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絕處逢生

臺灣的秋天若有似無,中秋已經過去好長時間,可是白天的氣溫依然很高,只有清晨和夜晚的涼風帶來些秋天的意味,滿山遍野的欒樹結滿紅『色』蒴果,與間雜其間的芒花、甜根子草交相輝映,渲染着海島的秋意。

謝長風佇立站在高坡上,雙手擎着高倍望遠鏡,仔細觀察對面的情況,機要參謀帶着幾名衛士在四周警戒,空氣中不時傳來零星的炮擊聲,『色』彩斑斕的樹葉和野花在炮聲的震撼下,不時從枝頭墜落,然後在秋風的吹拂下起伏盤旋,飄飄渺渺地四散而去,最終隱沒在齊腰深的野草之中。

高坡北面十幾公里遠的地方,一條鐵路宛如黑『色』的巨龍,橫亙在連綿起伏的丘陵中間,然後向左右兩端逐漸延伸,最終消失在視野的盡頭。一輛鐵甲列車,頭頂冒着滾滾的濃煙,呼哧呼哧地在鋼軌上面爬行,車頂的炮塔不停地轉動着;在向着高坡的一側,每隔兩公里左右就有一座碉堡,全部用鋼筋水泥建成,十幾米高的碉堡分成三層,頂部架設探照燈,牆壁上密密麻麻布滿了槍眼,這些碉堡大小不一,有的只能容納幾十個人,而在橋樑、隧道等地的則可以容納一箇中隊;在距離鐵路更遠的地方,也分佈着許多碉堡,只是密度較小,但是在碉堡之間用兩米寬,一米深的交通壕;距離高坡不足三四公里遠的地方,無數民夫正在荷槍實彈的太陽軍士兵的監視下,全力挖掘新的壕溝,更前面的地方,是十幾道縱橫交錯的鐵絲網,把地面切割成無數不能通行的條塊。

“看來太陽軍是想把我們困死在山區。”謝長風放下望遠鏡,轉身走下高坡。

機要參謀邊走邊說道:“太陽軍採取的措施和岡村寧次在華北對付八路軍的招數如出一轍,難道太陽軍把他調過來對付我們?”

謝長風眉頭緊皺,顯得憂心忡忡,沉聲說道:“不管是誰做指揮官,咱們都很難應付啊!臺灣是個海島,東西寬度不過一百多公里,幾乎沒有戰略縱深,完全無法採用八路軍拿些應付辦法,而太陽軍又是重兵密集,隨時可以進行海空火力支援,此消彼長,形勢堪憂啊!”

參謀看了看謝長風的臉『色』,試探着問道:“自從軍長當上總統以後,就很少過問咱們臺灣軍團的事情,是不是把我們給忘記了?”

謝長風停下腳步,反問道:“你是不是在弟兄們中間聽到些什麼風言風語?”

“沒有,沒有”參謀連聲否認:“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還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過。《搜索哈十八看最快的免費小說》”

謝長風轉過身體,凝神向海峽對面眺望,緩緩說道:“以後不要再提這種愚蠢的問題了,咱們臺灣軍團將近四萬人的隊伍,怎麼可能忘掉?軍長什麼時候不是和弟兄們同甘共苦的?現在他身爲總統,不能直接給前線的部隊下命令,新的戰區司令是餘漢謀將軍,直接指揮我們、給我們提供增援的則是集團軍司令鍾武,按照他的『性』格,也不會把臺灣軍團棄之不顧的。”

參謀點了點頭,說道:“軍長現在要『操』心的事情肯定非常多,重慶又是老蔣多年經營的地方,做起事來遠不如在福建得心應手。”

謝長風說道:“所以咱們纔不能給他添『亂』,儘量自己解決問題。”

參謀詢問道:“咱們該怎麼辦?據我所知,目前太陽軍在島內至少集結了四個半師團,兵力是我軍的三倍,這還不包括島國海軍在內,實力懸殊太大了!”

謝長風解釋道:“太陽軍的目的是想把我軍一舉全殲,所以才採取四面合圍的策略,這種辦法雖然穩妥,但是效率卻不夠高,咱們就利用夜間主動出擊,儘量破壞碉堡,拔除釘子,拖延其行動。以咱們的兵力,雖然不能擊敗太陽軍,但是堅持一段時間還是可以的,只要等到國內戰場的形勢好轉,敵人從這裡抽調兵力,局面就可以打開了!”

謝長風回到位於阿里山腹地的軍團司令部之後,立即召集團以上軍官開會,決定把部隊以營爲單位分散出擊,掃『蕩』太陽軍的外圍據點和工事,打破太陽軍封鎖。

當天晚上,神州軍隊多路出擊,主力部隊利用夜『色』的掩護,繞開太陽軍的外圍據點,直奔鐵路,用大量炸『藥』把將近兩公里長的鋼軌炸翻,然後把枕木堆積在一起,付之一炬。與此同時,其他小股部隊展開攻堅戰,逐個拔除太陽軍的據點,每攻克一處,就使用各種可能的辦法,如爆破、火燒、搬拆、水淹等,將之徹底破壞,使太陽軍在短期內無法恢復。

此時,島國臺灣派遣軍總司令是有山地戰專家之稱的橫山勇,接到神州軍隊主動出擊的消息之後,一邊命令駐紮在城市、鄉鎮裡面的野戰部隊全力出擊,一邊請求海軍配合進行登陸作戰。次太陽下午,太陽軍

一個步兵聯隊在臺灣東部海岸的長濱至三仙臺之間搶灘登陸,在海軍艦炮和海軍航空兵火力的掩護下,迅速建立牢固的灘頭陣地,把大批的裝備和作戰物資運送到岸上,隨後,太陽軍的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在此登陸,向玉山外圍挺進,從而徹底切斷了臺灣軍團與大陸的聯繫,實現合圍的目的。

謝長風當即變更部署,抽調少量部隊在東路太陽軍的必經之路建立阻擊陣地,遲滯太陽軍的攻勢,其餘部隊全力破壞太陽軍外圍據點。然而,橫山勇已經命令太陽軍各據點加強守備,採取龜縮防守的策略,以連續不斷的空襲來瓦解神州軍隊的攻勢,同時把大量的毒氣彈配備給一線守備部隊,與此同時,他還集結了大量的預備隊,隨時準備狠狠咬上對方一口。爲了防止臺灣民衆爲神州軍隊提供幫助,橫山勇公開宣稱:凡是有幫助、同情神州軍隊的嫌疑的,不但本人不經審判,立即槍斃,其家人和鄰居還要承擔連帶責任。

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一個星期時間,儘管神州軍隊奮力反擊,怎奈兵力懸殊過大,在太陽軍的瘋狂進攻下節節敗退,最終被太陽軍壓縮在方圓不足三百公里的狹窄區域內,而儲備的物資由於連續的作戰消耗已經所剩無幾,但是與大陸的聯繫又被敵人切斷,無法及時補充,陷入困頓的境地,謝長風只好向福建總部請求增援。

鍾武接到電報之後,立即和集團軍的高級將領們商量對策,然而在太陽軍空前強大的海軍面前,渡海增援顯然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出動空軍,幫助臺灣軍團恢復一個出海口,然後從海路用夜航的方式撤退回大陸。臺灣軍團雖然經過連續作戰的消耗,但是還有三萬多的兵力,要把這麼多人和裝備運回大陸,絕對是一件非常艱鉅的任務,不但需要出動大量的船隻和兵力,還要準備承受巨大的犧牲——只要在海面上與島**艦遭遇的話,肯定是死路一條。

鑑於事關重大,鍾武在命令空軍轟炸機中隊不計犧牲,全力增援臺灣軍團的同時,立即把這個情況向戰區司令司令部和統帥部報告,請求指示。

孫百里當即和參謀總長白崇禧、軍令部長陳誠緊急磋商,商量對策。

白崇禧看着碩大的軍事地圖,輕聲說道:“從目前戰場的形勢來看,我軍只能勉強保持防禦的姿態,根本無法主動進攻,臺灣軍團除了撤退之外,沒有別的選擇了!”緊接着,他用手指着地圖,逐個戰區地分析起來:“太陽軍從關東軍抽調的部隊主要投放在臺灣、華北和華中,目前在華北地區集結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八個師團,並且有繼續增加的趨勢,八路軍和晉綏軍缺乏重武器,只能靠運動戰和伏擊戰來襲擾太陽軍,但是在敵人重兵密集的情況下很難取得大的效果;華中地區的太陽軍配備了坦克師團,機動『性』非常強,可以通過長江水道隨時應付任何威脅;華南地區我軍兵力原本就比較薄弱,也無法發起有效的攻擊。”

陳誠急忙說道:“第一戰區面臨的壓力非常小,兵力相對其他戰區也較爲充裕,是否可以由他們主動進擊黃河以北的太陽軍,減輕華北的壓力,同時誘使太陽軍從臺灣撤軍?”

孫百里苦笑着說道:“蔣鼎文和湯恩伯對統帥部的命令是陽奉陰違,又畏敵如虎,怎麼可能主動出擊!”

白崇禧說道:“第一戰區兵力多,問題也多!很多部隊都是新近收編的地方武裝,沒有什麼戰鬥力,又和當地民衆關係惡劣,這樣的部隊怎麼靠得住?”

孫百里說道:“我們必須找到太陽軍的軟肋,否則,臺灣軍團真的就是死路一條了!在島國艦隊全面封鎖臺灣海峽的情況下,撤退無異於『自殺』,所以只能在島上堅持!”

三個人重新聚集在地圖上面,仔細推敲太陽軍的部署,希望能夠發現漏洞。

過了幾分鐘,孫百里擡起頭來,問白崇禧:“白總長,如果反攻廣西的話,有沒有成功的把握?”接着他指着地圖說道:“第21軍的主力部隊全部集中在廣東境內,目前在廣西只有不到兩個師團的兵力,如果我們從福建和湖南兩地抽調四到五個步兵師進入廣西,再加上在桂林附近與太陽軍對峙的部隊,兵力可以達到太陽軍的三倍以上,值得一試!”

白崇禧凝神望着地圖,緩緩說道:“這樣一來,勢必加重廣東和湖南戰場的壓力,如果薛嶽和餘漢謀能夠頂得住的話,倒是可以一試,不過,太陽軍還可以從東北和本土抽調部隊,未必會從臺灣調兵。”

孫百里點了點頭,說道:“白總長說的很對,太陽軍在臺灣已經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如果是我也會先不顧一切地解決臺灣軍團,然後再考慮其他的。”想到臺灣軍團時刻面臨着滅頂之災,孫百里感到痛徹心肺,喃喃說道:“難道真的要讓這好幾萬人到海面上去賭命嗎?”

白崇禧和陳誠對視一眼,低頭繼續察看地圖,作最後的努力,會議室裡陷入難言的靜寂。

突然,劉漢忠滿面喜『色』地快步跑了進來,高聲喊道:“太陽軍已經停止進攻了!”(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十九路軍戰記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35章 政策對比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83章 兵敗如山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370章 祖國之歉第80章 新式戰法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250章 陪都見聞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91章 固守南京第57章 和平解決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25章 還鄉地主第28章 合作談判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130章 絕不低頭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144章 強大後盾第221章 鷹隼試翼第225章 轟炸航母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347章 封閉攻擊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176章 兵臨城下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147章 川軍請纓第35章 政策對比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315章 國軍歸來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75章 攻敵不備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290章 虛與委蛇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75章 攻敵不備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56章 兩廣事變(下)第39章 議政準備第377章 擒賊擒王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62章 中國國籍第39章 議政準備第15章 牛刀小試第333章 初見端倪第193章 攻心爲上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235章 膽大妄爲第87章 冒死一搏第1章 陰雲密佈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54章 兩廣事變(上)第31章 長汀勸降第93章 鏖兵吳福(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四)第353章 反戈一擊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16章 孤注一擲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315章 國軍歸來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35章 政策對比第121章 我死國存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2章 準備戰鬥第151章 廣州陷落
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35章 政策對比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83章 兵敗如山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370章 祖國之歉第80章 新式戰法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250章 陪都見聞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91章 固守南京第57章 和平解決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25章 還鄉地主第28章 合作談判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130章 絕不低頭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144章 強大後盾第221章 鷹隼試翼第225章 轟炸航母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347章 封閉攻擊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176章 兵臨城下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147章 川軍請纓第35章 政策對比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315章 國軍歸來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75章 攻敵不備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290章 虛與委蛇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75章 攻敵不備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56章 兩廣事變(下)第39章 議政準備第377章 擒賊擒王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62章 中國國籍第39章 議政準備第15章 牛刀小試第333章 初見端倪第193章 攻心爲上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235章 膽大妄爲第87章 冒死一搏第1章 陰雲密佈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54章 兩廣事變(上)第31章 長汀勸降第93章 鏖兵吳福(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四)第353章 反戈一擊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16章 孤注一擲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315章 國軍歸來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35章 政策對比第121章 我死國存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2章 準備戰鬥第151章 廣州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