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美軍反攻

美軍佔領夏威夷羣島之後,立即着手修復、擴建機場,並且把距離日本本土最近的中途島擴建爲海軍巡邏機的前進基地,以此來掌握日本海軍的動向。與此同時,美軍開始在夏威夷羣島派駐大量的陸基遠程轟炸機羣和戰鬥機羣,不但威脅到日本所謂的‘太平洋絕對國防圈’,而且迫使日軍不得不從南太平洋戰場抽調兵力,以加強威克島、馬紹爾羣島一線的防禦,從而加重了澳洲戰場和戰場的負擔。因此,日本統帥部要求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將,必須發動一場決定性的海戰,徹底殲滅美軍太平洋艦隊主力,奪回太平洋的控制權。山本五十六的參謀部立即開始高速運轉,着手準備這場關係到日本前途與未來的戰役。

就在日本統帥部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在東太平洋上的時候,蘇德戰場也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戰役——庫爾斯克會戰。

斯大林格勒會戰後,希特勒撤消了受到嚴重打擊的B集團軍羣番號,曼施泰因成爲新的南方集團軍羣司令。1943年初,曼施泰因指揮南方集團軍羣發起反擊,將蘇軍擊退至庫爾斯克南面的奧博揚地域,形成了一個以庫爾斯克爲中心的突出部。德軍決定圍殲庫爾斯科的蘇軍作爲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報復,進而向西南方面軍後方突擊,再次威脅莫斯科,使戰場恢復到1942年底憚勢。

聚集在庫爾斯克的德軍總兵力爲九十萬人,另外還有兩千七百餘輛坦克,一萬門火炮和兩千多架飛機。蘇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則集結了一百三十萬人的兵力,兩萬多門火炮,三千四百輛坦克和兩千一百餘架飛機。

7月5日凌晨,蘇軍搶先實施了炮火打擊,德軍被迫提前三個小時發起進攻,並把奇襲改爲強攻。

7月9日起,蓄勢已久的蘇軍投入了大批的預備隊,使得庫爾斯克一帶的蘇軍累計兵力多達264萬人、火炮52500門、坦克8200輛,飛機也多達6950架。德軍也加大了對庫爾斯克的增援,共投入了154萬人、16000門火炮以及5000輛坦克、5000架飛機。

7月12日兩軍裝甲主力第2SS黨衛裝甲軍和近衛第5坦克集團軍在普羅霍羅夫卡相遇,很快就絞殺在一起,在戰鬥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候,隆美爾率領的原非洲軍團的第15和第20裝甲師加入戰團,用一個漂亮的鉗形攻勢把蘇軍攔腰切成兩段,把包圍圈內的蘇軍全殲。

7月13日,德軍裝甲部隊挾勝利之餘威,以每公里100輛坦克的密度發動攻擊,從正面硬撼蘇軍防線。儘管蘇軍投入了全部的預備隊,仍然沒有能夠阻擋德軍前進的步伐。

7月15日,曼施泰因指揮全軍全線突擊,在兩天的時間內把蘇軍擊退了50公里。緊接着,德軍裝甲部隊進行大範圍機動,把蘇軍側翼的草原方面軍包圍。此時,蘇軍指揮官朱可夫元帥害怕遭到最高統帥部的嚴厲懲罰,飲彈自盡。

隨後,德軍擊退了蘇軍的反撲,開始圍殲包圍圈內的草原方面軍。

7月29日,庫爾斯克大會戰以德軍的全面勝利宣告結束,德軍以損失了40萬人,坦克1500多輛,作戰飛機1500多架,火炮1000餘門的代價,殲滅蘇軍120萬,坦克6000多輛,作戰飛機2000餘架,火炮3000餘門。戰場憚勢如同德國統帥部預期的那樣,重新恢復了1942年憚勢,德國再次對莫斯科形成了包圍憚勢。

然而,軸心國盟友的勝利並沒有給日本帶來任何有利的影響,反倒是軍隊又在長沙城下開始了猛烈反擊!

穩定了第一戰區的形勢之後,國民統帥部抓緊時間向第九戰區增兵,在7月下旬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日軍第11軍的兩倍,恰恰在這個時候,日軍決定要加強太平洋絕對國防圈的防禦,從關東軍和南太平洋抽調的兵力無一例外地被派到了東太平洋,海軍航空兵的支持力度也明顯減弱,再加上橫山勇已經在長沙城下屯兵兩個多月,處於師老兵疲的狀態。此消彼長,軍隊在兵力和火力上都佔據了絕對優勢,戰場的上空也基本上是空軍奠下,反攻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8月8日,孫百里、陳誠與何應欽一起飛抵長沙,就近指揮反擊作戰。

8月10日凌晨五點半鐘,百萬大軍從數百公里長的戰線上同時出擊,猶如下山猛虎向橫山勇的第11軍殺了過去:左路是張發奎第六戰區的六個步兵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進到荊州城下,隨即向據城死守的日軍發動猛烈攻勢;右路是餘漢謀第四戰區的五個步兵師,強渡修水河,兵鋒直指岳陽,威脅第11軍的退路;中路第九戰區的數十萬大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用幾十輛坦克爲先導,對正面日軍實施重點突破,要像釘子一樣釘進日軍防線。

短短几個小時之內,第11軍司令部就接到十幾份告急電報,幾乎每個師團都在軍隊的猛烈攻擊下,橫山勇立刻意識到軍隊的這次反擊力度是前所未有的,當即命令各部隊就地抵抗,沒有接到司令部新的命令之前,絕對不準後退半步!

驕橫橫山勇非但沒有下達撤退的命令,反而命令集中第11軍的八十多輛坦克,與軍隊展開對攻——進擊長沙兩個月的時間裡,軍隊一直採取消極防禦的戰略,使他無法不能進行大規模的殲滅戰,現在對方主動出擊,橫山勇認爲是絕好的機會,於是不顧實力的差距,下達了反擊的命令。

日軍一次就出動了兩個步兵旅團的兵力,在坦克的掩護下迎着軍隊衝了上去,在方圓十幾公里的戰場激烈搏殺起來。一時間,戰場之上硝煙瀰漫,烈火熊熊,密集的炮彈雨點般落下,各種支噴射出來的子彈到處亂飛,每分鐘都有數以百計的士兵倒在血泊中;一輛接一輛坦克被對方摧毀,坦克乘員爬出熊熊燃燒倒克,撿起地面上的步兵武器,與步兵一起衝鋒陷陣,有的人甚至匕首進行廝殺;鮮血、屍體、殘缺不全的肢體、武器的碎片、遺棄的支,佈滿了戰場的每個角落,傷者在浸透了鮮血的土地上艱難地爬行,失去行動能力的重傷員在硝煙和烈火的煎熬中等待死亡的來臨。

激烈的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中日雙方都有兩萬名士兵戰死在陣地上!

次日清晨,雙方不約而同地投入預備隊,展開更加猛烈的搏殺。上午八點左右,雙方的戰鬥轟炸機羣先後趕到戰場,在猛烈轟擊對方陣地的同時,在天空絞殺起來。

下午兩點鐘,日軍在損失了三十六架飛機之後,停止了空中支援,空軍隨即進行了更加猛烈的空襲,轟炸機輪番俯衝轟炸,戰鬥機不停追逐掃射日軍士兵,勝利奠平開始向方面傾斜過來。

下午四點半鐘,仍然不願意認輸的橫山勇接到岳陽守軍的電報,稱軍隊已經從岳陽東門突入市區,並佔據了三分之一的地方,城內正在進行激烈的巷戰,但是第四戰區的增援部隊正在源源不斷地向岳陽前進,形勢岌岌可危!

橫山勇撕碎電報,咬牙切齒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當天晚上,長沙城北的三十餘萬日軍交替掩護着向岳陽撤退。軍隊立即投入新銳部隊銜尾追擊,其餘部隊從左右兩翼向前包抄,一次次把日軍的殿後部隊分離出來,然後包圍殲滅——孫百里知道,以目前國軍的兵力,沒有能力全殲第11軍,所以採取了蠶食的策略,每次吃掉幾千人,極少成多,等到第11軍潰退到岳陽城外的時候,至少損失了四萬人。

爲了防止敵人作困獸之鬥,第四戰區部隊在第11軍趕到之前就主動撤離岳陽市區,然後虎視眈眈地窺視日軍的側翼;與此同時,第六戰區經過兩天的激戰,攻克荊州,向武漢外圍步步緊逼,第11軍的左右兩翼全部被國軍突破。

此時,橫山勇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如果全身而退,而是如何在軍隊的全面進攻下守住武漢!

留下兩個師團之後,橫山勇率領第11軍主力返回武漢,開始着手準備防守日軍在華中地區的最重要據點。

8月21日,孫百里立即下令停止追擊,軍隊止步於岳陽城下,然後開始打掃戰場,調整部署,從西南北三個方向包圍武漢。

至此,整整持續了三個月的長沙會戰落下帷幕,共擊斃日軍五萬餘人,擊傷十餘萬,俘虜三千餘人,擊毀日軍坦克六十餘輛,繳獲了大批的武器彈藥,並收復國土幾萬平方公里;國軍共陣亡將士三萬二千人,負傷五萬餘人。

長沙會戰結束之後,日軍在長江以南地區除了京滬杭三角地帶之外,只剩下廣州、南寧和武漢三個互相孤立的據點,而且全部處於國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形勢對軍隊非常有利!

尼莫:以下部分免費!

本書將盡量在12月底前結束,請大家把12月份的VIP月票投給尼莫,算是小小的鼓勵!《戰記》從開始上傳至今已經半年多了,尼莫還沒有拉過票,請大家一定幫忙!

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69章 駐防吳村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五)第215章 知恥後勇(上)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270章 陳誠示警第33章 正式收編第11章 事變前夜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68章 馳援上海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215章 知恥後勇(下)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62章 中國國籍第295章 千夫所指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29章 百業俱興第80章 新式戰法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四)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188章 噩耗頻傳第284章 初次接觸第256章 民主憲政第64章 兵器研究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26章 另類問題第198章 怒海爭鋒(上)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316章 輕取商丘第150章 武漢會戰(九)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35章 政策對比第84章 整軍備戰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102章 兵分兩路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399章 對德宣戰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五)第85章 義正詞嚴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7章 故人來訪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213章 勇克堅城(下)第365章 皇宮謝罪第6章 停戰協定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71章 血肉磨坊(二)第377章 擒賊擒王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第36章 肅清地方第135章 百里出院第13章 事變失敗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27章 心事泄露第299章 中美會談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
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69章 駐防吳村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五)第215章 知恥後勇(上)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270章 陳誠示警第33章 正式收編第11章 事變前夜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68章 馳援上海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215章 知恥後勇(下)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62章 中國國籍第295章 千夫所指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29章 百業俱興第80章 新式戰法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四)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188章 噩耗頻傳第284章 初次接觸第256章 民主憲政第64章 兵器研究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26章 另類問題第198章 怒海爭鋒(上)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316章 輕取商丘第150章 武漢會戰(九)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35章 政策對比第84章 整軍備戰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102章 兵分兩路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399章 對德宣戰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五)第85章 義正詞嚴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7章 故人來訪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213章 勇克堅城(下)第365章 皇宮謝罪第6章 停戰協定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71章 血肉磨坊(二)第377章 擒賊擒王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第36章 肅清地方第135章 百里出院第13章 事變失敗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27章 心事泄露第299章 中美會談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