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歸根覆命

震驚之後,劉辯又有些憤怒。…頂點小說,他沉下了臉。

“既然你有這麼高的道行,又知道神州即將陸沉,怎麼能無動於衷,不出手施救,只是三番兩次鼓動孫家父子割據江南?”

“道門重自然,尚借勢而爲,從不逆天行事。”于吉淡淡的說道:“當年禮崩樂壞,天下沉淪,老子也只是西出函谷關,並沒有振臂而起,行蚍蜉撼樹,螳臂當車之事,何況是我。”他略作思索,又道:“人必自助,而後天助之。生生死死,天之道,人如此,族如此,國亦如此……”

劉辯打斷了他的話:“人壽不過百年,你怎麼能活這麼久?豈不是有背自然之理?”

于吉笑了。“陛下,人壽豈止百年?天地人三才,天長地久,人怎麼可能只有百年?很多人之所以活不到百年,是他們不知護養,沉迷外物,這纔不能盡其天年。彭祖壽八百,尚稱不足,吉不過百餘年,又怎麼是違背自然之理呢。”

“照你這麼說,人可以像天地一樣一直活下去?”

“能不能像天地一樣長久,吉不敢斷言,畢竟能像天地一樣常保自然的人太少了,即使是我自己,我也做不到完全順其自然,要想像天地一般長久,怕是做不到。不過,我可以藉助道術,盜取天地元氣,重塑肉身。”于吉躬身一拜。“陛下,吉從江湖而來,登堂入室,只是爲了向陛下求一個重生的機會。”

“原來如此。”劉辯恍然大悟。怪不得於吉這個一直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會主動到長安來,還帶着大喬小喬兩個絕色蘿莉,原來是有求於人啊。重生?這怎麼聽起來那麼穿越呢。

“什麼是重生?”

于吉沉默了片刻:“陛下,天機不可泄露。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修行到了的人聽了,也許會茅塞頓開,由此悟見天機。修行不到的人聽了,只會心生妄念,有害無益。敢請陛下屏退左右,容我向陛下一人言明。”

劉辯眯起了眼睛。盯着于吉,笑了笑,擡起手臂,輕輕的揮了揮。

王越上前一步,按劍道:“陛下……”

“放心吧,不會有事。”劉辯打量着于吉。“以他的修行,真想來刺殺我,你們在這裡也沒什麼用。”

王越咬了咬嘴脣,還是執行了劉辯的命令。將所有人等都帶了出去。

“現在,你可以說了。”劉辯指指對面的坐榻,示意于吉坐下。於吾也不客氣,從容入座。“陛下在彈汗山的時候,見過神殿裡的神像麼?知道神像的秘密何在麼?”

劉辯目光一閃,點了點頭。

“那陛下知道爲何如此?”

劉辯搖了搖頭,不知不覺的坐直了身子:“這件事,我也一直在追查。可惜一直未得其詳。不知道長有何高見。”

見劉辯的態度變了。也自然而然的換了稱呼,于吉依然淡定從容。

“‘穀神不死。謂之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兮若存,用之不勤’,這是老子所傳的五千言中透露的消息。人皆有父母,皆由其母所生,神像的秘密在玄牝之門。即象徵重生之意。修道之人,每六十年爲一輪迴,輪迴盡,則需重歸玄牝之門,所謂各歸其根。行氣吐納,用覆命之術,重塑肉身,反老還童。循環往復,即可長生久視,壽與天地齊。”

劉辯盯着于吉,好奇不已。“你壽百一百六十餘年,卻形如壯年,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正是。臣自上次覆命以來,已逾四十八年,在十二年之內,必須重入玄牝之門,否則將日漸衰老,就算重歸玄牝之門,也很難恢復赤子之身,最終將身亡道消,歸於塵土。”

劉辯明白了。于吉到這兒來,是因爲他要去彈汗山的神殿,要在神像中經歷歸根覆命的儀式。這個儀式顯然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否則以于吉的道行,潛入彈汗山神殿易如反掌。他很可能還需要一些人的輔助,無法一個人悄悄的完成,所以必須求得他的幫助。

原來那個神像私處的暗道不僅僅是代表着帝道,還有這個重要的作用。玄牝之門就是重生之門。

“那麼,歸根覆命之術,又是什麼樣的道術?”

于吉也不隱瞞,和盤托出。“歸根覆命之術,顧名思義,分爲歸根與覆命兩術……”

劉辯靜靜的聽着,眼神如古井無波,心中卻涌起了驚濤巨瀾。一直以來,他都像一塊海綿似的吸取着有關的知識,但不可否認,絕大部分知識都來自於儒門,或者是經過儒門改造的道門知識,真正的道門理論知之甚少。原因很簡單,不管是荀彧還是蔡邕父女,他們的學問都以儒門爲主,都來自於嵩高山所藏典籍和東觀蘭臺的皇室秘書。嵩高山的典籍不用說,自然是儒門的傳承,而皇室秘書也不例外,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經過儒門改造的東西,其真實性甚至不如嵩高山所藏的典籍。

于吉所說的卻是真正的道門理論,這些理論沒有經過儒門修改,和目前流傳的《老子》也有些區別,是不是最正確的理解,誰也說不準,但是,這是于吉親身驗證過的學問,當然比儒門那些只存在於紙上的知識更接近真相。

于吉所說的道門修行道術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是因爲其理論基礎只有一個:老子所著的五千言,幾乎每一句話出自這五千言之中。說複雜,是因爲裡面涉及到了外丹術和內丹術,相反,經常被提起的房中|術只是一個輔助之術。

按于吉的說法,要想歸根覆命,首先一條是要靜,不僅是身要靜,心更要靜,而且是絕對的靜——守虛極。致靜篤。按照他自己的理解,歸根其實就是將神識——包括記憶在內——凝爲一點,藏在所謂的根裡,以便儀式完成之後覆命,也就是將神識重新安放到新的中。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點雜念,就可能功歸一簣。道消身亡。

要想達到這種層次的靜,不僅需要一個絕對安靜的場所——彈汗山神像下面的秘道,更需要長期的修行。道門重視靜修,重視還精補腦,都與這一點有關。

很顯然,這是一個要求極高的道術。完成了這個道術,可以擁有一個全新的身體,多六十年的壽命,繼續修行。領悟天地大道。完成不了這個道術,從此不可避免的走上衰老死亡之路。也許會比普通人長壽很多,但是要想壽與天齊,那卻是癡心妄想了。沒有足夠長的壽命,自然也不可能真正領悟天地大道。

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也許就有這一點有關。

“既然你對彈汗山神殿瞭如指掌,那我倒想問你一個問題。”

“陛下請講。”

“爲何彈汗山神殿的神像居然是天師夫人的模樣?”

“神像是她所建。她要塑成自己的模樣,供人瞻仰。不過是一點私心罷了。”于吉淡然一笑:“正因爲她有了私心,所以她無法順利的歸根。石像永存,肉身卻毀,真不知道她會不會因此而後悔。”

“她沒能完成歸根覆命?”

“第一次完成了,還與張陵生了二子四女,第二次沒完成。”于吉輕輕的嘆了一口氣。“當初她傳授檀石槐道法。就是爲了在鮮卑人控制彈汗山的情況下不影響第二次歸根覆命,沒想到最後卻毀在了這一點私心裡,實在是可惜。”

“她死了?”

“死不死,不敢肯定。不過,沒能完成第二次歸根覆命。她的肉身就是六十餘歲的老嫗,就算刻苦修行,也不過百年。更大的可能是她已經死了。歸根覆命之術非常兇險,稍有閃失,就會前功盡棄。”

“那你怎麼知道她沒能完成歸根覆命?”

“重塑肉身要盜取天地元氣,會引起天地元氣的擾動,如果成功,修道有成的人會感應到。”于吉看着劉辯,輕輕的笑了一聲:“陛下在黃河邊悟命,在皇宮龍虎交,在龍淵化龍,諸如此類,對修道之人來說,都是可以察覺的。更何況是歸根覆命這麼重大的事。”

他又皺起了眉頭。“不過,我有一個疑問,至今不解。不知陛下能否爲我解惑?”

劉辯笑了。“我的境界雖然還算過得去,可是我對道的瞭解,和你相去甚遠,怕是不能爲你解惑。”

“無妨,這與道無關,只是發生在陛下身上的一件事罷了。”

劉辯眉毛一挑,示意于吉說說看。于吉說道:“陛下在黃河邊悟命的那一晚,有兩次較大的元氣擾動,相隔時間極短。很多人都以爲只是一次,但是我知道那是兩次。其中一次,必然是陛下悟命,可是在此之前的一次更嚴重的元氣擾動又是什麼原因?陛下,你在悟命之前,可有什麼異常的反應麼?”

劉辯的眼角一抽,沒有立刻吭聲。在悟命之前,當然有一次異常,那是他穿越千年而來,靈魂附在原本的劉辯身上。這是對時空的真正干擾,影響自然比悟命還要大。只是,他能對於吉說出這個秘密嗎?

劉辯沉吟了良久,擡起頭,微微一笑:“道長,以你的道行,難道看不出有什麼異常嗎?”

于吉疑惑不已。“難道陛下尚未弱冠,便已經歸根覆命?”(想知道《神話三國》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啓微信,點擊右上方“+”號,選擇添加朋友中添加公衆號,搜索“zhongwenwang”,關注公衆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

第107章 楊修請纓第228章 爭勢第449章 高處不勝寒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第136章 困龍陣第191章 彈汗山第306章 吃人肉的程昱第344章 破綻第255章 通天台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103章 人形弩第18章 龍虎交第67章 白波軍第456章 秋雨與秋風第218章 疑雲第178章 小巫見大巫第112章 見面禮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251章 起點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102章 冰與火之歌第191章 彈汗山第305章 他鄉遇故知第187章 利劍在手第211章 養虎爲患第191章 彈汗山第89章 張繡破境第285章 悔之莫及第218章 疑雲第31章 失落第411章 攻城與攻心第279章 入長安第10章 密室第459章 暗流第5章 袁紹第92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199章 親疏有別第128章 百年之局第209章 棋高一着第265章 夜驚第432章 鳳雛第214章 白山赤血第381章 三重卦第91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65章 初戰第83章 關羽來了第21章 龍形第334章 野火燒不盡第355章 衆生平等第92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251章 起點第233章 精兵猛將第272章 人心的力量第332章 陰魂不散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20章 黃帝十二形第41章 贈馬第54章 皇甫嵩的虯龍命第250章 驚弓之鳥第3章 棟樑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第417章 崑崙懸圃第394章 人心渙散第33章 經濟危機第22章 許劭第352章 技不如人第79章 歪打正着第106章 徐晃第176章 湳水之戰第324章 惜別第14章 讖語第424章 塞翁失馬第20章 黃帝十二形第122章 河東衛家第136章 困龍陣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429章 根基與枝幹第343章 特種戰第193章 韓遂第140章 謊言第299章 人心莫測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344章 破綻第26章 荀攸第67章 白波軍第43章 方天畫戟第104章 威逼利誘第198章 殺俘第247章 大獲全勝第342章 超渡第358章 白骨第221章 駁獸第32章 防患於未然第232章 帝者,諦也第2章 赤兔龍馬第90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123章 裴潛第10章 密室第88章 搖滾古曲
第107章 楊修請纓第228章 爭勢第449章 高處不勝寒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第136章 困龍陣第191章 彈汗山第306章 吃人肉的程昱第344章 破綻第255章 通天台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103章 人形弩第18章 龍虎交第67章 白波軍第456章 秋雨與秋風第218章 疑雲第178章 小巫見大巫第112章 見面禮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251章 起點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102章 冰與火之歌第191章 彈汗山第305章 他鄉遇故知第187章 利劍在手第211章 養虎爲患第191章 彈汗山第89章 張繡破境第285章 悔之莫及第218章 疑雲第31章 失落第411章 攻城與攻心第279章 入長安第10章 密室第459章 暗流第5章 袁紹第92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199章 親疏有別第128章 百年之局第209章 棋高一着第265章 夜驚第432章 鳳雛第214章 白山赤血第381章 三重卦第91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65章 初戰第83章 關羽來了第21章 龍形第334章 野火燒不盡第355章 衆生平等第92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251章 起點第233章 精兵猛將第272章 人心的力量第332章 陰魂不散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20章 黃帝十二形第41章 贈馬第54章 皇甫嵩的虯龍命第250章 驚弓之鳥第3章 棟樑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第417章 崑崙懸圃第394章 人心渙散第33章 經濟危機第22章 許劭第352章 技不如人第79章 歪打正着第106章 徐晃第176章 湳水之戰第324章 惜別第14章 讖語第424章 塞翁失馬第20章 黃帝十二形第122章 河東衛家第136章 困龍陣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429章 根基與枝幹第343章 特種戰第193章 韓遂第140章 謊言第299章 人心莫測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344章 破綻第26章 荀攸第67章 白波軍第43章 方天畫戟第104章 威逼利誘第198章 殺俘第247章 大獲全勝第342章 超渡第358章 白骨第221章 駁獸第32章 防患於未然第232章 帝者,諦也第2章 赤兔龍馬第90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123章 裴潛第10章 密室第88章 搖滾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