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與胡宗南較上了勁

賀炳炎任第一軍軍長後,解放戰爭的速度飛快推進。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1949年4月25日,太原解放。中央軍委決定,拿下西安。

西安,居渭河之濱,秦川之中,沃野千里,物產豐富,形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班固的兩都賦稱: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右界褒斜隴道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華實之毛,則九州之上腴焉;防禦之阻,則天下之奧區焉。

自古以來,周、秦、漢、唐等11個王朝在西安建都,成爲中國六大古都之一。

此時,胡宗南已沒了先前領兵打延安的豪邁,開始畏縮懼怕了。他下令部隊全線後撤,收縮兵力於三原、涇陽、高陵、臨潼一線,形成跨涇、渭兩河防守西安的弧形防禦地帶。胡宗南放棄的銅川、耀縣、蒲城、富平4個縣被一野各軍收復。

胡宗南如此慷慨放棄4個縣,是懾於被殲。他從情報中得知,華北解放軍十八兵團和十九兵團已調西北作戰。當然胡宗南還留有一手,如果真的兵敗如山倒,那麼也好經四川撤到雲南。

一野制定的攻打西安的作戰部署是:一軍、二軍、四軍向西截擊胡軍,六軍解放西安,三軍爲戰略預備隊。

根據一軍領受的任務,賀炳炎決定分兩個階段實施作戰:先解放關中,殲滅國民黨軍第五十七軍;之後撤守戶縣,切斷胡宗南與青海的馬步芳、寧夏的馬鴻逵聯繫。一軍果真成功的話,那麼,這次被彭德懷稱作“陝中戰役”的作戰任務,一軍就算出色、圓滿地完成了。

1949年5月12日晚,一軍正在集結,情況突變,胡宗南的弧形防禦的一個“弧點”上,守備三原的國民黨軍第九十軍南逃了。一野司令部及時做出戰術調整,命令:一軍和四軍的任務對調,一軍迅速追殲國民黨軍第九十軍,在5月16日前出三原、魯橋,阻擊國民黨軍第九十軍南逃。

軍長賀炳炎和政委廖漢生立即下令一師和二師,全速搶渡涇河,沿阡東、青化、岐山、鳳翔方向前進阻攔和追擊。

5月16日上午,二師趕到魯橋。指戰員們前腳剛進抵魯橋,就發現南逃的國民黨軍第九十軍的腳步,他們剛剛向西逃竄而去。二師師長王尚榮當機立斷,命令擔任前衛團的5團,急行軍穿插,經孫家、肖家,必須在當晚15時前,佔領雲陽。兵貴神速。遲了一步的國民黨軍第九十軍第六十一師被阻塞了西南逃路。一師到了三原,緊追國民黨軍第六十一師。最後將國民黨軍第六十一師圍在岐山城東的魯班橋上。第六十一師師長劉孟謙投降後,看到一軍軍醫上前給他治療負傷的右腿時,感動地掉下了淚,口裡說道:“早知道這樣,我還逃個鬼!解放軍真好,難怪打仗總是打勝仗。”

這時,四軍軍長王世泰急電一軍軍長賀炳炎:國民黨軍第五十七軍第三十師沿麟(遊)鳳(翔)公路向西南面逃,他們正在尾後緊追,請一軍協助攔頭。

賀炳炎放下電話,立即命令王尚榮即刻出發,迅速進至鳳翔東北的姚家溝,搶佔要點,堅決堵擊胡軍第五十七軍的逃路。

一師繼二師之後跟進。

國民黨軍第五十七軍正在行進間,突然聽到在姚家溝方向傳來槍聲。這是二師先頭部隊與第五十七軍的先頭部隊打響了。槍聲驅散了二師官兵的疲勞,戰士們霎時又精神起來。國民黨軍第三十師師長張汝弼還沒弄清楚前面的解放軍是什麼部隊,剛進入山溝的一個團就被二師一下給報銷了。

後續跟上的國民黨軍第三十師部隊,見勢不妙,想掉頭轉向,緊追其後的解放軍四軍天兵般來到他們面前,搞得國民黨軍第三十師的軍官和士兵個個暈頭轉向。他們沒有料到解放軍會如此神速,斷了其逃路。驚慌失措之際,不得不向西迂迴。但爲時已晚,一軍一師整個一個師正在西面堵着呢,他們插翅也難以飛過去了。

部隊打的熱鬧,而賀炳炎則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扶眉戰役的籌劃之中!

何叫扶眉?從地圖上看便有看頭了。由寶雞邊上的扶鳳向武功延伸,在這一區域,有一條河叫渭河,在渭河東西兩端,各有一條支流。東支流向東北方向偏斜上去,西支流向西北方向偏斜上去,這兩條支流猶如臉上的一對眉毛。東支流叫潦水河,西支流叫千河。眉額居中位置,北岸30公里是扶縣,南岸緊依渭河是眉縣。

胡宗南的“弧形防禦”陣地被撕開口子後,便“大踏步撤退”,把兵力重新作了調整。第三十六軍、第三十八軍、第六十五軍、第九十軍、第一一九軍5個軍蝟集在扶眉之間。分三個點設防,第九十軍駐扶縣,第三十六軍和第三十八軍駐眉縣,均在“眉額”上;第六十五軍駐潦水河以東地區,說是駐“眉東”;第一一九軍駐千河以西地區,說是駐“眉西”。胡宗南稱:“這樣佈陣,縱橫互相犄角,進退自如,共軍無法包圍,挖心戰術也將失去作用!”

胡宗南此時倒是得意起來,在如此情形中,還部署出如此“傑作”來。

而下級的一些小軍官們,也有不失爲良言妙計的,可惜胡宗南聽不到。如他們這次對胡宗南的佈防,便有諸多獨到的“說法”和“看法”呢!他們覺得,這明明就是一個“羊拉屎”。東起武功,西至扶鳳,全長不到100公里的地帶上,5個軍並列並排着,而且成三線,遍地開花,這不是“羊拉屎”又是什麼呢?

如此設防,對於5個軍的軍長來說,也各懷鬼胎。

兩個月前剛剛逃過一劫的國民黨軍第九十軍軍長李振西,從寶雞回到扶縣坐鎮以來,就再也沒想過要與解放軍決戰了。現在駐扶縣,前有第三十六軍和第三十八軍頂着,左有李振的第六十五軍守着,還有潦水河攔道,右有王治岐的第一一九軍守着,還有千河護衛,這次安全係數大着哪。

至於駐眉縣的第三十六軍和第三十八軍,也是同樣的心態,前有渭河攔,後有李振西,左有李振,右有王治岐,我們還怕什麼,首戰輪不到自己頭上就行。只要首戰輪不上,哪邊失守了,我們便跑唄。

第六十五軍軍長李振的心態更絕,他想,駐防地方儘管靠邊了一點點,左邊顯得空了一點點,但就打仗而言,攻既可以用潦水河開道,又可以用渭河橫穿,守則可以利用這兩河天然屏障,退嘛便向西,毫無阻塞,極爲方便。

5個軍中,只有第一一九軍王治岐還沒有和解放軍交過手。因爲這是胡宗南新增的一個編制單位,王治岐也是從後方上來的,熱情蠻高,誓死保衛千河,讓胡宗南的“相互犄角”之勢,牢不可破。

這時,一野經過認真研究後,決定攻擊時間定在7月12日。

這個時間,十九兵團可以進至乾縣、醛縣以北高地,鉗制兩馬;十八兵團的六十一軍可向西安南山秦嶺的國民黨軍佯動,保障主力側翼安全;二兵團便自由地插入胡馬之間,斷胡軍西逃;一兵團則在扶眉的“眉額”上,各個殲滅國民黨軍第九十軍、第三十六軍、第三十八軍。

根據一兵團命令,一軍和二軍配合向扶縣和眉縣穿**攻,七軍爲兵團戰役預備隊。一兵團,下轄一軍、二軍、七軍。兵團司令員、政治委員由王震一人兼任。

戰役打響前,7月11日晚,一軍和二軍出發了。他們悄悄地沿渭河兩岸奔去。

到7月12日凌晨1時許,一軍二師從油房堡、樑家堡、馬石村出發,經下侯家、下三屯、北槐花,已佔領了沙河公路兩側;一師則沿潦水河以東的稻田小路前進,向國民黨軍第九十軍側後迂迴,進至李家莊、餘家莊,斷了國民黨軍第九十軍西逃之路。二軍也神速地完成了對第三十六軍和第三十八軍的包圍任務。

這時,國民黨軍第九十軍直屬團團長王立志,他聽到了槍聲。他驚慌地給軍長李振西報告,電話卻一直接不進去。到了凌晨4點,電話終於通了,但報告的詞兒由早先準備的“聽到槍聲了”,只好改報“直屬團被包圍了”。

“怎麼到這時才報告?”李振西剛問完,話機裡清晰地傳來“繳槍不殺”的叫喊聲。李振西明白了。

時間過得很快,到了7月12日11時許,國民黨軍第九十軍和第三十六軍、第三十八軍全線潰亂。一軍一師三團攻至橫曲,與二師四團會合了。賀炳炎即命令三團和四團及六團三營,迅速沿公路向槐芽鎮、眉縣追擊前進,同時命令三師插向眉縣以西,切斷國民黨軍退路。傍晚,一軍、二軍各團先後轉入向扶縣和眉縣方向追擊。追擊部隊不顧疲勞和飢渴,奮勇前進,沿途瓜裡寨、教坊村、不斷截俘潰散的國同黨軍,一軍三團和四團追擊到槐芽以東時,殲滅由潦水河西渡南逃的國民黨軍500多人,接着又繼續向眉縣急進,黃昏前,正遇國民黨軍由渭河北岸泅水南逃者近千人,兩團當即從中甘溝、下甘溝灘發起多路突擊,殲滅國民黨軍於水際灘頭。

國民黨軍已潰不成軍,完全失去了鬥志。一軍和二軍在河灘俘胡軍第三十八軍、第六十五軍、第一一九軍等殘兵遊勇8000餘人。

次日拂曉,即7月13日,一軍與渭河北岸的十八兵團部隊勝利會師。至此,扶眉戰役結束。胡宗南5個軍4.5萬餘人全部被殲被俘。

尾聲劍魂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6)第15章 襄樊役(5)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小序賀炳炎大潛伏1213第19章 西南人心(1)第15章 襄樊役(6)第19章 西南人心(3)第19章 劍隨心移(2)第6章 劍指豫北(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大潛伏7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8第18章 一劍封喉(1)第16章 淮海嘯(3)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2)第3章 力挽狂瀾(3)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2第二 部太原24節四軍事家的淡泊生活第15章 襄樊役(2)第14章 三攻運城(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13章 兩打榆林(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0/31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0/31第13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九章 羊山集5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2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1章 南昌 ? 洪湖(2)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3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八章 六營集風波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6第二 部太原11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1)第2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6章 劍指豫北(5)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1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3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二十一 軍首任軍長滕海清3大潛伏12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20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9章 葫蘆河畔(3)第5節 與胡宗南較上了勁第九章 羊山集3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二 部太原25/26第17章 晴雲飛渡長江(1)第11章 延安!延安!(5)第3章 血洗大楊湖(7)第16章 淮海嘯(7)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1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4第1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二 部太原12第二 部太原25/26第13章 兩打榆林(5)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3章 力挽狂瀾(2)第15章 襄樊役(6)第19章 西南人心(1)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8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第六 部大潛伏1617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5引子一軍史話第1章 南昌 ? 洪湖(3)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17章 揮戈荔北(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第二 部太原14大潛伏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19章 劍隨心移(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13章 兩打榆林(1)第11章 延安!延安!(2)第15章 襄樊役(5)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5/26第二 部太原18第17章 揮戈荔北(3)第5章 豫皖劍韻(4)
尾聲劍魂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6)第15章 襄樊役(5)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小序賀炳炎大潛伏1213第19章 西南人心(1)第15章 襄樊役(6)第19章 西南人心(3)第19章 劍隨心移(2)第6章 劍指豫北(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大潛伏7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8第18章 一劍封喉(1)第16章 淮海嘯(3)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2)第3章 力挽狂瀾(3)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2第二 部太原24節四軍事家的淡泊生活第15章 襄樊役(2)第14章 三攻運城(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13章 兩打榆林(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0/31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0/31第13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九章 羊山集5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2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1章 南昌 ? 洪湖(2)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3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八章 六營集風波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6第二 部太原11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1)第2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6章 劍指豫北(5)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1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3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二十一 軍首任軍長滕海清3大潛伏12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20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9章 葫蘆河畔(3)第5節 與胡宗南較上了勁第九章 羊山集3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二 部太原25/26第17章 晴雲飛渡長江(1)第11章 延安!延安!(5)第3章 血洗大楊湖(7)第16章 淮海嘯(7)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1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4第1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二 部太原12第二 部太原25/26第13章 兩打榆林(5)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3章 力挽狂瀾(2)第15章 襄樊役(6)第19章 西南人心(1)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8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第六 部大潛伏1617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5引子一軍史話第1章 南昌 ? 洪湖(3)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17章 揮戈荔北(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第二 部太原14大潛伏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19章 劍隨心移(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13章 兩打榆林(1)第11章 延安!延安!(2)第15章 襄樊役(5)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5/26第二 部太原18第17章 揮戈荔北(3)第5章 豫皖劍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