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

楊國忠話音剛落,站在一旁的韋見素彷彿牙疼一般皺起了眉頭,李隆基眼神微動,指着韋見素問道:“韋卿可有話要說?”

韋見素舉起牙笏,剛要開口說話,卻覷見旁邊楊國忠冷眼斜視,彷彿陰鷙的黃鼠狼盯着家禽,使他全身一個哆嗦,猶豫地挪動着步子說道:“李嗣業雄踞隴右,深得陛下信任,無論是否有子入長安爲人質,他都會忠心耿耿……不過既然右相提出要讓他兒子來長安擇親,爲了不使安祿山有所猜疑,還是一碗水端平的好,雙方各派長子來長安,對陛下來說纔是穩妥之舉。”

“說的沒錯,”楊國忠繼續補刀道:“陛下素來待安祿山與李嗣業同樣親厚,封其爲東平郡王,也封他爲西涼郡王,既大肆封賞河北將領,也大肆封賞隴右將領,如今爲安祿山之子安慶宗擇宗室之女厚嫁,自然也可爲李嗣業之子李崇雲擇一親王之女嫁之,再以高官厚祿封賞。”

李隆基捻着鬍鬚問:“這李嗣業的長子多大歲數了?”

楊國忠對答:“邊公公曾在李嗣業軍中常年擔任監軍,對西涼郡王家中近況知根知底,陛下何不召來問之?”

邊令誠現在暫時留在李隆基身邊擔任內侍省常侍,皇帝立刻點頭下令:“着內侍省常侍邊令誠上殿說話。”

太監袁思藝吩咐身邊的一個小太監去跑腿,稍等片刻之後,邊令誠已經邁着小碎步跨過龍檻,小跑前趨來到御前,跪地叉手道:“奴婢叩見陛下。”

李隆基從交椅探身向前問道:“邊令誠,你給李嗣業擔任監軍多年,可知道他長子姓名,年齡?”

邊令誠擡頭看了看身邊這些楊國忠黨同,大概明白了是怎麼回事,老老實實回答道:“李嗣業長子名爲李崇樂,歲後滿十三。”

他曾在安西北庭擔任監軍五年,與李嗣業關係匪淺,對其家中人丁也瞭如指掌。他甚至知曉李嗣業的兩子一女都是領養,只有幼子纔是李氏親生。只是他監軍安西北庭期間,李嗣業待他甚是親厚,背地裡也沒少給他使錢。只要陛下不是執意問起ꓹ 他倒是極樂意給他這個人情,將來討還時必然有豐厚回報。

右相楊國忠卻在旁邊更加詳細的補充詢問:“這李崇雲可是正妻所出的嫡子?還是妾室所出的庶子?”

邊令誠坦然擡頭說道:“西涼郡王家中只有正妻王妃ꓹ 沒有妾室。”

“那就好。”楊國忠叉手說話:“臣建議加封李嗣業之子爲檢校少府卿,加封其母李氏爲涼州夫人,擇諸王年齡相當的幼女ꓹ 加封郡主賜婚。”

皇帝猶疑地說道:“歲後才十三就賜婚,未免太早了些吧。”

“如若陛下覺得早ꓹ 可以先下聘書,禮書ꓹ 再納采ꓹ 問名,納吉、納徵,等到請期之日,再延長個一年半載,自然可以成婚。”

“很好,”皇帝點頭贊同:“那就設下送親使,分別前去營州和涼州ꓹ 召喚安慶宗和李崇雲前來長安賜婚,都退了吧。”

衆臣子高呼:“陛下洪福齊天ꓹ 臣等告退。”

大臣們手握朝笏緩緩後退ꓹ 等退出大殿門檻之後ꓹ 才轉身沿着龍尾道朝宮門外走去。

皇帝在朝上議定賜婚之時正是十三載臘月ꓹ 派出兩名宦官充當送親使,分別前往河西和范陽ꓹ 已經是天寶十四載元月。

……

天寶十四載二月ꓹ 宦官魚朝恩率領賜婚隊伍來到涼州武威城ꓹ 李嗣業在都督府正堂中接待了這位朝廷來使。

魚朝恩緩步進入堂中,見到李嗣業端坐在屏風前ꓹ 上前叉手相見:“李大夫安好,陛下差我前來擔當送親使,請長公子出來敘話。”

李嗣業臉上的表情頗不痛快,冷峻地問道:“聖人要給誰賜婚,這又是誰的主意?”

魚朝恩低頭含蓄地笑笑:“奴婢只是一個跑腿的,哪裡知道朝堂上的決策,不過如今朝中右相楊國忠當政,自然一切政令皆由中書省發出。”

“您的長子李崇雲有福了,聖人賜官檢校少府卿,又欲將盛王李琦之女和儀郡主下嫁與他。爲了方便來往,請公子與奴婢一起前往長安接受供奉。快把公子請出來吧,奴婢好宣了旨意。”

坐在左上首的節度判官田珍怒聲說道:“這是陛下的旨意還是那楊釗的授意,這樣的福氣給你要不要?”

魚朝恩不卑不亢地轉向田珍叉手笑道:“這位將軍說笑了,奴婢不過一介殘缺之身,是沒有資格娶妻生子的。貴公子能與皇家結親,這不是福氣是什麼?”

田珍還要出言教訓這太監幾句,被李嗣業擡手攔住,語氣和緩地對魚朝恩說:“陛下賜婚太過突然,先容我下去籌備,貴使先請到武威城中館驛休息幾日。”

“既然如此,”魚朝恩輕輕地低下頭去,卻突然鄭重其事地對李嗣業叉手道:“奴婢有一言相贈,不知李大夫是否方便。”

他扭頭用餘光掃視了左右的節度使從屬們一眼,李嗣業自然會意,從案几前站起來對他招招手:“貴使請隨我來。”

李嗣業引着魚朝恩進入正堂左側廊間,走到最盡頭處推開了隔扇門,引他進入書房之中,揹負雙手面朝屏風開口:“貴使有什麼話,現在可以說了。”

誰知魚朝恩噗通一聲,竟然跪倒在地,眼窩含淚叉手說道:“可知恩公還記得我否?”

李嗣業訝異地轉過身來,低頭辨認跪在地上的魚朝恩,此人相貌俊秀白麪硃紅脣,可惜一副好皮囊做了太監。他只是隱隱感覺有些印象,只好使出影視劇套路常用的含糊法:“莫非你是……”

魚朝恩大喜道:“沒錯,奴婢便是昔日在龜茲城中的浪蕩子魚潮兒,幸得恩公相救,魚潮兒才能苟且性命,奴時時刻刻銘記在心,終於今日得償所願與大夫相見。”

李嗣業吃驚地點點頭,眼前確實是魚潮兒,當時他救此人時正好是晚上,面目看不真確,天亮時也只是讓家中馬伕安排將他送出城去。沒想到事隔多年,他雖然穿上了華服錦袍,卻也丟失了男人的命根。

不過人各有志,任何人都有權力選擇他的人生。他多年來他與太監相處,也算頗有心得。這些人雖然失了根本,但自尊心卻異常敏感脆弱,總結成一條就是不要帶有色眼鏡去看殘障人士,即使他們肉體和人格上存在着雙重缺陷,只要以正常人的方式與他們相處,也是相當好說話的。

“想不到時隔多年,你也算是混出個樣子了。”

魚朝恩再度拜伏叩首道:“若非李大夫救我性命,哪有今日的魚朝恩。”

“快快請起,”李嗣業連忙將他從地上扶起:“當年我也只是順手爲之,你經歷大難而不死,纔有今日之後福。既然是我的故人,就不要到驛館去住了,我那河西節度使府邸還有一座別院空着,你先在裡面歇息兩日。”

這一句故人讓魚朝恩心中頗爲感動,這麼多年過去了,李大夫身爲西涼郡王,統轄三鎮的封疆大吏,對自己這樣一個小小的內廷宦官,依然給予了當年的溫暖。

“恩公,此番朝廷遣我前來,名爲送親賜婚,實際上是讓你的長子入長安爲質。此謀乃楊國忠所爲,分別針對河北三鎮之節度使安祿山和恩公你,希望恩公早做打算。奴能力有限,不能爲恩公排憂解難,實在是愧疚難當。”

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
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