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以勢取勝

日軍在潮汕地區的失利早在第2軍司令安藤利吉的預料之中,其實,當大本營的高級幕僚就此次登陸作戰徵詢意見的時候,他就明確指出,小規模的登陸沒有任何意義日軍大本營策劃此次行動的目的是因爲潮汕是廣東著名的僑鄉,華僑對本地區的匯款金額非常龐大,間接地幫助了抗戰,而汕頭附近又有潮安到韶關的公路,是香港到中國內地的物資進出通道,認爲必須將其切斷但是老謀深算的安藤利吉已經和中國軍隊打了將近兩年的交道,對手的兵力部署和戰鬥力強弱全部瞭如指掌:雖然在潮汕地區只有第55師在活動,但是梅州卻有精銳的猶太軍團裝甲部隊在策應僅僅靠第32旅團不到兩萬的兵力即使能夠擊退守軍,也沒有力量來擴大戰果,最多隻是取得一個立足點而已,而他自己卻不得不從準備向粵北進攻的部隊中間抽調一個旅團出來,導致他的廣州防務必需在第2集團軍主力前方重組,加重了第8師團的負擔

在安藤利吉日夜不停地調兵遣將的同時,第2集團司令餘漢謀將軍也在不遺餘力地部署軍隊

廣東在三水、花縣、增城、石龍一帶是三江沖積出來的平原,但以北以東則進入丘陵地帶尤其佛崗以東的良口、牛背脊、梅坑、青塘一帶,地形破碎,人煙稀疏,層巒峻嶺,最不適合大兵團作戰餘漢謀抓準了這點將第2集團軍的五個主力師部署在狹長的山區,並把這裡作爲決戰的戰場,另外把二師和第5師部署在粵桂邊境的連州地區,伺機向日軍的側翼迂迴此時的第2集團軍各部隊在全部換式裝備之後,又經過一年多的實戰取得最爲欠缺的作戰經驗,並藉此機會熟悉了粵北的地形,從而徹底走出惠廣戰役潰敗的陰影

940年六月底,第2集團軍總司令部根據廣州日軍的動靜做出推斷,認爲日軍會在潮汕戰役告一段落之際分別由佛崗、良口出擊,蠶食英德至佛岡防線上的戰術要點,以此作爲對粵北主陣地帶的攻擊跳板並完成山地作戰的補給線,然後再以兩個半師團的兵力全線出擊,對粵北發動大規模攻勢

基於以上推斷,餘漢謀總司令決定先發制人,力求打亂安藤利吉的部署,迫使其倉促應戰,再尋找機會粉碎第2軍的攻勢按照集團軍司令部的命令,第57師向銀盞坳、軍田方向的第04師團發動攻勢,以奪取銀盞坳陣地第52師、第53師、第54師由佛崗到白泥部署防線防止日軍反擊;第5師向神崗發動牽制性攻擊,而第5師則和二師一起,緩慢而堅定地向廣州西側運動,以牽制日軍第24師團主力

當集團軍將作戰計劃呈報戰區司令部審覈時,孫百里對餘漢謀的兵力配備非常滿意,而其主動求戰的精神是讓他感到非常欣慰,在批准了這個計劃的同時,孫百里又命令滯留在南粵的第5師一部與第九縱隊向天獅嶺以南、街、江村之敵發動牽制作戰,另外還調集兩個步兵師向閩粵邊境移動,準備隨時策應

7月5日拂曉,擔任對銀盞坳正面伯公坳方向攻擊的第57師開始攻擊前進,一舉攻佔羊仔山主峰,然後以這個海拔在33米的高地上建立出發陣地,居高臨下突擊伯公坳,隨後,第57師連續攻佔青龍崗與崩山,迫使日軍向大嶺頭退卻

次日凌晨,第57師用重炮向日軍在大嶺頭、伯公坳的陣地進行了猛烈炮擊,隨後投入一個團的兵力發起總攻日軍一個步兵聯隊三面被圍,死傷慘重,隨即收縮兵力死守伯公坳的官山,由於山勢陡峭,第57師因正面仰攻傷亡慘重,於是佔領伯公坳的東端高地與日軍對峙

在正面攻擊部隊於伯公坳與日軍激戰的同時,第5師渡過北江,直撲銀盞坳,並於7月5日下午佔領該地日軍對銀盞坳失守大爲震驚,馬上組織了六個中隊一千五百人的兵力,在四輛坦克的掩護下以一個迅猛的逆襲奪回銀盞坳隨後,第5師集中兩個團的兵力,全力猛攻,日軍則從廣州調派三架轟炸機前來助戰,由於日軍佔有地利,又有飛機助陣,攻擊沒有得手

第2集團軍全線突擊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傳到了廣州第2軍司令部,使安藤利吉大吃一驚,雖然他的確是準備攻擊粵北,但是沒料到中國軍隊竟然會先他一步下手,驚怒交加的安藤利吉,在得到銀盞坳守軍的告急電報之後,隨即命令進入出發陣地部隊向粵北進犯第2軍的右翼爲第臺灣步兵旅團,在增龍公路擔任掩護;中央爲第0師團主力,沿翁從公路北進;左翼則爲第24師團一部,沿粵漢路北進日軍的戰略很明顯,進攻部隊有意避開銀盞坳而直取翁源,再進而攻掠曲江雖然第0師團的一個步兵聯隊被圍困在銀盞坳,但若是日軍以主力增援的話,就必須以全軍沿粵漢路北進,大軍會提早在粵北破碎的丘陵地帶與第2集團軍正面決戰如果避開粵漢路而先沿公路北取翁源,等於直取第2集團軍側翼日軍的戰略很非常簡單:首先計算出翁從公路的最大容量,然後儘可能將部隊集中在中央,再以第0師團對國軍防線中央進行正面突破,命令這個師團往後硬打00公里攻取翁源及曲江

餘總司令在發現當面日軍全面轉入攻勢之後,立即發佈調整態勢的命令,各部隊全部停止進攻,第52師與第57師在清遠、佛崗到琶江之間佈署一道防線,以第53師、第54師、第5師在從化、良口、牛背脊到增城境內佈置了一道防線

7月0日早晨,日軍0師團主力向良口當面的白沙村、橫排嶺、門樓關陣地猛烈進攻,然而在嚴陣以待的中國軍隊面前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因爲良口周邊的幾個制高點都被中國軍隊佔領,日軍不但無法展開攻擊隊形,而且需要沿着陡峭的山峰向上攻擊,難度非常大,於是第0師團長把部隊以大隊爲單位,分成許多小部隊,迅沿着山道和峽谷向側翼迂迴,自己則率領一個步兵聯隊和師團司令部繼續攻擊良口陣地

由於高山峻嶺的阻隔,即使兩支軍隊相隔只有數百米的距離,都有可能擦肩而過,故而給日軍小股部隊的挺進造成了相當大的便利,經過十幾個小時的穿插之後,一股日軍突然出現在距離甕源只有五十公里遠的梅坑

接到前線的報告,餘漢謀仔細研究了敵我雙方的態勢,認爲小股日軍的出現並不能證明防線已經被突破,因爲地形的障礙對日軍也同樣有效,這些零散的部隊在沒有後續部隊的情況下不可能有多大的作爲的,於是他嚴令前線部隊死守陣地,同時從集團軍司令部的直屬部隊中抽調一個團的兵力來加強翁源的防務

這時候,前線的形勢已經非常混亂,日軍爲了搶功,不顧一切地向前突進,在遇到中國軍隊的據守的堅固工事之後,就把部隊分成小的編制向兩翼迂迴,只有遇到實在無法穿越的地理障礙纔會停止前進,不過,由於無法攜帶任何重型裝備,最終突進到翁源外圍的幾股日軍根本無法突破守軍的堅固工事,只好在四周山村燒殺搶掠一番之後,原路返回

餘漢謀總司令在接到前線日軍攻勢趨於停滯,第24師團開始向前急進的消息之後,意識到第0師團已經是強弩之末,毫不猶豫地命令部隊全線反擊,西路策應的二師和第5師全向廣州攻擊前進,與此同時,孫百里命令從福建運動到閩粵邊境的兩個步兵師也加向韶關推進,擺出要圍殲第0師團的架勢

孫百里非常清楚,第2集團軍與過去相比雖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和日軍的精銳師團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因爲他們始終沒有經歷過慘烈的戰鬥,故而只要把日軍擊退或者嚇退就可以了爲了造出大的聲勢,孫百里率領戰區司令部的十幾名高級參謀和幾個主力師的師長經過兩天急行之後,突然出現在曲江街頭,爲一個落成的學校剪綵,隱藏在這裡的日軍情報人員立即把這個重要發現報告給安藤利吉

正準備大舉增援前線的安藤利吉接到報告之後立即在作戰地圖前面陷入沉思:第0師團的主力已經分散到粵北山區之中,短時間內無法把部隊收攏起來,而臺灣步兵旅團則在中國軍隊的連番攻擊中不斷後退,把第0師團的側翼給暴露出來,被寄予厚望的第24師團的西面又有二師和第5師在虎視眈眈

焦慮之中的安藤利吉最終以第2軍司令部的名義,命令第0師團和臺灣步兵旅團‘立即調整態勢’,

第0師團長和臺灣步兵旅團長對安藤利吉的良苦用心心領神會,隨即向大本營發出攻克翁源和英德的捷報,然後調頭返回出發陣地

“作戰能否取勝,取決於態勢,如果態勢沒有部署好,再好的戰術優勢也沒有用”面對那些不理解日軍爲何突然撤退的將領們,孫百里給出自己的解釋

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84章 整軍備戰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367章 失敗邊緣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379章 神風初起第132章 抱病議事(上)第78章 血氣之勇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85章 義正詞嚴第69章 駐防吳村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68章 馳援上海第353章 反戈一擊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44章 財政狀況第132章 抱病議事(上)第68章 馳援上海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76章 全殲敵軍第209章 旁觀者清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195章 邊境衝突第365章 皇宮謝罪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118章 浴血南京(十三)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28章 合作談判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86章 拔刀相助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25章 還鄉地主第376章 南京起義(下)第42章 罷工事件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387章 第二戰場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24章 佔領清流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75章 攻敵不備第161章 兵不厭詐(下)第290章 虛與委蛇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61章 西安事變第116章 浴血南京(十一)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125章 分道揚鑣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189章 假鈔出籠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175章 前進坦克(下)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346章 戰爭賭徒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377章 擒賊擒王第195章 邊境衝突第230章 以勢取勝
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84章 整軍備戰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367章 失敗邊緣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379章 神風初起第132章 抱病議事(上)第78章 血氣之勇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85章 義正詞嚴第69章 駐防吳村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68章 馳援上海第353章 反戈一擊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44章 財政狀況第132章 抱病議事(上)第68章 馳援上海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76章 全殲敵軍第209章 旁觀者清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195章 邊境衝突第365章 皇宮謝罪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118章 浴血南京(十三)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28章 合作談判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86章 拔刀相助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25章 還鄉地主第376章 南京起義(下)第42章 罷工事件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387章 第二戰場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24章 佔領清流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75章 攻敵不備第161章 兵不厭詐(下)第290章 虛與委蛇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61章 西安事變第116章 浴血南京(十一)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125章 分道揚鑣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189章 假鈔出籠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175章 前進坦克(下)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346章 戰爭賭徒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377章 擒賊擒王第195章 邊境衝突第230章 以勢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