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

在楊釗的眼淚與滿滿的誠心打動下,楊家姐妹終於和這位大兄弟相認了,她們之間聊着蜀中如今的概況,頗感唏噓。

這種場合李嗣業雖覺得有點尬,但他今天來的目的還沒有完成,只能在旁邊陪着。幸虧楊家姐妹沒有楊國忠的戲精體質,上演什麼兄妹相認流淚傾訴的戲碼,那樣會尬得他雞皮疙瘩掉一地。她們只是在談到蜀中親人的概況後,紅着眼感嘆了幾句。

楊家姐妹不再開口,眼看着就要冷場,楊國忠連忙把蜀繡展開給三個姐姐看。蜀繡厚實而又密實,色彩絢麗,特別是眼前這一幅黃鸝牡丹啼,給人以雍容大氣的美感,只適合裝飾在皇帝的寢宮中,才能具現富貴逼人之象。

韓國夫人點了點頭道:“嗯,不錯,正適合送進宮中獻給娘娘。”

楊釗伸出四個指頭開口:“與這個同樣品質的蜀繡,我共帶來十塊,三塊獻給三位阿姊,其餘七塊獻給娘娘,三位阿姊你們看如何。”

楊玉瑤虛泛地笑笑,擺手說道:“我們哪裡用得了這麼貴重的禮物,你們還是都進宮送給娘娘吧。”

她話雖是這樣說,但眼睛卻誠實地在那展開的蜀繡上面逛了一遍又一遍。

“三位阿姊切莫要推脫,楊釗這次入長安帶來的禮物,全是仇章中丞採買的,小弟也是奉他的命入長安爲其斡旋。”

韓國夫人贊同地點了點頭:“答應人的事情,當然要幫人辦到,如今玉環被聖人封做了貴妃,自然有許多的人進宮送禮慶賀。後日她與聖人會在宮中特意接待前來祝賀的官員,我們替你說一聲,讓你帶着禮物進去見她。”

這位韓國夫人又把目光投向了站在旁邊的李嗣業:“李郎這次也要進宮送禮吧,也後天去吧,你和楊釗搭個伴。”

楊釗回頭驚訝地看了李嗣業一眼,從大姐說話的口氣來看,這個李嗣業同她們的關係非同一般?看來日後應當慎重對待,不過是敵是友,還得看他會不會在京城做自己的絆腳石。

李嗣業叉手說道:“我入宮也與楊釗一樣,同樣也是替別人敬獻禮物給貴妃娘娘。既然今日三位娘子與楊釗兄團聚,我也就不多叨擾了,特地向三位娘子告辭。”

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笑着點了點頭,楊玉瑤起身引着他往外走,口中說道:“我送送你吧。”

這下就更讓楊釗吃驚了,睜大眼睛回頭去望,又連忙躲閃回來。他心中暗自猜測,以楊家今日之顯貴,就算是李林甫李適之等人前來做客,也不需要親自相送吧。更何況他還只是一個邊疆小小的鎮守使,與中州刺史同樣品秩。

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此人與三姐的關係非同一般,這傢伙難道要繼裴氏之後做他楊釗的姐夫。

楊玉瑤將李嗣業送到大門口,擡起手帕妖嬈地招了招手,嘴角泛起酒窩笑道:“現在的這個府邸我住的不太舒暢,要留給阿姊,新府邸也在這條曲巷中,等修建成功了,第一個叫你過來看看。”

“好,”李嗣業贊同地叉起手。“我一定要在長安待到府邸落成。”

……

一個人的好奇長期盤踞在他的心中,時時刻刻都無法抽出,就像想要去竊取秘密的竊賊。楊釗深知自己不該在剛被楊家姐妹接納時,就去旁敲側擊地打聽李嗣業與他們楊家的關係。

但探求真相的慾望就像個小蟲子一般在他的肚子上癢癢,大有不得到答案不能瞑目的決心。他與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小心翼翼地交談,開始有無意識地往李嗣業的身上去引。

他能夠感覺到,也能夠看到,無論外地官員,還是京官來到楊府上拜訪,多數官員只是讓他們進門在前院由家中管事接待,連楊家三女的面都見不到。李嗣業卻能享受他這個同宗堂弟的待遇,直接進入這座小樓中,與她們親密接觸。

他小心翼翼,儘量打擦邊球地詢問道:

“大姊,我剛來長安,也人生地不熟,也不知道朝廷的官員該如隔結交,誰不需要結交。就請給我指點一下,比如說這個李嗣業,也不知道他現在身居何職,需不需要與他親近?”

韓國夫人頗擅察言觀色,她怎麼能不知道楊釗問這句話,實際上就是在問,這個李嗣業到底有什麼關係,有什麼能耐,讓你們這麼稀罕他我瞅着我這個堂兄弟都沒有他在你們面前吃香。

這位韓國夫人咳嗽了一聲,對身邊的妹妹問道:“李嗣業,以前是不是在庶人李瑛的麾下擔任太子內率千牛。”

“對。”秦國夫人迎合地答道。

“記得那一年聖人舉行秋狩,皇家諸子全部參加,當時身爲壽王妃的玉環也在其中,她乘坐的青騅馬無故受驚,載着它往地勢險要的山林中逃去,跟隨在他們身後的皇宮侍衛護衛不及,紛紛驚慌失措拍馬追趕。”

“李嗣業當時就在附近,他也騎着一匹馬,追到了山林中。他在那匹馬即將落下山崖之前,將她救了下來。當時壽王雖然賞賜了李嗣業,但因爲他是舊太子李瑛的下屬,他得到的獎賞遠遠不夠。如今妹妹已經貴爲貴妃,許多與我們楊家並無多少關係的譬如安祿山,王鉷等人都可以藉着我們的關係升官發財。他當年救下了娘娘,更理所應當得到獎賞,自然不能讓旁人詬病娘娘,詬病我們楊家知恩不報。”

楊國忠恍然大悟,果然,這傢伙是撿了狗屎運啊,能在萬目睽睽之下將未來的皇妃救出來,雖然楊玉環那個時候還只是王妃,但人生的這種巧合和機遇偏偏就落在了他的腦袋上,不得不感慨此人算是個富貴命。

他又暗自琢磨,當初李嗣業只是七品小官,現在他卻已經是四品邊將了,這肯定都離不開楊玉環的提攜,楊家的報答已經差不多了吧?我們是不是應該開始着手甩脫這個人,以免他一直揪着楊家挾恩圖報。

只是他現在剛剛認親,尚未完全投入楊家的懷抱,這種參與的話題暫時還不能說出口,等過一段時間後再慢慢提出吧。

……

三天之後的清晨,李嗣業穿着緋色常服,同燕小四和一名兵卒,帶着他送給楊貴妃的禮物朝興慶宮方向而去。

等到了興慶宮前的橫街上才發現,前來送禮的官員遠不止他一個,也不是三兩個,而是有近百人之多。楊玉環當然不會都接見這些人,且耐心等着吧。

負責收禮的宦官領着龍武軍站在明義門前的第三個門洞前,各路節度使,刺史派來的官員規規矩矩地排成彎曲的長隊。李嗣業來得稍遲了些,自然也得排隊。

楊國忠來得比李嗣業還遲,他身後帶着十幾人的隊伍,每個人手裡捧着不同的財物,用紅色的紗巾罩上,看起來頗有神秘感。

他以爲來到長安,見到三位阿姊,就應該一通百通了,所以也自認爲不必排隊,直接命人擡着東西往前闖,引起了各路官員的反感和憤怒。

“咄!你這人是怎麼回事?覺得自己混出息了,不用排隊?”

楊國忠回頭呲了呲牙,指着自己的臉說道:“不曉得我是誰之前,千萬不要亂叨叨,別跟自己的前程開玩笑。”

“哈,”站在後面的李嗣業不禁笑出了聲,這個人代入角色挺快的,很快就找準了皇親國戚的感覺。歷史人物在這方面真實可感,不再是書上那一串串沒有溫度的文字,自有其可愛之處。

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
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