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計劃圍殲

離開福州之前,孫百里特意對鍾武強調說:此次增援上海,十九路軍是作爲國民革命軍的普通一分子,絕對要服從上峰的指揮,與友軍搞好關係中國軍隊與日軍的差距很大,只有團結協作纔有機會戰而勝之,萬萬不可自把自爲雖然鍾武脾氣暴躁,但是也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所以上海後非常低調,基本上是令行禁止,可是卻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次提出建議就遭到這樣的對待,再也壓不住心頭的怒火,對着話筒吼道:“你們中央軍能打仗老子我早就知道了在上海打了快兩個月了,也沒見把日本人怎麼樣,最後還不是要我們這些地方部隊來增援”

身邊的參謀好心地提醒抵達道:

參謀們正準備擬訂撤退計劃,負責電臺的機“師長,電話已經掛了”

鍾武惡狠狠地掛上電話,大聲說道:“你以爲我是傻子,不知道電話掛了?我要是不對着電話喊,難道對着你們喊?”

指揮部裡的幾個參謀忍不住想笑,可是又不敢笑出聲來,只好把頭埋到桌子底下偷着樂這也難怪,鍾武在十九路軍裡面是出了名的急性子,除了孫百里和李從文以外,對任何人都毫不客氣,從來都是別人受他的氣,何曾受過這個

過了好一會兒,一個參謀終於忍住笑,問道:“師長,那我們下一步怎麼辦?”

鍾武沒好氣地回答道:“還能怎麼辦,當然是按照陳司令的命令行事啦好傢伙,軍法從事呀”要參謀快步走了進來,向鍾武報告:“師長,軍部來電”

鍾武精神一振,大聲說道:“念”

“我軍已經抵達嘉興,日內即可抵達戰區司令部命令加入左翼集團,接替第90師和第58師防線百里”機要參謀大聲地念道

聽過電文,指揮部裡一片歡騰,鍾武興奮地說道:“立即改變計劃,準備圍殲日軍第九師團命令偵察部隊儘快摸清敵情,炮兵團立刻集中,軍需處給前線部隊補充彈藥”

9月25日,孫百里率領三個步兵師和一個加強重炮旅(含一個高炮團)抵達戰場,接替下獨立師左右兩翼的防務,其中由第0師負責左翼,第師負責右翼,重炮旅作爲機動部隊,隨時對需要的地方進行支援,第78師作爲總預備隊

部隊開始緊鑼密鼓地構築工事,指揮官們則聚集在一起召開軍事會議首先由鍾武向參加會議的其他三個師的師長和炮兵旅長劉謙介紹參戰以來的敵我雙方情況,以及和日軍交戰的經驗教訓

聽完鍾武的彙報後孫百里總結道:“從鍾武介紹的情況來看,我軍的戰鬥力比日軍略強,但是由於沒有坦克和空軍,在戰場上還是處於劣勢,所以要優先解決這兩個問題反坦克槍的數量太少,可以考慮集中使用,把預備隊的槍支加強給一線的部隊,同時推廣集束手榴彈的使用,應該可以對付日軍的坦克防空問題倒是非常棘手,我們只有一個高炮團,只能進行局部支援,無法覆蓋整條戰線,看來只有靠挖防空洞了”

鍾武說道:“這個辦法應該可行,雖然這裡地下水位很高,防空洞不能挖的很深,不過日軍使用的航空炸彈只有50公斤,威力不是很大,足以應付”

劉謙說道:“現在已經是初秋時節,江南一帶早晨多霧,雨水也比較充沛,多少也會限制日軍飛機的使用”

鍾武補充道:“不過防炮洞和防空洞最好能用鋼筋和水泥加固一下,因爲我軍有些防線處於日軍艦炮的射程內,這些大口徑炮彈威力驚人,第58師之所以敗的這麼慘,就是因爲一直遭到日軍艦炮的轟擊”

李從文問道:“鍾武,中央軍和日軍已經打了快兩個月了,雖然不斷從全國各地增調援兵,可是卻始終不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你看來,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鍾武想了想,回答道:“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裝備差,缺乏重炮,步兵的輕重機槍數量也嚴重不足其次是沒有海軍和空軍支援最後就是作戰的指導思想有問題,過於消極,只注重防守,幾乎完全放棄了進攻,我認爲這纔是最主要的原因”

孫百里連忙問道:“爲什麼這樣說?”

鍾武說道:“從開戰到現在我軍投入的兵力已經有四十多個師,增援部隊前來的方向也不盡相同,其實是有機會威脅日軍側翼和後方的,但是卻無一例外地被調到防線的正面和敵人打消耗戰昨天,我向左翼作戰集團司令部建議集中優勢兵力圍殲日軍第九師團,陳誠非但沒有同意,發而威脅要把我軍法從事”

隨後把昨天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廖啓榮笑着說道:“也難怪陳誠發火,由中央軍防守的左右兩翼全部失守,並且傷亡慘重,名不見經傳的十九路軍只付出很小的代價就使日軍一籌莫展,叫他面子上如何下的來”

孫百里說道:“鍾武的說話方式是有問題,不過他的計劃的確很好,陳誠不應該斷然拒絕的”接着他走到地圖前面,指着代表日軍第九師團的黑色箭頭,說道:“第九師團已經是日軍最外圍的部隊,後面雖然有第十三師團,但是兩軍的防線有將近一公里的距離,只要我們動作迅,就有機會把第九師團孤立出來,圍而殲之但是,如果沒有其他部隊的支持,我們僅有的四個師兵力很難全殲日軍,甚至可能連包圍都有困難日軍的強悍大家是領教過的,再加上有飛機助陣,很不好對付呀”

謝鼎建議道:“乾脆就不要圍殲,把第九師團擊潰,然後再銜尾追擊,通過持續不斷的追擊戰來消滅敵人”

鍾武說道:“行不通的敵人只要出動轟炸機,就可以迫使我們放棄追擊我認爲,如果把目標訂小一點,還是有很大機會實現的”

孫百里說道:“如果只殲滅一個旅團,應該問題不大,但是,要想從中間分割日軍,首先要迅擊破日軍的陣地,這一點非常困難,因爲我們既沒有飛機,又沒有坦克”

鍾武毫不猶豫地說道:“這個任務就交給我們獨立師,保證順利完成”

李從文說道:“你先別忙着搶任務,這麼大的行動,必須要戰區司令部批准才行,要不然,給我們安個擅自行動的罪名,可不是鬧着玩的”

孫百里安慰道:“我會立即向司令部請示的,不過,即使他們不同意,我們也要這樣幹,出了事我來扛只要打勝了,誰都拿我們沒有辦法,輿論和全國民衆肯定會站在我們這一邊的”

看到軍長表了態,指揮官們羣情激揚,恨不得立刻就和日軍決一死戰,因爲這裡的每一個人都經歷過一二八事變,都有很多戰友倒在日軍的槍口下

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66章 國難當頭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28章 合作談判第39章 議政準備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361章 轟炸日本(下)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69章 駐防吳村第276章 內憂外患(中)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63章 新式武器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116章 浴血南京(十一)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83章 兵敗如山第189章 假鈔出籠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6章 停戰協定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74章 計劃圍殲第36章 肅清地方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21章 曙光初現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33章 正式收編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174章 瘋狂反撲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61章 西安事變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67章 真正國民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224章 突發奇想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136章 先進理論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367章 失敗邊緣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44章 財政狀況第150章 武漢會戰(八)第6章 停戰協定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88章 退守吳福第67章 真正國民第47章 蔡氏父子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32章 生死一線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312章 大版天爐
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66章 國難當頭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28章 合作談判第39章 議政準備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361章 轟炸日本(下)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69章 駐防吳村第276章 內憂外患(中)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63章 新式武器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116章 浴血南京(十一)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83章 兵敗如山第189章 假鈔出籠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6章 停戰協定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74章 計劃圍殲第36章 肅清地方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21章 曙光初現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33章 正式收編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174章 瘋狂反撲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61章 西安事變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67章 真正國民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224章 突發奇想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136章 先進理論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367章 失敗邊緣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44章 財政狀況第150章 武漢會戰(八)第6章 停戰協定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88章 退守吳福第67章 真正國民第47章 蔡氏父子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32章 生死一線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312章 大版天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