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生地

聖人自知年高,再不服老,也還是老了,除了太子跟榮憲,這些個兒子裡,能挑得出來的,就只有成王,如果他能夠等的再久一點,能夠讓他一直到死,都不明白,也許聖人還更甘心。

若是到這個時候還想不透,那這幾十年的皇帝也就白當了,除了廢太子被絞殺了,信裡寫的那些個人家,多多少少受了牽累。

安閣老被迫致仕,帶着一家老小回老家去,他是自聖人還是藩王時就跟着聖人的,一路升上來做到了閣老,也是眼睜睜看着一個女*害了整個皇家。

他不願意承認是聖人太平天子做得久了,這才折騰起來,也不願意承認是自己這把老骨頭想着要明哲保身,沒有及時規勸。他已年老,激進不得,這個皇帝,打年輕的時候起,就得順着毛來捋。

忠言逆耳,聖人當場聽了,卻一輩子都記在心上,單以這條來看,太子可不是活脫像了他,父子兩個一樣的脾性。

安閣老同跟太子不可算是不相交,可他也知道自來帝王最怕的就是身下大位受人覬覦,何況還是個不討他喜歡的兒子,便一直粘粘乎乎,不曾十分出力。

依他所想,便是最得寵愛的榮憲,也不過是死得早了些,若是再等幾年,聖人暮年時,看着這樣的年輕稚子,心裡依舊不痛快。

若不是於貴妃鬧得那一出,狠狠掃了安閣老的顏面,他也不會倒向太子那一邊去,雖不過幾回示好陷得不深,可是白布上染了墨點,再揉也成了灰的。

太子被絞殺,下面這些示過好的,有過交際的,哪一個不戰戰兢兢,安閣老到底還算跟聖人有着年輕時候那點情分,把自個兒年輕時寫的那首詩送到了御案前,還和韻又作一首,前一首自然是意氣風發,如今這一首說是年已老邁,只想着回去煮茶燒紅葉,提詩掃青苔,過過最後的清淨日子。

太子貶爲庶人之後,安閣老是意欲立長的,太子沒了,挨着數下來的就是英王,英王才幹智謀都只平庸,有一點還很能看,他知自無能,就很聽話,這些個臣子受夠了任性妄爲的皇帝,便想捧個平庸聽話的來,老老實實活到風光回鄉,又能給家人留點餘蔭。

安閣老還能乞屍骸告老還鄉,保得一身清白名聲,餘下的人家便沒這般高運了,太子人都死了,朝堂上才爭起這封信的真僞來。

聖人喉嚨裡跟“嗬嗬”出聲,把那紙書信自案前扔下來,太子代理監國,能立在此處的自然都見過他的字跡,更不必說他原就領了政事,拾起來一看,果真是他的字跡。

安閣老默然無語,怪不得敗了,便是把太子真跡拿出來,也鑑不出真僞來,可是再像真的,這封書信也還是假的。

非字跡不真,其情不真,太子養尊處優,他的字裡也透着十足的富貴氣,可叫圈禁了這許久,一個外人都不得見,他若還能氣定神閒的寫出這樣的字來,早些年就已經成了事。

未必無人不知,可爲着一個已死的庶人,誰肯去擔這樁事,安閣老都告老還鄉的,別個就是想伸頭,也得掂掂自己的斤兩。

安閣老回鄉那天,英王代王幾個皆去相送,打的還是師生之誼的旗號,安閣老當過幾天師傅,此時卻道自個兒眼瞎。

成王自也來了,他少時並不如何用功讀書,倒是刀槍劍戟耍個不休,與他佔着一個師生情份,自來也不親近,幾個俱都下馬相送,只他一個坐在馬上衝他點一點頭。

安閣老家眷坐了車先出城,他自家彎了腰同幾個皇子告別,到成王跟前,成王這才下馬,安閣老上下打量他一回,拱了拱手。

英王往前送他,打馬跟了一里路,他自家也是喪氣的,安閣老一走,他少了一大助力,九月裡麥子成熟,車行到麥田間,入眼金黃一片,青幃車行在羊腸道上,晃晃悠悠一路,既已致仕,坐的便是驢車,原倒是調了馬隊要送他,叫他一口回絕,說自此就是田舍翁了,再騎不得馬。

安閣老掀了車簾,看看英王,只怕到此時他還不明其中關竅,嘆一口氣:“老朽只有一句,勸王爺趕緊封地去罷。”

英王一怔,就見安閣老又是一聲嘆息,竹簾兒一下,他牽了馬繩立住了,目送了安閣老坐着驢車遠去,再返身回來,把幾個兄弟都看一回,他自覺離大位只一步之遙,邁過去就是萬人之上,哪知道前頭竟還有個攔路虎。

安閣老的驢車纔剛出了金陵城郊,聖人就急詔成王入宮,成王正在府中抱了兒子,細胳膊細腿的,慢慢養着倒壯了起來,睜着一雙黑亮的大眼睛,發點什麼聲兒,他就咯咯笑個不住,成王拿手裡的雕龍玉佩逗他,穗子是金黃色的,往他眼前一閃,他就蹬了腿兒伸手去抓,嘴裡咿咿哦哦,自說自話。

阿霽盯着弟弟看,不時湊過去親上一口,又道:“晗哥兒是個小話簍子。”自能發聲就沒停過,一天到晚的同人“談天”,若是不應他,他還要發脾氣。

明蓁聽了就笑:“你問問你阿爹,你小時候可比他鬧人多了。”

阿霽睜大眼睛搖頭:“纔不是的,我纔不鬧人,是不是?”挨在成王身上撒嬌,成王拍拍她的腦袋:“可不,阿霽最乖巧。”

一室樂意融融,聖人的口喻傳進來,明蓁手上的針扎進肉裡,沁出一顆血珠兒,她收了針線,把手指送到口邊輕吮,脣間留得一點嫣紅,成王看她一眼:“不怕,無事。”

說着把兒子交到女兒手裡,理了衣冠打馬進宮,到得宮門下馬,引路的太監說聖人等在奉先殿中,成王心頭瞭然,到得殿門口,門虛掩着,太監報說成王來了,裡頭慢慢悠悠叫了他進去。

奉先殿大變模樣,成王眼睛一掃,原來聖人把自鄭家運出來的書,全都堆在此處,擺在□□皇帝的畫像跟前。

□□皇帝的畫像是鄭筆畫的,一雙眼睛尤其有神,不論站在何處,總覺得這雙眼睛正盯着你看,不到冥壽祭祀,從無人來。

九月裡的天氣,聖人已然披上了細毛料的鬥蓬,殿裡還架着兩個炭盆,饒是這樣熱了,面色青灰,一臉死氣,眼睛裡早就沒了神彩,他在一堆書簡之中席地而坐,擡頭看了這個兒子一眼:“你過來。”

成王依言上前,跟着聖人一道席地盤腿,與他對面坐下,他慣常行軍,便是坐着也挺直了背脊,兩隻手擱在膝蓋上,胳膊雖鬆,肩卻是綁緊了的。

聖人已經連腰都直不起來了,頭髮半白,元貴妃死時那一場病,捱過是捱過來了,人卻將近燈枯,最後亮得一刻,還真當自個要好了,哪知道爆亮一瞬,倒比原來精神更差,他倒是還想早朝,可早上支撐着起來了,坐在朝上竟打起瞌睡來。

越是看着祖宗畫像,越是覺得這輩子大半虛度,前半段爭皇位,後半段卻耽於享樂,越是年老越是心慌,到真的一隻腳邁進了鬼門關,心頭竟清明起來。

一隻手都能勾到一個死字了,害怕恐惶反而淡了,他心裡真正恨的既非太子,也不是成王,而是那個自稱天人的元貴妃,生生掐死她還不夠,夜裡想起來,都恨不能再把她拎出來挫骨揚灰。

可縱是他有這個心,也無這個力了,還得打發人體面的發葬了,想着前頭那二十年,再看看算計籌劃了許久的兒子,知道大勢將去,嘶啞着問道:“多久了?”

成王垂着的雙眼擡起來看他,目光好似牆上的畫像,聖人只覺得前後兩道,一道灼着他的背,一道灼着他的心,捂着胸口悶咳一陣,成王笑一笑:“二十七年。”

他半路回來,上輩子加上這輩子,確是二十七年,可聽進聖人耳中,便是他自三歲識字起就謀奪帝王位,便是早知他有野心,也依舊大吃一驚,一雙黃濁眼睛定定盯住了他,喉嚨口嗬嗬出聲:“比我出息的多。”

藏了十來年,臨了露得這個破綻,也是知道他就要死了,眼前再無能擋他的人,聖人此時說不後悔是假的,可再後悔也是無用,反倒擺一擺手:“你去罷。”

成王立起來往外去,聽見身後竹簡一響,卻是他把鄭家那些個書簡往炭盆裡扔,成王餘光見了,轉身離開,不到入夜,聖人就下旨叫成王監理國事。

明湘在寒露前生了個女兒,喜信報到紀氏跟前,紀氏一面安排了人送喜盒去程家,一面倒替她鬆得口氣,這個孩子原當保不住,不僅足了月,還晚來了幾天,是個女兒倒省了許多事。

早兩個月程家長媳也生了個女兒,明湘這個性子,安靜度日便罷了,掐起來非得吃虧不可。明湘倒很歡喜,她一向生的單薄,便是懷孕時也還是那付身條,打背後看再不像是孕在身的,她越是不胖,程夫人越是覺得是頭三個月叫氣着了,這胎才怎麼養都養不壯。

白芍一家子叫打發了不算,餘下一個綠蘿恨不得縮了脖子裝鵪鶉,尋常都不敢往程驥面前湊,先還想着胎穩了總有出頭之日,可沒成想明湘是這個懷相,越發不敢造次,程騏都添了妾,程夫人還牢牢看了二兒子,不許他胡來。

明沅自也備了禮,並幾件小衣裳親自送了過去。明湘躺在牀上,牀邊就是悠車,她人不胖,孩子卻生的白胖,頭髮細茸茸的,小小兩隻手蘭花瓣兒似的翹着,小嘴巴抿得一點,明沅一看就笑:“長大了必是個美人兒。”

明湘纖長的手指輕輕摩挲女兒的額頭:“我哪裡還想這些,只她平平安安的長大就足夠了。”懷的時候巴望着是女兒,又想着她往後要學些什麼,長的如何,可真等生產了便只想她平安健康,穩婆說得一聲是個千金,明湘還睜了眼兒,倒是錦屏道姑娘樣樣齊全,明湘這才昏睡過去。

明沅聽了就笑,摸了她的細指尖:“這樣小。”

明湘抱了女兒,摸着指尖放到脣邊親一口:“轉眼就大了。”

明沅笑看了她,光看氣色就知她過的不錯,這屋裡因着做月子,窗戶縫糊的嚴嚴實實的,可廂房隔斷的牆上整一面掛着一幅山水圖。

明湘見明沅看這畫抿了嘴兒笑了:“他怕我悶得慌,專淘換來的。”兩面玻璃嵌着這麼幅紗畫兒可是所費不菲,程驥肯花這份心,明沅便替明湘高興,伸出根指頭刮刮臉兒,這卻是明洛常做的。

明湘會心一笑:“也不知道五妹妹在蜀地過得好不好。”姐妹兩說得些話,程驥回來了,明沅見天色尚早,知道是特意早回來看妻女的,以掩口一笑:“我也該走了,再晚天就暗了。”

把給明湘嫂子的禮也拿出來:“這個是給你嫂子的。”既來了,多一份禮不過多費幾個錢,卻是兩面討了好處,她一拿出來,明湘就帶着笑意伸手點點她:“記着帶些紅蛋喜錢回去,還有新釀的菊花露、黃地精,再帶些生地回去煮粥吃。”

明沅坐了車回去,往朱雀街上走,待到這麼晚,就是跟紀舜英約定好了要一道在外頭用飯,她連幃帽都帶了出來,這時節正是熱鬧的時候,擔了柴擔了菜的往菜市肉市去,再有早出攤子的,一根扁擔上挑着鍋子凳子,車馬行的慢,走走停停,明沅正想着紀舜英帶她去哪兒,就聽見響了喪鐘。

街上才還人聲鼎沸,剎時安靜下來,只聽見小兒兩聲啼哭,也叫哄住了,隔得許久,明沅緩緩吐出一口氣來,聖人駕崩了。

第202章 元宵第415章 甜鹹湯圓第407章 湯圓第128章 麻餅第374章 繡球燕窩第218章 芙蓉丸第135章 九子蒲第31章 一品玉帶糕第115章 酸筍第84章 嬰兒奶糕第80章 鴿子玻璃糕第293章 保命丸第273章 西瓜冰第306章 子孫餑餑第252章 乳餅子第48章 麻醬紅糖餅第320章 金盞銀臺第369章 炒油菜花第246章 巖茶第276章 羅漢酥第85章 白雪松片糕第151章 鴨湯裙帶面第303章 蹄膀第132章 烏米粥第269章 鴨肉餶飿第177章 鹹水鴨第363章 小蔥炒麪條魚第300章 蒸黃鱔第147章 黃連蜜第73章 鴨肉春餅第277章 乞巧酥第144章 水八仙第234章 桃膠銀耳湯第145章 荸薺水第280章 甜酒釀第173章 豆腐飯第119章 野雞鍋子第418章 合和湯第365章 烤翅子第147章 黃連蜜第133章 炸梔子第307章 金豬第154章 冰西瓜芫荽蟹肉餃第305章 喜茶喜果第131章 鼠麴餅團第52章 栗子松仁卷兒第223章第226章 長生果第348章 烏玉珠第303章 蹄膀第238章 荷花酒第72章 武陵春醉第289章 豆腐羹飯第141章 水蜜桃第261章 豬頭肉第160章 蔥油拌麪第121章 茉莉花酒第373章 鮮花餅第54章 茶油浸臘梅第273章 西瓜冰第303章 蹄膀第365章 烤翅子第29章 蜜裹核桃菱粉粥(圖)第402章 奶糊糊第399章 油煎三角肉第314章 川芎白芷燉魚頭第261章 豬頭肉第261章 豬頭肉第400章 芝麻糊第327章 春橘第312章 如意茶第80章 鴿子玻璃糕第56章 蜜薑絲第196章 辣糊湯第331章 海棠果第259章 暖薑湯第75章 涼拌魚皮第214章 壽桃包第116章 雞絲肉粥第255章 冷泉面第83章 藕粉桂花粥第256章 桂花醬第333章 鴻門宴第194章 鐵腳炸雀兒第227章 醋第302章 水晶膾第208章 蜂蜜涼米糉第155章 壽字糕第34章 豆腐肉靡餅長壽麪(改口)第401章 山藥糕第369章 炒油菜花第356章 桂橘酒第65章 荔枝酒第45章 肉餡小餃子第311章 七石米第189章 冰糖川貝梨第327章 春橘
第202章 元宵第415章 甜鹹湯圓第407章 湯圓第128章 麻餅第374章 繡球燕窩第218章 芙蓉丸第135章 九子蒲第31章 一品玉帶糕第115章 酸筍第84章 嬰兒奶糕第80章 鴿子玻璃糕第293章 保命丸第273章 西瓜冰第306章 子孫餑餑第252章 乳餅子第48章 麻醬紅糖餅第320章 金盞銀臺第369章 炒油菜花第246章 巖茶第276章 羅漢酥第85章 白雪松片糕第151章 鴨湯裙帶面第303章 蹄膀第132章 烏米粥第269章 鴨肉餶飿第177章 鹹水鴨第363章 小蔥炒麪條魚第300章 蒸黃鱔第147章 黃連蜜第73章 鴨肉春餅第277章 乞巧酥第144章 水八仙第234章 桃膠銀耳湯第145章 荸薺水第280章 甜酒釀第173章 豆腐飯第119章 野雞鍋子第418章 合和湯第365章 烤翅子第147章 黃連蜜第133章 炸梔子第307章 金豬第154章 冰西瓜芫荽蟹肉餃第305章 喜茶喜果第131章 鼠麴餅團第52章 栗子松仁卷兒第223章第226章 長生果第348章 烏玉珠第303章 蹄膀第238章 荷花酒第72章 武陵春醉第289章 豆腐羹飯第141章 水蜜桃第261章 豬頭肉第160章 蔥油拌麪第121章 茉莉花酒第373章 鮮花餅第54章 茶油浸臘梅第273章 西瓜冰第303章 蹄膀第365章 烤翅子第29章 蜜裹核桃菱粉粥(圖)第402章 奶糊糊第399章 油煎三角肉第314章 川芎白芷燉魚頭第261章 豬頭肉第261章 豬頭肉第400章 芝麻糊第327章 春橘第312章 如意茶第80章 鴿子玻璃糕第56章 蜜薑絲第196章 辣糊湯第331章 海棠果第259章 暖薑湯第75章 涼拌魚皮第214章 壽桃包第116章 雞絲肉粥第255章 冷泉面第83章 藕粉桂花粥第256章 桂花醬第333章 鴻門宴第194章 鐵腳炸雀兒第227章 醋第302章 水晶膾第208章 蜂蜜涼米糉第155章 壽字糕第34章 豆腐肉靡餅長壽麪(改口)第401章 山藥糕第369章 炒油菜花第356章 桂橘酒第65章 荔枝酒第45章 肉餡小餃子第311章 七石米第189章 冰糖川貝梨第327章 春橘