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後,唐樓在辦公室之中進行着日常的工作,微信收到了一個新的好友申請:
唐樓,我是劉琪琪,劉教授讓我來問下你論文的情況。
唐樓直接通過了好友申請,頭像是一個長相九分以上的妹紙。
畢竟劉橘子是一個顏控,挑選的博士生顏值上都是非常出衆。
“小師弟,你的論文怎麼樣了,什麼進展了,要是格式方面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我。”
劉琪琪非常認真負責的,性子也是非常溫和,劉橘子教授交代的事情,她當然會盡力做好。
而且,她本身也對唐樓非常的好奇,畢竟據劉橘子教授說,這個唐師弟已經發表了好幾篇論文,改良的術式早就夠他博士畢業了。
這讓還在苦苦掙扎,久久不能畢業的劉琪琪非常的羨慕。
三星術式之下,唐樓自然是有着無數的案例經驗和滿滿的乾貨,從主體內容上來說,這篇論文他一天就能夠洋洋灑灑的寫下來,但是最近一直忙着做手術,倒也沒有時間書寫,想了想:“已經在寫了,大致內容已經差不多了,整個排版和格式上還真的需要師姐幫忙看看。這樣子,我明早就發給你!”
很快劉琪琪回了一句:“那你儘快哦,劉教授說,這種術式改良的論文還是需要寫快點,萬一被其他人給搶佔了先機可就不好了。而且,劉教授建議,這一次的改良術式,由於是你獨創的,所以,索性在命名上打上你的個人烙印,定性爲:唐氏迷宮術式!”
唐樓一看這唐氏迷宮術倒還真是霸氣,以後推廣開來,那自己可就真的在手術史上留下筆墨了,劉教授還真是會宣誓主權。
和劉琪琪又交流和感謝一番之後,唐樓便是開始抓緊寫起了論文,三星術式之下,唐樓旁徵博引,水銀瀉地一般的流暢,僅僅一天竟然寫了四萬多字的論文。
看着這密密麻麻的篇章,唐樓也是呆了呆,靠,自己這論文寫得比某些網文作者更新一週的還多啊!
這哪怕是人形碼字機的老鷹捉小雞都拍馬不及。
正常情況下,像《華國心血管病雜誌》上的論文,篇幅有個三四千已經非常不錯了,這麼長篇的論文完全不可能通過。
只是,看着論文內容,確實都是滿滿的乾貨,想要刪減也無從下手,畢竟三星級的術式,又是原創改良,唐樓已經是這個領域的華國第一,想要說的,解釋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
想了想,唐樓索性不去考慮,將這個論文初稿直接發給了劉琪琪。
半個小時之後,劉琪琪直接回了一條微信過來:
“唐樓,你搞什麼啊,你這是論文唉,你寫這麼多!一個無語的表情包。”
一會會,劉琪琪情緒似乎緩了緩,語氣溫和了一點,循循善誘:“唐樓,這樣子,你再精簡一下,把你認爲重要的留下,其餘能夠刪掉的全部刪掉,我建議你把字數縮短到6000字左右。”
唐樓見到劉琪琪的微信,皺了皺眉頭,想了想回了一句:“劉師姐,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已經是我能夠壓縮的極限了,畢竟對於這臺手術,我有太多的話要說。”
劉琪琪被噎了一下,這小師弟有些執迷不悟啊:“那行吧,我幫你改下格式,提交給劉教授,不過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劉教授罵起來人可是非常恐怖的!”
紫金港醫院,劉琪琪改好格式之後,非常忐忑的開始打印唐樓的論文,拿着厚厚的一沓論文,她有些懷疑這真的不是一本小說?
“但願不要連我都被噴了。”
劉琪琪小心翼翼的走到了劉教授的辦公室門口,猶豫了好一會在敲開了門。
“琪琪,什麼事啊。”
劉教授在電腦前敲打着東西,擡頭隨意的問道。
“劉教授,是這樣的,唐樓師弟的論文初稿已經出來了,只是...”
“論文出來了?拿過來我看看。”
“喏。”
劉琪琪將厚厚的一沓A4紙遞了過去,然後低下了頭,等着劉教授的嫌棄。
刷刷刷!
劉教授一目十行,三分鐘後,劉教授合上了論文,滿意的說了一句:“你幫着唐樓直接將論文發給《華夏心血管病雜誌》的編輯就行。寫的不錯。”
劉教授說完之後,便是繼續看着自己的電腦開始打字。
“唉?這就完了。”
什麼時候劉教授這麼好說話了,都不改一個字麼?
劉琪琪突然有種濃濃的羨慕,自己的論文,改了快有十來遍了吧?
刪掉替換的內容,環起地球的圈數來都快要追上香飄飄了。
“劉教授,這麼長篇幅,難道不怕被砍掉麼?那可是國內知名的《華夏心血管病雜誌》!”
劉橘子擡頭看着劉琪琪:“琪琪,你知道你唐師弟這篇論文在新房顫動患者之中的意義麼?這可是全世界首度改良,有望成爲新一代金標準的Cox迷宮Ⅳ手術,不,確切的說是唐氏迷宮手術!”
“而且,唐樓發的是專刊!誰會在意字數多。”
“啊!”
劉琪琪當然明白專刊的意義,正常情況下都是月刊的,只有在心血管領域出現了開創性的內容的時候,纔會增發專刊。
可是那不該都是大佬的專利?
“對了,你去再去管唐樓要一張帥氣點的工作照。”
劉橘子又補充了一句。
“他想要找不帥氣的照,恐怕也找不到吧。”
劉琪琪早就偷偷看過唐樓的朋友圈,他的顏值連她都流口水。
劉琪琪回到辦公室之後,便是非常羨慕又驕傲的將唐樓的論文發給了雜誌社的編輯。
很快,小編輯便是收到了來自紫金港醫院的論文,打開一看,果然,她也是驚呆了。
“這誰啊,有毛病吧,這麼長的篇幅?”
《華夏心血管病雜誌》作爲國內該領域的第一核心期刊,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家醫院的各種論文,其中第一作者不乏各種主任,教授,學者,甚至院士級別的論文。
對於《華夏心血管病雜誌》的小編輯來說,也算是見多識廣,不過,能夠發來雜誌的基本都是很懂規矩的,也都是非常會寫論文的,除了乾貨,字數篇幅的控制哪一個不是控制的妙到毫巔。
哪裡看到過這種長篇大論,而且,看了第一作者竟然是禾城市一院的住院醫師,唐樓?
“哪裡來的土包子?”
小編輯隨意翻了翻,瞪大了眼睛:“大言不慚啊,竟然還敢以自己的姓氏命名?還全世界首創,這是要上天啊。”
小編輯本來直接想審覈不過的,但是想了想還是謹慎一些,去找了主編。
聽完小編輯當做笑話一般介紹的唐樓,主編直接淡淡來了一句:“就按着這個內容去排版刊印。”
“啊!這麼多的內容,要是專業性不強,學術性不強,可是會連累雜誌社被罵的!”
小編輯非常的不解。
“你懂什麼,這可是紫金港醫院的劉橘子教授親自給我打的電話詳述的情況,這可是在全世界都領先的改良術式,這種論文是開創性的,而且,我要你刊發的不是這個月的月刊,而是加刊,唐樓的專刊!”
主編嚴肅的說道,唐樓的論文內容都是乾貨,一旦發了出來,足以引發國內醫學界的震動,尤其還是一個這麼年輕的醫師。
“知道了!”
小編輯一陣後怕,還好自己請示了下,只是她根本想不到,這個唐樓的論文分量竟然這麼重。
一週後,一張刊登這唐樓個人近照的《華夏心血管病雜誌》專刊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