津渡防守。”

李崇豹的臉色咯噔一下沉了下來,沒想到李光弼一過河就給他來了這一手,實在是防不勝防。

他急切地問道:“他們有多少人?”

“只有昭義軍的五千殘兵,連同渡口的守軍恐怕有六千人。”

他的副將在身邊憂慮地問道:“大公子,現在怎麼辦?蒲津渡口已經有了防備,我們要不要撤回去?”

“爲什麼要撤!”李崇豹攥緊馬繮高聲爲衆軍壯聲道:“河西軍天下最強,飛虎騎則是河西精銳中的精銳!如果連以一敵二都做不到,算什麼飛虎騎!給我加速行軍,最晚要在明天中午到達蒲津渡。”

前方的塘騎隊突然折返回來稟報:“報!前方五里多地有一支千人左右的縣兵,正往蒲州城方向前進。”

李崇豹擡起馬鞭高聲道:“他們一定是蒲津渡集結,左營將軍,帶人過去衝散他們,算是戰前的一盤開胃菜!”

“喏!”跟在他身邊的左營將軍立刻叉手,把麾旗插在肩後,對身後的部署下令:“兄弟們,跟我來!”

左營從洪流般前進的騎兵羣中絕塵而出,朝着黃土道加速行進,行出五六裡地,看見前方果然有一支散亂的隊伍。

將軍見獵心喜,立刻從馬上取出角弓,抖擻繮繩高喊一聲:“一盞茶之內幹掉他們!”

衆騎兵挽弓在手,單手握繮向前衝鋒,噠噠的馬蹄聲警覺了前方的縣兵。縣令舉起橫刀高聲喊道:“不要慌!結陣迎敵!”

這些縣兵都是從地方上抽出來的壯丁,還從未上過戰場,看到高頭大馬的飛虎騎衝來,早已經被嚇破了膽,如同沒頭蒼蠅似的四處亂竄。

飛虎騎接近他們七十多步遠時騰出雙手,拉滿了弓弦進行攢射,逃跑的縣兵們背部中箭紛紛倒地,沒有被射中的人逃得更快了。

縣令一看這架勢,慌忙將手中的刀扔掉撒腿就跑,但敵軍的馬匹已經追了上來,握着騎槍對準他的後狠狠地攮了進去。槍頭穿透了胸膛倒地而死。剩下的人或四散逃走,或被立地格殺。

這場小小的插曲確實沒有超過一盞茶時間,等李崇豹的大部隊趕上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在打掃戰場了。

白孝德率領的兩千騎兵與李崇豹的經歷大同小異,他們已經繞過了寶鼎縣和萬泉縣,逐漸向河津靠近中。

……

蒲津渡黃河泥沙灘前,唐軍兵卒們正在挖掘陷馬的壕溝,更多的士兵就附近坎伐來的樹木做成木樁釘入泥土中紮成排牆。

李光弼雙腳踩在泥污中,雙目時而焦躁地望着黃河對岸,下游處山崗上的聳立的鸛雀樓在朝陽的紅日下更顯滄桑。他又將目光轉向了蒲州城方向,心中暗暗期望河西軍不要這麼快攻過來,更希望他的猜測是錯誤的,或許李嗣業一心求穩,並不會想出這種出奇制勝的險招。

蒲津渡是黃河上最有名的一個渡口,蒲州也被司馬遷稱之爲天下之中,這裡是上古中國的發源地炎帝的故里。它的東邊是著名的普救寺,西南隔着黃河相望的是鸛雀樓。

他們要防守的是渡口的黃河浮橋,此橋是開元年間由宰相張說親自督建,把紮下的木樁改成了四十多噸重的鐵牛,以鐵鏈連接黃河兩岸,鐵鏈下方掛上浮船,上面鋪以木板,作爲關中與河東的命脈咽喉。

李光弼把王思禮叫到浮橋鐵牛跟前,將火把交給了他下令道:“你帶百餘人守在這裡,我們在前方一旦守不住,你就斬斷浮橋的鐵鏈,就算斬不斷鐵鏈,也要一把火將浮橋燒掉。”

王思禮震驚之餘,尚來不及說話,前方突然有斥候縱馬飛奔而來,來到鐵牛前翻身下馬,快走兩步單膝跪到他們面前叉手道:“報,河西軍大隊人馬距離我們不足五十里!”

王思禮慌忙問:“他們有多少人?”

“三四千人左右。”

他長長地鬆了口氣,只有三四千人,想必應該能守得住。

李光弼卻深深地皺起了眉頭,伸手扶着鐵牛說道:“來的必然是河西精銳飛虎騎,可惜我們的寨牆和工事還沒有完工。”

“馬上傳令全軍,不要修了!全部就地休息吃乾糧,準備迎敵作戰了!”

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
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