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亞洲第一

尼莫書《光輝道路》已經完成了五萬字左右,請支持尼莫的兄弟過去踩踩,順便給點意見,點擊+收藏+推薦+書評=最好的支持

相關鏈接:

達爾文市是澳大利亞北部地區首府和主要港口,位於帝汶海達爾文港東北入口處的北部頂端,素有北北方門戶之稱,因839年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曾到此考察而得名

942年8月2日,經過長達半個月的連續空襲之後,日軍第二師團和第48師團在強大海空火力的掩護下,在達爾文市東西兩面同時搶灘登陸負責防守達爾文市的澳軍兩個步兵師剛剛從印尼戰場撤退下來,士氣十分低落,再加上日本航空兵長時間猛烈空襲,部隊傷亡慘重,因此在日軍的兇猛攻勢下一觸即潰日本澳大利亞派遣軍總司令山下奉文揮師猛進,長途奔襲之後搶佔伯德姆,接着兵分兩路:第二師團沿着大沙沙漠邊緣向西部海岸橫掃;第48師團和隨後登陸第38師團向內陸挺進

澳美聯軍原以爲日軍會從直接從幾內亞出發,在澳洲東部海岸登陸,同時這裡也是澳大利亞的經濟中心,理所當然地把防禦的重點放在東部沿海,因此,得知日軍在西部登陸以後,聯軍司令部匆忙調集了五個澳大利亞步兵師和兩個美國海軍陸戰師,向西急進,準備把日軍攔截在艾麗斯斯普林斯至芒特艾薩一線

然而,正當搶先趕到艾麗斯斯普林斯的美澳聯軍在暗自慶幸的時候,日軍第五、第8和第23師團突然出現在聯軍背後,與第38和第48師團形成夾擊之勢——原來,當山下奉文率領的西路日軍高歌猛進的時候,東路日軍悄無聲息地在人跡罕至的約克角半島登陸,採取晝伏夜行的方式行軍,悄悄向澳洲腹地推進由於日本的‘零式’戰鬥機獨霸天空,美澳聯軍的偵察機不敢進行長距離的偵察,從而幫助日軍達成了襲擊的突然性

美澳聯軍儘管奮勇作戰,但是畢竟兵力懸殊過大、沒有制空權,又是腹背受敵,防線在堅持了三天之後就被日軍從正面突破,只得向東南方向撤退日軍在窮追不捨的同時連續增兵,登陸部隊兵力很快就達到十個師團,在不到兩個月時間裡就把美澳聯軍驅趕到湯姆森河東岸,如果不是日軍的補給出現問題,很可能會推進到澳洲東海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之初,美國總統羅斯福認爲軸心國中實力最強悍的非德國莫屬,應該把德國列爲頭號敵人,先集中力量擊敗德國,再回過頭來對付軸心國的兩個小兄弟日本和意大利,這樣做既符合美國的利益,也兼顧了英國的利益,因此得到了英國首相邱吉爾和蘇聯統帥斯大林的支持這個戰略方案雖能夠順利實施的關鍵是中國戰場能夠在日軍的瘋狂進攻下堅持下來,或者不會單獨與日本媾和,所以當孫百里開始與日本進行停戰談判之後,先歐後亞的戰略就遇到第一次考驗

沒過多久,太平洋戰爭爆發,珍珠港一戰使得美國人遭受了建國以來從來沒有過的損失,整個太平洋艦隊除了兩艘航母之外,全部被殲滅了,夏威夷也被日軍佔領,慘重的失敗把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把美國民衆的怒火給煽了起來,堅決將日本作爲美國的主要敵人,其中還包括了相當數量的高級軍官和政府官員,使這個戰略必須面對加嚴峻的考驗

本來,依靠羅斯福智慧和勇氣,以及出色的口才,還是有機會迎接挑戰,說服那些堅持日本第一的人們然而,西海岸被轟炸、巴拿馬運河被毀、日本陸軍在澳大利亞登陸,這一連串的打擊使美國民衆意識到戰火已經燒到了自己的家門口,強烈要求政府修改戰略方針,確保澳洲和美洲的安全,甚至有些人直接抨擊羅斯福的先歐後亞戰略,說羅斯福是拿美國的利益在討英國的好,有甚者,不但強烈要求羅斯福下臺,而且要求其承擔本土和巴拿馬運河被炸的責任

到了這個地步,羅斯福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已經不是單純的改變戰略方針,而是如何在日軍的兇猛進攻下守住澳大利亞在損失了太平洋艦隊全部主力艦艇的情況下,澳大利亞不但是重要的盟國,還是反攻日本的最重要基地,如果讓日本順利佔領澳洲,下一步必然是美洲大陸,羅斯福雖然對美國本土的防禦具有極高的信心,但是中南美洲漫長的海岸線卻幾乎沒有任何防禦措施,誰能保證這些國家不會倒向日本,爲其提供前進基地?以日本空前強大的海軍實力,只要他們願意就可以在中南美洲的任何地點實施登陸,沒有人能夠阻止他們另外,由於巴拿馬運河被毀,太平洋艦隊覆滅,運送物資和軍隊的艦隊只能繞過整個美洲大陸,從最南端的合恩角進入太平洋,往返一次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並且要時刻提防日本海軍的襲擊,等增援部隊趕到的時候,迎接它們的很可能是明晃晃的刺刀

羅斯福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歐洲戰場,希望兩個盟友能夠把美國解救出來,然而,經過再三考慮之後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實——它們也自顧不暇蘇聯雖然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但是並沒有徹底改變戰場的形勢,德軍依然掌握着主動權,同時,蘇聯迫切需要時間來重建在戰場初期遭到重創的軍隊和工業體系;大英帝國的壓力雖然有所減少,但是不列顛的空戰進行的如火如荼,德國的潛艇神出鬼沒地襲擊從海外殖民地運送物資的船隊,遠東和非洲的殖民地分別在日軍和德軍的攻擊下岌岌可危,如果不是美國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援,可能早就倒下了,哪裡還有能力來挽救美國?

羅斯福只能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中國身上——因爲抗戰四年多的戰爭表明,中國軍隊特別能戰鬥,只有他們頂住了日軍的瘋狂進攻太平洋戰爭爆發到現在,日本僅僅出動了不到二十個師團的兵力,卻造成本國軍隊和大英帝國軍隊的潰敗,羅斯福簡直難以想象裝備着劣質武器的中國軍隊是如何在三倍數量的日軍面前堅持下來的正因爲如此,羅斯福下定決心,一定要把中國拉入同盟國的陣營,即使爲此得罪了盟國也在所不惜——盟友的利益固然重要,但是與美國的切身利益相比自然要退居第二了

當羅斯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參謀長馬歇爾之後,立即得到他的全力支持馬歇爾認爲,美國還沒有真正轉入戰時體制,武器裝備的生產遠遠不能滿足迫切的需要,而陸軍卻從戰爭爆發之初的三十萬人急劇擴充到8萬,由於缺乏有實戰經驗的軍官和士兵,很多師長居然只有中校的軍銜,部隊的戰鬥力難以保證;五個裝甲師剛剛組建,還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空軍還沒有可以與日本‘零式’戰機向匹敵的戰鬥機這種情況下,即使能夠暫時守住澳大利亞,也無法應付日軍源源不斷的增援,因此,通過中國戰場拖住日軍的主力,爲美國爭取時間就變成唯一的選擇

馬歇爾針對羅斯福對盟國態度的擔心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他認爲,美國政府不要顧及蘇聯的態度,直接承認中國對外蒙古的主權,因爲現在的蘇聯並沒有討價還價的實力同樣,這個結果也適用於英國,香港這塊飛地對英國的重要性甚至還不如大西洋裡面的幾個島嶼,完全沒有必要因爲這個得罪中國馬歇爾還提醒羅斯福,無論是英國還是蘇聯,都需要美國物資援助,相信它們會在做出激烈反應之前慎重考慮這一點

對於能否把中國拉入同盟國、擔負起應付日本陸軍主力的重任,馬歇爾胸有成竹他認爲日本佔領臺灣半個世紀,東三省十年之久,而持續四年的全面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兩個國家已經是不死方休的局面,根本沒有媾和的可能,無論誰做總統都是無法改變的因此,現在中國政府與日本的和平談判肯定是爲了拖延時間,爲全面反攻做準備

馬歇爾還說,爲了保證順利和中國政府達成協議,一方面要提供非常優厚的條件,另一方面還要妥善利用美國在中國政府內部的良好關係羅斯福總統的同學胡適博士現在是中國外交部長、宋子文是財政部長、宋美齡仍然掛着空軍總司令的職務,這些人在思想上都是‘親美排日’的,又都身居高位,是中國統帥部決策層的人物,應該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聽了馬歇爾的分析,羅斯福開始對與中國的合作充滿了信心爲了確保合作談判能夠順利進行,馬歇爾主動請纓,作爲美國政府的全權代表、羅斯福總統的特使,到重慶與中國政府展開談判

就在馬歇爾啓程的前一天晚上,美國大使館發回一份重要情報:中國最重要第四、第九和第六戰區所屬部隊完成了整編工作,開始在前線囤積作戰物資和糧食藥品,似乎有開戰的跡象

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43章 勞動法規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88章 退守吳福第357章 力克岳陽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297章 轟炸美國第128章 以牙還牙(下)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4章 形勢惡化第65章 七七事變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125章 分道揚鑣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90章 猶太軍團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16章 孤注一擲第399章 對德宣戰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174章 瘋狂反撲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3章 初戰慘勝第246章 苦口婆心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25章 分道揚鑣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37章 福州印象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54章 兩廣事變(上)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89章 留德學生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74章 計劃圍殲第130章 絕不低頭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280章 欲擒故縱第233章 滬西魔王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161章 兵不厭詐(上)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25章 還鄉地主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85章 義正詞嚴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4章 形勢惡化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307章 殺一儆百(下)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161章 兵不厭詐(下)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150章 武漢會戰(九)第280章 欲擒故縱第12章 福建事變第319章 九里山前(下)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395章 最後瘋狂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88章 退守吳福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111章 浴血南京(六)第41章 一九三五第52章 密令截擊第39章 議政準備第395章 最後瘋狂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295章 千夫所指第265章 形勢逼人
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43章 勞動法規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88章 退守吳福第357章 力克岳陽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297章 轟炸美國第128章 以牙還牙(下)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4章 形勢惡化第65章 七七事變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125章 分道揚鑣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90章 猶太軍團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16章 孤注一擲第399章 對德宣戰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174章 瘋狂反撲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3章 初戰慘勝第246章 苦口婆心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25章 分道揚鑣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37章 福州印象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54章 兩廣事變(上)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89章 留德學生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74章 計劃圍殲第130章 絕不低頭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280章 欲擒故縱第233章 滬西魔王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161章 兵不厭詐(上)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25章 還鄉地主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85章 義正詞嚴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4章 形勢惡化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307章 殺一儆百(下)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161章 兵不厭詐(下)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150章 武漢會戰(九)第280章 欲擒故縱第12章 福建事變第319章 九里山前(下)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395章 最後瘋狂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88章 退守吳福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111章 浴血南京(六)第41章 一九三五第52章 密令截擊第39章 議政準備第395章 最後瘋狂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295章 千夫所指第265章 形勢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