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

“宰吧。”

趙崇玼擡着下巴站在李嗣業面前,帶着迫切期待的口吻說道:“只要殺掉這七千頭,把羊皮和羊毛留給牧民們,他們的損失也不會太大。”

他非常希望李嗣業能夠同意他宰殺的意見,彷彿這樣就能確定某些事情。

裴國良此刻也極力相勸:“李鎮使,殺吧,就算牧民這些羊能夠熬過這個冬天,明年我們疏勒的草場也無法承受如此多的牲畜。”

李嗣業站在地上來回踱步,拽着下巴上的淺須說道:“草場的事情我已經找到了解決的辦法,況且眼下還不到非要宰羊的地步吧,就算要宰,也不能違背牧民們的意願,得讓他們自己情願。”

“呵,這怎麼可能!這些羊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存在家中的金銀,怎麼可能主動獻出來?”

“凡事皆有可能。”李嗣業雙手抱胸,面朝裴國良和趙崇玼說道:“牧民的心理需要引導,從現在起再次貼出告示發放牧草,給剩下的牧草進行定價,要牧民們牽羊來換,一隻羊可換五百斤牧草。”

“我們要這羊有什麼用?戰馬的草料都緊張到剛剛夠用。”趙崇玼突然開口問。

“當然是用來宰殺。”李嗣業口氣輕飄飄地說道。

趙崇玼直感覺到眼前天旋地轉,竟然這麼簡單?只是換了一個說法,或者說只是改變了一下方法,殺羊竟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他難以置信地給李嗣業羅列出遇到的困難:“牧民們也不是傻子,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是在變相奪走他們的羊?”

李嗣業負手挺起了肚子道:“當然不能夠這麼簡單粗暴,要做一定程度的輿論引導,既然眼前的事情已經解決了,我們就談一下日後草場規劃的事情。”

他對着站在都督府堂外的燕小四喊道:“小四,把我今天早上讓你帶的那個圖拿過來!”

裴國良和趙崇玼且驚且疑,怎麼就已經解決了?萬一牧民們不肯拿羊來換草,他們又該如何解決?放任不管是絕對不行的,飢餓的羊羣破壞力驚人,焦躁的牧民也是不穩定因素。

燕小四已經揹着木筒走進堂中,將疏勒草場分佈圖取出,在地板上鋪開。

“這就是我安排屬下封常清畫的疏勒鎮草場分佈圖,裴都督,你應該好好看看,疏勒鎮自給自足,一半多的賦稅來自於遊牧,但遊牧活動的足跡只在這個圈內,一旦遇到山脈丘陵,便駐足不前。正是因爲轉場沒有規劃,導致一年內連啃兩三次,使得草場破壞嚴重,而稍遠的高山草地卻無人涉足。只要將草場規劃出十幾塊,區分出軍牧區和民牧區以及四季牧場,一年多次轉場由遠及近,疏勒城及其周邊牧場劃分爲打草區,用來收割打草,嚴禁任何人進入放牧。”

裴國良聽罷感慨又敬佩,想不到李嗣業竟然安排得如此周密,提前畫好了草場圖,也想好了草場規劃。這就是漢人常說防患於未然嗎?

“好是好,只是我們疏勒的牧民比較鬆散,不似突厥人以部落統一行動,不好管吶。”

“這也能稱之爲問題?”李嗣業懷疑這裴國良得過且過,有行政不作爲的嫌疑。

“你是疏勒王后裔,也是疏勒都督府都督,耀建州司馬,疏勒下轄十五羈縻州都由你自治,有絕對權威來制定律法,規定放牧區,列出膽敢犯禁違規的懲罰條文。其次,把疏勒鎮的牧民以州組織成聚落,以聚落來進行放牧,應該不成問題吧?”

“好,”裴國良的手掌重重地拍擊在胡牀的扶手上,以顯示出自己的決心。“定製律法當然要做,只是接下來該如何辦,還請李鎮使教我。”

李嗣業欣慰地點點頭,開口說道:“趁着這個冬天,我們把軍牧區和民牧區劃分出來,劃分出四季牧草和打草區,並釘出隔離標誌木牌。我曾命人到休循州拔汗那請來一位參謀,如今應該快到了,吸取他們數百年遊牧流傳下來的經驗。當然第一步是先出一張告示,張貼到各州各城,提前告知他們疏勒將進行牧場規劃,越區放牧將會受到嚴懲即可。”

“既然如此,我這就擬定告示,命人四處張貼。”

李嗣業鄭重地朝他拱手:“多謝裴都督的全力支持,此事需要我們雙方通力配合。”

“將軍說的哪裡話,我們都督府應該感激你纔對。”

與都督府溝通的事情告一段落,李嗣業從裴國良府上出來,對跟在身後的燕小四吩咐道:“你去辦一件事情,找幾個喜歡喝酒的軍漢,去傳播一些流言……如此這般。”

燕小四聽罷,在心中由衷地讚歎,將軍的安排真如鎖子甲一般環環相扣。

……

疏勒南門的城牆壁前,聚攏了一堆百姓,牆上張貼着兩張黃麻紙書寫的告示,一張以漢字書寫,另一張以梵文書寫,由於城中篤信佛教者居多,竟有大多數人圍在那梵文告示面前。其中一人向不識字的衆人誦讀解釋道:“疏勒都督府將於明年對周邊進行草場規劃,介時將劃分出多塊牧場限定季節轉場,也將劃定出禁止放牧的打草區,介時將擬定律法,但有違逆者嚴懲不殆。”

一幫人紛紛發表意見:“早就該這樣了!這些放羊的就該管一管,都知道疏勒城周圍的草場是用來冬季打草的,可有些人就是不自覺,偷偷把羊放進去吃草,等到冬天的時候沒草了,果真是活該。”

“你懂個逑!你們種田的哪裡知道我們這些放牧的苦,雖然不像話,多數人還是守規矩的,早就該弄出律法來管管,不過也沒啥用,該犯的時候還會犯,眼下劃定四季轉場,日子一定沒有以前好過了。”

……

疏勒城中的酒肆並不多,可能是源於濃重的佛教氛圍,達官貴人都不愛飲酒,能夠聚集到酒肆的,多半是來回奔波的三種人,一種是商旅,一種是牧民,還有一種是唐軍。

幾個擁有數百頭羊羣的牧主心情極差,聚在酒肆中飲酒,捎帶發泄一下胸口的鬱氣,內心的不滿。

“都督府不再免費供應牧草,而是讓咱們用羊去換,一隻五百斤草,這五百斤草還不夠兩百隻羊吃一天呢。裴都督不就是想變相從咱手裡把羊奪走,然後想宰想殺,那就是人家的事情了。”

“對!”一名絡腮滿面粗俗的粟特漢子揮拳砸在案几上:“咱不能任由都督府擺佈,得團結起來,不要把羊給都督府換草!”

“我就不相信,他們會放任我們把羊餓死!”

“嘿,羊餓不死的,這些畜生餓急了什麼都吃,索性把它們散放在疏勒城裡,見什麼吃什麼吧。”

有人理智地表現出反對意見:“不能這麼幹,城中還有唐軍,唐軍可跟裴都督是一夥兒的,特別是那趙軍使,與裴都督一般沒安好心眼。”

“我感覺李鎮使是個好官,萬一都督府把我們逼狠了,我們就跑到李鎮使府上請願,我相信李鎮使不會不管我們。”

這幫人喝了一陣酒,可能是話題醞釀得差不多,多數都靜默了下來。

隔壁屏風裡卻傳來幾個唐軍的說話聲,話裡話外透露出關於這牧草的內幕消息,聽得人耳朵瘙癢難耐。

“媽的,前兩天死羊肉都快把老子給吃吐了,以前吃不到的時候天天惦記,現在是一口都不想吃了。”

“這算什麼,”一人冷冷地嘲笑道:“等明天春天你還得吃。”

“這話是怎麼說的明年開春牧草長出,羊又有東西吃了,哪還輪得到咱們宰殺。”

“孤陋寡聞,你沒見城牆上貼告示了嗎。疏勒都督府要規劃草場了,對於越場放牧者要給予嚴刑處置。以牧民們現在的放養量,規劃的牧草根本承受不起這麼多羊,今年打秋草時人們都已經刨草根了,等明年開春時都督府劃分牧場前,還要殺掉一批。”

屏風外面的牧民們聽得雙目冒寒氣,有人嘴角不屑地哼了一聲,隨即又斂聲靜氣傾聽。

“胡說吧,如果都督府要殺羊,現在就殺了,非要等到明年開春幹啥“

“這你就不懂了,牧民們現在還存在僥倖,認爲到了冬季裡羊毛,羊肉的價錢都跌了,只要熬過明年開春,這價格就能夠漲起來。其實不然,明年開春跌得更狠,餓了一冬天的瘦羊更無人去買。都督府要控制牧草羊羣數量,到時候這幫放羊的只有兩個選擇,自己把多餘的羊殺掉,或交給都督府殺掉。“

“哎,不談這個了,喝酒。現在五百斤草料換一隻羊不划算,你知道這牧草現在多少錢一斤呢,聽說牧草換來的羊給咱唐軍做醃肉呢,醃肉是啥東西知道不“

屏風外的牧民們逐漸聽不見裡面的聲音,只是一顆顆心臟已經沉入到水底,再也生不起半點漣漪。

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
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