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元七年,10月初。
南方楚國的50萬大軍,已經徹底的踏上了越國吳郡的土地之上。
越軍舉國動員,勉強拉出了25萬大軍,全部壓在了宛陵縣以及曲阿縣,這兩地多山,又扼守了楚軍通線吳郡以及會稽郡的交通要道,乃是必不可失的地方。
楚軍與越軍交戰連綿,雙方死傷極大。
不過2月,到了徹底進入12月的時候,雙方因爲天氣的原因,已經極爲寒冷,士兵難以再戰,這才慢慢停息了戰事。
然而,就在這區區的兩個月,50萬楚軍就戰死了整整15萬,折損了近乎1/3,損失頗大,楚軍士氣陷入低迷。
對面的越軍雖然有着地利,處於守勢,在戰場地形上頗有優勢。不過,奈何對面的越軍實在扶不上牆,就是一灘爛泥。
越軍的組成大多都是剛剛拉上戰場的農夫,根本沒經過有效的軍隊訓練,越軍也沒錢給他們訓練。
越國初立,很多地方都要用錢,並且缺少了一大批基礎士官。
而訓練軍隊,那可是要錢的,要大把的錢。
別的不說,就說你訓練士兵體力消耗很快的對吧,那就得讓他們填飽肚子,而且隔三差五還要有一頓肉,這才能讓士兵有力氣來訓練。
可這麼訓練,士兵的人數又多,越軍足足有着30萬,哪來這麼多錢那麼多糧食給他們花銷?
哪怕不過訓練他們區區三個月,讓他們稍微瞭解一下軍隊到底是怎樣,越國也支撐不起這龐大的消耗。
再說了,越國也沒那麼多底層的教練士官,來帶領訓練這些新兵蛋子。
所以訓練這事,儘管越國上下老是嚷嚷着要進行,可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最後不過訓練了一支人數在3萬左右的越王親軍,作爲越王共爲國都,震懾越國各地的力量。
至於其他的,除了一些老兵跟隨叛軍打了幾場敗仗,成了老兵油子,勉強算是有一些戰爭經驗外。
其他的都是剛剛拉上戰場,從農田裡脫離農夫這個身份,成爲一個光榮而又責任重大的士兵。
只不過這些士兵的士氣,以及對於戰爭的熟練程度,還有對於越王的忠心,那就不好說了。
於是乎,打了這兩個月戰,一批又一批的越國新兵被拉到戰場,然後打不了幾分鐘又潰敗下來,接下來又一批人上場,然後再換下。
如此往復,好幾個輪迴,等到時間拖延到黑夜到來,一場戰爭才勉強讓越軍堅持下來。
可以說,這場戰爭完全就是用那些新兵的性命和士氣,才撐到了最後。
不過也因此,越國的新兵折損頗大,軍隊數量急劇減少,哪怕越國有着防守的地利優勢,最後死亡的人數也真正達到了與楚國齊平的人數,15萬大軍。
至於剩下的10萬越軍,打了這兩個月的戰,倒也打出了一股精氣神,有了那麼一些精銳部隊的面貌,勉強可以稱得上驍勇善戰的軍隊了。
最後的結果到底如何,倒也難說。
越國因此犧牲了大量的青壯,整個國內家家哀號,白布掛滿了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可謂是哀鴻遍野。
除去剩下的10萬軍隊之外,越國國內剩下十四歲以上的男丁,也不知能不能湊出他10萬人來,就算能湊出,越國也拉不出這些人來。
那可是越國剩下三郡土地上最後的種了,那都是越國未來的希望,這片土地上所有家庭的希望。
他們就指着這10萬人能夠給他們多生一些小孩,讓越國土地上無數家庭不至於真的就此絕後,又怎麼可能再讓越王拉走拿去當炮灰。
恐怕就算越王想這麼做,他手下的人也不會同意,真逼急了,恐怕連他這10萬精銳都會造反,把他幹掉,直接投降楚國。
所以,有着這些忌憚,剛剛上任的越王卻是不敢再強拉壯丁了,只能靠着這剩下的10萬精銳,勉力抵擋楚軍的進攻。
不過好在,如今進入了嚴冬,楚國這一年收穫的糧食也慢慢的消耗,再也難以維持剩下35萬大軍的出征,這些大軍也慢慢解甲歸田,各回各家了。
這倒是讓越國鬆了一口氣,有了一點喘息的機會。
一場南方的大戰,也就此告一段落,新一輪的戰事,還要等到半年之後,兩國都有一些物資積累纔可以繼續進行。
不過帝元七年,在楚國的北方,陶國以及魏國的戰爭,卻如楚國與魏國一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首先,魏軍出動了30萬人,這已經是整個魏國能夠拿出的所有軍隊了。除去一些地方維持治安,以及邊關的一些防守軍隊外,所有的力量都拿出來應付這一次與陶國的戰爭。
而陶國也不甘示弱,全國10萬大軍屯駐邊境,在各個城池重鎮嚴防死守,抵擋着爲國的侵略。
剛開始交戰,魏國兵馬較爲精銳,軍隊之內充斥着許多打過很多仗的老兵,實力頗強,遠遠勝過對面很多新兵亂民組成的陶國軍隊。
所以,交戰的開始,魏國就連破陶國五座城池。一路橫衝直撞,勢如破竹,陶國縱觀上下,竟有一種難以阻擋的趨勢。
不過隨後,在陶國境內,一座頗爲雄偉的城池上,城中2萬守軍憑藉堅固的城防,倒是狠狠的挫了一下魏國先鋒的銳氣。
魏國10萬先鋒折損3萬,亦難以拿下城池,雖然城中守軍也折損1萬有餘,剩下不過六千餘人,防守頗爲艱難。
但也因此,10萬先鋒在這小小的城池之下,竟然耽擱了整整十三天,給了逃過許多的時間還口氣,得以慢慢整合實力,再次整軍備戰。
經過這近月的戰爭,陶軍剩下還有5萬人左右,除了國都留下1萬人戒備,餘下4萬全部分佈到其他剩下的堅城之內,組織百姓修築城防,一副與魏軍打到底的樣子。
整個陶國城池不過十七座,如今已經丟了五座,還剩下十二座城池,實力已然折損了四成以上。
所以雖然陶國一副與魏國打到底的樣子,但其實如果沒有外力的干預,以陶國的國力以及兵力,頂多再撐兩三個月就要國破家亡,徹底兵敗了。
所以,爲了避免國滅家亡的危機,陶國向外求援了。
帝元七年,7月。
齊國出兵10萬,進駐陶國,於陶國國都定陶城下,與對面的20萬魏軍對峙。
戰爭陷入了泥潭之中,勝負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