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

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 膽量

讓地主的兒子當共產黨的游擊隊隊長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從延安抗大挑選部分學員到一線去抗日。1938年1月,成鈞從抗大軍事隊中被挑選出來,擔任新四軍四支隊第八團一營營長。

成鈞到八團一營後,忙辦兩件事:一是訓練,二是擴軍。訓練是爲了打日軍;擴軍是爲了壯大自己。由於成鈞在紅軍期間有擴軍經驗,到1939年年初,一營一下子招到了1000多名新兵。成鈞自留200名新兵,其餘的給團裡送去。沒有想到,團裡把新兵退了回來,說是上級有指示,隨意擴大隊伍會破壞統一戰線。

成鈞說:“扯談!朱老總說過,你太弱小了國民黨是不會同你談統一的,只有你猛烈地擴大自己的隊伍,大到國民黨消滅不了你時,他才肯坐下來同你談判。”

負責退兵的同志進一步強調:最近,王明同志在國民參政會上以共產黨代表的身份演講,提出八路軍和新四軍要同國民黨軍隊一道,實行“五個統一”。項英副軍長有指示,新四軍要實行“精兵主義”。

成鈞開始對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困惑。

這時,新四軍參謀長張雲逸來到了皖東。成鈞把擴軍的工作向張雲逸作了彙報。張雲逸採取了變通的辦法,把一營擴編成了新四軍挺進團。他對成鈞說:“我們要趕緊建立起皖東抗日根據地,這是擺在我們眼前最急迫的中心任務。你和八團兩個團,跨到鐵路東邊去,沿來安、天長、嘉山、盱眙一帶活動,建立起一箇中心根據地。”

1939年4月,八團一營正式擴編成新四軍挺進團,成鈞被任命爲挺進團團長。到了7月,挺進團改編成第十團,進入到皖東的盱眙、嘉山地區,隸屬新組建的新四軍第五支隊。十團的政委是趙啓民。從此,成鈞與趙啓民搭檔了10多年,結下了生死友誼。

成鈞和趙啓民率領的新四軍第五支隊十團到了嘉山、盱眙地區後,一連擊潰了日軍的兩次“掃蕩”。憑着兩次勝利的餘威,成鈞當機立斷,指揮十團將當地的“維持會”和漢奸、土匪武裝一掃而光。十團,響響亮亮地在盱眙、嘉山地區亮了相。

然而,困難還是來了。部隊的吃飯問題得不到解決。成鈞找國民黨盱眙縣縣長秦慶霖交涉。秦慶霖說:“請貴軍出示省政府行署的公文,我們遵照辦理!”秦慶霖的回話,是存心不給糧食。他清楚國民黨政府不承認新四軍還有一個什麼第五支隊。

斷糧的問題還沒解決,部隊裡又流行了一種難以醫治的怪病。十團出現了大逃亡、大減員的情況。成鈞同趙啓民商量:“關鍵是弄到糧食!”趙啓民提出向地主“借糧”的建議。

向地主“借糧”是無奈之舉。開明的地主好說好借;但對那些不肯“拔毛”的地主,就得想一種懲罰的辦法,才能搞到糧食。

十團勉強過了些日子,但還是老爲糧食問題打轉轉。這時,一位姓宋的地主帶着兒子宋恩光找到成鈞,問能不能讓他的兒子當個游擊隊隊長,隊伍由他自己拉起來,他能從宋家圍子(宋家村)裡籌到3000擔谷給十團,成鈞一瞭解,原來是宋地主老被縣長秦慶霖吃虧,便想讓兒子加入游擊隊,自己的腰桿好挺直一點兒。既然如此,爲什麼不能讓地主兒子當隊長呢?趙啓民也同意了。於是,成鈞對宋恩光說:“你把隊伍拉起來!”

沒幾天,宋恩光真的拉起了一支五六十人的隊伍。成鈞就正式委任宋恩光爲游擊隊隊長。

糧食解決了,還讓地主的兒子當共產黨的游擊隊隊長。這可是件新鮮事。消息很快傳開了。一時間,盱眙、鳳陽、嘉山地區冒出了好多大大小小的游擊隊。

成鈞知道,這是一哄而起的游擊隊,像大海里的潮水,來的快,去的也快。成鈞與趙啓民商量,採取“酵母發麪團”的辦法,來穩定這些隊伍。於是,成鈞把十團的5個連隊分成10個連隊,讓10個連隊同遊擊隊合編,游擊隊長一律當連長,原先的連長一律當副連長,原先的班排長、共產黨員、老戰士也打散,同遊擊隊混編在一起。事後證明,這是一個高招。當時許多部隊沒有這樣做,在反摩擦鬥爭中,不少游擊隊都叛變了,而成鈞掌握的游擊隊,全部掌握在共產黨人手裡。十團從大減員後的不足500人迅速發展到了1500多人。成鈞開始整訓部隊。

1940年年初,國民黨將反共重心由華北轉到華中,蔣介石命令新四軍全部開到長江以南的指定的狹小地區,企圖割斷新四軍與八路軍的聯繫,便於各個擊破。中共中央針鋒相對地進行鬥爭後,直到次年1月,蔣介石一手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蹟。新四軍軍部及所屬部隊9000多人,除2000餘人突圍外,其餘全部壯烈犧牲。

皖南事變後,重建了新四軍軍部,陳毅代軍長,同時,新四軍部隊整編爲7個師,第五支隊改編爲二師五旅,成鈞被任命爲旅長。旅政委是趙啓民,旅參謀爲張元壽。

新四軍五旅在成鈞等旅領導的指揮下,打頑軍陳佩華的水警大隊,切斷內陸水上交通;攻取張樓鎮,拔掉日軍據點;激戰山頭子,阻頑軍東犯;佔領雞崗,掐斷日軍煤炭供應線。幾番較量,幾經磨難,五旅成了新四軍的主力旅。

五旅在成鈞等指揮下,打出了威名,直到1945年8月日軍無條件投降前夕,國民黨頑軍第一七一師受命攻擊新四軍五旅,一七一師的師長曹茂琮恐懼五旅,讓士兵擡着棺材上戰場,嗅嗅五旅的黴頭。但無濟由事,一七一師還是打了敗仗。於是,至今還流傳着這樣一首打油詩:曹茂琮,出洋相,擡着棺材來打仗;槍未響,腿打顫,甩掉棺材往回竄。

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9第14章 三攻運城(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6章 劍指豫北(1)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2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3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3章 血洗大楊湖(5)第六 部大潛伏1819第6章 劍指豫北(2)第八章 六營集風波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12章 隴東三邊(4)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16章 淮海嘯(2)第2章 烏雲密佈(2)第5章 豫皖劍韻(3)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17章 晴雲飛渡長江(1)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19章 劍隨心移(3)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2)第6章 劍指豫北(3)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13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第19章 劍隨心移(3)第14章 三攻運城(2)第6章 劍指豫北(4)第二 部太原8大潛伏12第16章 淮海嘯(5)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節四軍事家的淡泊生活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16章 淮海嘯(1)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第二 部太原21大潛伏1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二 部太原16/17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七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開卷語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1第2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10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14章 三攻運城(3)第6章 劍指豫北(1)第5章 豫皖劍韻(3)第16章 淮海嘯(9)第16章 淮海嘯(2)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第18章 一劍封喉(1)第16章 淮海嘯(9)第十 軍首任軍長杜義德1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11章 延安!延安!(5)第1章 南昌 ? 洪湖(3)第3章 血洗大楊湖(7)第5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15章 襄樊役(5)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2)第18章 一劍封喉(2)第八章 六營集風波1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17章 晴雲飛渡長江(1)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3章 力挽狂瀾(3)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第13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13章 兩打榆林(1)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4節 跟敵人問路,獲得一個綽號賀大膽第3節 毛澤東:從今往後免掉你這份禮!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5輝煌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二 部太原11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第16章 淮海嘯(5)第11章 延安!延安!(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5第二 部太原16/17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
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9第14章 三攻運城(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6章 劍指豫北(1)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2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3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3章 血洗大楊湖(5)第六 部大潛伏1819第6章 劍指豫北(2)第八章 六營集風波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12章 隴東三邊(4)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16章 淮海嘯(2)第2章 烏雲密佈(2)第5章 豫皖劍韻(3)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17章 晴雲飛渡長江(1)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19章 劍隨心移(3)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2)第6章 劍指豫北(3)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13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第19章 劍隨心移(3)第14章 三攻運城(2)第6章 劍指豫北(4)第二 部太原8大潛伏12第16章 淮海嘯(5)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節四軍事家的淡泊生活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16章 淮海嘯(1)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第二 部太原21大潛伏1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二 部太原16/17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七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開卷語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1第2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10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14章 三攻運城(3)第6章 劍指豫北(1)第5章 豫皖劍韻(3)第16章 淮海嘯(9)第16章 淮海嘯(2)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第18章 一劍封喉(1)第16章 淮海嘯(9)第十 軍首任軍長杜義德1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11章 延安!延安!(5)第1章 南昌 ? 洪湖(3)第3章 血洗大楊湖(7)第5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15章 襄樊役(5)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2)第18章 一劍封喉(2)第八章 六營集風波1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17章 晴雲飛渡長江(1)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3章 力挽狂瀾(3)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第13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13章 兩打榆林(1)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4節 跟敵人問路,獲得一個綽號賀大膽第3節 毛澤東:從今往後免掉你這份禮!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5輝煌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二 部太原11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第16章 淮海嘯(5)第11章 延安!延安!(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5第二 部太原16/17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