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

長安已入初冬,但白日裡的陽光依舊是暖矄矄的,這可能又是一個沒有積雪的暖冬,皇城前的金光門主橫街上,飛奔的馬蹄踏着塵土疾馳而過,馬上是驛傳的信使,當他接近人流漸多的皇城附近時,口中高呼道:“快快讓開,磧西大捷!”

百姓對此已司空見慣,站在坊牆根曬太陽的坊衆們懶洋洋地擡起頭感嘆道:“又有大捷啊,這又是哪裡打勝仗了?”

宮城的梨園宮觀內,李隆基剛剛戴着尖鼻頭給氣悶的玉環娘子表演了一段滑稽戲,使得她露出歡笑心情轉好。解語花有些時候也需要別人安慰。

太監袁思藝穿過宮門來到唱戲的樓臺前,湊到側立一旁的大將軍高力士耳邊低語了一句,高力士又躡着腳步湊到皇帝耳邊細聲低語:“安西剛剛打了勝仗。”

皇帝下意識脫口而出:“高仙芝又和誰打仗了?”

他連忙擡起袖子蹭了一下嘴,改口道:“李嗣業剛當了節度使,怎麼就打起仗來了?”

聖人老爺子最近只記得住樂曲,其餘事情忘的太快,高力士低聲提醒道:“李嗣業上月就上了一道奏疏,說是石國的王子聯合河中九國胡勾結大食,欲興兵進攻安西四鎮。李嗣業禦敵於國門之外,已經帶兵前往寧遠國渴塞城。”

皇帝的這才露出君王的威嚴神情,直接問道:“結果如何了?”

“渴塞城大捷,李嗣業連同脅從番軍在內三萬餘人,擊潰了大食來犯之敵七萬。”

“甚好!不枉朕給予他的信任,嗣業比安祿山能打,比高仙芝忠心,朕需要的就是這樣的肱骨之臣,等他回長安敘功之日,朕定要好好的嘉獎與他。”

“只是陛下,”高力士耐心地聽皇帝說完,才補充道:“李嗣業取勝之後並未退兵,而是在怛羅斯城休整了幾日之後,遠征康居城意圖收回河中九國之地。他在奏疏上稟明瞭原委,按照驛路的速度來算,此刻怕是已經攻到康居城下了。”

李隆基聲音不由得拔高几分:“他也太大膽太莽撞了。”

“聖人所言極是,右相也認爲取勝之後應當穩固地方,而不是貪功冒進。”

“朕要說的不是這個,他應該多休整幾日,從安西北庭調集更多的兵力,才更有把握取得河中之地。”

高力士張圓了嘴巴愣了一下,才又連忙說道:“右相是擔心他輕易出動,把安西精銳盡數葬送。”

皇帝掐着指頭算了一下,搖頭道:“不至於吧,安西北庭兩軍共計兵力四萬五千餘人,他只帶走了兩萬五,動搖不了安西的根本。更何況我大唐治下甘心報國的健兒多的是,可以在全國各地徵召補充,不足爲慮。”

高力士暗自腹誹,怪不得鮮于仲通在劍南打了那麼大的敗仗,還能活着回到長安當官,病根找到了。

李隆基琢磨了片刻,又轉圜了話語說:”哥奴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李嗣業此番遠征定然要耗費大量的糧草,傷亡也必定不會小。你傳話給哥奴,讓他給河西安思順下令,從河西健兒中選拔招募一些人,命他們運送糧草前往磧西,提前給李嗣業補充糧食和兵源。“

“陛下思慮周到,老奴和右相所不及,我這就去安頓右相擬定旨意。”

等高力士走後,皇帝安逸在地坐在樓臺的廊柱下,開始暢想帝國的榮耀,李嗣業若能大勝,磧西將恢復到先帝高宗所開拓的廣闊版圖,後世將如何評價他爲大唐所創下的全盛時期。

想到這裡,他擡頭張開喉嚨高聲下令道:”坐部,給朕演奏一曲將軍令!”

……

進入深秋之後,遠征的時機已經變得不太理想,儘管安西軍都準備了冬衣,但錯過了最佳時機讓人的心氣兒也受了影響。

九月初大軍到達白水城,這裡原本有大食的少部分駐軍,如今也全部撤走,只剩下當地居住的粟特人。大食人也深諳把拳頭縮回去再打人的道理,他們正在收縮兵力,積蓄力量,或者覺得這裡根本守不住。

李嗣業命人到城中搜尋打聽了一番,才得知白水城戰時有兩千人的大食駐軍,前幾天齊亞德帶着幾百兵殘兵逃到這裡,把這兩千人也帶走了。

他揮揮手帶着所有人離開這裡,繼續向前追擊,十日後到達了石國都城拓折城,城中依舊沒有國王,逃走的王子如今不知所蹤,這樣正好,他有足夠的餘地來送人情或者安排自己人。

三日後,他們渡過了真珠河上游的藥殺水,這是河中兩條大河的幹流之一,另一條叫做烏滸河,昭武諸國就夾在這兩條河中間,所以被稱之爲河中。

渡過了藥殺水就正式踏入到大食軍的活動範圍內,距離撒馬爾罕就只剩下百餘里。

撒馬爾罕只是大食人的叫法,唐人稱呼它爲康居,它是粟特人打造的中亞明珠,擁有最精美的建築,擁有最美麗擅舞的女子,周邊擁有河中最肥沃的土地。不知道有多少客居長安粟特富豪,最初的起點就是這座城市。把它從大食人手裡拿回來,符合全體大唐人的感情傾向。

大食軍有九萬人聚集在這一地區,周圍還有鉢息德城、那色波,琺沙城等六座城市,李嗣業不知道齊亞德會在這六座城市如何佈防,是全部聚集到康居城?還是按照重要性不同來進行分配佈防。李嗣業認爲齊亞德不會蠢到一盤散沙全面防禦,然後等着他各個擊破。肯定有幾個城是放棄了的,重點防守的又是另外幾個城。

他不斷派出斥候進行打探,同時謹慎行軍,以防落入戰術上的險地,進入大食軍的包圍圈。

十月六日康居城前,草木秋黃起伏的丘陵間,兩軍又一次在這裡列陣相對。

康居是絲綢之路上的明珠,但它並不適合進行戰爭防禦,通往城內的那密水支流一旦被唐軍截斷,上萬人的飲水問題就會成爲他們絕望的來源。

齊亞德手裡有遠勝於唐軍的兵力,他豈能關起門來當縮頭烏龜,與其被動防守倒不如再次一決勝負。這裡可不是渴塞城前,而是他的主場撒馬爾罕。

李嗣業採用的是標準的六花陣型,六個方陣圍在中軍前後左右,位於正中央的中軍多爲進攻型的陌刀重步兵和左右翼兩萬多名騎兵,可以同時向五個方向進行支援。六花的左虞侯軍,右虞侯軍,左廂前後軍和右廂虞侯軍多爲弓弩手和跳蕩步兵。

要知道唐軍多爲複合型兵種,沒有什麼術業有專攻的說法,擁有多年經驗的弓手此刻手中也許端着擘張弩。但只會射弩的人是玩不了弓的,但會使弓的人絕對能用好弩,好的控弦之士永遠是稀缺人才。

兩人各自撤回陣中,齊亞德開始揮動旗幟將十幾個巨大的車輛推了出來,李嗣業定睛一看,竟然是十幾臺投石車。好像這齊亞德在渴塞城之戰中,就用過這樣的投石車,不過仔細一看,就發現這投石車跟之前的投石車不一樣了,投臂更長,應該有更遠的射程。

他突然明白了,齊亞德逃回到康居來,搶着趕製了十幾輛這玩意兒,就是爲了彌補他們在遠程武器不及安西軍的弱點。只是不知道這東西真的超過射程三百步的伏遠弩麼?

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
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