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賈詡鬥荀攸

楊修反駁道:“可是,山東……”

“山東只是小疾。”劉辯不以爲然的擺了擺手:“西北纔是心腹大患。光武皇帝定都洛陽,養虎爲患,如今有這麼好的機會,朕想順勢更化,一次性的解決西北和東南兩大問題。”

楊修倒吸一口冷氣。劉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卻提出了一個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大局,即使以他的聰明才智,一下子也接受不了。可是,這麼駭人聽聞的話就從劉辯嘴裡說出來了,說得那麼自然,那麼雲淡風輕。

楊修很快冷靜下來,思索片刻:“陛下深謀遠慮,非臣所能及。可是,沒有山東的賦稅,陛下如何才能遠征漠北?”

劉辯側過頭,似笑非笑的看着楊修:“你是在考校朕?”

楊修吃了一驚,連忙躬身施禮:“臣豈敢。”

“楊修,朕相信你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才提前告訴你這個計劃。”劉辯伸手,輕輕的按在楊修的肩膀上:“不要讓朕失望,好嗎?”

楊修覺得肩上像是壓了一座山,讓他不堪重負。他後腦勺直冒涼氣,再也沒敢說一句話。他躬着腰,向後退了兩步,這才釋去了那個無形的壓力,緩緩的籲出一口氣。他看了劉辯一眼,劉辯已經轉過身去,大步向前走去,沿途遇到的將士,都不由自主的向他躬身行禮。

楊修的眼神慢慢縮了起來。忽然之間,他覺得眼前的劉辯有些陌生,陌生得有些可怕。他還是那個被人稱之爲輕佻無禮,無人君之相的史侯嗎?看他言語之間的高深莫測,看他舉手投足之間的自信從容,王者氣度,誰敢說他輕佻,誰敢說他無人君之相?

大漢四百年曆史上,有哪位帝王在他這個年齡時有這樣的氣度,敢於做出這樣的決定?即使是那位建立了赫赫武功的孝武皇帝也未必就能強過他啊。漢武帝十六歲登基時,還被竇太皇太后捏在手心裡,不敢有任何放肆,直到竇太皇太后過世,他才真正大展拳腳。

那時候,他已經二十二歲了。

而劉辯現在離十八歲還差幾天,已經統領數萬人馬,爲挽救大漢江山而征戰四方。雖然眼下山東兵起,大漢土崩在即,可是他不僅不氣餒,反而要趁此機會,一舉解決大漢百餘年來的痼疾。你可以說他年少輕狂,卻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

跟着這樣的君王奮戰,就算最後敗了,也不枉世上走一遭啊。

楊修忽然間豪氣滿胸,頭皮發麻,熱血涌上了臉。

劉辯一邊向沿途遇到的將士們點頭致意,一邊暗自發笑。他知道楊修現在肯定暈了。他突然之間拋出一個重磅炸彈,就是要將楊修炸暈。年輕人,總是有些理想的,更何況是生性驕傲的楊修。要他自認無能,主動放棄,他是萬萬做不到的,不管面臨的困難有多艱鉅,他都會使出渾身解數,絞盡腦汁的去解決,而且往往能想出讓人意想不到的好辦法。

年輕,就是最大的本錢。

……

張遼率領一百親衛騎,衝出了吳山。山谷中,馬蹄聲的迴響久久不絕。

和劉辯分兵之後,剛走了不遠,賈詡就把他找了過去,讓他帶領親衛騎立即趕往安邑,並在安邑附近儘可能的捕殺白波軍的斥候,將援軍到來的消息傳到城中。

張遼不太明白,因爲劉辯沒有這樣安排,而且他是這支人馬的副將,賈詡沒有權力這樣指揮他。這實際上是剝奪他的指揮權,將他變成了一個指揮百人的下級軍官。

但是,聽完賈詡的解釋之後,張遼聽從了賈詡的安排,因爲他覺得賈詡這麼做有他的道理,是從整個戰局出發,而不是出於奪權的私心。

賈詡說,白波軍能由烏合之衆打得牛輔節節敗退,還一路攻到了安邑,說明他們之中有智謀之士。既然有這樣的人存在,那麼陛下分兵進擊的計劃就有可能被對方識破。如果對方在董池陂安排重兵,等着伏擊陛下,那麼陛下就凶多吉少。

Wшw▪ ttκá n▪ c○

要破這個局,就必須讓他們不敢離開安邑。要讓他們不敢離開安邑,就只有大造聲勢,讓他們以爲陛下沒有分兵,主力就是他們這一路。

張遼搶先趕往安邑造勢,就要是造成這個假象,爲陛下爭取時間。

張遼問了一句:既然對方有智謀之士,那麼我虛張聲勢,就不會被對方看破嗎?

賈詡說:有可能,但是他未必能及時做出準確的判斷。否則,聽說援軍到來,他就應該建議白波軍撤回白波谷,而不是滯留安邑——以白波軍的實力,他們只能戰勝牛輔,一旦天子率領援軍到來,他們必敗無疑。現在白波軍還在安邑,說明他要麼還沒有聰明到那個地步,要麼就是做不了主。

不管是什麼原因,你只要出現在安邑附近,就可以干擾到他們的行動。而且,你趕到安邑之後,如果白波軍已經離開,你務必要搞清他們去了哪兒,必要的時候,可以聯合牛輔一起出擊。總之一句話,你不能讓他們伏擊陛下成功。

張遼明白了,二話不說,帶着集結起來的一百親衛騎,晝夜兼程趕往安邑。與賈詡共事這麼久,他知道賈詡不是一個張揚的人,他既然決定要改變劉辯的成命,就說明問題真的很嚴重,劉辯很可能有危險。

他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

剛剛過了虞城,離安邑城還有二十餘里,張遼就知道被賈詡不幸而言中了。因爲他一路狂奔而來,居然沒有遇到一個白波軍斥候,這是違反基本的行軍常識的。斥候放出三十里,靠大營越近,斥候越多,這是任何一個帶兵的人都應該知道的。白波軍中既然有智士,不可能連這一點都想不到。之所以沒有斥候,只有一種可能:賈詡不幸而言中,白波軍離開安邑了。

半個時辰後,張遼衝進了安邑城。

牛輔聽完了張遼的話,頭搖得像撥浪鼓。他瞪起眼睛,反問道:“如果白波賊只是佯退,誘我出城追擊呢?我出城,豈不是正中他們詭計?不行,不行!”

張遼早有準備,拿出了賈詡交給他的一支竹簡。牛輔接過,只看了一眼,臉色就變了。

.

第332章 陰魂不散第349章 人形兵器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第298章 敲山震虎第137章 幕後人第21章 龍形第267章 龍象之力第14章 讖語第142章 鄉音第333章 天子駕臨第226章 貂蟬建功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161章 危機第60章 君擇臣,臣亦擇君第46章 蘿莉蔡琰第76章 例外第200章 內戰,外戰第234章 下馬威第267章 龍象之力第187章 利劍在手第14章 讖語第63章 楊修第54章 皇甫嵩的虯龍命第152章 徐晃發威第328章 雪夜殺戮第189章 登高望遠第28章 張繡戰呂布(上)第449章 高處不勝寒第51章 想得美第90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49章 大將之風第83章 關羽來了第293章 有龍,敢屠否?第24章 鳳儀第167章 逼供第345章 燭龍第443章 坐而論道第414章 何必當初第99章 五行生剋第317章 臨行密密縫第76章 例外第290章 孫策戰馬超第241章 兩隻鷹第353章 雪林巨熊第296章 實力證明尊嚴第272章 人心的力量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第17章 危機第191章 彈汗山第396章 不謀而合第97章 言者有心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277章 投其所好第356章 去從第369章 冥冥天意第437章 被鄙視了第186章 人牲第133章 離羣孤鴻第107章 楊修請纓第386章 一扇窗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218章 疑雲第206章 鮮卑人的危機第40章 不破不立第220章 棋逢對手第133章 離羣孤鴻第261章 一鼓而下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407章 一舉兩得第418章 神和人第129章 同牀異夢第145章 有口難辯第35章 朝會(上)第450章 陰陽第138章 激將計第140章 謊言第9章 時日無多第98章 挖牆角第385章 天地作證第136章 困龍陣第118章 大賢良師之死第232章 帝者,諦也第129章 同牀異夢第262章 佛本是道第160章 全面反擊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245章 見機行事第11章 鸞鳳命格第447章 命運第92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440章 不戰而勝第201章 主客易位第199章 親疏有別第382章 奪卵第422章 捨得第305章 他鄉遇故知第227章 給你們一個機會第429章 根基與枝幹第235章 打服了好講理
第332章 陰魂不散第349章 人形兵器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第298章 敲山震虎第137章 幕後人第21章 龍形第267章 龍象之力第14章 讖語第142章 鄉音第333章 天子駕臨第226章 貂蟬建功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161章 危機第60章 君擇臣,臣亦擇君第46章 蘿莉蔡琰第76章 例外第200章 內戰,外戰第234章 下馬威第267章 龍象之力第187章 利劍在手第14章 讖語第63章 楊修第54章 皇甫嵩的虯龍命第152章 徐晃發威第328章 雪夜殺戮第189章 登高望遠第28章 張繡戰呂布(上)第449章 高處不勝寒第51章 想得美第90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49章 大將之風第83章 關羽來了第293章 有龍,敢屠否?第24章 鳳儀第167章 逼供第345章 燭龍第443章 坐而論道第414章 何必當初第99章 五行生剋第317章 臨行密密縫第76章 例外第290章 孫策戰馬超第241章 兩隻鷹第353章 雪林巨熊第296章 實力證明尊嚴第272章 人心的力量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第17章 危機第191章 彈汗山第396章 不謀而合第97章 言者有心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277章 投其所好第356章 去從第369章 冥冥天意第437章 被鄙視了第186章 人牲第133章 離羣孤鴻第107章 楊修請纓第386章 一扇窗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218章 疑雲第206章 鮮卑人的危機第40章 不破不立第220章 棋逢對手第133章 離羣孤鴻第261章 一鼓而下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407章 一舉兩得第418章 神和人第129章 同牀異夢第145章 有口難辯第35章 朝會(上)第450章 陰陽第138章 激將計第140章 謊言第9章 時日無多第98章 挖牆角第385章 天地作證第136章 困龍陣第118章 大賢良師之死第232章 帝者,諦也第129章 同牀異夢第262章 佛本是道第160章 全面反擊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245章 見機行事第11章 鸞鳳命格第447章 命運第92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440章 不戰而勝第201章 主客易位第199章 親疏有別第382章 奪卵第422章 捨得第305章 他鄉遇故知第227章 給你們一個機會第429章 根基與枝幹第235章 打服了好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