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國計民生

“孫將軍,看到你安然無恙真讓人高興!”羅思柴爾德緊緊抓住孫百里的雙手,好像他會突然消失一樣,話語當中顯露出發自內心的關懷——如果沒有孫百里仗義相救,聚集在這裡的數十萬德國猶太人大部分都要被投入德國的監獄,接受被迫害的命運。

孫百里對這位猶太老人的熱情有些吃不消,不動聲色地把手抽了出來,很客氣地說道:“謝謝關心!”

羅思柴爾德意猶未盡地說道:“我們猶太人向來是知恩圖報的,將軍對我們的恩德所有的猶太人都會銘記在心,竭盡所能來報答的!”

孫百里正色道:“羅思柴爾德先生,面對納粹對猶太人的殘忍迫害,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會坐視不理的!百里所作所爲都是代表福建人民的意志,先生如果一定要報答的話,就全力投入到改善民衆生活當中去吧。”接着孫百里問道:“先生此次登門造訪,是不是關於猶太人到其他省經商的事?”

羅思柴爾德急忙點頭:“是的。不過我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想和將軍商量,不過還是先談談第一件事吧!目前福建的工業發展比較快,民用的工業品產量相當高,但是我們省的人口不過700多萬,受市場規模的限制,產品的銷售已經有些困難,而這些產品相對於國外來說,競爭力很弱,所以只能把向內地拓展市場。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福建的工業化程度已經是中國最高的,產品在國內還是有很強的競爭力,如果由省政府出面在其他身份設立商務中心,而經營和管理則讓我們猶太商人來負責,既推銷了工業品,也方便在內地採購原材料。這樣一舉兩得的好事,我想將軍是能夠同意的!”

聽了羅思柴爾德的話,孫百里感到由衷的高興——這個猶太銀行家已經可以主動替福建分憂了,顯然是已經認同了自己的中國人身份!

孫百里說道:“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我當然是支持的,同時,我也很高興地看到,羅思柴爾德先生能夠站在福建政府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而不是把猶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羅思柴爾德急忙說道:“我也沒有你說的那麼好,還是有點私心的!”然後他微笑着望着孫百里,說道:“現在,聚居在福建的族人已經達到了七十多萬,很多商人不得不做相同的生意,與自己的同胞進行競爭,這是我不願意看到的。如果能夠在政府的保護下去其他省經商,中國這麼大,有多少生意可以做啊!”

孫百里點了點頭:“這個問題不大。我們可以用省政府的名義在全國各地設立辦事處,並派駐少量的部隊武裝保護。福建的猶太商人每抵達一個地方,先到辦事處去登記,這樣就非常安全了。”

羅思柴爾德感激地說道:“將軍考慮的真周到,我代表族人謝謝你!”然後給孫百里深深地鞠了個躬。

孫百里急忙說道:“你先別忙着道謝,我還有事情讓他們做的,並不是白白提供保護。我的計劃是想盡量拓展辦事處的職能:首先,繪製所在身份的詳細地圖。隨着戰爭的不斷擴大,哪裡都可能變成戰場,手中有了精密的地圖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失誤,而大本營提供的地圖甚至不如日軍的地圖好用。商人們需要四處走動,很方便做這件事。其次,國民政府已經成立了特種礦產統籌管理委員會,對戰略資源進行專買專賣,雖然沒有在福建搞,但是卻使我們無法繼續在其他省收購,所以需要商人們以走私的方式儘量購買一些,以保證兵工企業的正常運轉,間接支援前線作戰。最後,我們十九路軍已經升級爲集團軍,對兵源的要求急劇擴大,而隨着戰爭的延續,這種需求將穩步上升,所以商人們在做生意的同時還要不斷地宣傳十九路軍的戰績,吸引全國各地的優秀青年到福建來參軍。”

羅思柴爾德詫異地望着孫百里,問道:“我雖然不懂軍事,但是感覺這個辦事處有點像情報站,會不會遭到其他地方勢力和國民政府的猜忌?”

孫百里回答道:“猜忌肯定是有的,即使我們不這樣做,他們還不是同樣要猜忌我們!我孫百里所作所爲都是爲了早日擊敗日寇,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只要自己問心無愧,何懼別人猜忌!”接着他又給羅思柴爾德打個預防針:“收購戰略物資的事情一旦被國民政府發現,不但要沒收全部的財產,還很可能會有牢獄之災,你要和他們先打個招呼。不過,福建政府和十九路軍會補償全部的損失,並負責把人解救出來,這一點也請你放心。”

羅思柴爾德急忙表明自己的態度:“孫將軍爲我們作了這麼多事,冒這點險算什麼,請放心,絕對不會有一個猶太人臨陣退縮的!”

孫百里放下心來,說道:“這樣我就放心了!對了,你剛纔說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和我商議,到底是什麼事?”

羅思柴爾德說道:“這件事和經濟的關係最密其,最好能請杜周南先生一起商議。”

孫百里說道:“這好辦,他的辦公室就在旁邊,我們一起過去就可以了。”說完和羅思柴爾德一起來到了杜周南的辦公室。

杜周南奇怪地看着兩人,問道:“什麼事啊?表情這麼嚴肅!”

羅思柴爾德直截了當地提出了問題:“隨着戰爭的逐漸深入,政府和軍隊對經濟的依賴就會越來越嚴重,根據目前國民政府的財政狀況,對日作戰的巨大消耗很快就會把它壓垮,而爲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唯一的辦法就是對民間進行掠奪!其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利用掌握中央銀行的優勢,增加貨幣的發行量,用無價值的紙幣購買戰爭必須的物資和糧食,其後果必然是無價飛漲、貨幣貶值!”說到這裡,他悲哀地看着聚精會神聽自己訴說的孫百里和杜周南說道:“我們雖然有自己的銀行,但是沒有自己的貨幣,最後也只能淪爲貨幣貶值的犧牲品,把辛苦積累起來的財富交到國民政府的手中!”

孫百里的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問道:“會有這麼嚴重嗎?”

杜周南緩緩地點了點頭,說道:“實際的情況可能比羅思柴爾德先生說的還要嚴重:現在政府還可以用手中掌握的戰略物資與國外交換急需的藥品、武器裝備,可是一旦戰爭繼續擴大,中日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日本肯定有憑藉強大的海軍封鎖中國的海上運輸線,這樣一來,作戰消耗的武器彈藥只能全部自己生產,問題就會凸現出來!”

羅思柴爾德進一步解釋道:“我的家族在歐洲已經生活了數十代,一直是從事金融業務,從早期的高利貸到近代的銀行,經歷過無數次國家之間的戰爭,也經歷過無數次厚顏無恥的掠奪,是有血的教訓的!”

問題如此之嚴重,是孫百里始料未及的,他感覺自己的喉嚨有點發幹,用力嚥下一口唾沫,問道:“現在福建的物價怎麼樣?”

杜周南說道:“非常平穩,還沒有出現什麼問題。羅思柴爾德先生的意思是提醒我們要提前制定出預防措施,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孫百里看羅思柴爾德點頭表示同意,急忙問道:“先生既然對這個問題了解如此之深,肯定有比較完善的解決辦法吧!?”

羅思柴爾德回答道:“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自己發行貨幣,與法幣按照1:1的比例兌換,這樣無論中央銀行發行多少紙幣,都影響不到我們,到時候只要把兌換的比率適當地調整就可以了!”

孫百里不假思索地說道:“絕對不可以!現在正是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我們這樣做無異與宣告福建獨立,對全國的民心士氣必將造成重大打擊,也會授人以柄,指責我們十九路軍不顧大局!”

羅思柴爾德兩手一攤,爲難地說道:“你不同意的話,就沒有別的好辦法了!只能提前把手中的法幣兌換成外幣,同時大量囤積黃金、白銀等硬通貨,把將來的損失減少一點。”說着異常惋惜地嘆了口氣。

杜周南沉吟了一下,說道:“這個辦法很好!其實我們可以鼓勵民衆把錢全部存到銀行,然後再由銀行兌換外幣,降低民間的損失。”

羅思柴爾德搖了搖頭:“我們的辦法都只能把經濟崩潰的時間向後延緩一點而已,用處並不大!”

杜周南想了一會,突然恍然大悟地說道:“其實還有一個辦法!”

孫百里和羅思柴爾德急忙問道:“什麼辦法?”

杜周南說道:“我們可以重新啓用銀元!”接着他詳細解釋道:“中央銀行在進行貨幣改革的時候,並沒有廢止銀元,所以銀元仍然是合法的貨幣,只是流通量越來越少而已,到時候我們就要求其他省份用銀元來結算,這樣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孫百里興奮地一拍桌子,大聲叫好:“杜先生真是神人!這麼絕妙的辦法都想得出來!百里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羅思柴爾德也欽佩地說道:“這樣解決起來是少了不少麻煩,我們現在只要悄悄地從國內國外收購白銀就可以了!”

解決了如此重大的問題,孫百里感到由衷的高興,暗自慶幸自己的身邊有這兩位經濟人才鼎力協助,對福建這塊根據地也越來越放心了。

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272章 幕後黑手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94章 鏖兵吳福(三)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47章 蔡氏父子第39章 議政準備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3章 初戰慘勝第230章 以勢取勝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54章 兩廣事變(上)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275章 總統殉國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163章 餘漢無謀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52章 密令截擊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14章 臨危受命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121章 我死國存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261章 金門之戰(中)第370章 祖國之歉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87章 冒死一搏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25章 還鄉地主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17章 主力對決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21章 曙光初現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93章 鏖兵吳福(二)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219章 海上長城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24章 佔領清流第376章 南京起義(下)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150章 武漢會戰(四)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19章 廈門攻防第42章 罷工事件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285章 御前會議第59章 一兵難求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94章 鏖兵吳福(三)第197章 聲東擊西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215章 知恥後勇(下)第92章 鏖兵吳福(一)第101章 何去何從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52章 密令截擊第13章 事變失敗第213章 勇克堅城(下)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366章 喋血灘頭
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272章 幕後黑手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94章 鏖兵吳福(三)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47章 蔡氏父子第39章 議政準備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3章 初戰慘勝第230章 以勢取勝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54章 兩廣事變(上)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275章 總統殉國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163章 餘漢無謀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52章 密令截擊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14章 臨危受命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121章 我死國存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261章 金門之戰(中)第370章 祖國之歉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87章 冒死一搏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25章 還鄉地主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17章 主力對決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21章 曙光初現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93章 鏖兵吳福(二)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219章 海上長城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24章 佔領清流第376章 南京起義(下)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150章 武漢會戰(四)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19章 廈門攻防第42章 罷工事件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285章 御前會議第59章 一兵難求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94章 鏖兵吳福(三)第197章 聲東擊西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215章 知恥後勇(下)第92章 鏖兵吳福(一)第101章 何去何從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52章 密令截擊第13章 事變失敗第213章 勇克堅城(下)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366章 喋血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