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

第二日天氣多雲,夜間烏雲也遮蓋了星辰,天上更沒有月亮,這樣的夜色對河西軍渡河非常有利。

段秀實徵召了三萬民夫將木筏轉移搬運到黃河河畔,當夜色完全沉寂下來時,民夫和兵卒們各自分批次蹲在黃河泥沙灘上,低頭望着漆黑緩緩流淌的河水,木筏的前排懸浮在水面上,後方用繩索牽引着岸上的木樁。

白孝德牽着馬站在木筏船頭,與旁人不同的是,他的目光遙望着對岸。漆黑的大地上微醺着星光點點的是唐軍的營寨,他相信只要從容地渡過對岸,就能夠擊潰唐軍獲得頭功。

他的口中吹出鳥雀般的口哨聲,第一排木筏收到軍令,火長們抽出橫刀砍斷了繩索,民夫用長長的竹竿撐着河底使木筏搖曳着往對面蕩去。

唐軍營寨離河岸只有十三丈的距離,若是白日過河,他們將頂着唐軍的箭雨才能夠到達岸邊,那種傷亡程度實在難以承受。

不過現在是深夜,唐軍第一批兵卒已經順暢地到達彼岸,蹲在地上潛伏下來,等待下一批船筏的到來。

第二批木筏迎着無聲的波濤到達了岸邊,兵卒們輕手輕腳地跳下了木筏,蹲在地上繼續潛伏。

也許是兵卒中有人的甲冑相碰觸發出了金石聲,驚醒了軍寨中瞭望塔上的唐軍明哨,對方揮舞着火把敲響了銅鑼,整個營寨瞬間從沉寂中驚醒,營中火把次第亮了起來。

河西軍中的神射手手持長弓拉滿擡手即射,將敲響銅鑼的唐軍明哨射落下來,但終究遲了一步,更多的唐軍已經被驚醒,銅鑼聲變得雜亂無章。

唐軍將領郭英義率領兵卒們登到寨牆上,黑暗中河西軍的箭矢如雨般挾着火點攢射而來,他們卻看不見射箭的敵手。

他立刻高呼着命令唐軍用弓弩向外還擊,雙方箭矢來往招呼,箭矢破空聲不絕於耳。

雙方夜間完全不能遠視,唐軍弓弩朝着的方向全是火把,遠方那星星點點的火光,是更多從彌夜中渡河過來的河西軍擁到了河灘上。

白孝德親自跨着馬匹朝着營寨撲去,衝在前方的河西軍頂着箭矢擡開拒馬,將手中的火把投擲進入敵營中。他手拽着馬繮頂着烈火率領幾十餘騎衝進營門,騎槍握在手中左衝又突,更多的兵卒跟隨着他衝鋒進入營中。

他們攻入營寨後才發現唐軍不過是虛張聲勢,大營無論內外的防禦都非常薄弱。郭英義呼喊着鼓動唐軍進行抵抗,但偌大的軍營中只有外圍纔有兵卒,營寨眨眼間被突破後,這些兵卒飛奔着向關中腹地逃竄。

更多的河西軍源源不斷乘坐木筏到達了對岸,如同河水的潮頭衝擊對岸的唐軍大營。第一座營寨被拿下後,白孝德率領前軍緊接着衝擊第二座第三座營寨,唐軍因此難以抗衡,敗退而走撤出龍門渡口。

郭英義率領殘部退到夏陽縣,企圖以夏陽縣土城來對抗李嗣業的數萬鐵騎。

經過這一夜的激戰之後他狼狽不堪,連兜鍪都變形破裂,身上連中了五六支箭矢。他身後跟着的五六百殘兵都面露苦色,心有餘悸,彷彿是剛剛從地獄逃出來一般。

郭英義顧不上安慰兵卒們,將自己身邊的親兵校尉叫到跟前,親口叮囑他帶五人十匹馬前往蒲津渡大營向郭子儀報信,這攸關皇帝的安危和天下的命運。

……

夏陽縣的縣城位於關中平原的西北邊垂,距離黃河龍門渡口不過六十里地,黃土高原從西至與黃河形成夾角,夏陽縣城正好堵在這夾角上。

他領五百多人進入夏陽縣後,舉目四望皆是殘破的土城垛,憑藉這樣的城牆根本無法阻擋白孝德率領的飛虎騎前鋒。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郭英義把縣令叫到了跟前,挺胸坦然說道:“叛賊李嗣業率軍攻破了黃河龍門渡口,如今關中處於危難之際,而郭令公的大軍尚在蒲津渡口,大唐興亡禍福就在你我手中,願明府能夠募集縣兵與我一同防守縣城,只要能夠堅持到郭令公率兵來援,必然能夠克敵於關中,也能夠留名於後世。”

縣令豪氣干雲叉手回稟道:“能夠與郭將軍共赴生死,乃是吾輩的幸運,城中尚有七千父老和五百縣兵,但憑將軍吩咐。”

郭英義喜出望外,連連向縣令回禮:“還請明堂召集百姓夯築城牆,率領縣兵與我一起登上城頭抗敵。”

縣城中的百姓逃走了許多,縣令下令將四城門封禁,又將存留的百姓召集起來,爲了將民衆心甘情願綁到戰車上,他們是這樣對百姓們說的:“叛賊生性殘暴,每攻克一城便要城中的男女老少雞鴨牛羊屠殺乾淨,你們若是想活命,那就勇敢地拿起兵刃,與郭將軍一起死守城池。”

可惜白孝德沒有給他太多的準備時間,郭英義進入夏陽縣城不足兩個時辰後,飛虎騎前鋒已經攻到了縣城前,城牆下鐵甲崢嶸,擂鼓聲響徹大地,千面大旗在風中烈烈作響,兵卒們踏足行進甲冑的拍擊聲鏗鏘作響。

夏陽縣令從未見過如此陣仗,臉色嚇得慘白,彷彿他面對的真是披着甲冑的虎狼。敵我雙方的懸殊根本無法抵抗,一旦城破先不說普通百姓,他這個主張抵抗的縣令必然是要被全家滅殺的。

百姓們受到驚嚇,紛紛從城牆上掉落下來,其餘百姓和縣兵也喪失鬥志,手足惶恐無措。

白孝德當然不願意在一個小小的夏陽縣城下浪費時間,他親自策馬上前手持銀槍指着城頭上叫囂道:“如今朝廷宦官當道,上欺君主,下凌百姓,我家主公興大義起兵勤王,誓要清君側,重振朝綱,救大唐於閹豎之手。爾等城中百姓切莫被閹人走狗欺騙,成爲他們手中的刀槍!”

“我家主公素來仁義寬厚,絕不會濫殺無辜百姓,願意開城投降者,我軍不但既往不咎,而且願以錢帛厚贈,但若是執迷不悟負隅頑抗,等城破之後,必將嚴懲不怠!”

百姓們驚疑不定面面相覷,郭英義連忙從身後摘下長弓,搭箭上弦拉滿,對準白孝德射了過去。

白孝德慌忙擡起手臂擋住臉,並且策馬後退至一箭之地外,繼續張開喉嚨喊道:“我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考慮,半個時辰過後,若你們依然聽信閹黨走狗所言,不肯獻城投降,就別怪我們刀槍無眼了。“

他的副將在身後不無憂慮地說道:“如今主公已經渡過黃河,要我們以先鋒儘快北下渭水,進逼長安,何必跟這幫窮酸費時間口舌,將軍可給我六千人,我保證在三個時辰之內拿下縣城。”

白孝德從容地笑道:“將軍確實英勇,不過這般英勇不應該浪費在彈丸小縣,將士們的性命也不應當在此處折損。郭英義殘部不過五六百人,他們若無城中百姓相助,定然是一時一刻也守不下來。夏陽縣的百姓哪裡能分辨是非曲折,不過是被姓郭的矇騙,只要給他們些許時間,給他們生死的壓力,我相信他們會做出正確的抉擇。況且這郭英義乃是多疑善變之人,他自己也不會相信縣令和百姓會同他一條心,你我姑且等着城中變化。”

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
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