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

他們回到新昌坊李嗣業租住的宅邸,武侯鋪那幫人已經在門口恭候多時,看到三人後,連忙上去把他們背上的物件兒給解下來,簇擁着走進院子裡。

張魯看見了李嗣業脖子上掛着密匝匝的銅錢,驚異地問道:“你們出去一趟,怎麼弄回來如此多的錢財,長安城的錢變得這麼好賺了麼。”

張小敬淡漠地點頭說:“這些錢財是嗣業郎從突騎施使臣的手裡賺出來的。”

衆人越發好奇,紛紛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麼。

張小敬索性賣起了關子,揮手道:“先幹活,待會兒喝酒的時候再跟你們細講。”

幾人把草蓆和羊毛氈鋪攤開來,布單和衾被暫時還捲成一團,等到睡覺的時候再鋪蓋。屋裡看起來還是空蕩蕩的,唐時本就沒什麼傢俱,人們用餐也都是矮几,盤膝或跪坐在席子氈子上。

這頓飯也挺簡單,把包好羊肉的荷葉打開便是餐盤。宅子的主人離去時,廚房的鍋碗瓢盆都沒有帶走,李嗣業把黑瓷碗從櫃子中拿出清洗後當做酒具。衆人圍坐成一圈,他作爲主人抱着酒罈給大家倒酒。

衆人不用食箸,三個手指頭夾着肉往嘴裡塞,李嗣業嚐了嚐肉味兒有些淡,酒倒是喝上去很甜,但度數不高,大概有六七度的樣子,怪不得武松在景陽岡上能連着喝十八碗,原來那不是酒量大,那是胃口好。

張小敬喝了兩碗酒之後,臉色便有些微紅,開始講述李嗣業在擂臺上打鬥的情形。李嗣業倒沒覺得這有什麼,他以前就是幹這個的,打擂勝一場不過是完成了最後的職業賽。張小敬講得過程驚心動魄,有幾分吹噓的內容在裡面,反倒讓他感覺很不好意思了。

“那胡將一開始還挺狂,但被捱了嗣業幾拳後,便找不到北……”

他們每講到精彩處,便開始拍手鼓掌,喝酒慶祝。天色漸暗,房間裡沒有任何燈具,李嗣業拿來了油燈,把燈芯給撥得高高的,赤色的火焰跳動着。

李嗣業端着酒碗,微弱的燈光照在酒碗裡,那淡紅色的酒液顯得更加紅了。眼前的幾個人喝得酣暢淋漓,笑得更是暢快,這是關中人特有的豪邁與豁達。他就處在這個時代,他就在這些人中間,這樣的事情比任何冒險故事都讓人更值得興奮。

在場的漢子們都很健談,他們出生與長安城的裡坊之間,深知世俗風情,小道消息精通,講述着長安城中的奇異往事,以及坊間的風流佳話,又從長安談到塞外,談到漢胡雜居,風情萬種的安西四鎮。這裡面只有張小敬當過十年的西域兵,別人都是道聽途說,只他是親身經歷。

張小敬似乎很懷念這段從軍的歲月,他對着油燈臉上浮現出一絲溫情,侃侃而談道:“每當我們出征得勝歸來後,撥換城使會在城門下襬出一堆堆的篝火,我們八九個人一撥圍繞篝火而坐,龜茲的樂師們撥彈琵琶,拉動胡琴,奏出的樂曲悠揚動人,讓人忍不住思鄉。康地和石國的舞女們在篝火間遊走舞動,跳着胡璇舞,她們的舞姿優美,裙子像雨傘般盪漾飄蕩,有時裙沿讓篝火點着了都不曾發覺,還是我們這些披甲的士兵幫着上去撲滅。這些性格潑辣的女子就朝我們投來含情溫柔的一瞥,能讓大家被殺戮逐漸冰凍的心重新溫暖而且融化,讓我們覺得守護她們,守護大唐是值得的。”

“她們跳舞的時候,會主動拉起坐在地上兵卒一起跳,有些兵卒大膽倒也跳得像個樣子,有些則臉紅脖子粗,害臊得縮手縮腳,引起衆人的起鬨調笑,反而更加侷促。有些跳着跳着就會睡倒在一個帳篷裡。撥換城裡有許多唐軍的子弟,胡汗混血,大多數的唐軍將領在安西有家室,在長安也有家室。”

聽到這裡衆人的臉上露出神往之色,這裡面有豔羨,也有對於建功立業的嚮往,李嗣業則最爲魂牽夢縈。作爲一個後世的靈魂,大唐西域的風情只存在他的想象中,當真正踏足那裡後,又是怎樣的神奇的世界。不管怎麼樣,今後他都要到西域去,沒有見識過大唐的西域就不算真正地來過大唐。

張小敬感慨地抹了一把臉,油燈夜話總有散場之時,衆人已酒足飯飽。他猛然回頭望向窗外,連忙站起來說:“一更鼓快要敲了,今天的酒席就散了吧,有機會改日再聚。”

李嗣業深表遺憾,正濃的興致突然就散,這樣的氛圍和格調可遇不可求,等日後再想與張小敬他們暢所欲言時,那時的心境便與今天不太一樣了。

張小敬走到門口時停留了一下,回過頭來交代工作:“每日五更鼓敲響時,就到縣廨外面候着,等待縣尉交代事情,如果沒有事情,就回到各自所轄的坊,跟武侯鋪的武侯長點個卯。如今你居住在新昌坊,就負責新昌坊這一帶,新昌坊的武侯長我認識,人還算厚道。我們不比武侯們,他們只需要守住本坊中的治安,我們還需要查緝抓捕活動在各坊中的賊人,和武侯們搞好關係你事半功倍。”

李嗣業豎起耳朵,牢記他說的每一句話,當不良人可不比打拳,很多時候還是需要腦殼的。

他將衆人送出院門外,街口處的梧桐葉子飄落,他們的麻鞋踩在落葉上發出窸窣的聲響,一羣深色長袍的男人談笑着消失在坊間巷口,李嗣業依稀能看到相同的襆頭和不同的背影,這是熟悉卻又陌生的場景。

夜色已深,院子裡有蟋蟀的唧唧叫聲,深秋的長安夜涼得很。李枚兒身上蓋着衾被,在李嗣業的輕輕拍打中陷入沉眠。

他隨即掀起衾被的一角蓋在身上,心中那種獵奇的激動感尚未消除,這可是一千五百年前的大唐,作爲一個擁有現代靈魂的人,他的視角依然被周圍所吸引,這裡沒有污染,沒有手機,沒有朝九晚五的工作壓力,有着只有長安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以往身上的那種緊迫感和危機感在這裡完全消失,有的只是在古意盎然的城中的輕鬆寫意,他就這樣閉上眼睛,然後睡去,醒來的時候就應當回到了家中,回到了父母和女朋友的身邊了吧,一切彷彿像是做了一場夢。

夢境醒來,繼續過訓練,打拳的日子。

李嗣業睜開眼睛,一縷晨光從木杆支撐起的窗扇上照射下來,李枚兒跪坐在他的面前。他手一撐從地鋪上坐起來,喃喃自語道:“看來是回不去了。”

“阿兄,回不去哪裡了?高陵我們想回去隨時可以回的。”

他迷濛地點點頭,扭頭看見那十串銅錢隨意丟棄在地上,連忙把白天買的水罐挪過來,一股腦兒地塞了進去,然後用葛布蒙上,塞進了牆角的竹筐內。

這一瞬間他突然想起頂要命的事情,擡頭望着窗櫺外微藍髮矄的天色,喃喃地自言自語道:“五更街鼓還沒有敲響罷。”

枚兒突然糾正他說:“阿兄,五更鼓已經響過了。”

“什麼,啥時候!”

“就是剛剛,你沒睡醒的時候。”

糟糕!第一天上班就遲到!

李嗣業慌忙從鋪蓋上爬起來,繫好袍帶,繫上襆頭,迅速拉開房門,喘了一口氣回頭對妹妹枚兒說:“你就呆在家裡,不要亂跑,我走之後就把院門頂好,呆會兒阿兄給你買吃食回來!”

他疾跑着衝出院子,往坊門的方向跑去,新昌坊的四門均已打開,許多需要趕早市的商販和做工的百姓陸續向外走去。

李嗣業頭頂熹月微星,袍底帶起塵土,一路來到位於宣陽坊的萬年縣廨,可他站在縣廨門口時,發現縣廨門外空蕩蕩的,沒有任何不良人前來點卯應差。他心裡多少有點兒慌,難道說衆人已經點卯完畢,回到各自執勤的坊去了?

心裡沒有任何主張的他蹲在了縣衙牆根兒,等了大概一炷香時間,不良人張魯和張小敬才相跟着姍姍來遲。

李嗣業詫異地問道:“不是說五更鼓敲響之後就要過來麼?你們怎地這麼遲纔來?”

不良人張魯捏着下巴滿意地點點頭:“果然是個能守時的人。”

張小敬朝他走過來,走到他身邊肩並肩蹲下,簡單的介紹道:“五更鼓響到縣廨報道,這只是萬年縣廨的規定,不過如今沒人遵守這樣的規定,縣令、縣丞還有主薄,縣尉們,通常要在鼓響過後睡個回籠覺,然後才穿衣戴冠,日常點卯。但是遇到上元、中秋等重大的節日,你五更鼓敲響後無故不到,可是要罰去所有津貼的。”

這個李嗣業很能理解,像他們這種治安人員,越是節假日或盛大慶典活動時,就越是忙碌,無論古今都是一樣的。

果不其然,等到日頭升到天空中,不良人們才三三兩兩地聚集到縣廨門外,隨後遲來一些的是縣廨中的文書小吏,然後纔是四名縣尉。萬年縣尉真正掌權的是張洪,其餘三位都空領俸祿,沒有任何實際工作。趙李兩位主薄騎着馬到來,縣丞大人乘着馬車到來,至於萬年令,聽說縣令去拜訪上級了,估計過了午時纔會露頭。

還真是應了那句話,真正的大人物往往最後纔出場。

張洪未進縣廨,便騎在馬上朝張小敬點了點頭:“張小敬,你帶的這些人都到齊了嗎?”

李嗣業頓覺輕鬆,看來不良人這差事除了薪水低廉外,倒是有很大的自由度,一般情況下都很輕鬆。

衆人摟肩搭背結伴離去,李嗣業也準備返回新昌坊,張小敬剛剛轉身,就被縣尉給叫住了:“張小敬,你留下,我有要事吩咐。”

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
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