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

按照日本東京統帥部和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制定的作戰方案,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茨大將親自擔任中原戰役的作戰總指揮,華北方面軍第2軍司令官內山中將作爲前線總指揮官動用的部隊包括第27師團、第37師團、第2師團、第3師團,第0師團、關東軍坦克第三師團、獨立混成第七旅團、獨立步兵第九旅團,騎兵第四旅團,以及第五航空軍的百餘架戰鬥轟炸機,總兵力過二十萬

第一戰區雖然在兵力上與日軍相當,但是先期投入開封戰役的五個步兵師損失慘重,並且被日軍攔腰斬斷,無法有效配合其他戰場,剩下的十餘個步兵師大部分梯次配置在黃河南岸,在日軍的主要突擊方向鄭州只有兩個步兵師,兵力嚴重不足

7月日,關東軍坦克第三師團的第二戰車聯隊跟在第37師團的後面渡過黃河,隨即集中五十多輛坦克,導引步兵猛烈突擊,鄭州東部的西岸防線堅持了不到十個小時被日軍全線突破,部隊撤退至距離黃河十五公里的第二道防線組織防禦,鄭州岌岌可危與此同時,日軍第27師團從洛陽北部佯攻黃河南岸守軍,以此來吸引第一戰區的注意力,掩護東線的主力部隊源源不斷渡過黃河

戰區司令官蔣鼎文將軍接到重慶統帥部的命令之後,立即調集了兩個步兵團,徵集大量民夫,開始封堵黃河,然後冒着漫天的炮火和日軍飛機的轟炸掃射,驅車前往第5軍司令部——鄭州以東十五公里的小村,未莊

宣讀了統帥部的命令之後,蔣鼎文用非常嚴肅的語氣說道:“黃河能否封堵成功,關鍵就看你們第十五軍能夠在日軍的瘋狂進攻下堅持多長時間任務非常艱鉅,但是卻必須完成,諸位必須做好以身殉國的思想準備如果有人膽敢臨陣脫逃,不管官職大小,立即處決,無需向上峰請示”

第5軍軍長劉昌義沉聲問道:“蔣長官,我們需要堅持多長時間?”

蔣鼎文用犀利的眼神逼視着劉昌義,不容置疑地回答道:“最少五天,這是保證封堵花園口大堤三分之一的必需時間”

劉昌義試探着問道:“司令部能不能再調撥一個步兵師給我們,如果不行的話,給一個團也行根據可靠情報,目前已經過河的日軍已經接近兩個師團,對岸日軍師團的番號就有三個,而我軍滿打滿算也不過三個步兵師,五萬多人,實力懸殊太大了”

蔣鼎文沒有理會劉昌義臉上爲難的神色,斬釘截鐵地說道:“劉昌義,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五天之內不可能有任何增援”蔣鼎文身體前傾,用懷疑的眼神看着劉昌義,問道:“你是不是怕了?”

一絲苦笑浮現在劉昌義的臉上,他緩緩點了點頭,回答道:“長官,我是怕了離家從軍已經二十多年,卻從來沒有回去看過,對於父母親來說,我這個兒子有根沒有一樣,本來打算抗戰勝利了再回去看看,可是照目前的情況,恐怕再也沒有機會向二老盡孝了不過,忠孝不能兩全,我相信他們會理解的”接着他指着自己手下的三個師長,對蔣鼎文說道:“他們三個和我跟着長官您也有兩年多了,如果不是有您從中照應,咱們這些雜牌軍早就被湯恩伯吞併了,於公於私,我們第5軍都不會給您丟臉的”

“很好”聽了劉昌義的肺腑之言,蔣鼎文百感交集,說道:“劉軍長,鄭州能否守得住,不但關係到我們戰區防地的安危,而且牽涉的猶太軍團的命運,間接影響到長沙會戰的勝負,稍有不慎,數百萬將士苦戰數月換來的大好局面就會付之東流若非如此,統帥部和戰區司令部也不會下這種命令”蔣鼎文沉思了一會,說道:“我手頭還有一個戰區司令部直屬的特務營,就增援被你們,我能做的只有這麼多了,希望你們能夠平安歸來”

劉昌義急忙表示反對,他說:“長官,司令部是整個戰區的指揮中樞,必須保障安全,怎麼能沒有部隊保護呢?再者,多一個營少一個營,對第5軍的影響並不大,請您收回成命”

蔣鼎文擺了擺手,示意劉昌義不要再說,然後解釋道:“戰區長官部已經轉移到登封,距離前線較遠,不需要額外配備部隊保護”接着他微笑着說道:“爲了方便就近指揮前線作戰和封堵黃河缺口,我將留在鄭州城內,直到將日軍擊退”

“什麼”劉昌義和三個師長齊聲驚叫起來:“萬萬使不得呀”

劉昌義苦口婆心地勸道:“長官,您身系整個戰區的安危,怎麼能置身險地呢?再說,孫總統曾經通令全軍,禁止集團軍司令以上的指揮官在第一線指揮作戰,這樣作很不合適”

蔣鼎文回答道:“此戰兇險異常,我作爲戰區最高指揮官理所應當要和第一線將士安危同在,以鼓舞士氣鄭州距離最前線還有幾十公里,與孫總統的命令並不牴觸另外,我本人親臨前線,和長官部設置在前線完全是兩回事——即使我在前線犧牲了,只要長官部還存在,仍然可以繼續指揮作戰,掌控全局”

劉昌義不再浪費脣舌,扭頭看着三個師長,沉聲說道:“長官的態度你們已經看到了,所以我要鄭重宣佈——任何人不準後退半步,直到全部拼光爲止士兵打光了,軍官去填;軍官打光了,你們去填;你們打光了,我去填如果日軍想進軍鄭州的話,就讓他們踩着我們第5軍五萬弟兄的屍體過去”

話音剛落,三位師長同時長身而起,響亮地回答道:“是長官”

7月2日晨,二十二架日軍重型轟炸機飛臨第5軍陣地上空,輪番俯衝轟炸掃射由於防空部隊全部被抽調去到花園口附近,第5軍各部只能用高射機槍進行有限度反擊,完全無法遏制住日軍的對地攻擊半個小時之後,消耗掉全部彈藥的轟炸機羣才施施然踏上歸途,守軍陣地上已經是一片狼藉——戰壕多處損毀,掩蔽部和防炮洞也被摧毀十幾個,傷亡了三百多名戰士

敵機還沒有完全消失,日軍的炮兵羣又開始猛烈轟擊,數十門大炮齊射的聲勢非常驚人,地面上傳來劇烈的震動,猛烈的爆炸聲把人的耳膜幾乎震破,雨點般落下的炮彈把陣地前沿的鐵絲網摧毀無遺十分鐘之後,日軍炮火開始延伸射擊,三十多輛坦克在第29師陣地對面一字排開,從一公里寬的正面氣勢洶洶地撲了過來,在坦克羣的後面,是數以千計的步兵

五百米、四百米、三百米、兩百米,守軍陣地上除了日軍炮彈的爆炸聲外,沒有任何動靜

久經沙場的日軍頓時滿腹疑慮,不由自主地放慢了前進的度,四處搜尋可疑的蛛絲馬跡

80米,50米,00米,50米,已經過了最佳的阻擊位置,可是守軍陣地上仍然悄無聲息

日軍指揮官頓時欣喜若狂,當即下令全前進坦克猛然發力,在馬達的轟鳴聲中狂奔起來,以不可阻擋的氣勢衝上守軍陣地,後面的步兵是爭先恐後地涌了上去

突然,最前面的坦克和步兵停了下來,因爲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空無一人的戰壕,完全沒有守軍的蹤跡,然而,後面的日軍不明就裡,仍然繼續向前衝,戰壕兩側頓時變得擁擠不堪

幾十發炮彈準確地落在剛剛被日軍佔領的陣地上,炮彈的爆炸引發了埋在地裡的炸藥,連環爆炸和鋪天蓋地落下的炮彈把日軍先頭部隊全部籠罩起來,烈火和硝煙之中不時看到士兵的屍體和坦克的殘骸四處飛濺,瀕臨死亡的慘叫聲不絕於耳

炮擊開始不到十秒鐘就摧毀了三輛坦克,並造成了數以百計的傷亡,正當日軍陷入短暫混亂的瞬間,兩翼又響起了激烈的槍聲,墳塋後、溝渠旁、樹林裡,到處都噴射出密集的子彈,在空中編織成一張張致命的火網,切斷了日軍於後方的聯繫

剛剛恢復理智的日軍在指揮官的吼叫聲中兵分兩路,沿着戰壕向左右兩側突擊,在前面開路的仍然是坦克,與此同時,日軍炮兵羣開始對守軍炮兵羣進行壓制射擊

日軍的反應全部在守軍的預料之中,坦克調轉方向之後沒有走出五十米遠,第二道戰壕裡面就躍起無數條人影,吶喊着衝了過來,在他們的身後,每隔十米架設着一挺重機槍,以前所未有的火力密度猛烈掃射、掩護,戰士們手中的半自動步槍、槍榴彈、衝鋒槍是不停地噴射火焰

三面受敵的日軍頓時慌亂起來,一邊漫無目的地射擊,一邊慢慢向後退卻;已經和步兵混雜在一起的坦克根本無法機動起來,只能當作固定的炮臺使用,用坦克炮和機槍勉力支撐

反擊的守軍越來越近,自動武器馬上取得了火力上的優勢,日軍一排排被掃倒;緊接着,衝鋒的隊伍中間飛起數以百計的手榴彈,黑乎乎地幾乎把陽光都遮蔽住,頓時把殘敵籠罩在火光之中;槍榴彈手瞄準日軍坦克的履帶不停發射榴彈,使其喪失行動能力

面對着眼前的屍山血海,最後面的幾十名日軍掉頭就跑,其餘的士兵見狀紛紛加入了潰退的行列,最後連剩下來的二十三輛坦克也落荒而逃,把六百多具屍體和十幾輛坦克的殘骸留在守軍的陣地上

第269章 遊說薛嶽第365章 皇宮謝罪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144章 強大後盾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250章 陪都見聞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10章 平定叛亂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149章 會戰序幕第234章 賭場風雲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280章 欲擒故縱第77章 坐失良機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387章 第二戰場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396章 鹿島登陸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51章 神秘貨輪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四)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161章 兵不厭詐(下)第120章 戰略轉移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四)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85章 敵進我退第43章 勞動法規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39章 議政準備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26章 另類問題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七)第172章 奇襲機場第4章 形勢惡化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22章 福建易幟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25章 還鄉地主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121章 我死國存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91章 固守南京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376章 南京起義(下)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51章 神秘貨輪第62章 中國國籍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74章 計劃圍殲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89章 留德學生第9章 發展方略第9章 發展方略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33章 正式收編第383章 還都南京
第269章 遊說薛嶽第365章 皇宮謝罪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144章 強大後盾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250章 陪都見聞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10章 平定叛亂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149章 會戰序幕第234章 賭場風雲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280章 欲擒故縱第77章 坐失良機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387章 第二戰場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396章 鹿島登陸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51章 神秘貨輪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四)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161章 兵不厭詐(下)第120章 戰略轉移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四)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85章 敵進我退第43章 勞動法規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39章 議政準備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26章 另類問題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七)第172章 奇襲機場第4章 形勢惡化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22章 福建易幟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25章 還鄉地主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121章 我死國存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91章 固守南京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376章 南京起義(下)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51章 神秘貨輪第62章 中國國籍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74章 計劃圍殲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89章 留德學生第9章 發展方略第9章 發展方略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33章 正式收編第383章 還都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