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

黃巾軍痛恨官府,痛恨朝廷,痛恨皇帝。他們曾經祈禱,曾經哀求,曾經逃亡,都無濟於事,最後只能揭竿而起。如果不是民怨積蓄得太久太重,張角又怎麼可能在十幾年間積聚幾百萬人的信徒。

皇帝是天子,是所有統治階級的代表,所有的憤怒最後都指向皇帝。即使知道眼前的這個皇帝還很年輕,登基才半年多,也沒什麼惡跡,但是他既然繼承了皇位,當然也要繼承憤怒。

父債子償,這是最簡單的邏輯,也是黃巾軍的邏輯。

可是,黃巾軍的悲哀在於他們雖然痛恨皇帝,骨子裡卻還是渴望有一個仁德賢明的天子。當他們看到一個爲他們而流淚,願意承擔所有的責任,並且希望能對他們有所補償的天子時,他們忘記了曾經的仇恨,原諒了這個年輕的天子,拜伏在他的面前。

大營裡哭聲一片,劉辯兩眼含淚,下了馬,一一扶起身邊的黃巾軍將士。

楊鳳、郭泰又驚又怕,既怕有黃巾將士趁機刺殺天子,又對天子的手段感到恐懼。他們緊緊的跟在劉辯身邊,既保護劉辯,又將劉辯和更多的黃巾將士隔開。

荀攸和鍾繇緊緊的跟在身後,兩人只交換了一次眼神,就再也沒有任何交流。可是那一次四目相對,他們都從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疑惑,看到了茫然,看到了恐懼。

從營門口到中軍大營,有五百步的路程,劉辯走了大半個時辰。當他走進大帳時,他的大氅上,袖口上,衣襟上,已經沾滿了塵土——上面有黃巾軍將士的淚,有黃巾軍將士的希望。

“陛下……”楊鳳尷尬不已:“臣就這取水,爲陛下洗漱。”

“無妨。”劉辯看着變了顏色的衣服,伸手解開了腰帶。“這是好事,這說明朕還有人心,還有機會重整山河。好了,進了這個大帳,我們就是談判的對手了,無須客套,坐下來談吧。”

楊鳳看着劉辯脫去皇袍,露出皇袍裡面的魚鱗軟甲,摘下冠冕,換上一頂頭盔,驚愕不已。不過,他什麼也沒說,伸手相邀:“陛下請。”

談判的條約之前就已經商量妥當,劉辯親自來談,不過是最後走一個形式。從劉辯走進黃巾大營的那一刻起,談判就已經結束了,剩下的都是儀式。他們很快談攏,黃巾軍、白波軍接受天子的改編,分成兩部,一部駐留在幷州太原郡,一部進入關中扶風郡,四萬黃巾軍大部分都轉爲屯田兵,只從中精選出五千步卒,由楊鳳、郭泰等人率領,隨劉辯征戰。

楊鳳拜平北將軍,關內侯,統兵駐太原。郭泰遷右扶風太守,領屯田校尉,駐雍縣。

一切談妥,劉辯要求與楊鳳單獨談話。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有些意外——原本沒有這個議程。

劉辯笑笑:“將軍身經百戰,道法高深,應該不會擔心朕一個人吧?”

聽說是劉辯一個人,楊鳳鬆了一口氣。他看看劉辯身後的王越、史阿,不緊不慢的說道:“臣是擔心陛下萬一有什麼意外,臣萬死難辭其咎啊。”

劉辯擺擺手,示意王越、史阿退下,楊鳳也示意郭泰等人退下。衆人雖然驚疑,但是見談判已成,雙方都很有誠意,也沒有堅持,都退了出去,將大帳留給了劉辯、楊鳳二人。

楊鳳疑惑的看着劉辯,緊咬着嘴脣,不肯先開口。劉辯呷了一口酒,打量着楊鳳,轉身拿出了錦囊包裹的九節杖,輕輕的放在楊鳳面前:“認識這個嗎?”

楊鳳狐疑的接過,解開繫繩,脫去錦囊,只看了一眼,就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冷氣,拜倒在地,神色恭敬:“這是大賢良師的九節杖!”

“我聽說,大賢良師有兩件至寶。”

“不錯,九節杖和《太平經》。”

“如果我告訴你,這兩件東西原本都是宮裡的,你信嗎?”

楊鳳緊緊的閉上了嘴巴,死死的盯住劉辯,半晌沒有說話。他被劉辯這句話嚇住了,這兩件東西如果都是宮裡的,那一直號稱所有信衆要推翻蒼天,另立黃天的大賢良師和朝廷是什麼關係?

“《太平經》的由來,你可以去問,早在孝順帝時就入宮收藏,民間根本沒有流傳。我想就算是你,也不知道大賢良師的《太平經》傳自何人,對不對?”

楊鳳不吭聲,握着九節杖的手關節發白。

“至於九節杖,你應該清楚這樣的玉工,除了宮裡的尚方監,不會有人能製出第二件。”

楊鳳的眼神縮了起來,額頭沁出了冷汗。他知道劉辯說得對,《太平經》的來歷蹊巧,還可能有另外的說法,但是九節杖卻肯定來自皇宮。玉器的製作是一門非常罕見的手藝,普通人家不能用玉,所以民間沒有玉工生存的空間,只有皇宮纔有專門的玉工,這麼精湛的玉器工藝,只可能來自皇宮。

以前楊鳳沒有懷疑大賢良師的膽量,也沒往那方面想,現在,面對這兩個問題,他才發現大賢良師以前的行蹤有些詭異。

“我聽說大賢良師曾經和白馬寺的胡僧支謙論道。當時他身邊有兩個道僮,一個叫飛燕,一個叫飛鳳。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飛燕應該就是黑山軍的頭領張燕,飛鳳就是你楊鳳吧?”

楊鳳駭然心驚,擡起頭看着劉辯,半晌沒有說話。良久,他躬身向劉辯拜了一拜:“陛下所言甚是,我就是大師良師身邊的道僮飛鳳。”他看了劉辯一眼:“陛下的意思是……”

“你是大賢良師的貼身道僮,應該比我清楚他的情況。”劉辯的眼神平靜,他對此早有準備,此刻說來,自然是合情合理,絲絲入扣。“現在,你應該能明白爲什麼大賢良師傳道十幾年,朝廷一直沒有下令抓他,大賢良師起兵之後,爲什麼能在鉅鹿堅持那麼久,爲什麼陳王寵拒敵有功,反而被天子下令處死,爲什麼皇甫嵩揭發張讓,自己卻丟了官……”

劉辯一樁樁的說來,楊鳳聽得心驚肉跳,鬢角溼透,冷汗淋漓。

如果劉辯說的是真的,大賢良師的所作所爲都是靈帝安排的一着棋,那幾十萬黃巾的浴血奮鬥又是爲了什麼,還說什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難道這一切,都是一場騙局?

公衆版最後一天,求推薦,求收藏!

第320章 趙雲第372章 一生之敵第187章 利劍在手第187章 利劍在手第68章 自有主張第400章 龍鳳血脈第450章 陰陽第114章 推心置腹第247章 大獲全勝第434章 魏延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73章 差之毫釐第449章 高處不勝寒第153章 反其道而行第87章 雲泥之別第229章 柳暗花明第349章 人形兵器第146章 一石三鳥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288章 小心思第72章 馳援第330章 造勢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329章 僞君子第450章 陰陽第21章 龍形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200章 內戰,外戰第87章 雲泥之別第104章 威逼利誘第201章 主客易位第339章 變計第308章 義之所在第26章 荀攸第129章 同牀異夢第234章 下馬威第31章 失落第266章 一躍萬里第388章 心動第106章 徐晃第458章 簡單粗暴第4章 龍之夢第377章 歸來第57章 衝動是魔鬼第190章 控火者第181章 華佗第351章 意外第332章 陰魂不散第279章 入長安第89章 張繡破境第7章 挖人第106章 徐晃第459章 暗流第167章 逼供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304章 臥龍第420章 高山第91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25章 道與術第14章 讖語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第246章 並肩作戰第351章 意外第338章 龍的傳說第305章 他鄉遇故知第339章 變計第19章 萬年公主第173章 老成謀國第184章 貂蟬第90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372章 一生之敵第233章 精兵猛將第225章 行獵彈汗山第238章 窮途末路第173章 老成謀國第80章 灌頂之咒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371章 誰是騙子第129章 同牀異夢第453章 歸根覆命第14章 讖語第26章 荀攸第46章 蘿莉蔡琰第387章 借刀殺人第424章 塞翁失馬第340章 陷阱第403章 想念第458章 簡單粗暴第420章 高山第273章 九歌第22章 許劭第104章 威逼利誘第58章 大局第346章 失控第68章 自有主張第140章 謊言第83章 關羽來了
第320章 趙雲第372章 一生之敵第187章 利劍在手第187章 利劍在手第68章 自有主張第400章 龍鳳血脈第450章 陰陽第114章 推心置腹第247章 大獲全勝第434章 魏延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73章 差之毫釐第449章 高處不勝寒第153章 反其道而行第87章 雲泥之別第229章 柳暗花明第349章 人形兵器第146章 一石三鳥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288章 小心思第72章 馳援第330章 造勢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329章 僞君子第450章 陰陽第21章 龍形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200章 內戰,外戰第87章 雲泥之別第104章 威逼利誘第201章 主客易位第339章 變計第308章 義之所在第26章 荀攸第129章 同牀異夢第234章 下馬威第31章 失落第266章 一躍萬里第388章 心動第106章 徐晃第458章 簡單粗暴第4章 龍之夢第377章 歸來第57章 衝動是魔鬼第190章 控火者第181章 華佗第351章 意外第332章 陰魂不散第279章 入長安第89章 張繡破境第7章 挖人第106章 徐晃第459章 暗流第167章 逼供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304章 臥龍第420章 高山第91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25章 道與術第14章 讖語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第246章 並肩作戰第351章 意外第338章 龍的傳說第305章 他鄉遇故知第339章 變計第19章 萬年公主第173章 老成謀國第184章 貂蟬第90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372章 一生之敵第233章 精兵猛將第225章 行獵彈汗山第238章 窮途末路第173章 老成謀國第80章 灌頂之咒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371章 誰是騙子第129章 同牀異夢第453章 歸根覆命第14章 讖語第26章 荀攸第46章 蘿莉蔡琰第387章 借刀殺人第424章 塞翁失馬第340章 陷阱第403章 想念第458章 簡單粗暴第420章 高山第273章 九歌第22章 許劭第104章 威逼利誘第58章 大局第346章 失控第68章 自有主張第140章 謊言第83章 關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