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

對皇帝李豫這些肉麻的話,郭子儀早就習慣了,因爲大唐的形勢已經惡化到瀕臨滅亡的邊緣,李豫舉目四望朝中的這些文臣武將,忠心耿耿的人多是無能之輩,能力拔尖的忠誠度也有問題,唯有郭子儀這麼一個忠心耿耿又能夠振興大唐社稷的賢臣,這不得不說是大唐的幸運。想當初魚朝恩把郭子儀的祖墳都給刨了,這位帶兵在外的老令公硬是沒有發怒,而是跑到自己跟前來哭訴,讓他心中舒坦不已。

魚朝恩的權勢越來越大,已經到了讓他這個皇帝忌憚的地步,竟然仗着朕的寵信,給他的兒子討要紫衣和金腰帶,還在中書省的政事堂說出“天下之事怎麼不由我”的話來,這是在頻頻挑戰他的底線。

儘管如今強敵在側,雍軍在長江對岸陳兵十萬,實在不是清除內賊的好機會。但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消滅自己內部的不穩定因素,攘外必先安內纔是真國策。

郭子儀的到來讓他堅定了剪除魚朝恩的信心,有了郭子儀坐鎮在外擋住雍軍,在內可以放心地重用元載進行謀劃。

郭子儀不禁悲痛地說道:“臣在江城乘坐船舶渡江之時,正好聽到了襄陽死守的消息,張巡、南霽雲,雷萬春等大將定然死節,臣斗膽請求陛下爲他們設祭告慰,追封加賞。”

“好,”李豫連忙說:“這正是朕想要做的,張巡忠心爲國,忠義死節,當爲天下忠臣楷模,朕要給他追封國公,冊封揚州大都督,將來收復長安之後,也要爲他繪像凌煙閣。”

皇帝能這樣表明態度,郭子儀就放心了,他立即撿要緊的事情敘說:“陛下,叛賊雍軍兵勢甚急,三天前已經逼近荊門,若放任使其取下江城,大江中上游必落入賊人之手。賀蘭進明無統兵之能,膽怯畏戰,攻荊門襄陽之戰僅僅損失了幾百人,便敗退至江城再無建樹。江城在他手中必然敗給李嗣業。”

李豫恨恨地錘擊着膝蓋說道:“虧朕還如此器重於他,竟是畏怯不前的小人。令公,朕這就下旨命你爲江淮荊襄巡防使兼任行軍大總管,到任後立刻宣旨奪去賀蘭進明節度使之職務,先貶進建康。統領荊襄以及江淮二十萬大軍,火速馳援江城!”

郭子儀跪地叉手:“喏!”

接受皇命後,他片刻不能在建康停留,立刻向西趕往江城,沿途從江州和鄂州調集兵力,又徵調了戰船百餘艘,全面奔赴江城。

江城地理位置優越,長江與漢水在此匯合,形成江夏,漢口,漢陽三塊區域。實際真正意義上的江城有兩座城池,一座在江北的漢口,另一座在江東的江夏。如今賀蘭進明的多數軍隊都屯集在江夏,漢口的城池中只有四萬兵力。爲了表示出自己堅決抵抗叛軍的決心,他把節度使行轅設置在漢口。但他的座駕大船每日在江岸上反覆升降船帆,已經在爲逃跑做演習準備。

郭子儀認爲江城是絕對不可能被圍困的城池,因爲城池的一面朝向長江,只要能守住城池,糧食輜重可以源源不斷地從江上送過來。他一旦進入漢口,就要用襄陽城中堅守培養出來的戰術與李嗣業拼消耗,依靠江南富庶的魚米之鄉,把李嗣業的精銳大軍拖垮。至少可以使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李嗣業也非常明白此中道理,所以他攻克襄陽後,就立即命令李懷仙進兵荊門勸降李國貞,並派出飛虎騎奔行一日數百里抵達江城附近,同時玄武炮被裝載在漢江中游的船舶上,沿着江水抵達飛虎騎的駐地。

郭子儀西進即將到達江夏的時候,漢口附近僅僅只是駐紮了四萬飛虎騎和六十門玄武炮,真正的主力步卒還在趕來的路上,更多的輜重糧草也纔剛剛途徑荊門,按照這個速度李嗣業根本無法佔領江城。

但他本人搶先一步到達了漢口附近,在大多數兵力未到達之前,便命令先期到達的六十門搶先炮轟城池,給城內的頑敵造成心理上的壓迫。

玄武炮和炮彈在漢水岸邊被運輸下船,在江邊一字排開,炮口冒出滾滾白煙,發出了轟隆隆的響聲,一時間翻騰的火球在城內到處肆虐。

一批巨型孔明燈也先期到達,飛到城池上空向下投擲猛火雷,燒燬了不少民房和軍營,江城終於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中。

這樣猛烈的炮火攻擊讓賀蘭進明心生恐懼,長孫全緒也知道此人靠不住,直接了當去轅門找他,開門見山說道:“賀蘭大夫不必畏敵,據我麾下的斥候探知,聚集在漢口外的唐軍不過飛虎騎和少數幾門炮而已,唐軍真正的主力和攻城器械還遠遠沒有來到。你只要穩坐在這裡堅守,郭令公很快就會率大軍前來。”

長孫全緒有些話沒有說出口,免得打擊賀蘭進明的抗敵積極性,事實上等郭子儀率大軍到來,賀蘭進明的好日子也就去到頭了。

賀蘭進明和長孫全緒關係交惡,便使得他的話,賀蘭一個字都不會相信。他和郭子儀以爲自己和張巡一樣好欺騙嗎?

張巡這種人說好聽點是忠義之臣,說難聽點就是傻叉,大唐這麼多既得利益者,大家豪門世代簪纓享受到今天,憑什麼就輪到他一個小小的雍丘縣令上前去拼殺。今天朝廷裡的那些勳貴世家已經富貴了好幾輩子,要戰死也是他們先戰死,憑什麼要他這祖上沒享受過富貴的人去拼命。

且不說郭子儀的祖上太原郭氏從東漢時期就是達官顯貴了,就連那長孫全緒也是隋唐長孫家族的後人,反正他們比我更有理由去拼命。

他心中存着這樣的想法,卻把胸脯拍得震天響:“長孫將軍說得哪裡話,我賀蘭進明雖無多大能耐,但對大唐社稷還是忠心不二的。”他拍着案几站起來,伸手指着側間內一具棺材說道:“看見那具棺材了嗎,江城若失守,這具棺材便是本官的歸宿。”

長孫全緒信服地點頭,算是相信了賀蘭進明的鬼話,他朝着對方叉手說道:“賀蘭大夫請放心,長孫全緒定與你共同進退,抵擋強敵,不會讓你進棺材的。”

說罷他便轉身離去,率領三千郭家軍親自到城牆上查看敵情,現在天色已經昏黑。但依稀地平線上看到一排黑漆漆的火炮,炮口冒出赤色的烈焰,他身後炮彈在城牆上或者民房上空炸開,又有幾座建築倒塌,百姓被炸死或炸傷,哀傷痛哭。

火炮這個東西太厲害了,超越了一切的攻城器械和遠程武器,雍軍能夠戰無不勝,一半都是靠了這些東西。

……

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
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