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

皇帝端坐在勤政務本樓二樓大殿的檀木臥榻上,下方跪坐着一羣畫師,其中最負盛名的畫聖吳道子盤膝坐在最前方,平端雙手施以叉手禮,先朝向李隆基,又把目光投向李隆基旁邊端坐的李嗣業說道:“陛下,既然是要給李大夫畫像,就要畫他最爲讓人容易記住的樣子,也要畫他最英勇彪悍的模樣。不如這樣,我聽說李大夫有一匹好馬,叫做照夜玉獅子,何不讓人牽到宮裡來,就讓李大夫身披甲冑,身後裹挾披風,騎在白馬上讓臣給他畫一張。”

李隆基聽罷,半躺在胡牀上肯定地點了點頭:“說的沒錯,朕也想看看嗣業郎立馬降臨沙場,指揮若定的樣貌。”

他立刻對身後的袁思藝吩咐道:“派人去宮門口的馬廄,把愛卿的馬給朕牽過來。”

李嗣業感覺挺有意思,李隆基本身就是一個藝術氣息挺濃的人,拋棄皇帝身份不說,已經算是個成功的作曲和編舞家,他本身也非常支持藝術家的創作。如果換李嗣業他就傾向於畫肖像不過和一寸免冠證件照的作用是一樣的,何必做太多的無用功。

不過皇帝陛下既然樂於做這個事情,他只好像木偶一般全力配合。

他的坐騎照夜玉獅子被牽到勤政樓的一層,衆人移步往樓下走去,衆多畫師繞着大殿的周遭擺下長案圍坐了一圈,馬兒被牽在中央位置。兩個小太監對走下樓的李嗣業躬身叉手道:“請李大夫上馬。”

李嗣業拽着馬鐙翻身騎上去,小太監又把兜鍪遞了上去,他接過這紅銅色的鳳翅兜鍪,伸手將裡面的牛皮內襯給弄妥帖,然後戴了上去。

畫師們握着筆接近李嗣業,擡頭仰望端詳。吳道子走過去,雙目平視繞着他踱步轉圈,然後負手輕飄飄地說道:“李大夫可以下馬休息了,稍後再來審看完成的畫作。

有才的人都很自負,只看一眼就能把所有細節都記住嗎。李嗣業指着其他畫師們說道:“吳師,你技藝高超出神入化,不代表所有人的都如你這般高超,所以我覺得還是給大家機會,讓每個人都能看清楚,畫清楚。”

誰料李嗣業說出這話後,就像是捧一踩衆的糟糕發言,引起了衆多畫師的不快,有兩個倔強的老頭梗直了脖子說道:“李大夫不必過多擔心,我們這些人若做不到一目瞭然於胸,就沒有資格呆在這宮廷裡給皇上和娘娘們作畫。”

李隆基只是嘴角發笑,露出驕傲神色,就像一個收藏古董的富豪向別人展示他的藏品。這些宮廷畫師,就是他的藏品,連同吳道子這樣的畫聖在內。

吳道子叉手微笑着向李嗣業解說道:“在場的畫師有一部分是我的學生,有些是我多年的好友,他們技藝嫺熟不容小覷,雖不能似我這般三日望盡嘉陵江景色,全部發諸筆端,但記住一個人的音容相貌還是輕鬆的。”

李嗣業聽罷,只好翻身下馬,宮中的宦官們圍上來,將他的甲冑不同部位依次解下來,放到了銅盤中。

李隆基從胡牀上站起來,朝着李嗣業招招手說:“嗣業,跟我來。”

皇帝老頭轉身爬樓梯,步履看起來有些蹣跚,李嗣業跟在他身後,想上去託扶一把,卻被他抖擻着袖子擺脫:“不用,朕每日喂服神仙丹藥,身輕體健腿腳有勁,無需任何關照。”

“陛下身體真好。”這是他心底由衷的話語,吃這麼多毒副作用大的丹藥還能健朗地活着。老天爺不知是對其眷顧還是對大唐殘忍。

可惜歷史沒有巧合,李亨現在即使接手,如果他沒有破釜沉舟的破局之力,就算能制止安史之亂的發生,也無法阻止藩鎮割據的形成。

兩人相跟着來到勤政樓的後殿,裡面掛着一副副的題詩,沿着門牆和窗戶一溜排開。李隆基指着這些題詩說道:“吳道子的畫天下奇絕,但還需要配一首題詩作,才能算得上完美。這二日朕命翰林院、弘文館和集賢院爲你的功勳題寫應制詩文,這些都是從下面挑上來的優秀的詩作。你自己挑選一首,作爲吳道子畫作上的題詩。”

“我?”李嗣業驚訝地指着自己,連忙叉手說道:“陛下,臣不過一介粗野武夫,哪裡懂得什麼詩文,陛下說哪一首好,挑選給吳師便可。”

“這些詩作都是題給你的,自然要由你來挑選,既然能進朕的勤政樓,這些人的詩作水平都在伯仲之間,你隨便挑選一首,只要能夠讓你滿意。”

李嗣業沿着後殿中央一副副地看過去,這些詩作的主人如同他們的文字一般陌生,他或許能從中感受到金戈鐵馬的情懷,但這些很快會變爲故紙堆,或成爲毫無意義的文字遊戲。

咦,他在詩作的題寫上看見了李泌的名字,這就有些奇怪了,李泌不是成名已久了嗎?怎麼重回朝廷還在翰林院?他把李泌的詩作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內容寫得很長,對他的功勳進行了一系列誇讚,各種作戰情形敘述很有畫面感,但就是內容太長,題寫在畫卷上容易喧賓奪主。

很快他在另一個人的名字前停下來,這是從集賢院選送過來的詩作,夾雜在一堆長篇卷幅中間顯得很不起眼。對方的名字卻讓他眼前一亮,這是杜甫的作品。他只是寫了短短的一首五言律詩,其中有兩句“白馬破敵虜,萬里赴黃沙。”

帶着先入爲主的見地,他指着這首詩問皇帝:“陛下,你看這首這麼樣?”

李隆基仔細默讀了一遍,點點頭說道:“好,就用它來做吳道子畫作的題詩,來人,把它取下來帶到樓下。”

……

一幅幅李嗣業騎馬的畫像已經懸掛在一樓殿內,他跟隨在皇帝身後擡頭觀看,每一幅畫作都各有神韻,讓他頗爲感佩。站在這個角度看自己,似乎在水墨的基礎上增添了許多神秘,臉上鬍鬚有些拉長,脫離了世俗的氣息。

這次皇帝竟然沒有讓自己挑選滿意的畫,而是指着一幅看上去最爲飄逸俊朗的畫,捋須說道:“就這一幅,這一定是吳道子的畫作。”

畫師們叉手稱讚道:“陛下慧眼如炬,這確實是吳師手筆。”

李嗣業湊近去看,在衆多飄渺又逼真的畫作中,就只有這一幅神似大於形似,而且在面部細節上進行了優化處理,就像是相機開了美顏濾鏡一般,確實比其他人的畫更有味道。

李隆基把晾乾的畫鋪在了案几上,袁思藝在旁邊磨墨,他親自提起來蘸飽的墨管,將杜甫的詩作提在了畫右側的一角。

這幅畫尚未完成,它的價值已經完全體現了出來,吳道子的畫筆,杜甫的文思,李隆基的筆墨。其實讓張旭來進行題詩更爲完美,那就會成爲真正意義上的三聖之作。

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
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